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秋雨下得綿延無期,天荒地老。晚上在燈火明滅不定的綠化帶前接電話時,突然看見一簇枝葉枯燥的冬青樹上突然冒出幾片嬌嫩的黃褐色幼芽兒。我黯淡寂寞的心里在這類似于新生兒誕生,類似于云霞初升的一片綠芽中,看到了生的希望,生的喜悅。
一連幾天,我都沉浸在這一片新生綠芽的喜悅中,我想起幾年前為了看韃子梁的日出,我們特意在山頂搭起了帳篷,安營扎寨。第二天清晨,我看到一棵樹枝粗壯的梨樹上綻出幾個花朵,鮮嫩潤澤,嬌翠欲滴。那白生生的花瓣兒,像剛剛被從睡夢里喚醒的嬰兒——心神活潑,渾身每一個毛孔都散發(fā)著生氣活力。
其實這個世間真正感人心扉,讓人流連的往往是那些不經(jīng)意間的一件小事,一個細(xì)節(jié)。美是一種親近,一種邂逅,是一顆柔和敏感的心靈在觸及奇妙事物時的怦然心動。
我喜歡哲學(xué),從2008年到2017年,我用十年時光沉湎于西方哲學(xué),我深深被西方哲學(xué)自柏拉圖以來的“理念論”所建立的概念判斷推理的邏輯體系所吸引,可我每接觸一個哲學(xué)家,我生命的黑夜里就鑿造出一個“地洞”,劃開一葉天窗、一重青天,接觸的哲學(xué)家多了,這一個個彼此隔絕,相互孤立的“地洞”“天窗”,仍無法形成一個渾然天成的整體。直到有一天,我聽了復(fù)旦大學(xué)王德峰教授的一句話:西方人的概念判斷推理,解決的是邏輯上的思維,它是頭腦的產(chǎn)物。而中國哲學(xué)看重的是靈性直覺,是覺悟,是喚醒,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實情感。它觸動的是心靈,是靈魂,是一個活生生的有激情有夢想的人。王教授的一句話,打通了我心目中無數(shù)哲學(xué)的洞穴通道,原來每一個哲學(xué)家都是揭開宇宙這個黑夜奧秘真相的一扇窗戶。
一句“才下眉頭,卻上心頭”,說明一件事好不容易頭腦里想通了,說服了,可剛剛轉(zhuǎn)身,心里又難過起來。大腦和心靈之間的關(guān)系,讓我聯(lián)想到波粒二象性:大腦是有限的,是粒子,而心靈是無限的,是波,它一旦輻射蔓延開來,就會充斥整個天地。大腦永遠(yuǎn)無法窮盡心靈的深邃浩渺,微妙莫測。
太注重理念,讓人們只看到畫布上的“蘋果”,概念詞匯上的蘋果,而忘掉了真正果樹上結(jié)的蘋果,是水靈靈的,鮮活甘甜的,有生物活性的蘋果。看慣了畫布上的猴子,再去看動物園里的猴子,你會覺得,有點兒異樣,有點兒不習(xí)慣。
曾經(jīng)看了不少典籍,可對于儒家所說的“仁”的含義一直含含糊糊,未能透徹理解其精髓。直到有一天??戳丝鬃雍推涞茏釉子璧膶υ?,宰予問孔子,按周禮母親亡故了,要守孝三年,能不能縮短一些,孔子回答:“你母親去世了,如果你吃得好,穿得好,你心安嗎”, 宰予說:“安”,孔子說:“你覺得心安了,你就可以自己決定守孝的時間?!?宰予走后,孔子說:“宰予不仁也?!边@一番話,讓我對“仁”這個深奧含混的哲學(xué)命題,一下子就豁然開朗,透徹明了了。
人,小至一個想法,一個主意,一份聯(lián)想,大至一片樹葉,一只飛鳥,一個人的形成成長,都源于一種生成生長的力量,所謂生成就是變長,變大,變老,變瘦,是事物從原來的a1的模樣變?yōu)閍2,a3,a4……我不禁突發(fā)奇想,如果把一個百歲老人從呱呱墜地到耄耋之年每隔半年拍一張照片,那么這200張按照時光隧道一路排列下來的時光照片,將會讓你看到一個嬰兒是怎樣一步步變?yōu)轸骠嫔倌?,變?yōu)榍嗄瓴趴?,變?yōu)槟旮涣姷闹辛黜浦?,最后變?yōu)椴铰嫩橎堑拇鼓豪先???赐赀@些照片,你一定會為時光的流逝,歲月的更迭,為生命深處那生生不息,那興衰沉浮,那更替輪回而感到深深震撼。
一次和幾位朋友去100公里外參加一個作品研討會,乘車途中一位朋友說最近實在太忙,就沒顧上閱讀被研討作品,我想事已至此抱怨也無濟于事,我就建議他晚上認(rèn)真把作品的簡介梗概梳理清楚,然后精心遴選出5頁或者10頁,細(xì)細(xì)地品味欣賞,從而去把握作者的獨特的敘事方式,文思展開,去品味作者語言的質(zhì)地質(zhì)感。就像地質(zhì)學(xué)家,往往通過礦山上的一塊礦石樣品,放在顯微鏡下仔細(xì)辨別、鑒賞它的成分,從而“窺一斑而知全豹”“嘗一撮而知一鼎之味”。聰明的人總是通過一滴水來認(rèn)識整個海洋,通過一片樹葉獲悉整個森林的奧秘。
世間一切小事物都蘊含著大事物的秘密,一件小事情往往是窺探大事情的窗戶、鏡子。當(dāng)黎明那一朵花兒、當(dāng)枯樹上那片幼芽用嬰兒般活潑的生機,燦燦的笑臉向你綻放時,那是大自然給你提供的一種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創(chuàng)造美的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