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青,科普作家,中國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協(xié)會副理事長,中國科技館原黨委書記
衡陽因地處湖南省中南部的衡山南側(cè)而得名。中國最早的天文學著作《甘石星經(jīng)》載,衡山對應星宿“軫(zhén)星之翼”,象征可稱量天地的衡器,可見其重要性。
衡陽雁斷:書寫文化情懷
雙雁兒
衡峰望斷雁歸程。陣列遠、寄離情。北飛南返伴云行。歷風霜,志向宏。
古今騷客賦長亭。字句浸、韻悠清。旅心遙念月華凝。照無眠,意愿明。
衡陽因“北雁南飛,至此歇翅?;亍钡膫髡f,又被稱為“雁城”。東漢時期杰出的科學家張衡在《西京賦》中寫道“上春候來,季秋就溫,南翔衡陽,北棲雁門”,明確指出北雁南飛的目的地就是衡陽。自此,大雁成為衡陽文化的象征。
大雁每年春分后飛到北方繁殖,秋分后又飛回南方越冬。南北朝文學家庾信借大雁寄托哀愁;隋朝時,原名煙雨山的南岳第一峰更名為回雁峰,山上的乘云禪寺改為雁峰寺。古城衡陽由此坐實了“雁城”之美名,“衡陽雁”成為文人墨客筆下絕美的意象,衡陽雁斷,寫不盡千百年來生生不息的大雁情懷。
往日魅力
破陣子
仿入民國故地,重瞻昔往繁華。十二潮樓呈舊貌,熱鬧長街籠彩霞。猶聞市井嘩。
遙憶烽煙蔽日,孤軍浴血城衙。以少抗多撐壁壘,重創(chuàng)敵酋績堪嘉。英名震邇遐。
“時光之城·1944”是南岳區(qū)打造的一座文旅新地標,該項目以20世紀40年代初的衡陽城市風貌為藍本,高度復原當年的建筑、街景以及市井生活場景。
衡陽城區(qū)橫跨湘江,粵漢鐵路、湘桂鐵路在此交匯,八甲嶺機場曾是美國飛虎隊的重要空軍基地。“七七事變”后,上海、南京、武漢等地的工廠遷至衡陽,至20世紀40年代初,衡陽躋身全國三大工商業(yè)城市行列,被譽為“小上海”。
“時光之城·1944”按照當年老衡陽城的模樣,建有衡陽西站、市政廳、中央銀行、郵政大樓、楊家花園、鐵爐門茶館等12棟標志性老建筑,以及中山路等主題街巷。市政廳各辦公室依原樣布置,墻上掛有“長衡會戰(zhàn)敵軍進軍路線圖”等地圖。如今,這里正在舉辦“美國飛虎隊在衡陽”攝影展覽。中央銀行大樓不僅是老衡陽法市流通的金融中樞,也是抗戰(zhàn)期間南方戰(zhàn)區(qū)的重要經(jīng)濟后方。鐵爐門茶館是衡陽人喝茶、聽書、看戲、聚談的重要場所,抗戰(zhàn)時期曾接納200余名市民避難,獲贈“義舉茶館”匾額。
園區(qū)后門外的空地是一部有關衡陽保衛(wèi)戰(zhàn)影片的取景地。1944年夏季,日寇進犯衡陽,中國軍隊以少御多,孤軍守城47天,以傷亡1.6萬余人的代價,重創(chuàng)日軍8萬余人,衡陽由此被譽為抗戰(zhàn)紀念城。
南岳對聯(lián):道盡人生真諦
小重山
雁陣排空云影翩。登高極目處,意連綿。半山亭畔勵加鞭。休停步,奮力向峰巔。
禪語悟心田。德良方獲佑,善因緣。天王殿上警言宣。常修己,正道在眼前。
回雁峰為衡山72座山峰之首,其北門書有對聯(lián)曰:“雁陣破長空,展翅騰云,俯仰方知天地闊;峰頭攬勝景,騁懷極目,登臨不盡古今情。”這副對聯(lián)形象地描繪了回雁峰的特點,生動展現(xiàn)了游覽者情懷。
玄都觀又名半山亭,距峰頂還有一半的路程。游人行到此處,常有打退堂鼓的念頭。其山門刻有一聯(lián):“遵道而行,但到半途須努力;會心不遠,要登絕頂莫辭勞?!比松绲巧?,行百里者半九十,只有堅守初心、不畏艱辛,方能成就“無限風光在險峰”的人生精彩。
祝融峰為衡山主峰,峰頂天王殿門口有一副對聯(lián):“天雨雖寬,不潤干枯無根之草;佛門廣大,難度少緣不善之人?!狈鸺乙源缺癁閼?,但都難以超度不善之人。人生在世,當做品德端正之人,當干積德行善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