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通坦·欽那瓦“通話門”事件的誘因是什么?
當然是5月28日柬埔寨和泰國軍隊在邊境發(fā)生短暫沖突。盡管當時的交火只存續(xù)了10分鐘,只導致1名柬埔寨士兵身亡,看似并不是一個大沖突,甚至令佩通坦在與洪森的通話中顯得較為輕松地稱“叔叔,咱們冷靜點,別上了人家的套,泰國第二軍區(qū)那幫瘋子,本來就是我們的死對頭”,但泰國和柬埔寨之間的領(lǐng)土之爭,其實早延續(xù)了許多年。
泰國與柬埔寨之所以發(fā)生交火,是因為泰國方面稱,柬埔寨軍隊沒有提前通報,就進入泰柬爭議地區(qū)。泰國陸軍第二軍區(qū)的快速反應部隊集結(jié),并向柬埔寨軍隊開火。
看似交火時長僅僅10分鐘,可實際上所謂的“泰柬爭議地區(qū)”,是數(shù)十年沒能解決爭端之地!即使泰國前總理他信與柬埔寨前首相、現(xiàn)任參議院主席洪森稱兄道弟,反正在他們各自當政的時代,這事情也無法解決!
爭議的地方不大——大約4.6平方公里。關(guān)鍵是爭議地區(qū)南側(cè)的馬夸山摩艾丹崖頂上有一座印度教寺廟遺址——柏威夏寺。高棉語中稱其“Prasat Preah Vihear”,意思是“吳哥王朝的圣寺”;而泰語則稱為“Prasat Phra Viharn”,意為“神的圣殿”。
據(jù)稱,柏威夏寺最早可追溯到公元9世紀,系當時的高棉帝國的君主耶輸跋摩下令建造。整座寺廟歷時200多年至1152年于蘇利耶跋摩二世時期完工。其建造初衷是為了鞏固政權(quán)和宗教信仰,成為吳哥王朝重要的宗教圣地。
進入近現(xiàn)代以來,盡管國際公認的高棉之繼承人系柬埔寨,可泰國一直聲稱對柏威夏寺?lián)碛兄鳈?quán)。1962年,海牙國際法院判決稱,柏威夏寺的主權(quán)屬于柬埔寨。柬埔寨方面甚至將之歸入柏威夏省管轄——一個省的名字,由這座寺廟而來,顯示的無非是柬埔寨的決心和不依不饒!
但泰國同樣不依不饒!泰國的意思很明確:在法國殖民者占領(lǐng)中南半島時期, 1908年秋天,法國軍方勘測繪制了邊界地圖,并交給當時的暹羅政府。這份地圖中,將柏威夏寺標注在柬埔寨一側(cè),當時就引起暹羅方面的不滿,認為是法國殖民者對暹羅的蠶食——怎么能讓一支筆在地圖上勾畫一下,就奪走屬于暹羅的領(lǐng)土呢?后來到20世紀30年代,當暹羅更名為泰國后,進一步“聲索”柏威夏寺主權(quán)。1949年,趁著法國殖民者即將徹底離開中南半島之際,泰國出兵占領(lǐng)了柏威夏寺。泰國軍人到1952年離開這座寺廟。而新獲獨立的柬埔寨方面當然不服,于是才有了其告上國際法庭,并得到了1962年有利于柬埔寨方面的判決!
