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張堅《玉燕堂四種曲》“自敘”“凡例”中的戲曲創(chuàng)作論

        2025-07-28 00:00:00孫蓉蓉
        關(guān)鍵詞:屈原傳奇創(chuàng)作

        中圖分類號:J80 文獻標(biāo)識碼:A 文章編號:1671-444X(2025)03-0001-08

        國際DOI編碼: 10.15958/j .cnki. gdxbysb.2025.03.001

        張堅(1681一1763),字齊元,號漱石,別署洞庭山人、三崧先生,江寧(今江蘇南京)人,清代戲曲家,創(chuàng)作有傳奇《夢中緣》《梅花簪》《懷沙記》和《玉獅墜》四種,合稱《玉燕堂四種曲》,得到時人很高的評價。張堅對這四種傳奇都寫有“自敘”“凡例”等,既說明了創(chuàng)作的緣由,又提出了創(chuàng)作的理論,他的創(chuàng)作論在清代初期的戲曲理論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這四部傳奇的“自敘”“凡例\"中,張堅強調(diào)其傳奇創(chuàng)作是由“情”而引發(fā)的,人物的情感表現(xiàn)是其創(chuàng)作的核心。因而,學(xué)界有研究者將張堅的“主情”說與湯顯祖的“至情”論相提并論,認為是對湯氏理論的承繼和發(fā)展。本文在論述張堅《玉燕堂四種曲》“自敘”“凡例”中的創(chuàng)作論時,將對這一問題作出分析與評論。

        一、“以想造情,以情造境”

        張堅的成名作是他19歲時創(chuàng)作的第一部傳奇《夢中緣》。情感表現(xiàn)是這部傳奇創(chuàng)作的突出特點,在其它三部傳奇中也同樣如此。張堅所提出的“情”,與晚明時期文壇上的“主情\"說,話語相似,然其內(nèi)涵又迥然不同。

        張堅在《夢中緣自敘》中,說明了其創(chuàng)作《夢中緣》的緣由,“《夢中緣》,感于夢而作也\"[1]31,作者以詩意般的文筆描寫了夢境中的情景,并說明了《夢中緣》的創(chuàng)作主旨:

        語云:太上無情,故至人無夢;其下不及情,故愚人亦無夢。然則夢之所結(jié),情之所鐘也。欲賦其事,則恐張皇幽渺,蔑瀆仙靈,乃另托人世悲欣離合之故,游戲于碧簫紅牙隊間,以想造情,以情造境,自春徂秋,計填詞四十六出。一夢始亦一夢終,惟情之所在,一往而深耳。雖然,情真也,夢幻也,情真則無夢非真,夢幻則無情不幻。夫固烏知情與夢之孰為真而孰為幻耶[1]32-33

        在這篇“自敘”中,張堅認為“夢之所結(jié),情之所鐘”,人們在夢中的郁結(jié)、煩悶,正是人的情感集中、專一的體現(xiàn)。張堅欲寫出夢中之事,于是借助人世的悲歡離合故事,運用碧簫、紅牙的戲曲藝術(shù),將夢中之事表演出來。緣自夢、起之情,對于《夢中緣》的創(chuàng)作,張堅提出了其創(chuàng)作宗旨是“以想造情,以情造境”,以夢中的幻想創(chuàng)造、表現(xiàn)人的真實情感,為凸顯情感而構(gòu)造出戲曲舞臺的藝術(shù)境界。與張堅的其它三部傳奇相比較,同樣都有情感的表現(xiàn),而《夢中緣》尤為突出。如楊楫《夢中緣序》曰:“然他種皆極情之變,而《夢中緣》只道其常,則情之正而根于性者也。余謂識得《夢中緣》旨,而他種之情皆可以此一種推之。即天下萬世之凡有情者,無不可以此一種盡之矣。\"[]4作為與張堅自幼相交、感情深厚的好友,楊楫的這一段話指出了《夢中緣》創(chuàng)作的宗旨,并且說明了《夢中緣》所表現(xiàn)的情感,是基于人的本性的自然流露。

        《夢中緣》傳奇中的情感表現(xiàn),在第一出《笑引》中得到了明確的宣示。開場末扮布袋和尚,笑著上場,曰:

        情種無生無滅,因緣是色是空。一靈咬住不銷融,枉被天公磨弄。世事漁歌樵唱,浮生暮鼓晨鐘。呵呵大笑悟無窮,今古情場一夢。[1]35

        布袋和尚第一句“情種無生無滅”,楊古林評點曰:“情是開口第一字。\"[1]38這第一字的“情”點出了《夢中緣》傳奇的精髓。接著,布袋和尚通過對人間和天上情事的描述,從而引出了《夢中緣》的故事情節(jié):

        【沁園春】吳下鐘心,緣生夢里,忒煞情癡。竟訪遍金陵,奇姿果遇,香羅手帕,疊和新詞。畔結(jié)京江,投親淮上。玉鏡乘機誓自私。錯中錯,奸徒假冒,好事偏遲??氨?。忠因饞陷,又斷送嬌娃兵鬢離。幸賺入朱門,惺惺共惜。侍兒代禍,姊妹同帷。更姓登龍,改妝調(diào)鳳,就里機關(guān)盡教疑。凄涼煞,禪堂再夢,醒后難追。[1137-38

        這一曲詞基本概括了《夢中緣》的故事。才子書生鐘心,讀書于虎丘僧舍,困乏晝眠,夢見秦淮河畔花園內(nèi)一年輕貌美的女子,與之親昵纏綿。夢醒后,鐘心對夢中情人念念不忘,于是經(jīng)歷了一系列的磨難、坎坷,最后終成眷屬,應(yīng)驗了夢中之緣。

