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傳統(tǒng)的線下詐騙套路不斷“與時俱進”。不少老人在詐騙團伙的組團忽悠煽動下,“心甘情愿”交出手里的看病錢、買菜錢、養(yǎng)老錢。近日,湖北當陽市人民檢察院依法對一起以假古董設局專門詐騙老年群體的案件提起公訴。
湖北省荊州市,歷史悠久,文脈綿遠,楚文化遺存極為豐富,被譽為“楚文化”地下博物館,也是三國文化的重要發(fā)祥地。當陽市緊鄰荊州市的江陵縣,境內文物遺存同樣豐富,歷史久遠。尤其是春秋戰(zhàn)國、三國時期古跡甚多,現(xiàn)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2處。由于文物數量多、分布范圍廣,在高鐵、高速公路以及水利工程的施工過程中,經常發(fā)現(xiàn)古墓葬、古遺址等文化遺存,保存尚好,一些搶救性發(fā)掘的考古新聞也時常見諸報端,在成為老百姓茶余飯后談資的同時,也被一些“有心人”利用,為他們的詐騙話術提供了材料。1965年出生于湖北荊州市的饒某某就是這樣的“有心人”。2016年,饒某某和他人合伙在街頭擺“象棋殘局”,專門針對自恃棋藝不錯的象棋愛好者詐騙。饒某某充當莊家,擺設“大鵬展翅”“馬跳檀溪”“火燒連營”等多種象棋殘局,其同伙則暗地做托,假扮下棋者、圍觀者、望風者,通過不斷制造贏錢假象,引誘被害人高額下注、擾亂下棋思路等手段,詐騙他人,后饒某某被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區(qū)人民法院以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年2個月。出獄后的饒某某不思悔改,繼續(xù)以詐騙為生,謀取不當錢財。近5年因詐騙先后被公安機關行政處罰15次,這讓饒某某開始“反思”自己行為,總結“經驗教訓”。他認為“象棋殘局”的詐騙方式受眾面窄,成功率低,且容易被人們識破,受害者經常當場或事后不久選擇報警,即便詐騙得手也不容易脫身?!巴炊ㄋ纪础焙螅埬衬硾Q定改變詐騙套路,一次饒某某刷到荊州某高鐵施工挖到古墓葬的新聞,看著出土的精美玉器,饒某某頓時來了靈感,如果自己假扮農民工,用低廉工藝品冒充是工地挖出來的玉石古董,憑借自己多年“行走江湖”的成功經驗,還有官方的新聞“背書”,一定可以高價成交。
說干就干,但饒某某明白僅憑自己一人之力,騙局很容易被人識破。饒某某第一時間想到了之前一起擺“象棋殘局”詐騙的陳某。陳某也是劣跡斑斑,屢教不改,多次因為詐騙被判刑或行政處罰。二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對新的詐騙劇本研究策劃一番后,一致認為荊州周邊地區(qū)的古墓葬眾多,古玩文物市場發(fā)達,民間收藏文物之風盛行,只要有個“好故事”,不愁假古董“賣”不出去。見有利可圖,陳某又陸續(xù)召集有前科的好友王某、劉某共同入伙。他們認為老年人群體是一個很大的“市場”,老年人警惕性低,對文物知識普遍一知半解,且不少老人手里有一定的退休金,是理想的目標群體,4人便把詐騙的主要對象確定為老年人群。之后,4人明確分工,各司其職,由陳某負責駕車、采購價值幾十元的工藝品并抹上泥巴做舊,年紀較大的饒某某則扮演憨厚淳樸的農民工,在醫(yī)院、菜市場等老人較多的地方擺攤“賣古董”,王某、劉某則假扮路人佯裝鑒別、競價,營造搶購氛圍,誘騙老人高價購買。4人約定,詐騙所得錢款在扣除必要開支后平分。同時,陳某吸取之前詐騙被抓的“教訓”,借用其朋友李某某的微信收款二維碼收取詐騙資金,得手后李某某每次可提成150元不等。