海牙國際法院的判決——9比3。多數(shù)法官認為,當年法國軍官送交暹羅的地圖是得到暹羅當局確認的?!爱敃r及以后許多年,暹羅方面許多官員包括前聯(lián)合勘界委員會的成員都看到過這幅地圖,非但沒有表示任何不同的意見,并且還對制作地圖的法國官員表示感謝?!钡﹪矫嬲J為,殖民者劃下的邊界線是不能被承認的。更何況,除了柏威夏寺本身之外,還有周邊諸如塔莫安通寺、塔莫安小寺、塔戈貝古寺及翡翠三角區(qū),都是泰緬邊境爭議地區(qū)。如果仔細點數(shù),則泰柬邊境爭議地方多達15處!無論是泰國還是柬埔寨,當然都想將包括柏威夏寺在內(nèi)的這些地區(qū)全部納入囊中,可現(xiàn)實是誰都無法在比較重要的四個地方全都占據(jù)上風,更何況在15個地方均占上風。
矛盾在2008年7月7日再次加劇!原因在于柏威夏寺在這一天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批準為世界文化遺產(chǎn)。泰國方面繼續(xù)干瞪眼。原因在于申報世界遺產(chǎn)的是柬埔寨團隊。這再一次坐實了柏威夏寺主權(quán)屬于柬埔寨。其實,在柬埔寨方面申遺的過程中,泰國有人做出了在泰國國內(nèi)看來的“驚人之舉”!時任泰國外長諾巴敦在當年6月與柬埔寨方面簽署了有關(guān)柏威夏寺申遺的“泰柬聯(lián)合公報”。但這一“公報”簽署之前未經(jīng)泰國國會批準!為此,泰國方面不少人指責諾巴敦“出賣國家主權(quán)”。在被趕下臺時,諾巴敦在新聞發(fā)布會上說:“我的同胞們,我沒有出賣國家,我和其他泰國人一樣熱愛這個國家?!敝Z巴敦當時還強調(diào),自己根本沒有做錯事,之所以辭職是為了“團結(jié)與和解”??芍Z巴敦的辭職根本換不回“團結(jié)與和解”。當年7月15日,包括1名僧侶在內(nèi)的3名泰國人越過邊境檢查站,準備進入柏威夏寺宣示泰國對該座寺廟擁有主權(quán),可很快就被柬埔寨方面逮捕。盡管當天這三個泰國籍人士就被柬埔寨方面釋放,但泰、柬雙方都在柏威夏寺周邊增加軍力部署。戰(zhàn)事看似一觸即發(fā)。一年之后,泰國與柬埔寨方面共同舉行邊境委員會特別會議。會開了不少時間,可有關(guān)邊境線在哪里,雙方誰都沒能說服誰,只互相保證不使用武力解決問題。
2008年7月22日,在新加坡參加東盟與中日韓(10+3)外長會議的東盟國家外長及代表就泰柬邊境爭端問題舉行非正式磋商。柬泰雙方承諾,將采取最大程度保持克制和平解決問題。此后,泰柬雙方開啟部長級會談,準備徹底解決柏威夏寺歸屬問題。但談判尚未有進展之際,到2009年9月19日,為了紀念他信政府被推翻三周年,規(guī)模大約有四五千人的人民民主聯(lián)盟“黃衫軍”輾轉(zhuǎn)到泰柬邊界進行抗議活動。哪知道惹毛了此地的柬埔寨人,于是爆發(fā)沖突,導致多名當?shù)卮迕袷軅?/p>
無奈之下,柬埔寨再次將柏威夏寺問題提交國際場合,以期望得到解決。2009年10月14日,時任柬埔寨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賀南洪說,柏威夏寺問題必將交到東盟峰會開會討論解決。可東盟又有誰能擔當調(diào)解泰柬糾紛的重任呢?東盟峰會之后,泰國、柬埔寨矛盾反而加深——雙方互撤大使!
佩通坦與洪森通話的內(nèi)容中,有佩通坦稱呼泰國第二軍區(qū)是“別人家”之語。而當時光回到2009年秋末,看上去他信與時任柬埔寨首相洪森確實簡直一家人!當年11月4日,他信在柬埔寨首都金邊接受洪森任命,成為柬埔寨王國政府顧問。彼時的他信,在泰國正遭遇極度的政治失敗。也正因此,才有黃衫軍殺奔泰柬邊境討伐他的情況。
他信的妹妹英拉也曾得到過洪森的幫助。那是2017年,當英拉在曼谷遭到圍攻,難免牢獄之災的時候,洪森派出了飛機,將她接到了位于柬埔寨西哈努克港的私人別墅。而在與佩通坦通話曝光后,早已卸任柬埔寨首相,而擔任柬埔寨參議院主席的洪森曾公開憤恨地說:“如今這家人當上泰國總理,反而給我們制造麻煩。”
在柬埔寨方面申遺的過程中,泰國有人做出了在泰國國內(nèi)看來的“驚人之舉”!
