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9日,天氣晴好。我站在青海湖畔,湛藍(lán)如寶石般的湖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遠(yuǎn)處的山巒連綿起伏,與藍(lán)天白云相映成趣。
身旁的媽媽被這美景映照得格外柔和,而她臉上的笑容是我最深的眷戀。誰能想到,一年前,媽媽就已經(jīng)被醫(yī)生判了死刑,而這是她確診后,我們一起旅游的第156天……
依稀記得一年前,當(dāng)癌癥的陰影悄然籠罩在媽媽的世界,那個曾經(jīng)無所不能的媽媽似乎一夜之間變得脆弱,眼中偶爾會閃過一絲絕望,那是我從未見過的模樣。
作為女兒,我的心如刀絞,渴望找到那把能打開希望之門的鑰匙。
就在我?guī)缀跻粺o助感淹沒的時候,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整理媽媽的書架時,發(fā)現(xiàn)了那本熟悉的《知音》雜志。
隨手翻閱,一篇癌癥患者創(chuàng)造生命奇跡的文章躍入眼簾,字里行間都是滿滿正能量,讓我心中瞬間被希望填滿。我突然很想抓住這根救命稻草,帶著媽媽尋找屬于我們的奇跡。
于是,在媽媽做完手術(shù)后半年,我向媽媽提出了環(huán)游祖國,去看萬里河山的想法。起初,她有些猶豫,但似乎也有一些好奇與向往。
我們帶上《知音》雜志,從溫暖的南方開始,穿越繁華的都市,踏過寧靜的鄉(xiāng)村,一路向北,留下了無盡的歡笑,更收獲了無數(shù)溫暖人心的瞬間。
媽媽的精神狀態(tài)在旅途中逐漸好轉(zhuǎn),她開始重新找回生活的樂趣,那份對生命的熱愛再次在她眼中綻放。我們一起攀登過雪山,俯瞰過大海,也在星空下分享過彼此的夢想與恐懼。
每一次的體驗,都讓我們的關(guān)系更加緊密,也讓媽媽的心靈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治愈。
此前,媽媽一直是《知音》的忠實讀者,她說,是《知音》里的故事教會了她如何在逆境中保持樂觀,如何在平凡中發(fā)現(xiàn)不凡。這次旅行,更是讓她深刻體會到了“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yuǎn)方”的真諦。
她常常感慨,是《知音》傳遞的正能量,給了她第二次生命的力量,讓她敢于擁抱這個多彩的世界,不再畏懼病魔的陰影。
如今,當(dāng)我們回望這一路,心中依然充滿了感激?!吨簟凡粌H是一本雜志,它更像是一位無聲的朋友,陪伴我們度過了生命中最艱難的時刻,用一個個真實而溫暖的故事,點亮了我們心中的希望之光。
在此,我想對《知音》說一聲:謝謝!感謝您四十年如一日,用文字編織了一個個關(guān)于愛、勇氣與希望的夢,讓我們相信,無論生活給予我們多少挑戰(zhàn),只要心中有愛,就有無限可能。這份正能量,將永遠(yuǎn)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成為我們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
也祝愿我的媽媽能夠長命百歲,青春永駐。
(“四十有你”之“我為知音寫首詩”“我與知音有故事”“我給知音留墨香”征稿活動正火熱進行中,來稿請發(fā)至郵箱zhiyin40@126.com。)
編輯/包奧琴
284323915@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