        張堅的《夢中緣》傳奇“以想造情,以情造境\"的創(chuàng)作宗旨,明顯是受湯顯祖“臨川四夢\"的深刻影響,以至于他們所說的話語也極為相似。如湯顯祖有\(zhòng)"因情成夢,因夢成戲”[2]1367之言,認為戲曲創(chuàng)作應(yīng)表現(xiàn)人的真情實感,并且提出\"夢中之情,何必非真\"[2]1093,認為用夢幻的形式創(chuàng)作戲曲,可以打破一切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大膽表露人的真實情感。同樣,張堅《夢中緣自敘》亦提出,“情真也,夢幻也,情真則無夢非真,夢幻則無情不幻”。湯顯祖在《牡丹亭記題詞》中還提出,“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2]1093,而張堅《夢中緣自敘》亦說,“惟情之所在,一往而深耳”。他們都認為,借助夢幻來構(gòu)成戲曲故事,能夠擺脫現(xiàn)實世界的各種束縛,直接地抒發(fā)出人的真實情感,因而這種情感都“一往而深”。張堅的《夢中緣》與湯顯祖“臨川四夢\"的這種承續(xù)關(guān)系,楊楫的《夢中緣序》中就有論及:“夫‘臨川四夢’,評者謂:‘《牡丹》,情也;《紫釵》,俠也;《邯鄲》,仙也;《南柯》,佛也。今漱石四種,則合女烈臣忠,配以義俠,參之仙佛,而總基于一情。觀其夢寐可以感通死生,莫肯逾忒。履患難而不驚,處污賤而不辱。雖天龍神鬼物類,無知而情之所在,莫不效靈,咸為我用。\"[1]3-4這一序言說明了張堅《玉燕堂四種曲》的創(chuàng)作與湯顯祖的“臨川四夢\"在情感表達和藝術(shù)表現(xiàn)上具有相同之處,因而當(dāng)今學(xué)界認為張堅《玉燕堂四種曲》是對湯顯祖“主情”說的承繼和開拓。

        雖然張堅的傳奇創(chuàng)作深受湯顯祖的影響,這一點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具體分析湯顯祖的“主情\"說與張堅的“情真\"說,兩者所謂“情”的內(nèi)涵是不同的。湯顯祖所處的晚明時期,社會矛盾日益尖銳,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促使社會結(jié)構(gòu)發(fā)生變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隨之出現(xiàn)新變,對傳統(tǒng)的儒家思想和程朱理學(xué)進行挑戰(zhàn)和批判,主張個性的自由發(fā)展,反對封建禮教的束縛。正是在這樣一種時代背景之下,湯顯祖提出了其\"主情\"說、“至情”論等,并在其“臨川四夢”的創(chuàng)作中,具體展現(xiàn)了他的理論主張。相比較,張堅的一生處于清朝歷史上最強盛的康熙、雍正和乾隆時期,這一時期晚明思想解放思潮所提倡的肯定人欲、個性解放的思想主張正逐漸消退,而回歸于傳統(tǒng)的儒家倫理道德的思想體系,因此,這一時期的思想文化以儒家思想為主導(dǎo),同時也吸收其他的文化元素。正是在這樣一個背景之下,張堅的“情真”說與湯顯祖的“主情”說是有所區(qū)別的。張堅創(chuàng)作《夢中緣》時19歲,正值年少氣盛,且深受《西廂記》等戲曲的影響,“憶昔從父師受業(yè)時,偷看《西廂》《拜月》諸傳奇,偶一游戲,背作《夢中緣》填詞。懼見嗔責(zé),藏之篋底,十余年后始出以示人\"[3]637。因此,在《玉燕堂四種曲》中,《夢中緣》是其中最具思想解放特色、最接近湯顯祖創(chuàng)作的一部傳奇作品。這一點張堅本人亦有所認識,“余《夢中緣》一編,固已撇卻形骸,發(fā)情真諦\"[1]277,這是對湯顯祖“必因薦枕而成親,待掛冠而為密者,皆形骸之論也”之說的承襲。[2]1093然而,張堅中年時創(chuàng)作的第二部傳奇《梅花簪》,劇中所表現(xiàn)的情感,已然同《夢中緣》的相異,而具有了傳統(tǒng)儒家倫理綱常的說教。如《梅花簪自序》曰:

        天地以情生萬物,情主于感,故可以風(fēng)。采蘭贈芍,人謂之情,而卒不可以言情,以感非其正也?!倨筮f降為填詞。然子與氏有云:今樂由古樂,其興觀群怨之道,正維風(fēng)化俗之機,孰謂傳奇可茍作者哉?[1]277

