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出生在太極拳的發(fā)源地—河南溫縣,在這樣一個太極拳文化濃郁的環(huán)境下,我從小耳濡目染,開始接觸太極拳。2014年,還在上海師范大學讀研究生的我看到我們學校在招聘孔子學院武術教師志愿者,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就報了名,沒想到便開啟起了我長達7年之久的海外武術教學之旅。
我所任教的國家叫博茨瓦納,是位于南部非洲的一個內(nèi)陸國家。它南鄰南非,西臨納米比亞,東接莫桑比克,北端與贊比亞接觸到些許,東北與津巴布韋相連。博茨瓦納約有三分之二的國土位于南回歸線以北的熱帶地區(qū),南回歸線貫穿境內(nèi),大部分地區(qū)屬熱帶草原氣候,西部為沙漠、半沙漠氣候。博茨瓦納是非洲經(jīng)濟發(fā)展較快,經(jīng)濟狀況較好,政治環(huán)境穩(wěn)定的國家之一,以鉆石業(yè)、養(yǎng)牛業(yè)和新興的制造業(yè)為支柱產(chǎn)業(yè)。
2014年6月28日,歷經(jīng)了漫長的等待,我的赴博之旅正式開啟。那一天,告別了家人,告別了朋友,告別了祖國。越是臨近離別,心中越是有千萬個不舍,第一次只身一人去一個萬里之遙、陌生的地方,會覺得寄托無處安放。6月29日,博茨瓦納時間中午12:00,北京時間18:00,當我走下飛機的那一刻,我知道,我已經(jīng)真真切切地身在非洲,我已經(jīng)踏上非洲這片神圣的土地。凝視著藍藍的天,白白的云,放眼望去一片遼闊的草野,呼吸著夾雜著草香的空氣,心情頓時開闊起來:非洲,我來了!博茨瓦納,我來了!
非洲人對于武術的熱愛出乎我的意料,每次我在學校做招生宣傳表演的時候,一個教學樓的大廳樓上樓下擠滿了人。當?shù)厝藢τ跁Ψ虻闹袊烁浅绨?,記得有一次參加一個活動,當主持人知道我會功夫,直接跪拜在地要拜我為師。這也為我在博茨瓦納傳播武術奠定了良好的環(huán)境基礎。我在博茨瓦納教授武術主要有三種途徑:第一種是博茨瓦納大學孔子學院的學生;第二種是博茨瓦納當?shù)氐奈湫g俱樂部;第三種是博茨瓦納的華僑華人。
一、博茨瓦納大學孔子學院的武術教學
剛到博茨瓦納大學孔子學院的時候,學院安排我負責武術教學工作,教學過程中,記憶最深刻也最讓我感動的是學生對于武術的熱愛和堅持。2014年是我們博茨瓦納大學孔子學院建院5周年,學院決定在11月份舉辦一個隆重的慶祝大會,需要武術班學生編排一個武術節(jié)目。接到通知時已經(jīng)9月份了,只剩下兩個月的準備時間,關鍵是所有的學生之前從來沒有接觸過武術,基礎比較差,如果按照平時每周只訓練兩次的課時量肯定不夠。于是我決定將兩個班合并,這樣就可以每周有4次的訓練,同時試著和學生們商量周末也加班訓練。博茨瓦納人對于周末假期這些個人的自由時間還是很看重的,沒想到學生們竟然答應了,這樣我們每周就有6次的訓練課。訓練條件很苦,沒有室內(nèi)場地,我們就在太陽下面練,常常是一節(jié)訓練課下來,大家身上濕漉漉的全是汗水;沒有武術訓練墊,我們就找一塊草地,但是因為有摔打動作,幾節(jié)課下來學生身上也都會不同程度得青一塊紫一塊。也常常會為了一個動作訓練上百次,結(jié)果手拍到腫,腿踢到抽筋。經(jīng)過兩個多月的辛苦訓練,最終在5周年院慶上,我們的表演贏得了大家的熱烈掌聲,受到了學校領導和觀眾的一致稱贊。