2024年9月,年逾六旬的劉大媽前往當陽市某醫(yī)院就醫(yī)。剛下公交車,突然被附近一群人的驚呼贊嘆和艷羨聲所吸引,便在好奇心的驅使下,也跟著上前湊熱鬧,發(fā)現(xiàn)原來是一名民工裝扮的男子正兜售一只沾滿泥土的“玉石烏龜”。見有“目標客戶”圍觀,4人立即各司其職“入戲”,衣著破舊、老實巴交的饒某某介紹:“這是前幾天在工地干活時挖到的,想賣了換點小錢”,說著還把之前“高鐵工地挖到古墓葬的新聞”展示給劉大媽看;陳某緊跟著裝作很懂行的樣子,說“玉石烏龜”的顏色、細膩度、純凈度都比較好,年份也足夠老,少說也值個幾萬元;團伙成員王某表示愿出5000元價格購買,并假裝回家取錢;劉某也佯裝打電話讓人轉錢過來,制造爭相購買假象。在饒某某等4人精湛的“演技”下,劉大媽對眼前的“玉石烏龜”心動不已,當即用準備看病的3000元將其買下,滿以為“撿漏”的劉大媽回到家便迫不及待清洗“玉石烏龜”,待其現(xiàn)出“原形”后,她才驚覺這并非玉石,自己落入了一場精心設計的騙局,遂立即向公安機關報警。類似的經歷也曾在楊大爺身上上演過,作案人員還是這幫人。家住枝江市某鎮(zhèn)的楊大爺退休后愛好古玩舊物。2024年8月,楊大爺在枝江市某醫(yī)院住院,一天早上出門買早餐時,在醫(yī)院門口遇到了饒某某詐騙團伙,4人沒費多大工夫,就讓楊大爺花費3800元購買了一件“玉石烏龜”。想著可以豐富自己的收藏,楊大爺高興地向病友分享著“寶貝”到手的經過和心情。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在病友的一番“點撥”下,如夢初醒的楊大爺才意識到被騙。雖然既氣憤又懊惱,但為了不影響家庭和睦,楊大爺還是選擇了吃“悶虧”,直到當陽警方找到楊大爺,他才將一肚子委屈和盤托出。經公安機關查明,2024年7月至9月中旬,饒某某、陳某、王某、劉某詐騙團伙在2個月的時間內,先后流竄至荊州市區(qū)、江陵縣、沙市區(qū)、枝江市、當陽市等地作案14起,詐騙12名老人共26900元。
該案涉及十多名老人,且均在醫(yī)院、菜市場等人流密集的場所被騙,其中,有8名老人被騙的還是用于治病的救命錢,社會影響惡劣。案件移送檢察機關后,承辦人認真審查案卷材料,在提審時,發(fā)現(xiàn)4名犯罪嫌疑人認罪態(tài)度較差,既不如實交代全部犯罪事實,也不愿意退賠被害人??紤]到該案犯罪嫌疑人均有多次前科,反偵查、反審訊意識較強,要想讓其認罪服法,必須有扎實完整的證據鏈條。為盡快突破犯罪嫌疑人,辦案人員多次組織召開檢警聯(lián)席會議,先后制發(fā)引導偵查提綱2份,提出繼續(xù)偵查意見和補充偵查意見10余條,公安機關陸續(xù)補充了被害人的辨認筆錄、被騙資金銀行流水、指認詐騙現(xiàn)場筆錄等關鍵性證據5份,在扎實的證據面前,4名犯罪嫌疑人如實供述了全部犯罪事實。同時,承辦檢察官認真落實以人民為中心的司法理念,將追贓挽損貫穿辦案始終,切實幫助被騙老人挽回經濟損失。通過開展釋法說理工作,引導犯罪嫌疑人主動退贓退賠。對有退贓意愿和能力的嫌疑人,辦案人員積極幫助其聯(lián)系家屬,確保贓款及時退繳到位。2025年2月10日,當陽市公安局開展贓款集中發(fā)還活動,12名被騙老人的損失得到挽回。針對該團伙專門借用李某某的微信收款碼收取詐騙資金,承辦人及時將相關線索移送公安機關。查明,李某某明知該團伙實施詐騙,仍提供微信收款二維碼幫助收取詐騙資金,每次收取好處費,遂依法追訴李某某。
2025年4月18日,湖北省當陽市人民法院依法公開開庭審理此案,5名被告人對檢察機關指控的12起詐騙事實供認不諱,均當庭表示自愿認罪認罰。當陽市人民法院分別判處被告人饒某某有期徒刑1年1個月,被告人陳某有期徒刑1年,被告人劉某和王某有期徒刑10個月,被告人李某有期徒刑7個月,緩刑1年。5名被告人均服從判決,不上訴,該案判決已經生效。
編輯:沈析宇" " 175556274@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