        在張堅看來,傳奇創(chuàng)作應(yīng)該具有同傳統(tǒng)詩教一樣的“維風(fēng)化俗”的社會功能。因此,當(dāng)他認識到《夢中緣》“撇卻形骸,發(fā)情真諦\"時,唯恐其造成不良的社會影響,因而又創(chuàng)作了《梅花簪》以補救之,“猶恐世人不會立言之旨,徒羨其才香色艷,贈答相思之跡,故復(fù)成此種\"[1]277。出于這樣的創(chuàng)作目的,雖然《梅花簪》傳奇也寫才子佳人、男女情愛,然而,“梅取其香而不淫,艷而不妖,處冰霜凜冽之地,而不與眾卉逞芳妍,此貞女之所以自況耳。若徐如山本有情而似無情,巫素媛于無情中而自有情,郭宗解為貞情所感觸而忽動其俠情,是皆能不失其正,而可以風(fēng)矣”[1]277。顯然,張堅在《梅花簪》中的情感表現(xiàn),力求“不失其正,而可以風(fēng)矣”,注重情的禮義規(guī)范,強調(diào)情的教化作用。因此,《梅花簪》第一出“節(jié)概”【菩薩蠻】[末上]:“綱常宇宙誰維系,千秋節(jié)義情而已。石上兩心盟,無情卻有情。新詞非市價,稗語關(guān)風(fēng)化。富貴草頭霜,梅花雪里香。\"[1]279這一開場曲詞就明確指出了《梅花簪》的主題思想。由于劇中要表現(xiàn)“綱?!?,關(guān)乎“風(fēng)化”,因此,在劇情上作者有意制造誤會,以此讓男主人公表現(xiàn)出大義凜然,甚至不近人情。如《梅花簪》第二十七出“點監(jiān)\"【北收江南】:“[生氣介]呀!不想你恁般樣潑濺呵,一連的殺二夫。如此惡婦斬復(fù)何疑?[執(zhí)筆恨介]氣得俺眼昏手戰(zhàn)判難全。左右,發(fā)與那惡婦畫押。[旦驚哭介]哎呀,你、你、你果然竟把我處斬了。兀的不痛殺我也。[倒介][生]惡婦,惡婦,你今日也是一死,何不守節(jié)而亡,留芳百世,省得這遺臭千秋也。誰將伊可憐,誰將伊可憐。呀呸,則怕你魂歸地下也羞慚?!盵1]372-373劇中徐如山以梅花簪聘杜冰梅為妻,一段曲折經(jīng)歷,徐如山因誤會判杜氏死刑,以此可“守節(jié)而亡,留芳百世”。《梅花簪》中所表現(xiàn)的情,正如張堅所說的“不失其正而可以風(fēng)矣”。雖然《玉燕堂四種曲》亦都“總基于一情”,但是,“細察張堅之‘情’的內(nèi)涵,無疑已然化解了湯顯祖與‘理’相對的厚實,而平添了與‘幻’相形的空虛,因而只剩下文人的綺麗之思和教化之旨\"[4]530。因此,張堅所謂的“情”屬于儒家倫理道德的范疇,是“發(fā)乎情,止乎禮義”的情感表達,這與湯顯祖的“主情”說不能同日而語,相提并論。

        張堅在《玉燕堂四種曲》中所表現(xiàn)的情感,是一種道德化情感,它被綱常倫理所束縛,充滿著封建禮教的色彩。張堅傳奇創(chuàng)作的這一特點,在明清傳奇發(fā)展史上,并非個案,而是具有普遍性的,如與張堅同時期的蔣士鈺的傳奇作品也同樣表現(xiàn)出了情感的道德化。蔣士鈺《香祖樓自序》曰:“主人聽然而笑曰:‘…蓋得乎性情之正者也。惟然,故冠于三百之篇?;蛟唬骸覇枴断阕鏄恰非楹我哉??主人曰:‘曾氏得《螽斯》之正者也,李氏得《小星》之正者也,仲子得《關(guān)雎》之正者也。發(fā)乎情,止乎禮義,圣人弗以為非焉,豈兒女相思之謂耶?’\"[5]54在這里,蔣士鈺所高揚、宣示的“情”,即“情之正”之“情”,而所謂“正”,是因為“情”包含有倫理道德的內(nèi)涵,有“發(fā)乎情,止乎禮義”的規(guī)范。因此,蔣士鈺作品所表現(xiàn)的“情”,有男女之情,但他們已經(jīng)沒有了自然人性的內(nèi)核,而表現(xiàn)出道德化的情感,因而劇中的人物多為忠臣、義士、烈女、節(jié)婦的形象。由晚明的思想解放到康熙雍正和乾隆時期的傳統(tǒng)回歸,這種思想意識的變化深刻地影響了這一時期劇作家的創(chuàng)作,因而在他們的創(chuàng)作中,依然有晚明時期高揚人性、反對禮教的思想印記,如張堅的《夢中緣》創(chuàng)作。然而,他們更多地還是浸染于傳統(tǒng)儒家道德倫理的思想體系中,因此張堅的《梅花簪》《懷沙記》和《玉獅墜》,這些劇作中所表現(xiàn)的情,并非人的自然、本性之情,而是“是皆能不失其正,而可以風(fēng)矣\"[1]277,“凡古來忠臣烈士、才人淑女,其行義奇杰者,無不藉是以膾炙于人口,而其名益顯”[3]449。因此,對于張堅《玉燕堂四種曲》的創(chuàng)作,認為是高舉湯顯祖反封建的大旗,是對其理論的繼承和發(fā)展,這樣的評論顯然是不準(zhǔn)確的。

        二、“體制宜然”\"機杼獨別”

        張堅在《懷沙記》的“自敘”“凡例”中認為這部傳奇“體制宜然”“機杼獨別”。在張堅看來,《懷沙記》傳奇的體制結(jié)構(gòu)規(guī)范合理,并且還有獨具特色、別出心裁的特點。

