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會說話,但每天清晨的那聲“咯咯”,就是它最溫柔的早安。
在很多人看來,一只雞的命運大多是被做成食物端上餐桌,然而我家的大公雞肉肉,卻幸運地擁有了截然不同的生活。
肉肉是超市促銷買雞蛋附贈的一只小蘆花雞,母親的同事養(yǎng)不了它,便把它送到鄉(xiāng)下。2020年冬天,寒風刺骨,本該躲在媽媽翅膀下取暖的肉肉,卻不得不跟陌生的雞群生活在一起。作為一個外來者,肉肉被雞群排擠在外。它無法靠近食物,睡覺只能孤零零地縮在冰冷的角落。
在肉肉奄奄一息的時候,我剛好去鄉(xiāng)下串門,看到瘦弱又孤單的它,心里莫名地一陣心疼,便決定帶它回家,盡管并不確定能不能把它救回來。
剛把肉肉帶回家時,我心里一直在打鼓,不知道家人會不會接受它。那段時間因為新冠疫情,每個人都需要隔離在家,肉肉便順理成章地留在了家中,而且它意外地聰明懂事,很快就成了家里的“明星”。
肉肉很聰明,來家第三天就聽懂了自己的名字。我一喊“肉肉”,它就“啾啾”地跑過來,歪著頭看我,仿佛在問:“今天有什么好吃的?”晚上,它喜歡窩在我床邊的墊子上睡覺,小小的身體隨著呼吸一起一伏,像個毛茸茸的暖水袋。每天天剛蒙蒙亮,它就會準時跳上我的床頭,輕輕啄我的手指,發(fā)出溫柔的“咯咯”聲。如果我賴床,它就加大力度,直到我投降起床。
肉肉不僅提供準時叫醒服務(wù),還會看家護院。每當有陌生人靠近我家,它總是機警地在周圍巡邏,并發(fā)出“咯咯咯”的警告聲。更讓人意外的是,它竟然在我和家人的教導下,學會了定點排泄,解決了“養(yǎng)鳥人”的最大困擾!讓人忍俊不禁的是,肉肉很喜歡撒嬌,它想要抱抱時的軟萌樣子,實在讓人難以抵抗。有時看它用爪子扒拉花盆里的土,曬著太陽打瞌睡,或是在快遞盒里做了個窩,我的心就軟成一團。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肉肉用它的乖巧與機靈,逐漸贏得了全家的喜愛。起初家人還很納悶兒我為什么要養(yǎng)一只雞當寵物,但現(xiàn)在大家已習慣了它的存在,把它當成家里必不可少的一員。肉肉也從僅有掌心大的“棉花糖”,長到如今昂首挺胸的大公雞。
如今,我已養(yǎng)肉肉4年了。雖然它表面看起來仍精神抖擻,但已漸漸變得安靜沉穩(wěn),甚至開始減少鳴叫,我更加疼惜它,盡量用手機視頻記錄下有它陪伴的每一刻。我忽然明白,愛是滲透在每一天的小事里的。
養(yǎng)寵物表面看需要付出不少精力,但寵物也付出了全身心陪伴、治愈著我。寵物為何不限定在貓貓狗狗呢,因為“愛從來不講常規(guī)”,有些溫暖會撲棱著翅膀走進你的生命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