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厄運把他們拖進(jìn)地獄,他們反而從裂縫里捧出了太陽。
當(dāng)一對父母失去孩子時,是沉溺于悲痛不能自拔還是為了讓自己好過一些而刻意將其遺忘?
山東省菏澤市的張同川夫婦給出了另一個答案。他們選擇駐守在醫(yī)院附近,用幫助他人的方式“為女還債”。他們一邊經(jīng)營餐館,一邊穿梭在醫(yī)院各科室間,免費幫外地病友掛號、跑腿、送餐……將女兒在治病期間感受到的溫暖,傳遞給更多同病相憐的陌生人。張同川說:“我們做這些事,就是想讓更多人記住,我的女兒張詩琪來過這個世界?!?/p>
穿梭醫(yī)院,傳遞曾經(jīng)的溫暖
2025年5月的一天上午,在山東省腫瘤醫(yī)院附近,一家餐飲店正有條不紊地運轉(zhuǎn)著。店主張同川(網(wǎng)上化名張軍)穿梭其中,麻利地收拾著客人用過的碗筷。當(dāng)他接到一個電話后,趕緊做了一碗面條,再臥兩個荷包蛋,打包好準(zhǔn)備送到醫(yī)院病房。妻子賈清華問他:“這是給誰做的面條?”“是一個新病號,他媽媽一個人陪孩子看病,小孩要吃面條,我免費給他做碗送去?!薄昂玫模前哑渌∮训娘堃粔K兒送過去吧?!?/p>
剛送完餐,張同川便收到了一條微信:“能幫我去掛個號嗎?我路遠(yuǎn)過不去?!薄昂玫摹!迸旁陂L長的掛號隊伍里,張同川同時與視頻電話里的一名男子溝通著。男子有些著急,張同川安撫他:“你別著急,聽我的,一步步來?!痹趶埻ǖ囊龑?dǎo)和操作下,男子出示醫(yī)保碼、付款碼……僅通過視頻,這位身在陜西省的患兒家屬順利完成了異地掛號、繳費。
掛完號,張同川又為五六位外地病友辦理了不同的業(yè)務(wù)。預(yù)約掛號、取單子、拿藥,甚至涉及門診交費,病患家屬都會放心地讓他來幫忙。
在醫(yī)院忙活完,張同川馬不停蹄地趕回店里擇菜、炒菜。午后稍微休息一會兒,他把店交給妻子打理,又騎上電瓶車出去了,繼續(xù)為外地病友辦理各種業(yè)務(wù)。張同川的手機里有一個 “病友群”,他經(jīng)常在群里說:“只要找到我,只要你要,只要我有,我會義無反顧給予你幫助?!彼裕純杭议L有什么困難,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張同川。
有時夜里,也有人找張同川幫忙。一天晚上10點多,一對從陜西省寶雞市過來的父母向張同川求助。11歲的兒子猝然離世,他們希望孩子穿著新衣服走。張同川問:“孩子平時喜歡什么樣的衣服?”母親回答:“寬松一點兒的運動裝,比較潮的那種?!睆埻ǔ兄Z:“你們放心,跑遍濟(jì)南,我也給你找到那種衣服,今天晚上一定把這件事情辦好?!彼T著電動車跑了大半夜,最后為孩子準(zhǔn)備了白色運動鞋、白棉外套和黑褲子的運動套裝。
除了為病友家庭解決生活困難,張同川還為他們提供實實在在的物資幫助。2025年2月,“阿里公益天天正能量”為他頒發(fā)了正能量特別獎,獎金1萬元。張同川和妻子商量:“我準(zhǔn)備用這些獎金買一批物資,行嗎?”妻子毫不猶豫地回答:“可以?!彼I了肥皂、消毒壺、口罩等日常用品,發(fā)給有需要的100個患兒家庭。一位媽媽領(lǐng)到物資后說:“做手術(shù)正好需要這個盆,太感謝你了?!睆埻ㄕf:“雖然幫不了太多,但能省一點兒算一點兒。”
張同川這么輕描淡寫說出的小事,卻閃爍著溫暖的光輝。這是一位父親“替女報恩”的特殊方式。
泉城記憶,愛與希望的起點
