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美法》簽署后引發(fā)廣泛關注,各方主要從總需求的視角來分析:財政刺激大小、對增速長短期影響,以及對國債可持續(xù)性的影響等。實際上,從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這個群體的立場來看,法案是對“美國夢”這個本源的回歸,法案有著深刻的結構改革意義,體現(xiàn)了特朗普團隊的競選綱領和執(zhí)政理念。筆者嘗試從MAGA視角來幫助讀者理解法案的邏輯,但并不代表筆者認同這種邏輯。
MAGA懷念“美國夢”,即基于個人奮斗的機會平等。但是在長期的產業(yè)空心化和貧富差距、階層固化、消費主義的影響下,美國產業(yè)工人的素質和精神面貌堪憂。正如美國副總統(tǒng)萬斯在《鄉(xiāng)下人的悲歌》一書中提到的:萬斯年輕時,一起在倉庫工作的Bob,他不僅長期遲到,而且每次上廁所都超過半小時,甚至有一小時。Bob的女友每隔兩天也要逃一天班,而且從不預先通知。Bob和他女友具有相當?shù)拇硇?,盡管收入不錯、老板也貼心安排,但最后這些工人都因為惡劣的表現(xiàn)被裁掉了,事實上也是這些工人放棄了自己??窟@樣的工作態(tài)度、精神面貌,絕對無法支撐美國制造業(yè)的回流。
另一方面,MAGA鼎力支持的特朗普政府,在4月2日推出了面向所有貿易伙伴的“對等關稅”,之后陸續(xù)推動了多國的妥協(xié)和退讓。結果是,美國在關稅問題上獲得了相對其他國家的不對稱優(yōu)勢,從MAGA看來,這為推動制造業(yè)回流美國走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是,僅僅靠提高關稅談判塑造的不對稱優(yōu)勢,還遠不足以推動相關產業(yè)把制造產能遷回美國,特朗普和MAGA也明白這一點。還需要做什么呢?
《大而美法》給我們提供了MAGA的回答:首先是獎勤罰懶,激發(fā)美國工人的個人奮斗;其次是通過鼓勵生育和限制移民政策來扭轉族群變化的趨勢;最后是對重點產業(yè)的扶持,為這些產業(yè)提供關稅壁壘之外的政策支持。以下是法案的具體措施。
一是強調多勞多得導向。將州與地方稅(SALT)扣除上限從1萬美元提升至4萬美元,將工薪階層的小費收入和加班薪資部分扣除應稅收入,每年可抵扣最多2.5萬美元。這些稅收減免實質上是鼓勵普通工人“多勞多得”。
二是加強培訓技術工人。加大對技術工人、技術培訓的支持。法案擴大了“佩爾助學金”的申請范圍,主要針對來自低收入家庭的、參加勞動技能培訓的學生。同時限制法律和醫(yī)學等專業(yè)學位的貸款上限,降低對這些非制造業(yè)專業(yè)學生的支持。
三是將福利資格與勞動時長掛鉤。對于19歲-64歲的有勞動能力者,要領取醫(yī)療補助,必須每月工作80小時,或參與社區(qū)志愿服務、接受職業(yè)培訓、參加非全日制教育,否則就會失去資格。這些規(guī)定目標直指那些“可以,但不愿意工作者”。同樣地,有勞動能力者要獲取食品補助(SNAP),也需要與工作狀況掛鉤。具體地,法案提高了與工作狀況相關的審查要求,并將審查的年齡范圍從18歲-54歲擴大至18歲-64歲。
布魯金斯學會2023年公布的一項人口調查分析顯示,如果不改變目前的趨勢,到2045年美國非拉美裔白人口的占比將降至49.7%。屆時,美國將成為一個沒有多數(shù)族裔的國家,這是特朗普及MAGA群體所無法接受的。為此在移民領域,法案撥款1500億美元用于擴建美國南部邊境墻、拘留中心以及增加移民執(zhí)法人員等非法移民驅逐項目。
批評者認為,這會對美國的勞動力市場形成沖擊,高盛的估計顯示:到2025年底,移民數(shù)量的減少將使美國每月新增就業(yè)崗位的數(shù)量從2024年的16.8萬個降至8萬個。
但是MAGA的觀點則認為:一方面,這些非法移民所從事的主要是低端服務業(yè),不符合MAGA強調制造業(yè)回流的政策取向。另一方面上面也提到,美國社會存在大量Bob這類人,即“有勞動能力,但是又不愿意工作的人”,這樣的工人無法支撐制造業(yè)回流。在法案獎勤罰懶的沖擊下,醫(yī)療補助與工作時長掛鉤這一條——根據(jù)國會預算辦公室(CBO)估計,將使約1090萬至1200萬人失去健康保險覆蓋,當然,這也意味著大量的勞動力可能被迫重返勞動力市場。另外,加強對食品補助計劃的資格審查,也將有約800萬人將受到影響,這兩項措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在相當程度上緩解移民政策對勞動力市場的沖擊。最后,法案還取消了因失業(yè)或經(jīng)濟困難可延期償還學生貸款的條款,督促學生盡可能進入勞動力市場自謀其利。