        張堅的《懷沙記》是其四部傳奇中唯一的一部歷史題材劇作,描寫屈原忠君愛國、蒙冤被抑的故事。其實,在清代的戲曲中,不乏以屈原為本事而創(chuàng)作的作品,如尤侗的《讀離騷》,但張堅《懷沙記自敘》卻以為,“我朝尤西堂有《讀離騷》一折,而未盡其致\"[3]449。在張堅看來,尤侗的《讀離騷》一劇未能充分地表現(xiàn)出屈原的人生經(jīng)歷與精神特質(zhì),“然其時君貪而愚,臣佞而幸,才不見容,忠而被放,皆足激發(fā)人心之不平,以垂戒于后世。烏可以無傳也\"?[3]49“激發(fā)人心”“垂戒后世”,出于這樣的目的,張堅創(chuàng)作了《懷沙記》傳奇。張堅“幼喜讀《騷》,后出游,攜之客笥,或雨窗月夜,挑燈讀之,輒喘噓泣下\"[3]449?!稇焉秤洝芳s作于張堅焚稿出游后不久,即雍正四年(1726)之后。張堅因鄉(xiāng)舉不售、仕途坎坷,于是“焚稿出游,轉(zhuǎn)徙齊、魯、燕、豫間\"[3]637。張堅本人的境遇使他對屈原的《離騷》感慨不已,潸然淚下,因而“借優(yōu)孟而識衣冠,聆管弦而生憑吊\"[3]449,以《懷沙記》與屈原的故事,抒發(fā)其懷才不遇的感慨。

        張堅所提出的“體制宜然”“機杼獨別”,在傳奇《懷沙記》中,具體表現(xiàn)為:

        其一,“悉依史傳”?!稇焉秤洝肥且徊棵鑼懬臍v史劇,在《懷沙記凡例》中,張堅首先說明“是編本《史記》及《外傳》\"[3]452?!稇焉秤洝肥歉鶕?jù)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唐沈亞之的《屈原外傳》,以及《戰(zhàn)國策》和屈原的楚辭而創(chuàng)作的,它以屈原的生平史料作為依據(jù)進行創(chuàng)作,這與其《夢中緣》夢幻、虛構(gòu)的創(chuàng)作方法截然不同。《懷沙記》傳奇,張堅是依史寫劇,“此編賢愚忠佞,離合悲歡,悉依史傳,不敢更易其人其事,即以屈子文詞重寫屈子生面,而己無與焉”[3]454,他再次強調(diào)了《懷沙記》是“悉依史傳”而創(chuàng)作的描寫屈原的歷史劇。因此,張堅《懷沙記》的創(chuàng)作,“不敢更易其人其事”,在依據(jù)史料的基礎(chǔ)上進行藝術(shù)加工創(chuàng)造。如,《懷沙記凡例》說明:“《戰(zhàn)國策》楚索秦地,不與。曰:“爾以為我未絕齊耶?’乃遣人東罵齊王。又張儀械系楚令寺人通于楚王之寵姬鄭袖,言秦得美女二人將入楚贖儀罪。袖恐奪其寵,乃使止秦女,而勸王釋歸儀。傳中罵齊及通袖悉本此?!盵3]453因此,《懷沙記》的故事情節(jié)皆有所本。并且,張堅還以為,“《疏原》一出,亦為史傳補闕耳\"[3]452,補充、修正屈原史傳中的不足之處。張堅根據(jù)“時原尚仕楚,斷無知而不諫者\"[3]452,因而有《疏原》一出,描寫屈原在聽得秦遣張儀游說,要割地送于楚國,連夜寫成奏章,誓以死諫,但最后卻被剝?nèi)ヒ鹿冢痣x國都。

        其二,“今悉刪去”。在“悉依史傳\"的基礎(chǔ)上,張堅《懷沙記》創(chuàng)作又對史料進行了“今悉刪去”的加工改編。如《懷沙記凡例》曰:“懷王被擄入武關(guān),朝于章臺宮,令執(zhí)藩臣禮。后亡走,入趙不納。又欲之魏,追兵至,遂入秦而病死。今悉刪去。\"[3]452張堅所“刪去”的,正是《史記·屈原列傳》中所記載的第二十一出《懷虜》,改寫為楚懷王中計遇伏兵,走投無路之時,悔恨當(dāng)初未納屈原忠言,以致喪國亡家,自刎而死。張堅對史料刪減整合的改編,目的是“蓋此為屈子寫怨,非為秦楚編年\"[3]453,為了表現(xiàn)屈原的怨恨悲憤,突出作品的主題思想,必須刪除支蔓,凝練情節(jié)。如“商於之詐,系秦惠王事;武關(guān)之約,則在秦昭八年。傳中渾而不分者\"[3]453,歷史上的\"商於之詐”是在秦惠王時期(公元前356年一前311年),而“武關(guān)之約”,則發(fā)生在秦昭王八年(公元前299年),而在《懷沙記》中,這兩個歷史事件“渾而不分”,前后連接起來,從而使故事情節(jié)緊湊,結(jié)構(gòu)布局嚴謹。否則,如張堅所說,“頭緒一紛,則觀者反致目眩,而情文亦欠警拔\"[3]453。雖然張堅在創(chuàng)作《懷沙記》時清楚地認識到“頭緒忌繁”,他也做了刪繁就簡的改編,但終究還是未能真正做到“體制宜然”,以至后人評價褒貶兼有。如李調(diào)元《雨村曲話》對其評價甚高,曰:“《懷沙》撮合《國策》而成,堪稱曲史。\"[6]27而《中國古代戲曲文學(xué)辭典》則評:“全劇鋪陳史料過多,稍嫌雜亂。\"[7]270這一評語還是較為準(zhǔn)確的。