張同川一家的幸福生活是在6年前戛然而止的。一天,4歲半的女兒張詩琪要去幼兒園,卻因突發(fā)腿疼,連路都走不了。張同川和妻子帶著女兒看了好幾家醫(yī)院,最終確診為神經(jīng)母細(xì)胞瘤四期高危。這種病被稱為“兒童癌王”,癥狀是腿疼、反復(fù)發(fā)燒,治療費用高但治愈率低。女兒還這么小,她的人生不能沒有開花就已凋零。他們決定不惜一切代價為女兒醫(yī)治。
2019年冬至,張同川抱著女兒來到山東省腫瘤醫(yī)院。第一次腫瘤切除治療很順利。2021年冬天,張詩琪的病情復(fù)發(fā)。有親戚勸張同川夫婦:“別治了,到時候人財兩空?!边@些話聽起來比刀劍還傷人,張同川堅定地說:“此生不負(fù)我女兒。她喊我們爸爸媽媽,我們就得對她負(fù)責(zé),那是血脈上的契約。”他們抱著孩子又來到了濟(jì)南。
讓張同川感動的是,在和疾病的抗?fàn)幹?,女兒有著超越年齡的堅強。第一次做骨穿的時候,五六個成年人都按不住女兒,錐心刺骨地疼。到了后期,張同川一個人陪著她,她都可以咬牙堅持下來。
有一次,詩琪看到爸爸累得癱坐在椅子上,便撫摸著他的頭,心疼地說:“爸爸,你怎么這么多白頭發(fā),是不是給我看病愁的?爸爸,別給我看病了,我不想你這么累?!薄皼]事,爸爸是超人。再說了,有這么多好心人幫助咱們,爸爸不怕。只要你能看好病,有你在,咱們就有一個完整的家!”
張同川一家既經(jīng)歷了磨難,也感受到了濟(jì)南的溫暖。初到這座陌生的城市時,他們舉目無親,有好心人幫他們掛號、指路,甚至悄悄墊付醫(yī)藥費。這如同惡魔一般的疾病很快花光了他們的積蓄,他們不得不四處借錢。有不愿留下姓名的愛心人士加了張同川的微信,轉(zhuǎn)完賬后,只留下一句“加油”,就把他給刪了。一家幼兒園舉辦愛心健跑節(jié),參加跑步的家長踴躍為他們捐款……大量的愛心匯集而來,張同川用女兒的病歷本記錄著治療期間收到的163筆陌生人捐款。“治病花了100多萬元。如果沒有這些人的幫助,單靠我們家的經(jīng)濟(jì)條件,肯定堅持不了那么長時間?!?/p>
還有人幫助詩琪圓夢。聽說詩琪想看看美人魚,一位淄博的小姐姐便放下工作來到濟(jì)南,學(xué)習(xí)美人魚的動作和表演,然后穿著美人魚的衣裙突然出現(xiàn)在詩琪眼前。詩琪興奮地說:“你好漂亮啊,美人魚!”“因為你的勇敢,所以美人魚在海里聽到了你的召喚?!毙〗憬銥樵婄魈艘恢?,給她送了一份禮物,還親手為她戴上了海洋手鏈。臨別前,小姐姐鼓勵詩琪:“希望你早日康復(fù),不要放棄任何希望?!?/p>
詩琪的病情還是在不斷惡化。最后,她懷著一顆感恩的心錄下告別視頻。她說:“謝謝醫(yī)院里的醫(yī)生和護(hù)士阿姨們!謝謝幫助過我的叔叔阿姨、爺爺奶奶!希望很多小朋友快快好起來!大家再見,記得想我呀!”過完8歲生日沒幾天,詩琪便離開了這個世界。
之后的很長一段時間里,張同川和妻子都在痛苦中度過。張同川甚至痛恨過這個世界:“為什么偏偏是我的孩子患上這種病,為什么偏偏她沒能活下來?”他整日渾渾噩噩,時常覺得生活失去了方向。這時,曾幫助過他們的幼兒園園長對他說:“大家都沒有忘記琪琪,她希望爸爸活成她想要的樣子?!蹦且豢?,張同川耳邊響起女兒臨終前稚氣的叮嚀,腦海里浮現(xiàn)出女兒生前得到幫助時那些暖心的畫面。投之以桃,報之以李。那些雪中送炭的情意要怎么還呢?只有自己堅強起來,才能替女兒“報恩”。
也許,真正的告別不是遺忘,而是學(xué)會帶著一顆溫暖的心繼續(xù)生活。很快,張同川開始戒煙戒酒,刮了胡子,理了發(fā)。他和妻子一起作出決定:回濟(jì)南,把女兒當(dāng)初感受到的溫暖傳遞出去。
外賣大隊,爸爸的生命接力
來濟(jì)南不久,在好心人的幫助下,張同川和賈清華在醫(yī)院附近開了家以做把子肉為主的餐飲店。小店不僅為夫妻倆提供了避風(fēng)港,也支撐起了這個小家,讓他們能夠有精力和資金去為病友們做更多事。
