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問這兩年最“出圈”的傳統(tǒng)戲曲劇種,越劇一定榜上有名。環(huán)境式越劇《新龍門客?!奉l頻登上熱搜,作為《新龍門客?!分薪痂傆竦陌缪菡?,李云霄更是備受關注。
過去一年對李云霄來說,是充滿挑戰(zhàn)并收獲頗豐的一年,以越劇演員的身份推廣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她還完成了許多跨界舞臺,嘗試去解鎖了新的表演領域。她每一次的作品,每一個新的亮相,都讓她收獲了更多的掌聲和關注,但也聽到了更多的聲音,“接受鮮花與掌聲的同時,也需要保持清醒的自知……我只需要確信自己在做的事情是有意義的,就不必動搖。”
如同穿越千年時空一般,“90后”的李云霄詮釋了中國歷史上許多傳奇女性角色,遇見了一個又一個美麗的“她”。
“點翠簪子和步搖隨著臺步輕輕晃動,在燈光下閃爍”,在很多場合,李云霄都說起過這個讓自己對越劇最初心動的瞬間。這個瞬間,讓一個小女孩種下了成為專業(yè)演員的種子。多年后,已經成為專業(yè)的越劇旦角演員之后,她仍說“不論我戴過多少次,這點翠簪子,步搖,仍然似初見般光彩熠熠,令我心動?!?/p>
水袖之外,掙脫標簽
李云霄是一位綜合實力很強的演員,在傳統(tǒng)程式的技術手段上,她尤其善用長水袖塑造人物。無論是在《焚香記·打神告廟》《蝴蝶夢·劈棺》中,還是在《竇娥冤·斬娥》里,她大量長水袖技巧的運用艷驚四座,觀眾們也將她稱為“水袖公主”。
然而這段美麗的標簽,也一度成為她心中的焦慮來源?!拔乙欢群ε侣牭健浜芎谩@種評價?!彼趯I(yè)上非常認真,也善于自省,單一的褒獎,卻讓她反復忖度自己其他方面哪里做得不夠,需要如何提升自己的個人綜合能力。
“我對表演的理解與表現(xiàn)不僅只局限于有長水袖這個技能,我不想成為一個單一的技術型演員,我不想讓自己的熱愛變得呆板?!?/p>
成長三階,塑造自我
從2008年考入“08越劇小百花班”算起,李云霄已從藝17年。若將入行至今的生涯分為3個階段,最初階段便是在校期間的穩(wěn)扎穩(wěn)打、精煉技藝。比如以戲代功的《斬娥》《劈棺》,都是她在實踐探索中尋得表演真諦的作品。
第二階段則是模仿與繼承。比如《陳三兩》《五女拜壽》等大戲。在此期間,李云霄在不少越劇經典和創(chuàng)新劇目中詮釋角色,也在模仿與傳承中漸漸摸索出自己的表演風格和方式。
第三階段是塑造性格人物與建立自我個性。如何在經典中挖掘出個人特色,是李云霄近些年的探索。
現(xiàn)代戲里的人間煙火
在現(xiàn)代戲《錢塘里》中,她出演一位普通的外來務工母親方小米,遠離水袖、卸下戲曲慣性,回歸生活本真。“我們整個團隊都希望能用一種不帶痕跡、非常自然的方法展現(xiàn)這個現(xiàn)代故事,這就要求我們放下所謂的程式化表演,真正回歸人性、直面靈魂地看待角色?!?/p>
2024年4月,李云霄憑借《錢塘里》,獲得第三十二屆上海白玉蘭戲劇表演藝術獎新人主角獎;11月,該劇更是獲得了中宣部第十七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優(yōu)秀作品獎。
在傳承中錘煉表達
2017年,她交出了個人首部原創(chuàng)折子戲——《焚香記·打神告廟》。李云霄在編排時加入了許多自我的理解,甚至參考了體驗派話劇的表演方式。
為了展現(xiàn)人物的剛烈,她在指法上做出調整,“可能不會像戲曲中逢左必右、逢上必下那樣圓潤,而是特別直接的”;為了展現(xiàn)故事氛圍,她設計了面無表情甚至身體僵硬的出場動作,“像是陷入極度迷離的狀態(tài)”;為了讓最終“自盡”戲份達到情緒頂點,她把哭聲的演繹“去戲腔”,“甚至缺失了一點美感,但是這才是真實”……
《打神告廟》同樣演了七八年,每一年李云霄都能加入新的詮釋。2024年,她憑借該戲拿下浙江戲劇最高獎“浙江戲劇獎·金桂表演獎”——這次與2017年的版本比,又有了更新的面貌。
點翠入夢,非遺可感
作為時裝雜志年度非遺企劃的啟幕拍攝,李云霄邀請了浙江小百花越劇院戲劇人物造型設計師楊孫碩老師,為其拍攝特意打造了一套特別的造型。
李云霄和楊孫碩共同探討創(chuàng)作方向,“這次我的人物是李云霄,是一個鮮活自由的人,也是一個越劇旦角演員,希望在妝造上能有非遺文化的元素和戲曲的職業(yè)特性,更要有個人情懷”。
她說:“我把點翠穿在了身上,把熱愛穿在了身上,你看我頭上的那抹藍,我現(xiàn)在就好像是當年令自己心動的那個點翠簪子,今天的表演沒有彩排,不需要排練,因為我是我自己!”
回到經典,重新出發(fā)
今年李云霄終于在舞臺上表演了完整的《打金枝——闖宮》片段,也是她多次提到的作為一個呂派花旦的心愿?!啊洞蚪鹬Α愤@種傳統(tǒng)并經典的戲,雖然經典,但我需要傳承的是呂瑞英老師塑造的人物的靈魂和表演方法,而不是照搬照演。我需要有我自己的理解。”
她始終相信:“經典之所以是經典,正是因為經過了歲月的沉淀,更是上一代前輩們的智慧?!币虼?,在傳承的同時,仍然需要突破自己,提高個人的理解力,致敬傳統(tǒng)的同時,更要像老師前輩們一樣,找到自己作為當下這個時代的演員獨有的藝術表達方式。
從青澀的青年演員到日漸成熟的創(chuàng)作者,她清晰意識到:“不強迫自己去完成什么,所有動力的源泉都是熱愛。熱愛舞臺,也熱愛生活?!?/p>
“越是喧囂,越希望自己的雜念少一點,盡可能保持純粹。不論來時路多少蜿蜒,那都是我一步步走過來的,不論以前是否孤獨迷茫,現(xiàn)在有那么多關注并支持我的觀眾,我很慶幸,更是清醒?!?/p>
她字跡清秀,寫下一個字:靜。“寧靜致遠。作品能讓觀眾線下看得見,線上記得住,就夠了。”
來源:人民文娛時裝LOFFICI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