        其三,“另辟奇思”。在《懷沙記》的創(chuàng)作中,張堅將屈原的《離騷》《天問》《卜居》《大招》《橘頌》《山鬼》《漁父》等楚辭作品的辭義、篇意等隳栝在其中,因而《懷沙記》中有“著騷”“卜居”“大招”“天問”“橘頌\"“山鬼”“漁父\"等故事情節(jié)?!稇焉秤洝返倪@一創(chuàng)作手法,張堅自以為是“另辟奇思”?!稇焉秤浄怖吩唬骸啊吨}》一出,填寫本經(jīng)固也。其《卜居》《漁父》諸出,亦多遣用原文。要皆體制宜然,非以摭拾成語就易,亦非以適中音節(jié)見難也?!短靻枴贰渡焦怼忿o雖仍舊,而機杼獨別。不知者或以畔經(jīng)誣古見罪;知者則謂旁通奧義,另辟奇思;適足抒寫騷魂之抑郁,應(yīng)自得于語言文字之外耳。\"[3]452張堅這種將屈原《離騷》等楚辭作品隳枯在《懷沙記》傳奇中的“另辟奇思”,其用意在于“此種代屈抒懷,勢不得不點綴騷詞,以入曲調(diào)”[3]453;“即以屈子文詞重寫屈子生面\"[3]454,吸收、采用屈原作品的詞語,代替屈原抒發(fā)懷抱,重新塑造出屈原的形象。如《懷沙記》第二十四出《天問》【油葫蘆】:“則問他覆冒無邊把大地包,怎也不分白皂,任人間清濁一般淆。為甚么虎貴尼終老,為甚么跖壽顏偏天。似這等天網(wǎng)盡能逃,天眼全無照。教人怨,怨天公自古無公道。恨不將渾沌帝鑿?fù)付囔`竅,兀的不青湛湛在上枉為高。\"[3]56屈原的《天問》,由問天地形成到神話故事,從歷史傳說到現(xiàn)實政治,《天問》之“問”,實際上表現(xiàn)了屈原自己對在現(xiàn)實社會中所遭遇不幸的憤憑和不滿,因此在【油葫蘆】一曲中,控訴了皂白不分、黑白顛倒、是非混淆的世道,“怨天公自古無公道”,張堅在此將屈原的一腔憤怒,酣暢淋漓地表現(xiàn)出來。張堅在《懷沙記》中對屈原作品的橐栝,與劇作的故事情節(jié)結(jié)合起來,自然貼切,不露痕跡,得到后人的高度評價。如梁廷楠《藤花亭曲話》卷三載:“金陵張漱石《懷沙記》,依《史記屈原列傳》而作,文詞光怪。全部《楚詞》,隱括言下。《著騷》、《大指》、《天問》、《山鬼》、《沉淵》、《魂游》等折,皆穿貫本書而成,洵曲海中巨觀也。\"[6]26這一評論肯定了張堅《懷沙記》創(chuàng)作的“另辟奇思”。

        其四,“不乏借言”。張堅在《懷沙記》創(chuàng)作中,雖然是依據(jù)史傳來塑造屈原的形象,但他同時又采用了虛構(gòu)、想象的手法?!稇焉秤浄怖吩唬骸皼r傀儡場中,不乏借言。即楚懷被擄,何與儀事?而君子惡居下流,不妨以惡歸之也。\"[3]453從張堅在此所舉的例子來看,所謂“借言”,即指在戲曲創(chuàng)作中可以對史實整合裁減,亦可想象虛構(gòu)。而《懷沙記》中的最后四出《魂游》《湘宴》《現(xiàn)果》和《升天》,就是根據(jù)《九歌》的相關(guān)內(nèi)容虛構(gòu)演繹屈原投江之后的故事情節(jié)。在屈原魂游中,湘君、湘夫人憫其抱屈而終,又愛其樂章詞妙,特設(shè)宴相待,席間屈原與湘君、湘夫人談?wù)搱蛩粗问赖木跋螅翱滇橛懈?,擊壤有頌\"[3]612,這正是屈原所向往的清明政治。而《現(xiàn)果》一出,以因果報應(yīng)懲治了靳尚等無恥小人下了地獄,而屈原則上升天庭、歸于列宿。對此,《懷沙記凡例》曰:“《示果》一出,伸正直之氣,褫奸雄之魄。又奚可少乎?”[3]454顯然,《懷沙記》中有《現(xiàn)果》一出,意在懲惡揚善,懲治奸佞,以屈原升天的結(jié)局為其抒發(fā)冤情。正如張堅在《懷沙記凡例》中反復(fù)提到的,“慰屈子在天之靈也”“適足抒寫騷魂之抑郁”“此種代屈抒懷”“重寫屈子生面”等。因此,《懷沙記》的“借言\",通過幻化想象、虛構(gòu)演繹,從而重新塑造屈原形象、凸顯作品主題。

        張堅在《懷沙記》的“自敘”“凡例”中提出的“體制宜然”“機杼獨別”等,通過其在創(chuàng)作中運用“悉依史傳”“另辟奇思”等手法,從而做到結(jié)構(gòu)合理、別出心裁。

        三、“為戳毹場上渲染生動”

        張堅的最后一部傳奇是《玉獅墜》,他在 《玉獅墜自敘》中說明其創(chuàng)作的緣由:焚稿出 游,轉(zhuǎn)徙齊、魯、燕、豫間,窮困如故,于是“借稗 官遺事譜入宮商,代古人開生面。操管凝神,則 愁魔遠避而去,得一佳句便自愉悅\"[3]637。顯 然,張堅《玉獅墜》的創(chuàng)作,是借古人酒杯,澆自 己塊壘,具有明顯的個人主觀的色彩。盡管如 此,張堅創(chuàng)作《玉獅墜》非常注重舞臺效果,提 出\"要皆涉筆成趣,為氍毹場上渲染生動\"[3]637 0