在陪女兒治病期間,為了補貼家用,張同川一直做外賣員。久而久之,他結(jié)識了不少因孩子住院而做外賣員的父親。為了讓這些患兒父親不再遇到他經(jīng)歷過的困難,2024年4月,張同川成立了外賣大隊。成員來自全國各地,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小光頭的爸爸”。因為孩子治療期間,頭發(fā)都因化療掉光了。為了給孩子治病,他們幾乎掏空了積蓄,希望多掙點兒錢,為孩子搏一條生路。
一開始,張同川會帶著他們跑幾單,把自己跑外賣的經(jīng)驗傾囊相授。之后,他們在工作中遇到什么事,他都會幫忙解決。不斷有騎手隨著孩子治療告一段落或轉(zhuǎn)院而離開,也有新的病友家屬不斷加入進(jìn)來。
來自河南省周口市的昊昊爸爸,在病友群里看到張同川發(fā)布的騎手招募信息,加入了外賣大隊。他說:“包括電動車和電池怎么租用,怎么取餐、送餐,遇到突發(fā)情況怎么處理,都是他教我們的。”對于昊昊爸爸這些“小光頭爸爸”外賣員來說,張同川的餐飲小店像一個臨時的家。餓了,自己打飯吃;渴了,自己倒水喝;困了,就在這里瞇一會兒……有時候,張同川會喊他們聚餐,交流孩子的病情,一起加油打氣。
過了幾個月,張同川看到有人通過在直播間里做俯臥撐、折返跑等動作獲得網(wǎng)友打賞。于是,他也利用自己的抖音賬號帶著這群父親做起了直播,補貼治病花銷。此后,每天晚上7點30分左右,在距離山東省腫瘤醫(yī)院不遠(yuǎn)的一處大院里,“陪寶寶打怪獸的爸爸們”開始直播。外賣大隊一共20多個人,大家輪班來,每次4個人。直播內(nèi)容很簡單,張同川做“講解員”,向觀眾講解他們謀生的故事。每當(dāng)有人打賞,4個爸爸跟著旋律做蹲起、俯臥撐或跳一段舞等。姿勢不優(yōu)美也不專業(yè),但直播間里每次都有成百上千的觀眾如約而至。有人打賞后要求他們休息下,也有好心人了解到他們的情況后,從很遠(yuǎn)的地方趕過來捐款捐物。
除了在物質(zhì)上幫助患兒家庭,張同川一直想著怎么讓孩子享受童年的快樂?!凹热桓淖儾涣私Y(jié)果,何不讓孩子們高高興興地想做什么就做什么?”2025年春天,張同川和幾位公益人士共同開啟“你我同行,為寶寶圓夢”的活動。他們包車帶患病的孩子們?nèi)ゴ河危罹虏?、摘黃色的西紅柿;他們包場帶孩子們看電影《哪吒2》,“我命由我不由天”激發(fā)了孩子們與病魔作斗爭的勇氣……
張同川長期投身公益活動,餐館的生意多少會受到影響,但妻子未曾抱怨過一句。她知道,丈夫幫助的不是別人,而是當(dāng)年那個無助的自己。詩琪剛確診時,基本沒有什么藥物,也沒有好的治療方案?,F(xiàn)在,免疫治療提出來了,一系列新藥也出來了,這種病不再令人束手無策。所以,只要讓孩子多活一天,堅持到特效藥的出現(xiàn),就能如詩琪希望的那樣,讓“很多小朋友好起來”。
在報恩路上,張同川已經(jīng)走了將近兩年,幫助200多個患兒家庭解決困難。善念的力量到底有多大?網(wǎng)友@晴天媽媽說:“看著5歲的女兒化療,本來想帶著她跳樓,刷到張大哥視頻后決定再挺一挺。”
如今,腫瘤醫(yī)院周邊已經(jīng)形成一種特殊的生態(tài)圈:康復(fù)患兒的家長回來當(dāng)義工,臨終患者的家屬捐贈未拆封藥品,連外賣小哥都自愿當(dāng)起“救命閃送員”。張同川這份不計回報的愛心,就像溫暖的火炬,經(jīng)無數(shù)人手手相傳越燃越旺。張同川說:“不知道從哪天起,我也成了別人眼中的那一束光,感覺有我在,大家心里會很踏實。既然他們需要,我就在這兒待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