不過,種種跡象表明,洪森乃至整個柬埔寨方面,不僅僅在針對他信以及他所在的欽那瓦家族!近日,洪森在演講中曾經(jīng)特意拿出一份文件。泛黃的紙張?zhí)ь^印著\"柏威夏備忘錄\",內(nèi)容涉及兩國爭議百年的4.6平方公里領(lǐng)土?!?008年我們明明談好共同開發(fā),現(xiàn)在泰國新建的崗哨比寺廟佛塔還高。”洪森抖著文件質(zhì)問,“當年簽字的泰國官員,如今全裝失憶?”
洪森也許是一不小心說漏嘴!要知道,2008年,早已不是他信擔任泰國總理的時期,但洪森仍在與當時的泰國政府談共同開發(fā)。那也就能說明,洪森雖然與他信稱兄道弟,但是在國家利益面前,“老狐貍”洪森心里還是有譜的。奉他信為座上賓,某種程度是為了柬埔寨的國家利益;與當時的泰國政府談共同開發(fā),也是為了柬埔寨的國家利益。
在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副研究員唐奇芳看來,盡管海牙國際法院對柏威夏寺的主權(quán)歸屬進行裁判,不僅在1962年做出了完全傾向于柬埔寨的判決,事實上2013年11月11日,海牙國際法院又再次做出過一項判決——柬埔寨擁有整個柏威夏寺地區(qū)的全部領(lǐng)土主權(quán)。但根本沒用!泰國依然不服從這一判決?!耙虼耍艺J為,即便再次訴諸海牙國際法院,也難以解決實際問題。”唐奇芳認為,唯有泰國、柬埔寨雙方達成解決柏威夏寺問題的程序共識,比如雙方都認可到海牙國際法院進行審理也好,謀求第三國主持公道也罷,才有可能去推進解決柏威夏寺問題。如果有一方不認可解決程序,則得到的解決方案仍然幾乎是廢紙一張!誰做共同開發(fā)之夢亦惘然!
據(jù)新華社消息,6月14日至15日,泰柬聯(lián)合邊界委員會時隔12年在金邊重啟會談,商定派遣聯(lián)合勘測組在雙方商定的界碑實際位置進行邊界勘測。泰國外交部稱此為“緩和邊境緊張的重要里程碑”,下次會議原本預計將于9月在泰國舉行。
但蹊蹺的是,在泰柬聯(lián)合邊界委員會重啟會談之前,5月28日佩通坦與洪森的通話錄音未被披露。而剛重啟會談不久,6月18日,佩通坦與洪森通話就公之于眾。然后,洪森指責佩通坦乃至他信,甚至號稱還有后手材料,能夠證明他信、佩通坦對泰王不敬。
亦有專家認為,泰國柬埔寨重啟談判之際佩通坦與洪森通話的內(nèi)容被公布,對洪森乃至整個柬埔寨政界并非完全有利,而是一把雙刃劍。有可能徹底同時打擊到泰國聯(lián)合政府、反對派,但也有可能讓欽那瓦家族又一次暫時失去權(quán)力,而泰國軍方反而加緊控制柏威夏寺周邊區(qū)域。而如果泰國軍方當真在柏威夏寺周邊布置重兵,則能威懾到柬埔寨腹地,這對洪森之子洪瑪奈所把持的柬埔寨內(nèi)閣來說,絕不是好消息!“邊境之花,注定要忍受灼熱,尋著生的希望?!奔砥艺枨杜叮赝闹ā吩V說著柏威夏寺的榮光、悲愴與無奈。
唐奇芳稱,沖突雖刺眼,卻只是局部問題,不應成為泰國、柬埔寨兩國關(guān)系的全部,更不能阻礙共同繁榮的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