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紫禁城到故宮的轉(zhuǎn)變,是中國歷史從帝制走向共和的重要標志。
1924年11月5日,末代皇帝溥儀被逐出宮禁的那一刻,不僅宣告了清王朝的徹底終結,更開啟了中國文化遺產(chǎn)保護的新紀元。這場看似簡單的“搬家”事件,實則蘊含著深刻的歷史意義。
從皇家禁苑到人民博物館,故宮的身份轉(zhuǎn)變見證了中國從封建走向現(xiàn)代的歷程。
當紫禁城的最后一位皇帝溥儀出宮后,紫禁城開始被稱為“故宮”,亦即“曾經(jīng)的皇宮”。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fā),1912年清政府被推翻,但以末代皇帝溥儀為首的清室成員,仍然在紫禁城內(nèi)廷區(qū)域生活。1924年10月,馮玉祥發(fā)動北京政變,囚禁總統(tǒng)曹錕。為了防止溥儀復辟,并遏制溥儀盜賣宮中國寶,馮玉祥在征得內(nèi)閣同意后,修正《清室優(yōu)待條件》,廢除溥儀皇帝尊號,派鹿鐘麟、張璧驅(qū)趕溥儀出宮。
關于溥儀出宮的細節(jié),李宗侗(1926—1933年任故宮博物院秘書長,參與了故宮文物清理和接收)于1940年9月采訪了張璧,并將其中的內(nèi)容記載在《李宗侗自傳》(中華書局,2010年版)中。本文對此歸納整理,如下所述。
1924年11月4日晚,民國代理大總統(tǒng)黃郛組織召開內(nèi)閣會議,制定《修正清室優(yōu)待條件》,內(nèi)容如下:
第一條,大清宣統(tǒng)帝從即日起永遠廢除皇帝尊號,與中華民國國民在法律上享有同等一切之權利。
第二條,自本條件修改后,民國政府每年補助清室家用五十萬元。并特支出二百萬元,開辦北京貧民工廠,盡量先收容旗籍貧民。
第三條,清室應按照原優(yōu)待條件第三條即日移出宮禁,以后得自由選擇住居,但民國政府仍負保護責任。
第四條,清室之宗廟、陵寢永遠奉祀,由民國酌設衛(wèi)兵,妥為保衛(wèi)。
第五條,清室私產(chǎn)歸清室完全享有,民國政府當為特別保護。其一切公產(chǎn),應歸民國政府所有。
根據(jù)《修正清室優(yōu)待條件》第三條,清室應即日移出宮禁。執(zhí)行負責人為京師警察總監(jiān)張璧、京師衛(wèi)戍總司令鹿鐘麟、國民代表李煜瀛,共3人。
11月5日一早,張璧下令:在神武門(故宮北門)外布置保安及軍士多名。上午9點左右,張璧等3人率警察40余名、軍士20余名,從神武門進入故宮,直奔溥儀居住的養(yǎng)心殿區(qū)域。在隆宗門時,他們遇到內(nèi)務府大臣紹英、榮源、耆齡、寶熙4人。紹英說:“諸君之來,必有緣故,請入我們的他坦(辦公室)座談如何?”大家坐定后,張璧拿出了內(nèi)閣令,要求溥儀出宮。紹英說需要回溥儀處商量一下,結果前后商量了4次。
第1次:半個小時后,紹英等回來說贊成出宮,但遷往頤和園,需提前對頤和園修理,因此希望三個月以后再搬。張璧不同意,說:“三個月太長了,實在說吧,這事的主動既非我們又非內(nèi)閣,實因你們的皇上處現(xiàn)在的時勢而享有特權,儼然在宮內(nèi)做皇帝,頗為新潮流所不能容忍。教育界及軍人皆不以你們?yōu)槿?,要求我們這樣辦理。我們實在是一番好意,請你們出宮以免發(fā)生意外之事。否則人情如此洶洶,我們不能擔負保衛(wèi)的責任?!苯B英說回去再商量下。
第2次:若干時辰后,紹英等人出來,說三個月的搬家時間可以改成一個月。榮源說:“小戶人家搬家尚且需幾天,何況這種特別的局面?!睆堣挡煌猓J為正是因為此事特別,非小戶能比,因而必須立刻搬家。鹿鐘麟亦發(fā)怒,說:“方才已經(jīng)說過,外面情形甚為不穩(wěn)。如果今天不搬家,我即將軍隊撤開,榮先生敢擔保不發(fā)生意外的變故么?至于我,我則絕對不敢負責任。”紹英見狀,又回去進行商量。
第3次:一段時間后,紹英等人又出來后,說收拾物件需要三天完畢,那時再搬家。李煜瀛認為:物品不必收拾,而且國寶不應歸一人一姓,有關歷史的文物,以不搬走為是;清室成員出宮后,只需將沒有職守的太監(jiān)開去,各宮殿仍由原管理人員管理,并加以封條,以專責成。這段話首次談及文物,這對后來故宮博物院的成立有很大影響。張璧、鹿鐘麟此時明白,要辦的事不僅是令溥儀出宮,更關系著文物的處置,因而贊成李煜瀛的建議。
第4次:此時已到下午3點鐘,而載灃因之前接到溥儀電話通知,也從攝政王府趕來。他從神武門(故宮北門)進宮時,看見許多軍警圍守故宮,擔心對溥儀不利,沿路屢問溥儀是否安全,因而極力勸溥儀出宮。紹英等4人見載灃進宮,因而亦帶他到溥儀處。大概一個小時后,紹英等人出來,說道:“立刻即出宮,往住北府(攝政王府)?!?/p>
于是,張璧、鹿鐘麟、李煜瀛在神武門內(nèi),等候溥儀出宮。大約下午5時許,溥儀及他的后妃,后面跟隨宮女太監(jiān)多人,接著是內(nèi)務府大臣紹英等4人,最后是攝政王載灃,步行由御花園而出。溥儀皇后及妃、宮女、太監(jiān)等手中各拿一小包,有的用布包的,有的用手巾包的,大概皆是珠寶之屬。鹿鐘麟等與溥儀、載灃相見,各握手,然后各登車。鹿鐘麟一車在最前,后為溥儀、紹英一車,皇后等人一車,載灃等人一車,張璧的車在最后。到了攝政王府,溥儀又同大家握手。載灃又慎重地問保護溥儀的問題。鹿鐘麟說:“不成問題,警察已經(jīng)派來,立刻就到?!睆堣?、紹英等人又回宮,巡視一番宮殿,并到交泰殿拿走“皇帝之璽”、“宣統(tǒng)之寶”寶璽。隨后,張璧、鹿鐘麟將這兩顆寶璽交給黃郛封存,以表示已將清宮政權拿來。
到1924年11月5日下午5時,溥儀出宮的問題已解決。而溥儀出宮后,各宮殿亦被予以查封。至此,以溥儀為代表的清代皇室成員被驅(qū)逐出宮,紫禁城成為“曾經(jīng)的”皇家宮殿,因而又被稱“故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