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舌尖上的安全”,不僅要斬斷“黑心商販”的貪婪觸角,更要構筑起社會誠信的防護堤壩。要以“零容忍”的態(tài)度嚴厲打擊涉食品安全犯罪,同時通過法治宣傳教育,激發(fā)法治深層價值,引導經營者樹牢誠信經營、依法經營意識,厚植誠信根基,鑄就品質未來。
“棗北黃牛肉”的肉質細密緊致,味道鮮美,營養(yǎng)豐富。“棗北?!北涣腥搿逗笔⌒笄葸z傳資源保護名錄》,是襄陽市唯一入選品種。這一品牌受到了廣大消費者的喜愛。然而,一些不法分子為了賺錢“致富”,竟然拿涂抹豬血、牛油的母豬肉冒充黃牛肉,以此坑蒙消費者。
2025年3月15日,湖北省棗陽市人民法院通報了一起銷售假牛肉案,被告人周某獲刑。該案的判處,不僅是對違法犯罪行為的嚴厲打擊,同時也給食品生產經營者敲響了警鐘,任何危害人民群眾健康權的行為必將受到法律嚴懲。
“現殺的黃牛肉,便宜賣……”
2024年1月,棗陽市民王女士在一個三輪車攤位購買了一些黃牛肉,回家烹煮時奇怪地發(fā)現,這些“牛肉”不僅沒有牛肉的香味,而且煮熟后還咬嚼不爛,吃起來有股腥臊味。因此其向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進行投訴。在接到王女士投訴之前,棗陽的市場監(jiān)督管理部門已接到多起群眾投訴,他們均稱購買的黃牛肉存在質量問題,口感、外觀與“棗北黃牛肉”有所不同,疑似假牛肉。
當年1月份,棗陽市公安局接到移送的案件線索后,立即組織干警展開偵查。民警先后去往受害群眾家中提取他們購買到的假牛肉的樣本,并送往專業(yè)鑒定機構進行檢驗。
檢測結果顯示:送檢的多份“牛肉制品”,沒有檢測出牛肉成分,且全部含有豬肉成分。這意味著這些產品全部涉假。
同時,在走訪調查中,有些熱心群眾向民警反映,一名50多歲的男子開著三輪車賣牛肉,他不進菜市場內賣,大多在路口或小區(qū)門口售賣,并且不會停留太久。然而,由于犯罪嫌疑人選擇沒有監(jiān)控的位置售賣,相關線索暫時中斷,偵查工作一時陷入僵局。
辦案民警沒有氣餒。摸排、走訪、研判……經過反復分析比對,2024年9月初,辦案民警從10余項疑似信息中,終于鎖定了來自棗陽某小區(qū)的犯罪嫌疑人周某。辦案民警隨即拿著犯罪嫌疑人的照片,去受害群眾家里實地走訪,很快就有人認出了他。經過數日蹲守,辦案民警成功將犯罪嫌疑人周某抓獲。
周某是湖北棗陽人,小學文化,年輕的時候做過批發(fā)生意,也出去打過工。最終因為沒有一技之長,加上年齡也大了,他又回到棗陽,平時開三輪車替人拉貨維持生計。由于家里經濟狀況不佳,他總想著搞副業(yè)多賺點錢,卻苦于沒有合適的機會。
2023年11月,周某通過一起拉貨的王師傅認識了常在棗陽售賣假牛肉的十堰鄖西人陳某(另案處理)。在幫陳某拉貨中,見陳某來錢如此輕松,周某覺得找到了賺大錢的“好門路”。
“剛開始,周某擔心貨不好銷售,每次從陳某處進貨30千克至35千克左右?!鞭k案民警說,當時牛肉市場價高,每500克35元。在經營一段時間后,周某發(fā)現隨著春節(jié)臨近,市場看好,他最多一次進了150余千克的假牛肉,銷售一空,便暗自慶幸找到了一條“致富路”。
據了解,經銷過程中,為了使銷售的“假牛肉”更像“棗北黃牛肉”,迷惑消費者,周某還讓陳某給其配置了一些牛骨、牛蹄、牛尾、牛雜、牛油等,和假牛肉一起擺在三輪車上。就這樣,母豬肉“堂而皇之”變成“現殺的新鮮牛肉”。
考慮到自己沒有營業(yè)執(zhí)照,假牛肉也沒有檢疫手續(xù),為了規(guī)避市場監(jiān)管,周某按照陳某給的銷售策略,將這些假牛肉以每500克25元至28元的價格,在市區(qū)和鄉(xiāng)村集市流動售賣。遇到察覺牛肉有問題的消費者,立即退款,不爭不吵。
紙終究包不住火。還是有消費者發(fā)現這些“黃牛肉”的口感不正常,便向相關部門舉報,周某這條“致富路”沒走多久,就被警方抓獲。
周某落網后,對銷售偽劣產品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并主動退繳了全部違法所得。
周某售賣的這些“假牛肉”的源頭到底在哪里?原來,陳某的上家劉某(另案處理)系襄陽人,自2023年8月開始,劉某經常從當地某大型屠宰場大量購入母豬肉售賣。為獲取高額利潤,劉某通過抹豬血、牛油的方法,將母豬肉冒充真牛肉售賣給陳某等人。陳某從劉某處進貨后,不僅在襄陽、隨州、棗陽等地售賣,還做起了中間商,就這樣將假牛肉批發(fā)給周某。
經查,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周某明知陳某以母豬肉冒充牛肉售賣,仍從陳某處購進后出售,銷售金額98159.5元,非法獲利19211.5元。
2024年12月,公安機關偵查終結后,以周某涉嫌銷售偽劣產品罪,向棗陽市人民檢察院移送起訴。檢察機關審查認為,被告人周某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銷售偽劣產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2025年1月13日,棗陽市人民檢察院對被告人周某提起公訴。庭審中,被告人周某對指控事實、罪名及量刑建議沒有異議。
棗陽市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周某以豬肉冒充牛肉向他人出售,已構成銷售偽劣產品罪。公訴機關指控被告人周某犯銷售偽劣產品罪罪名成立,量刑建議適當,應予采納。被告人周某主動歸案后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自愿認罪認罰且簽字具結,對其可以從輕處罰。
2025年1月23日,棗陽市人民法院以銷售偽劣產品罪,依法判處被告人周某有期徒刑6個月,并處罰金5萬元,對其退繳的違法所得19211.5元上繳國庫。相關判決已生效。
“我不該賣假牛肉去欺騙消費者,我錯了,我對不起大家……”被告人周某的道歉,表達出其向社會大眾真誠懺悔的心聲。
“大量的摻雜摻假的肉流入市場,嚴重威脅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侵害了社會公共利益?!背修k法官說。本案被告人周某為謀取利益,以母豬肉冒充牛肉進行銷售的行為,系刑法規(guī)定的“以假充真”行為,且該行為嚴重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更嚴重損害“棗北黃牛肉”品牌形象。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食品生產者、經營者,應當樹立誠信經營的理念,這樣才更有利于把生意做大做強,若是采取欺騙的手段進行經營,既不合理,也不合法。消費者在購買鮮肉及肉制品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對于太便宜的產品要多留心,一旦發(fā)現不對及時向有關部門舉報。同時,相關部門要強化責任擔當,加大市場檢查力度,守牢食品安全防線。我們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食品安全環(huán)境將得到進一步改善,群眾能夠吃得更加放心、安心、舒心。
(本文謝絕轉載)
編輯:張宏羽" " zhanghongyuchn@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