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劉放桐等編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現(xiàn)代西方哲學》在學術理論界曾有種種不同評價,七月十七日《光明日報》發(fā)表袁淑娟的書評,指出這是“一部深受廣大讀者歡迎的好書”。
書評認為,力求以科學的態(tài)度對待現(xiàn)代西方哲學是本書的一個明顯特點。長期以來,人們將非馬克思主義哲學一概稱之為資產(chǎn)階級哲學,并且不分青紅皂白地加以簡單化的否定和批判。實際上,西方哲學各流派的階級屬性有其共同之處,但又各有區(qū)別。因此,這本書的名稱是《現(xiàn)代西方哲學》而非《現(xiàn)代西方資產(chǎn)階級哲學批判》之類,是有見地的。
這本書的寫作方法是“以述為主”,力求占有翔實的材料,如實地、全面地、準確地介紹各哲學流派的基本觀點。例如,書中對新康德主義、柏格森的哲學的介紹和評論,具有較充分的根據(jù),說服力較強。作者對唯意志主義的分析也是好的。
書評認為作者敢于肯定現(xiàn)代西方哲學中某些合理的東西,值得特別指出。如作者肯定了法伯等現(xiàn)象學家在其后期有較明顯的唯物主義傾向,邏輯實證主義者等分析哲學家們的分析方法中有不少可取的因素,實用主義者所提倡的實驗—探索方法,也有值得肯定之處,等等。
書評批評本書的主要缺點之一是,在對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論述和評介方面,仍存在某些“左”的傾向和痕跡。作者在緒論中談到研究現(xiàn)代西方哲學的意義時列舉了六個方面,都是從反面提出問題的。盡管作者在具體論述中肯定了現(xiàn)代西方哲學中某些合理的因素,但卻未能從指導思想的角度提出在“為我所用”方面所具有的意義。同時,書中不少用詞用語也流露出“左”的情緒:“為了掩蓋”、“竭力裝出”、“披上科學的外衣”、“打著科學的招牌”、“涂上更多科學和客觀的色彩”等等提法比比皆是。這些提法除了表示憤怒之情以外,不能說明任何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