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美東行,全程由我家小朋友悉心做攻略。考慮到各酒店性價比的關(guān)系,有五個晚上我們住在新澤西的一家民宿,與紐約只隔著一條哈德遜河,單程只需坐半小時的巴士。
于是,我們每天從新澤西坐公交車去紐約。第一天,我發(fā)現(xiàn)了在美國坐公交車與我們的不同。他們是你到哪一站下就得自己提前摁一下頭頂上的按鈕,不然,司機不會停,一直把你帶到終點站。小友告訴我,歐洲也這樣,因為人少,他們不會每站都停。第二天,再坐,發(fā)現(xiàn)沒有按鈕了,而是每個人位置邊掛著一根繩子。仔細觀察了一下,每個要下車的人在車到站前提前拽一下繩子。第三天,又不同了,沒有繩子也沒有按鈕,這怎么下車呢?連在國外見多識廣的小友也有點蒙。于是,她悄悄問了旁邊的乘客。乘客告訴她是摸頭頂上的燈帶。坐個公交車花樣真不少,每天不一樣。
乘坐地鐵和國內(nèi)感受差不多。只是忽然有一天,看到一個哥們,把他的大摩托車給推進來了,嚇我一跳。又有一天,被地鐵里的歌聲給吸引了。大概有五六個男男女女的黑人青年在唱歌、跳舞,反正他們地鐵也空。青年們唱得很投入,手舞足蹈,旁若無人。沒人覺得吵,反而是他們表演結(jié)束后,響起了熱烈的掌聲。還有一次在地鐵里,有個外國小哥徑直走近我家小朋友,夸了她一句“ I like your outfit”(我喜歡你的打扮)。小朋友說,歐美人的性格,相對大多數(shù)國人更顯熱情奔放,是很喜歡夸贊陌生人的。
由于他們的公交地鐵可以攜帶寵物,所以,哪里都少不了狗狗的“汪汪”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