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作家以20世紀20至30年代的肯尼亞為背景,真實再現(xiàn)了她在非洲的冒險生活,其中包括她作為非洲首位女性,一生鐘愛的兩項有趣又傳奇的事業(yè),訓練賽馬和駕駛飛機。
1906年,4歲的隨父親從英國到肯尼亞生活。她在父親的農(nóng)場與當?shù)赝踔私挥?,狩獵,度過了歡快又刺激的童年時光。十八歲那年,東非遭遇干旱,父親因農(nóng)場破產(chǎn),被迫前往秘魯謀生,而則留了下來,開始了她成為非洲首位賽馬訓練師的生涯。同時,在那段時間,她邂逅了改變她命運的好友——湯姆,開啟了她的夢想,成為一名飛行員。在那之后,她又遇到非洲傳奇白人獵手一丹尼斯,開始駕駛飛機在塔納河與阿西河之間的干旱叢林中尋找大象。1936年,她離開非洲,駕駛飛機到達英國,并在同年9月獨自駕機,一路向西,完成了自己從英國飛越大西洋的創(chuàng)舉。
我想,一個極其有趣的靈魂也許并不需要他人的陪伴。柏瑞爾總是獨自一人,用冷靜與疏遠的口吻,似乎在訴說一個遙遠的陳舊故事。非洲這片豐饒的土地滋養(yǎng)了她蓬勃的內(nèi)心,賦予她鮮活的熱愛,使她明白自然的規(guī)律,懂得人生無常,便能夠用平和的態(tài)度,不遺余力地探尋這未知的世界。
柏瑞爾與父親分開后,獨自騎著一匹馬去往另一個地方謀生。在那里,她學會了觀察自己,與孤獨苦苦抗爭,尋找自我理性與情感的平衡。也是在那里她學習成為一名女飛行員,在非洲的上空盤旋、停留,探索這片充滿原始蠻荒的未被現(xiàn)代文明過多侵蝕的生命大陸。她一邊飛行一邊記錄,直視孤獨的深邃、寂靜的畏懼,一定要去做這樣的一件事情,獨自駕駛飛機飛越大西洋,在黑暗里度過一段漫長的時光。不論結(jié)果會是如何,她還是選擇飛行。就好像生活里,有些人堅持的那樣,活在這個世界上一定要去做某件事情。也許只是想要通過這樣一些有意義的事情,留一些回憶在這個世界上,證明自己曾存在過,生活過,孤獨過。
走過的每一段路,忘了是怎樣的開始,只是上路了,便有了無限的可能。我們不斷地走,繼續(xù)尋覓,因為不朽的探索源于生命的渴望。長長的時間旅程總是充滿太多未知的誘惑,無論是探索自我還是這個世界。從一種安穩(wěn)的狀態(tài)奔向另一種未知的生活,如同冒險,義無反顧,也許會有別的去路,只是因為更加鐘情這種異樣的體驗。確實,未知的風險總是會讓我們望而卻步,但人要生存,就不能隨遇而安。在走出自己狹小的世界,到更廣闊的世界去與更廣闊的人和事發(fā)生關(guān)系,我們才可以得到更多我們與這個世界的關(guān)系的反饋,進而修正自己的認知,不斷鼓勵自己,認清自己。
“如果必須離開你曾經(jīng)住過、愛過、深埋著所有過往的地方,無論以何種方式,都不要慢慢離開,要決絕地離開,永遠不回頭。不要相信過去的時光才更好,它們已經(jīng)消亡了。過去的歲月看來安全無害,被輕易跨越,而未來藏在迷霧中,叫人看來膽怯。但當你踏足其中,就會云開霧散?!?/p>
——《夜航西飛》
真正的探索并非遇見了某人,或者某事,而是遇到了自己。這樣,收獲的是勇敢,失去的是依賴和隨之而來的惰性。誠然,探索的結(jié)果并不總能如我們所愿,我們從探索當中得到的反饋有時會讓我們備感挫折和傷痛,所以要支撐我們繼續(xù)下去的另一個方面,是需要我們對自我的包容,才能更好地開始下一次的探索。人生有一種快樂,是沒有得到你心愛的東西,于是你可以去尋求和創(chuàng)造,正是有了這樣的認知,我們才會體會到,生活因未知而美好。
低矮的丘陵綿延起伏,寬廣的草原一望無際,巨大的金合歡樹和波巴布樹散落其間,夕陽下,我獨自行走在摩洛哥的古城。在這里,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獨特的原始文化,使久居都市的我忘記一切壓力與煩惱,感受到一種回歸的輕松與快樂。許久以后,當我離開,也許什么都沒有改變。但我知道,曾有過那樣的生活,那樣的世界,那樣的信念,遇到過那樣的人。我知道,此時此刻,太陽正在遠處的地平線上升起,象群穿過草原,雄獅在嘶吼,疣豬在逃竄,叢林遮天蔽日,啊,這便是未知的向往。
(源自“氣味鋪子”,方可薦稿)責編:小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