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胡蘿卜須》
作者:[法]儒勒·列那爾,法國現(xiàn)代小說家、散文家、戲劇作家。他的作品數(shù)量不多,但很精致、凝練、犀利,用字不多但極其講究,極少斧鑿痕跡。
故事梗概:
胡蘿卜須是一個十來歲的男孩,他因一頭棕紅色頭發(fā)和一臉的雀斑而
胡蘿卜須
胡蘿卜須 進款·彩爾
家白Poil de Carotte法國文學史上別具一格的作家需勒·列那爾的勇氣之作現(xiàn)代版畫大師F.瓦洛東為本書繪制49幅幽默插圖一部記錄兒童成長過程的經(jīng)典讀物不愛我的親人還親親人嗎?要知道,胡夢卜須只是吃到有核的肌一半挑子。萬公司
得此名。父母、哥哥、姐姐都不喜歡他,總是欺負他,冷言冷語地挖苦他。他常常被嚇得六神無主,做出許多荒唐又可笑的事情。但是,漸漸長大的胡蘿卜須學會了反抗,擁有了獨立的人格。
寫作特點
01.善于選取生活中的片段
這本書“說是小說,卻沒有故事,說是散文,卻有一個中心人物”,是施蟄存眼里的“散文式小說”。胡蘿卜須像童年的卓別林,鬧出笑話后,又讓人在一瞬間冷靜下來,同情他的遭遇。這本書像許多毫不相干的畫面組成的一本相冊,但這些片段合起來,就是完整的記憶。
02.語言幽默,充分運用諷刺與對比的手法
一串瘋話,一曲單調(diào)的歌…再多的悲傷也會隨著午夜鐘聲的敲響而逝去。
女傭忘了關(guān)雞棚的門,哥哥姐姐因為害怕而用書擋著臉,假裝在很認真地讀書?!拔乙才潞?,媽媽。”他說。媽媽卻反問:“那么大的男孩子,居然也會害怕?”
胡蘿卜須的頭被十字鎬弄出了血,懦弱的哥哥見血就暈,大家忙去照顧哥哥。與此形成對比的是,受傷的胡蘿卜須被媽媽批評了一頓,因為他把哥哥嚇暈了。
真正受傷的他沒有人愛,堅強的他在媽媽的巴掌下面無表情,沒有流淚。他已經(jīng)習慣了。
閱讀體驗
01.成長與獨立的契機
一個紅頭發(fā)的孩子,再悲傷,也沒流過一滴眼淚。然而有一天,他干澀的眼流淚了。
母親看到他釣魚時不小心把魚鉤刺進了手指,為了在鄰居面前保全面子,第一次沒有打他。媽媽假裝心疼他而流淚,胡蘿卜須沒有因為受過委屈而去嘲笑她,而且在媽媽當眾擁吻
他時流淚了。也許胡蘿卜須并不知道媽媽是為了面子才沒有打他,也不知道媽媽過去為什么打他。他只知道,媽媽用剪刀在他的心上剪下一個又一個口子,只有這一次為他打上了補丁。這樣,他的純真還不至于失去,他還知道感恩。
周圍的人總讓他的心受傷,讓他一度不知道去何處尋找愛。在故事的結(jié)尾,胡蘿卜須叫道:“難道說就永遠沒有一個人愛我嗎?
讀者們也抱有同樣的疑問。其實仔細閱讀整本書就會發(fā)現(xiàn),胡蘿卜須的老教父因為曾差點讓胡蘿卜須掉下水淹死而多年夜不能寐。是的,這世界上有人在乎胡蘿卜須,這讓我們的內(nèi)心感受到陣陣暖意。
胡蘿卜須的父親是一位耐人尋味的人物,外表冷峻的他也喜歡捉弄胡蘿卜須。常年考倒數(shù)第一的胡蘿卜須想買幾本盧梭的書,父親沒有給他買,但也沒有直接拒絕他,而是說:“盧梭小時候也是和你我一樣的人,你可以寫幾本書自己讀?!边@聽起來是個不想花錢的借口,可也算稍稍肯定了胡蘿卜須啊。
胡蘿卜須心地善良,他認真地做好家務(wù),比女傭還辛苦;他從不和父母頂嘴,不會記仇;他會在挨打的時候挺身而出,保護自己喜歡的女孩。
胡蘿卜須沒有沉浸于悲傷之中,而是好好地長大了。
02.大膽地說“不” “不”
胡蘿卜須的反抗很特別,他沒有鬧脾氣,只是在媽媽命令他去買一斤黃油時,淡定地站在門口,說:“我不去,媽媽。”在常人看來,拒絕買一斤黃油的孩子是很不聽話的,可胡蘿卜須只是想借這件事給悲傷的往事畫上句號。他從來不與母親吵架,這次也一樣。
“黃油事件”之后,父親約胡蘿卜須出門談話。父親勸胡蘿卜須忍耐一下,堅強一點:“等到你長大成人,你就可以自由了?!?/p>
我一直在思考,那個受傷的小胡蘿卜須最后怎么樣了呢?很多年以后,我從一本雜志了解到,原來《胡蘿卜須》是作者以自己的童年經(jīng)歷為藍本寫出的故事,是作者寫給自己孩子的讀本。
記得胡蘿卜須在給父親的家書中寫道,他希望自己長大后能成為一個作家。他做到了啊!
成長總是伴著淚水和笑顏,那個紅頭發(fā)的孩子的成長故事掂量起來多么沉重。但是,沒有抹不去的憂傷。他像“一個新世界一樣年輕而純凈”,如沙曼的詩。所有的一切都會過去,愿你好好長大,讓整個世界感到驚訝。
再見,讓人又哭又笑的胡蘿卜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