        《玉獅墜》傳奇的故事內(nèi)容是有其藍本的,張堅\"稍變易之\"而成[8]?!队癃{墜自敘》曰:“故事藍本《情史·玉馬墜》而稍變易之。\"[3]637《情史》又名《情史類略》,是明代馮夢龍編纂的短篇小說集,共二十四卷,分為二十四類,收錄了上古至明代愛情婚姻故事八百余篇。玉馬墜的故事出自《情史》卷九“情幻類\"《黃損》,內(nèi)容為風(fēng)流才子黃損與商賈之女裴玉娥的愛情故事。而這一故事的本事又起自于唐五代時期。《玉獅墜自敘》中對這一故事的本事作了考察,曰:“嘗考《月下閑談》所載黃損詩,云為其妻裴玉娥見奪于呂用而有作。唐人《本事詩》則謂劉禹錫妓為李逢吉所悅,作此詩投獻,或又以為李益事。\"[3]637北宋無名氏《北窗志異·黃損》將這些文字修飾、改編,馮夢龍《情史》又據(jù)此進行再創(chuàng)作。雖然,黃損的故事有所本,但張堅的《玉獅墜》創(chuàng)作的原則是:“余不敢重誣古人,故仍其姓氏而不拘其時代,以仙易佛,變馬為獅,靈異雖同,情文各別。\"[3]637顯然,張堅的《玉獅墜》傳奇仍然沿用其本事男女主人公的名字,但不拘時代,將原來的“玉馬墜\"改為“玉獅墜\"等,張堅對藍本的“稍變易之”,將原本中黃損與裴玉娥的戀愛過程,改編為表現(xiàn)裴玉娥忠貞守節(jié)的故事情節(jié),而在黃損的形象塑造上,又更多地有了作者本人的身影。而從“為氍能場上渲染生動”的舞臺演出效果來說,張堅對藍本的“稍變易之”,就是結(jié)構(gòu)緊湊,強化沖突。

        “為氍毹場上渲染生動”,張堅對《玉獅墜》傳奇在篇幅上作了縮減。傳奇戲曲在體制上有相應(yīng)的規(guī)定和規(guī)范,如副末開場、分出標(biāo)目等,由于傳奇劇本篇幅較長,內(nèi)容豐富,因而一般都在三十出以上。從張堅的四部傳奇來看,《夢中緣》四十六出,《梅花簪》四十出,《懷沙記》三十二出,而《玉獅墜》則為三十出,這四部作品的出數(shù)逐漸遞減,可以說明《玉獅墜》的創(chuàng)作,張堅在遵循傳統(tǒng)的傳奇體制的前提下,有意識地減少篇幅,以適應(yīng)舞臺演出的實際需要。實際上,在創(chuàng)作《玉獅墜》之前,張堅對此問題已有所關(guān)注。如王魯川《夢中緣跋》曰:“填詞太長,本難全演,作者非故費筆墨,乃文章行乎不得不行耳。但恐舞榭歌樓,曲未終而夕陽已下;瓊筵綺席,劇方半而雞唱忽聞。則此滔滔汨汨之文,終非到處常行之技,未免為優(yōu)伶所難。茲先生另有刪就演本以待同好,自可就而抄錄,免致優(yōu)伶任意剪裁,情文或多不貫,若美錦不能成章,殊為憾事。\"[1]269傳奇篇幅過長的問題,使張堅在創(chuàng)作《玉獅墜》時,有意識縮減篇幅,以更好地適應(yīng)在舞臺上演出。

        在縮減傳奇篇幅的同時,張堅的《玉獅墜》的改編創(chuàng)作又強化了戲曲沖突。如《情史·黃損》中先后有兩次失墜的情節(jié),但都與作品主題關(guān)系不大,而《玉獅墜》中《失墜》一出,卻是劇情發(fā)展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正當(dāng)黃損準(zhǔn)備將祖?zhèn)鞯挠駢嫷洚?dāng)出賣作為聘禮迎娶裴玉娥之時,玉墜在夜間竟化作白獅而遁。黃損失墜,只得懌然離去,而玉娥奮力追趕,最后兩人訂下婚約。張堅這樣的改編,使得故事情節(jié)連貫,戲劇沖突強化,并且,從“失墜\"到“追訂”,對于塑造黃損與玉娥兩個人物形象也起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失墜》一出中,張龍輔評點曰:“讀此出覺本傳將玉獅墜布施而索然無味矣。\"[3]678同馮夢龍《情史·黃損》的故事相比較,《玉獅墜》的“玉墜”顯然起了畫龍點睛的作用。此外,《玉獅墜》劇中的“玉墜”,是貫穿全劇情節(jié)發(fā)展的重要道具,如從第一出【沁園春】交代“欲買蛾眉,拼捐玉墜,那識神獅一夜亡\"[3]640,到最后一出說明“俺漢鐘離,自與黃生、裴玉娥作合姻緣,又拼一夜工夫,去到洞庭湖,將那龍女點化前來。再把這玉獅收入仙山,做一個圓滿功德,卻不是好?\"[3]772\"玉獅墜\"貫穿始終,從而使舞臺的演出結(jié)構(gòu)嚴謹,故事跌宕。因此,王汝衡《玉獅墜序》曰:“黃生固英杰士,然使后此不遇,獅墜無靈,狐鼠糾紛,玉人何處,則雖有豪情奇氣,亦終躑躅于窮途,作合之巧,信有天焉。\"[3]635玉獅墜貫穿全劇的情節(jié),因而能引人入勝,扣人心弦。