除了孔子學院的武術課程外,我們孔子學院每年都還會舉辦一場“感知中國——中國文化環(huán)博行\(zhòng)"(以下簡稱\"環(huán)博行”)活動,“環(huán)博行”是博茨瓦納大學孔子學院和博茨瓦納教育部合作舉辦的向博茨瓦納一些偏遠地區(qū)展示中國語言和文化的活動,每年都會舉行一次。每年的“環(huán)博行\(zhòng)"武術表演都是壓軸節(jié)目,每次表演都會贏得學生們的陣陣掌聲和歡呼聲,而“環(huán)博行”設置的武術體驗課也是最受歡迎的,每到一個地方都有上百人一起體驗中國武術。
二、當?shù)匚湫g俱樂部的武術教學
剛到博茨瓦納的時候,在一次華人活動上認識了一名叫Kabo的當?shù)厝?,他是博茨瓦納當?shù)氐囊幻湫g拳師,在之后的交流中得知,Kabo也是聽著李小龍的故事、看著成龍的功夫片長大的,所以在他心中從小就種下了一個“功夫夢”的種子,也一直在為這個夢想而努力,從最初跟著視頻自學到后來得到大使館的資助,數(shù)次來到中國陳家溝、少林寺學習武術,至今已20余年。他在自己學習的同時,還成立了一個武術俱樂部,有四五十個學生跟著他學習太極拳、散打。Kabo得知我是一名太極拳師后便熱情地邀請我到他的俱樂部教學,我也被他對武術的熱愛和堅持所打動,每周到他的俱樂部免費上一節(jié)課。整個俱樂部比較簡陋,學員年齡也參差不齊,大的二十幾歲,小的不到十歲,但是大家對于學功夫的熱情都很高,有的坐一兩個小時公交車才能到俱樂部,有的沒有很好的訓練鞋就赤腳練,經(jīng)過刻苦的訓練,成效也很明顯,每次出去表演都受到了大家的熱烈歡迎。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教學,出于對博茨瓦納武術未來發(fā)展的考慮,我還幫助Kabo一起申請了博茨瓦納第一個中華武術協(xié)會一—博茨瓦納太極拳協(xié)會,同時也積極爭取機會讓他來到國內(nèi)觀摩在上海舉辦的第十五屆世界武術錦標賽,了解世界武術發(fā)展形勢,爭取早日加入世界武術聯(lián)合會,讓博茨瓦納武術運動員與世界武術運動員同臺競技。
三、華僑華人的武術教學
在博茨瓦納有一所華人學校,專門招收華人子弟學習漢語和中國文化,在我到博茨瓦納大學工作之前,這所華人學校主要教授語文、數(shù)學、舞蹈。為了讓華人子弟能夠了解和體驗中華文化,后來我便在此開設了武術課,武術課每周一節(jié)課,時長一個半小時,以武術基本功、五步拳和自編的簡單長拳套路為主,課上也會跟孩子們講一些武術的禮儀、武俠人物故事,讓孩子們了解武術文化,增強中華民族認同感
太極拳協(xié)會,我每周六為大家上一節(jié)課,幾年堅持下來,大家學會了24式太極拳,陳氏太極拳老架一路,陳氏太極劍、太極扇等。學習一段時間后便開始參加華人社區(qū)活動的表演,成為每次華人社區(qū)活動一道靚麗的風景。
博茨瓦納由于城市發(fā)展水平并不是很發(fā)達,在博華人除了工作,業(yè)余生活并不豐富,尤其是體育健身活動。在華人群體中一些愛好太極拳人的牽頭下,成立了華人
2014年-2021年,我在博茨瓦納做了7年海外武術教學。7載春秋,我在孔子學院的講臺上播撒武學星火,在當?shù)匚湫g社團的演練中傳遞技擊智慧,更在華人社區(qū)的聯(lián)歡里架起文化橋梁??粗侵薜茏哟虺鰳藴实奈湫g動作,目睹太極表演成為中博文化交流的保留節(jié)目,我深感欣慰。這段跨越萬里的武術傳播之旅,不僅是在異國他鄉(xiāng)延續(xù)中華武脈,更是盡自己的綿薄之力詮釋著“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鑒而豐富”的深刻內(nèi)涵。愿中華武術這棵文化常青樹,能在非洲大陸綻放出更加絢麗的光彩。
(作者單位:上海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