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繁禧
我自幼喜愛書法,今年二十九歲了,多年來,我一直堅持學習書法,現(xiàn)在是海淀區(qū)書法研究會的理事。
學習書法應從楷書入手,楷書在書法藝術中具有兩重性,它既是基礎,又是頂峰。學習書法是很難的。有人拿蜀道與書法相比,可見之難。我在學習中,給自己規(guī)定了嚴格的學習計劃,每天大楷一張(三寸方),中楷兩張(半寸方),不完成不休息。我家離單位較遠,我就把路上的時間全部用來思考學習上所遇到的問題。只要有書展,我則每展必看,看到別人好的地方,立刻記下來,充實自己。久之,用這種方法學到了不少東西。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反復,這是正常的。無論學什么,在你剛入門時,總是進展飛快,過一個時期,則會出現(xiàn)進展遲緩,甚至停滯不前。在這種情況下,切不可灰心,更不要一味地苦攻,致使元氣大傷。我們不妨打打外圍戰(zhàn),所謂外圍戰(zhàn),既多讀多臨些與你所學書體相近的古今優(yōu)秀碑帖。充實充實,再殺個回馬槍,定能取得良好效果,欲速則不達。我也曾遇到過這種情況,當時心里感到很煩躁,覺得自己也許不是這塊料,真想打退堂鼓。就在這時,一位老書法家給我講了欲擒故縱的道理,使我茅塞頓開,短期內又有了新的飛躍。
要想寫好毛筆字,首先要先臨帖,再就是多讀帖。臨帖重要,讀帖同樣必不可少。有很多人往往忽視讀帖的重要性,讀帖有助于我們觀察掌握帖中筆畫和結構的特點。作為一個初學者,練字時最好以寸半見方為宜,這種字大可放,小可收。俗話說:人怕笑,字怕吊。寫完之后要釘在墻上,這可以看到平鋪在桌上不易看到的毛病。寫字時,要認真看帖,下筆之前要做到胸中有數(shù)。舉個例子:比如寫個“大”字,我要先看到整個字在格中所占的位置,橫在什么地方起,到什么地方止,有多長,與水平線呈多少度角;再看撇從什么地方起,上下各出頭多少,什么形狀,捺要多粗,與撤是何關系,跨度呈多少度角??紤]好再下筆,寫完后與帖對照,哪里有問題,重寫一遍,直到滿意為止。行筆時要慢些,這樣可以使筆畫扎實,有力,而且字一定要寫出來,不能畫出來。寫出來的筆畫是拙樸的,畫出的筆畫是造作的。漢字中每一個字都有一筆是它的主筆,在寫這一筆時,一定要突出,不可喧賓奪主,如寫“三”字,下面的一橫是此字的主筆,這一筆一定要左右放開,不可太拘謹。再就是筆法上要靈活多變,尤其在轉折的地方,更要加以變化,腕部要配合手指搌轉筆管,這樣才能寫出凝重豐腴的筆畫。另外還要注意筆畫的粗細變化,人常說書法與音樂同其妙,怎樣來體現(xiàn)書法作品的優(yōu)美旋律呢?一要看作品通篇的布白,二要看字和筆畫的抑揚頓挫。
(插圖:崔文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