        《玉獅墜》為了能使舞臺上“渲染生動”,還注意科琿的運用。如第六出《并泊》中矮個船家與黃損所雇船家的對話,詼諧、有趣、生動。

        [雜落蓬介][丑扮矮船家急上]漫來漫來,看撞壞俺的船。[丑用篙攔雜船介][雜]留神留神。[副凈急喝介]江湖水面,大家照看些才是。偏是你這矮船家不省事么?[丑]你笑我矮?則怕你還矮的不全呢。[副凈]好笑,這矮有甚么全不全?[丑]相俺矮子身軀左右一般平,你瘸子行路一步高,一步低,豈不是半邊身子長,半邊身子矮,不是矮的不全嗎?[副凈]這矮子嘴頭利害,反被他取笑了?!鸽s]大家不要斗嘴,風(fēng)緊浪大,借重大哥幫著,待我纜住了船,我們并泊一處,豈不是好?[3]657-658

        劇中這樣插科打琿的對白,增強了舞臺表演的趣味性和互動性,它不僅能調(diào)節(jié)演出的氣氛,而且還能豐富人物形象,增加觀眾對劇情的理解和感受?!恫⒉础分袃蓚€船家的對話之后,就有了“聞箏”“情晤”等情節(jié)的發(fā)展。于此可以看出,張堅對《情史·黃損》“稍變易之\"的改編創(chuàng)作,力求“為氍毹場上渲染生動”,注重舞臺演出效果而匠心獨妙。

        最后,“為氍毹場上渲染生動”,為了戲曲舞臺的演出效果,戲曲音律是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吸引和打動觀眾的主要手段。張堅熟請音律,他在填詞作曲時,嚴守曲律,因此,他的《玉燕堂四種曲》具有曲律嚴謹?shù)奶卣?。如王魯川《夢中緣跋》評白:

        先生嫻于音律詞調(diào),本吳江沈伯英南九宮譜,陰陽悉葉,去上必諧,即偶有變通而蟬聯(lián)伸縮,自然成聲,按板固無劣調(diào),口誦亦極鏗鏘,惟善審音者心領(lǐng)而神會焉。[1]268

        張堅的劇作曲調(diào)按宮調(diào)聯(lián)套,規(guī)范嚴密。通常一出戲由一個宮調(diào)的曲調(diào)組成,若因劇情需要,在同一出戲中插入別的宮調(diào)的曲調(diào),為了保持整出戲聲情的協(xié)調(diào),就用同一個韻部,在用韻上保持一致。如《玉獅墜》第二十四出《誤祭》出,小生上場唱了一支仙呂【掛真兒】一曲,用尤侯韻,接著生上場唱越調(diào)【霜天曉角】一套曲,也用尤侯韻,【掛真兒】曲雖不是越調(diào)內(nèi)的曲調(diào),但由于用了同一個韻部,故在聲情上還是相諧的。

        張堅的劇作用韻規(guī)范,一套曲用一韻,很少有出韻。如《玉獅墜》第二十八出《遣祟》,全用監(jiān)咸韻:

        【南商調(diào)引子·憶秦娥】暗,犯,遣,撼。啖,憾。憾,探?!颈倍苏谩繛E,攬。淡。【滾繡球】男,含,坎。探,膽。萏,貪,南。撼,甘?!具哆读睢堪???薄`?。闞。?!久摬忌馈磕希瑫?。凡,犯?!拘×褐荨克{,啖,憨。暗,驂?!久础苦ⅲ?。貪。攬,愔?!旧肺病康?,談,庵。[3]761-764

        監(jiān)咸為閉口韻,填詞作曲稱為“險韻”,曲家為了顯示自己的曲學(xué)才能,好用險韻,但用險韻對韻律有著極高的要求,如明王驥德《曲律·論險韻》指出:“作曲好用險韻,亦是一僻。須韻險而語則極俊,又極穩(wěn)妥,方妙?!段鲙分荒睢斗ㄈA經(jīng)》,不禮《梁王忤》’,及‘彩筆題詩,回文織綿‘,何語不俊,何韻不妥!又國初人《蕭淑蘭》劇,全押廉纖、監(jiān)咸、侵尋、桓歡四韻,亦字字穩(wěn)俏。近見押此等韻者,全無奇怪峭絕處,只是湊得韻來,便以為難事。夫欲借險韻以見難,而止是平通趁韻,無以異于人也,亦何取此等韻為耶!故知百尺竿頭逞技,非古所謂‘肉飛仙'手段不可,庸眾人故當(dāng)以此為戒?!盵9]35-136張堅在這出戲中全采用了監(jiān)咸韻中的韻字,不僅規(guī)范,“字字穩(wěn)俏”,而且語意順暢,用險韻增強了舞臺效果。因此,王魯川稱贊道:“元曲音韻講求最細,然膾炙人口者莫若《琵琶》,而不免借用太雜之譏。是編韻腳嚴而且穩(wěn),若遇險韻,尤無一字旁出者。昔歐陽永叔謂退之古詩工于用韻,得寬韻則波瀾橫逸,泛入旁韻;得窄韻則不復(fù)旁出,因難見巧。是編凡用險韻亦于難見其巧,若不在韻者,皆譜注不必用韻處,非故旁出也。\"[1]268這一贊語說明了張堅的創(chuàng)作講求音韻,從而增強舞臺演出的效果。王魯川《夢中緣跋》曾評論:“排場生動變幻新奇”,“是編詞曲之妙,乃案頭文章,非場中劇本。然其排場生動變幻新奇,錦簇花團,雅俗共賞,優(yōu)伶善是,何患不聲價倍增\"[1]269。在此王魯川雖就《夢中緣》而言,但實際上《玉燕堂四種曲》的四部傳奇都具有這樣的特點,構(gòu)思巧妙、結(jié)構(gòu)宜然、詞曲典雅、科白生動,不僅是文人學(xué)士的案頭作品,而且也是教坊戲班搬演的劇目。如“《梅花簪》久為優(yōu)伶購去,易名《賽荊釵》登場搬演,一時風(fēng)動,嘖嘖稱奇\"[1]267。花部興起之后,《夢中緣》《梅花簪》等被改編為京劇、潮劇等,張堅所提出的\"為氍毹場上渲染生動”,最終在戲曲舞臺上得到了實現(xiàn)。

