顧承甫
《倫敦雜記》的開明版曾使我為之心醉。當時極欲得《歐游雜記》一起通讀,未能遂愿。現(xiàn)在,三聯(lián)書店將兩書合成一冊,便于通覽,實有惠讀者。此是一喜。
寫國外游記,很多人以“我”為主,凡屬自己不甚了了的往往代之以身邊瑣事以充篇幅,還難免一股令人討厭的浪漫的異域感。朱自清力避“我”字,不寫“身邊瑣事”,也無“浪漫的異域感”,堪稱為獨具圣手,不同凡響。值得推薦給青年同志,尤其是一味追求所謂浪漫的那些朋友。此亦一喜。
三十年代在國外僅經(jīng)歷了短短十一個月的朱自清,竟寫出這樣兩部游記,既有西歐的風土人情,又兼述各國的傳統(tǒng)文化藝術(shù)。不是有點兒“玄”嗎?可朱自清絕不是那種故弄玄虛的人,除了深湛的藝術(shù)素養(yǎng)、細致入微的觀察能力和具有魔力般的文字功夫之外,他還查閱了有關(guān)參考書籍,兩書的自序說得明白,依靠的書有《袖珍歐洲指南》、《巴黎指南》、《藝術(shù)軌范》和《倫敦指南》等,但寫作時大部分還是憑自己的經(jīng)驗和記憶。即使這有限的參考,作者也在書前和盤托出,作者治學的踏實坦率,高度涵養(yǎng)和坦蕩襟懷,教人肅然起敬!此又讀游記的過望之喜。一宵拜讀,志此三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