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烤鴨”可不是焦煳的鴨,它是一只小黃鴨。有一次見它吃東西狼吞虎咽,外婆調(diào)侃著:“多吃一點兒,吃胖了做成烤鴨!”這就是“烤鴨”名字的由來。
“烤鴨”的名字名副其實,每天就餐時間還沒到,它就在鐵籠里不安分起來,用嘴巴不停地啄鐵桿,同時還發(fā)出急切的叫聲,好似在說:我餓了,快把食物拿過來。打開門的一瞬間,烤鴨也顧不上叫了,如同裝了彈簧沖出來,跌跌撞撞撲到食盆邊。
“烤鴨”吃飯的樣子十分滑稽。它總是歪著頭先觀察食物,然后猛地扎進食盆,扁扁的嘴巴快速開合,發(fā)出“咕咕咕”的聲響,菜葉、飼料、米飯,它都來者不拒,有時候吃得太急,飼料撒了滿地,米粒粘在嘴巴周圍,“烤鴨”也顧不上清理,只顧著埋頭大吃。若是遇到了它喜歡的食物,會興奮地撲騰著那兩個短小的翅膀,左右搖擺著頭,發(fā)出歡快的叫聲,仿佛達到了“鴨生巔峰”。
有時,我故意逗它,把裝了食物的袋子左右搖晃,它就會伸長脖子,屁股不時往前挪一挪,擠一擠。若還是出不去,它會把嘴巴伸出來一張一合,毛都被擠成了條狀,踮起腳,“呼呼”扇動著小翅膀,尾巴左右擺動,仿佛在抗議我的“刁難”,又仿佛懇求我把食物給它,讓人又好笑又心疼。
看“烤鴨”吃飯,最有樂趣,它用自己獨特的方式為我的生活增添了無盡的歡樂。
老師小評
習(xí)作開篇借外婆的玩笑話引出“烤鴨”名字的由來,既點明主題,又巧妙暗示鴨子貪吃的特性。小作者在描寫鴨子進食時,“歪頭觀察”“猛地扎進”“嘴巴快速開合”等一系列動作,將小鴨子狼吞虎咽的模樣展現(xiàn)得活靈活現(xiàn),極具畫面感。
【作者系江蘇江陰市中山小學(xué)六·5班學(xué)生,指導(dǎo)并置評:張洪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