        綜上所述,張堅在《玉燕堂四種曲》的“自序”“凡例”中所談的,雖然理論性不強,但卻是他創(chuàng)作的經(jīng)驗之談,從戲曲表達情感到結(jié)構(gòu)合理規(guī)范,從注重舞臺效果到力求曲律嚴謹,張堅所提出的創(chuàng)作方法,豐富了我國戲曲創(chuàng)作論,因而在清代初期的戲曲理論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值得我們關(guān)注和研究。

        參考文獻:

        [1] 玉燕堂四種曲(評點本)(上冊)[M].劉崇德,樊蘭,崔志博,輯校.合肥:黃山書社,2021.

        [2] 湯顯祖詩文集(下)[M].徐朔方,箋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3] 玉燕堂四種曲(評點本)(下冊)[M].劉崇德,樊蘭,崔志博,輯校.合肥:黃山書社,2021.

        [4] 郭英德.明清傳奇史[M].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9.

        [5] 蔣士鈺.蔣士鈺戲曲集[M].周妙中,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93.

        [6] 中國戲曲研究院.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八冊)[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7] 鄧紹基.中國古代戲曲文學(xué)辭典[Z].北京: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2004.

        [8] 樊蘭.張堅及《玉燕堂四種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68-70.

        [9] 中國戲曲研究院.中國古典戲曲論著集成(第四冊)[M].北京:中國戲劇出版社,1959.

        (責(zé)任編輯:涂艷劉劍)

        ZHANG Jian’s Views on Opera Creation Reflected in the“Preface”and “General Notices” to Four Plays of Yuyan -tang

        SUNRongrong/School of Hunanities,Wenzhou University,Wenzhou,Zhejiang 325O35,China

        Abstract:“Zixu”(“Prefaces”)and“Fanli”( \" General Notices”)were written by ZHANG Jian for allthe four romances respectivelyinhisFourPlaysof Yu-yan-tang ,which explained the reasons for their creation and the approaches behind his creation. ZHANG Jianproposedtheconceptof\"creatingscenariosthroughemotional expresio”,believingthattheexpressionofhumanemotions wasthecoreofcreatingromance.Andheadvocated“structuralappropriateness”,arguingforanormativeandreasonable structureforromances.Additionallyheproposedto“rendervividnessonthestage”,ighlightingthestagefectsshouldbelively andengaging tocaptivate theaudience.ZHANG Jian’sviewsonopera creationarearerepresentativeintheoperatheoryoftheearly Qing Dynasty.

        Key words: Four Plays of Yu-yan-tang ;“Yi-qing- zao- jing”(Creating scenarios through emotional expression); (2號 -yi-ran”(structural appropriateness);“Xuan-ran-sheng-dong(rendering vividness on the stage)

        猜你喜歡
        屈原傳奇創(chuàng)作
        濯淖明心 古句新探
        蒂芙尼于深圳萬象城精品店呈現(xiàn) “溯時尋珍:蒂芙尼古董珍藏”限時賞鑒
        時尚北京(2025年8期)2025-08-18 00:00:00
        光影竹韻,香氛藝境 Creed愷芮得北京三里屯香氛精品店璀璨啟幕
        時尚北京(2025年8期)2025-08-18 00:00:00
        地方黨報做好重大文化主題報道的實踐與思考
        簡自豪:入選英雄聯(lián)盟名人堂,傳奇永不落幕
        步馬蘭皋
        三角洲(2025年19期)2025-08-04 00:00:00
        知識文庫(2025年8期)2025-08-02 00:00:00
        創(chuàng)作之星
        創(chuàng)作(2020年3期)2020-06-28 05:52:44
        《一墻之隔》創(chuàng)作談
        創(chuàng)作心得
        小說月刊(2014年1期)2014-04-23 09:00:04
        成全高清在线播放电视剧| 国产白浆一区二区三区佳柔| 日本人妻精品有码字幕| 99热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av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每日更新在线观看| 97超碰中文字幕久久| 久久久极品少妇刺激呻吟网站| 亚洲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不卡四虎| 亚洲最新偷拍网站| 亚洲无码啊啊啊免费体验| 全部亚洲国产一区二区| 久久狠狠爱亚洲综合影院| 亚洲国产区男人本色| 第九色区Aⅴ天堂|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久久吃奶| 小辣椒福利视频导航| 99久久综合狠狠综合久久| bbbbbxxxxx欧美性| 国产亚洲精品一区在线| 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亚洲AV专区一专区二专区三|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啊啊| 少妇厨房愉情理伦bd在线观看 | 内射少妇36p亚洲区| 国产精品主播视频| 精品国产车一区二区三区| 老女老肥熟女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嫩草| 国产成人精品三上悠亚久久| 国产一区三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 久久少妇高潮免费观看| 成熟丰满熟妇av无码区| 免费大片黄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一区二区| 美女下蹲露大唇无遮挡| 国产sm调教视频在线观看| 伊人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激情| 国产丝袜美腿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秋霞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