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奢侈腕表與超級跑車的交集世界中,聯(lián)名合作從來都不稀奇。那些醒目的車標、限量編號和涂裝配色,通常是用來喚起認同感的符號,它們的存在更多服務于銷售,而非技術—能突破傳統(tǒng)“貼標式”聯(lián)名,進入技術共研和理念融合的深層合作的品牌寥寥無幾。
但在RICHA R D M ILLE和法拉利的案例中,雙方并不滿足于視覺元素拼貼式的合作。它們的聯(lián)手,指向的不是營銷與裝飾,而是完成一個的共同愿望:重新理解“機械”,并在最小的空間內(nèi),把性能、結構、材料推到它們各自的極限。每一枚作品都不是單純的“聯(lián)名商品”,從RM UP-01到RM 43-01,都是制表與賽車兩個工程體系在同一語境中的機械杰作。
RICHARDMILLE自創(chuàng)立以來,一直以“賽車精神”作為技術美學的核心。品牌創(chuàng)始人Richard Mille那句“我們的目標是制表界的‘一級方程式’”,并非簡單的口號,而是刻入品牌骨髓的基因—追求在方寸空間內(nèi),實現(xiàn)最大的結構強度、最輕的重量和最可靠的性能。這與法拉利在賽道上榨取每一毫秒優(yōu)勢的理念如出一轍。
可以說,與法拉利的合作,令這種精神找到了彼此最純粹的共鳴者。
RM U P- 01 Fer rari發(fā)布于2022年。包含表殼和機芯在內(nèi),它的厚度只有1.75毫米,是不到一枚1元硬幣的厚度。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在設計時,不只是要把已有機芯壓扁那么簡單,工程師需要重新思考擒縱結構、動力傳輸?shù)穆窂?,以及機芯和表殼之間的關系。
RICHARD MILLE的制表師復用了五級鈦合金的極致應用經(jīng)驗,這是制表師們非常擅長的領域。整個機芯被徹底解構,如同賽車底盤的設計思路,零件被直接整合進表殼結構。此外,它還有超高的抗沖擊能力,能承受高達5000g的重力加速度測試。
如果說RM U P-01的“1.75毫米”就像炫技,是品牌推出的未來感“概念車”,那么二者合作的第二款產(chǎn)品RM 4 3-01,就是讓技術變得可觸摸,讓法拉利的賽道靈魂融入了日常佩戴的時計之中。
RM 43-01誕生于2025年。在塑造RM 4 3-01時,法拉利設計中心(Centro Stile Ferrari)的印記無處不在。從整體造型到表冠和指針的細節(jié)設計,再到表帶上采用的Purosangue座椅紋理,都深深植入了法拉利的設計哲學。
機芯部分特別留出開放空間,鈦合金底板上鐳射雕刻著躍馬(Cavallino)標志,其造型靈感源自499P賽車的尾翼,呼應賽車的速度與力量。經(jīng)過微噴砂、緞面打磨與拋光倒角,機芯的層次與質(zhì)感被精細展現(xiàn)。
機芯設計的核心在于強化三維立體感,以豐富的表面處理和對比細節(jié),捕捉法拉利發(fā)動機缸體與曲軸箱的復雜結構。底板的金屬質(zhì)感致敬砂鑄發(fā)動機部件的精密工業(yè)感,微噴砂的橋板則呼應法拉利引擎蓋的堅固啞光表面。機芯內(nèi)部結構以棱角分明的線條和X形支架構成,搭配鍍金六角螺絲,直接映射法拉利發(fā)動機的零件細節(jié)與制造工藝。
值得一提的是,表盤上的發(fā)條盒寶石鑲嵌設計,靈感就來自法拉利V8引擎的離合器輪,而表殼、按鈕與時標的造型受到了488 Challenge Evo、DaytonaSP3和SF90 Stradale等車型銳利線條和力量感的影響。腕表上的30分鐘計時盤也以鏤空設計成為視覺焦點,就像轉(zhuǎn)速表在法拉利儀表盤中的核心地位,既強調(diào)功能,也強化了腕表“底盤”般的層次與空間感。
而這背后,是一種雙方工程團隊真正意義上的“共用實驗室”機制。雙方的工程師團隊緊密協(xié)作,不僅共同測試和開發(fā)新材料,還分享彼此的核心技術。RICHARD MILLE提供精密的微機械動力學模型,推動機芯設計的創(chuàng)新;而法拉利開放風洞數(shù)據(jù),助力優(yōu)化空氣動力學性能。這樣的跨領域合作,形成了一個不斷迭代升級的技術循環(huán),讓每一次創(chuàng)新都深刻影響彼 此。
傳統(tǒng)聯(lián)名的重點,是將兩個名字寫在同一件產(chǎn)品上。它的價值在于品牌,而不是過程。但RICHARD M ILLE與法拉利的合作恰恰不同。雙方從具體的汽車設計元素出發(fā),比如法拉利經(jīng)典的按鈕設計、獨特的拋光工藝,以及機械結構的嚴苛標準,作為合作的切入點,從而推動了產(chǎn)品的創(chuàng)新—名字上的合作只是結果,真正有價值的,是過程本身。
拿RM 4 3-01舉例,它之所以不像傳統(tǒng)意義上的車表,是因為它沒有從汽車的形式出發(fā)來設計,而是從“賽車如何運行”出發(fā)。它沒有刻意追求賽車的視覺語言,但它在功能上已經(jīng)成為“賽車思維”的一部分。
這個過程包含著大量極其瑣碎的技術細節(jié):法拉利提出某種形狀是否可能更符合空氣動力效率,RICHARD MILLE團隊如何據(jù)此開發(fā)一種新型齒輪橋板結構以適應表殼氣流分布;RICHARD MILLE團隊發(fā)現(xiàn)在振動頻率上的某種誤差,法拉利方面反饋賽車中類似問題的解決方式,甚至包括潤滑材料的調(diào)整建議……
你無法為這類合作寫一份標準化的產(chǎn)品說明書。它是一種持續(xù)運行的對話機制,而非一次性的“合作發(fā)布”。
在RICHA R D M ILLE與法拉利的合作中,你看不到過度的品牌營銷語匯,也很難簡單用“聯(lián)名款”加以分類。更準確的說法可能是:這是兩個以機械為信仰的產(chǎn)品體系,在一條共通的技術路徑上,偶然匯流。
手腕上的一級方程式,并不僅僅是一種修辭。
RICHA R D M ILLE與法拉利的合作之所以特別,正因它們共同構建的,不是一個腕表項目,而是一種文化語境:對極致性能的無限追求,對精密工藝的絕對執(zhí)著,以及對時間與速度關系的深刻理解。
RM UP-01和RM 43-01并不試圖“討好”佩戴者。它們的存在,是一種探索和挑戰(zhàn),一種關于性能邊界的對話。在兩個品牌的合作關系中,腕表已不再只是配件或飾品,而更像是一種理解速度、結構和物理限制的微型實驗室。正是這種對極致性能和創(chuàng)新精神的共同追求,讓每一枚腕表都承載了不凡的意義。
在RICHARD MILLE的世界中,手腕上的一級方程式,并沒有發(fā)動機,也沒有輪胎,但它有與法拉利賽車同樣的靈魂—輕盈、精準、無懼極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