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在林子里整整轉(zhuǎn)悠了一天,傍晚回來時,帶回好多獵物。我把沉甸甸的獵物袋放在地板上,然后把獵物一只一只掏出來,擺在桌子上。
”這是什么鳥兒呢?”濟諾奇卡問?!斑@是黑琴雞?!蔽艺f。于是,我給濟諾奇卡講了黑琴雞的習(xí)性:它生活在森林里,春天啄食白樺樹的幼芽,秋天在沼澤地里采集小漿果,冬天鉆到雪下取暖避風(fēng)。我還指給她看了頭頂有羽冠的花尾榛雞,用木笛模仿花尾榛雞的叫聲,然后把木笛交給她,讓她也吹一吹。我把好多白的、紅的和黑的蘑菇倒在桌子上。我口袋里還有血紅的懸鉤子果、藍的和紅的越橘。我還帶回一塊清香的松脂。我讓濟諾奇卡聞了聞松脂,告訴她,樹木就是用樹脂來治療自己的傷病的。 “是誰用樹脂給它們治病呢?”濟諾奇卡問?!八鼈冏约航o自己治唄,”我回答,“有時人
來到林子里,想歇歇腳,就把斧子插在一棵樹上,
把獵物袋兒掛在斧子上,自己躺在樹底下。他睡了
一會兒,歇夠了,就把斧子從樹上拔出來,背上獵物袋兒走了。被斧子砍傷的裂口中會流出清香的樹我還特意給濟諾奇卡帶回許多奇妙的草葉、草根和花,有杜鵑淚、纈草、齒鱗草和紫花景天。說來也巧,在這枝紫花景天的下面,剛好有一塊黑面包一一我經(jīng)常這樣:沒帶面包進林子吧,會感到餓;帶了吧,又忘了吃,原封不動又帶回來。濟諾奇卡看見紫花景天下面的黑面包,驚奇地問:“林子里怎么會有面包呢?” “這有什么可大驚小怪的?林子里不是還有白菜嗎……”“是兔子的白菜嗎?”“所以,也就會有狐貍的面包啦!嘗嘗吧?!睗Z奇卡小心地嘗了嘗,吃了起來?!昂偟拿姘€挺香?!蔽业暮诿姘瓦@樣被她吃了個精光。從那以后,我家的事就成了這樣:調(diào)皮任性、常常連白面包都不愿吃的濟諾奇卡,只要我從林子里帶回“狐貍的面包”,她總是把它吃得一干二凈。
吃完后,還忘不了夸獎一句:
咱家的好吃!”“狐貍的面包就是比
在人們眼中,面包的價值取決于很多因素。就像在孩子心中,一塊普通的黑面包被賦予“狐貍的面包”這一童話般的名字后,便有了不一樣的意義。當我們以一顆純真的心去感受世界時,生活中處處藏著驚喜與美好。那些常常被人們忽略的細節(jié),在孩子眼中可能是閃閃發(fā)光的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