一是將兒童稅收抵從2000美元提升至2500美元。此前也正是特朗普在第一任期把額度從1000美元提升到了2000美元。二是引入“特朗普賬戶”,2025年-
2028年間出生的兒童,將從政府獲得1000美元的初始資金,同時,法案還鼓勵父母每年繼續(xù)為賬戶儲蓄并享受免稅。該賬戶的儲蓄,將用于孩子接受教育、未來創(chuàng)業(yè)或者購房。這些舉措對于提升生育率、增加家庭儲蓄、鼓勵長期行為起到促進作用。從MAGA角度看來,在長期中這些政策可以改善勞動力的年齡結構,也有助于緩解族裔問題和促進社會穩(wěn)定。
法案還重新調整了美國產業(yè)政策的重點方向。在能源領域,全面轉向傳統(tǒng)化石能源。法案大幅放寬了對傳統(tǒng)化石能源開采的監(jiān)管,在阿拉斯加、墨西哥灣以及西部多州重啟油氣區(qū)塊租賃拍賣,恢復較低的特許權使用費率。同時,法案廢除了拜登政府為鼓勵清潔能源發(fā)展而制定的多項條款,包括很快取消購買電動汽車的稅收減免等。
在國防領域,大幅增加軍工采購。法案撥款1500億美元用于艦艇建造、彈藥生產和導彈防御系統(tǒng)等大型項目,其中包括為計劃中的“金色穹頂”反導系統(tǒng)支付約250億美金的首期款項。洛克希德-馬丁等軍工公司將顯著獲益。
在科技領域,法案規(guī)定在美國本土新建工廠的芯片制造商,其享有的稅收抵免比例將從25%提升至35%。這是推動AI革命關鍵技術本土化生產舉措的一部分。在7月23日推出的“人工智能行動計劃”中,特朗普還要求加快聯(lián)邦政府對超級計算機數(shù)據(jù)中心建設的授權,促進向盟友和合作伙伴出口美國的一攬子AI技術,以在全球AI技術領域贏得領先地位。
拜登政府時期,時任財政部長耶倫提出了“新供給側經(jīng)濟學”(MSSE),其邏輯是:簡單的財政刺激只會帶來更多的財政赤字、國際收支逆差,只有財政擴張的同時輔之以產業(yè)政策、在國內形成有效供給,這樣財政擴張反而可能減少財政赤字、改變國際收支逆差。為此,拜登政府先后推出了《基礎設施建設法案》《芯片和科學法案》以及《通脹削減法案》。
不過從MAGA角度來看,拜登的政策并不成功,《大而美法》才更具有改革意義:一是從改變人本身出發(fā)。通過獎勤罰懶,改變美國勞動者的精神面貌;通過改變生育政策和移民政策,改善美國族群結構、提高家庭儲蓄、推動人力資本積累,配合制造業(yè)回流。二是重新調整產業(yè)政策方向。特朗普政府強調發(fā)揮在傳統(tǒng)化石能源領域的既有優(yōu)勢;重建軍工產業(yè)不僅可以帶動制造業(yè)回流、維護國家安全,其技術外溢也將惠及其他制造業(yè);通過去管制,以及能源和基建領域的政策來支持人工智能的發(fā)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沖中國在應用場景方面的優(yōu)勢。
盡管民主黨人士嚴厲批評《大而美法》,批評觀點認為:這些舉措能否增加勞動力供給和提高生產率,這都尚待檢驗;而這些政策將導致的貧富分化加大等負面效應卻是直接的、實實在在的,在氣候變化領域更是徹底的倒退。法案的通過過程也顯示,投票幾乎完全以黨派來劃分成不同陣營,兩黨對如何進行結構改革存在根本分歧。
當然,批評總是更容易的。但是從MAGA的立場來看:過去四年民主黨政府的政策效果確實乏善可陳,制造業(yè)的空心化、美國社會的積弊、底層民眾的精神面貌——這些問題都沒有改善的跡象。在這樣的情況下,MAGA有什么理由不對《大而美法》抱有期待呢?
(徐奇淵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研究員、馬偉為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助理研究員;編輯:王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