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作為文學創(chuàng)作中的重要表現(xiàn)形式,其獨特的語言特點和多樣化的表現(xiàn)手法是學生學習的難點所在,特別是散文中的意象分析對學生來說更具難度。意象作為散文的靈魂,它是作者情感和客觀事物的融合體。因此,在散文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深入理解意象、把握作者情感至關重要?!蹲咸偬}瀑布》作為宗璞先生的經(jīng)典散文,其以獨特的意象構建和深邃的思想內(nèi)涵為大家所熟知。本文將重點從這篇文章中的意象分析角度出發(fā),探討散文教學的相關方法。
一、情境導入,激發(fā)意象感知
散文雖“形散”,但“神\"始終凝聚在作者精心構建的意象之中。對七年級學生而言,他們的人生經(jīng)歷和閱讀水平尚未達到可以深人理解文章內(nèi)容的層次,因而在學習過程中急需教師的引導。教師需要利用有效且恰當?shù)那榫匙鳛檎n程的導入,以此引導學生進入課堂教學,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就《紫藤蘿瀑布》的教學而言,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播放一些關于紫藤蘿盛開的視頻或者圖片來引入課文。視頻或圖片的素材選取需要全面,重點是圖像畫面要清晰,要能全方位展示紫藤蘿的姿態(tài),保證學生全面觀察到紫藤夢的特點。
教師:同學們,在上課之前,老師先給大家播放一段極具美感的視頻,大家一起來欣賞一下。
(教師播放紫藤蘿盛開的視頻)
教師:同學們,誰能和老師分享一下,看完視頻之后,你們心中的紫藤蘿是什么樣的?
學生1:老師,我看到視頻里的紫藤蘿特別茂密,很多很多,一串串的…
教師:嗯,是說花很多,一串串的。能說得更具體
些嗎?像什么?
學生1:像掛著的簾子,紫色的。
教師:這個比喻很有意思。其他同學呢?有沒有不同的發(fā)現(xiàn)?
學生2:我注意到紫藤蘿的花是一串串垂下來的,每一串上都有好多小花,那些小花像小喇叭在吹奏音樂,而且紫色特別鮮艷,看著心里可舒服了。
教師:你的觀察很細致,從小花的形狀和顏色入手說得太棒了!其他同學呢?
學生3:我看到紫藤蘿有的地方顏色深,有的地方顏色淺,深的地方像紫寶石,淺的地方就像被水洗過一樣,還有那些泛著銀光的地方像小星星在閃。
教師:你的想象力真豐富,把紫藤蘿顏色的變化都捕捉到了,還聯(lián)想到紫寶石和小星星,太厲害啦!大家從不同角度描述了紫藤蘿,那在宗璞先生的筆下,紫藤蘿又會是怎樣一番模樣呢?接下來,讓我們一起走進《紫藤蘿瀑布》這篇課文,去探尋作者心中的紫藤蘿,看看和我們剛才看到、想到的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處。
二、初讀尋象,梳理意象輪廓
初讀課文能夠對課文有基本的感知,教師應給予學生時間讓其自行初讀課文。初讀的自的在于讓學生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感知,初步梳理文中描繪的意象。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同時思考以下問題:“文章中描繪了哪些關于紫藤蘿的畫面?這些畫面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學生在朗讀和思考的過程中,能夠逐漸發(fā)現(xiàn)文章中如“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進濺的水花\"“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等對紫藤蘿進行細致描寫的語句。
初讀之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小組之間互相分享自己的發(fā)現(xiàn),最后在全班匯報自己小組的結果。通過討論,學生會對“紫藤蘿\"這一意象理解得更加深刻。在學生討論之后,教師可以在學生匯報的基礎上進行總結和補充,以此幫助學生在腦海中勾勒出更加清晰的關于紫藤蘿的意象特征。
教師:同學們已經(jīng)朗讀完課文了?,F(xiàn)在咱們以小組為單位,討論一下剛才老師提出的問題:“文章中描繪了哪些關于紫藤蘿的畫面?這些畫面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
(學生熱烈討論,幾分鐘后)
教師:哪個小組先來分享你們的討論結果?
學生1:老師,我們小組發(fā)現(xiàn)文章里寫了一大片紫藤蘿像瀑布一樣垂下來,特別壯觀,就感覺那紫色的花一層疊著一層,看不到盡頭。這個畫面給我們留下的印象就是紫藤蘿特別繁茂充滿生機。還有描寫花朵的,說像張滿了的帆和帶著尖底的艙,讓我們覺得花朵很飽滿,好像隨時要起航去探索一樣。
教師:你們觀察得很仔細。那其他小組呢?
學生2:我們組注意到文中說“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進濺的水花”,這讓我們仿佛看到陽光照在紫藤蘿上,一閃一閃的特別靈動。還有描寫紫藤蘿花的香氣“香氣似乎也是淺紫色的,夢幻一般輕輕地籠罩著我”,這個畫面很獨特,讓我們感覺好像能聞到那股淡淡的、帶著夢幻色彩的花香,整個氛圍特別美好。
教師:你們連花香這個獨特的畫面都捕捉到了,真棒!
學生3:老師,我們組覺得文中描寫十多年前紫藤蘿稀落的樣子也很重要。“花朵從來都稀落,東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掛在樹梢,好像在察言觀色,試探什么”和現(xiàn)在盛開的紫藤蘿對比,更能突出現(xiàn)在紫藤蘿的繁盛。這讓我們想到生命可能會有低谷,但也能重新煥發(fā)生機。
教師:你們從對比的角度來分析,很有深度。大家通過初讀和小組討論,對紫藤蘿的意象已經(jīng)有了很多深刻的理解。那老師來總結一下,文章描繪了紫藤蘿整體如瀑布般的壯觀形態(tài)、花朵飽滿似帆的形狀、陽光下閃爍如進濺水花的動態(tài),還有獨特的帶著香氣的氛圍以及通過過去與現(xiàn)在的對比展現(xiàn)出的生命變化。這些意象特征共同構成了我們對紫藤蘿的初步印象。接下來,我們還需要更深入地分析這些意象背后的內(nèi)涵。
三、精讀析象,品味意象內(nèi)涵
初讀梳理出意象輪廓后,進入精讀環(huán)節(jié)。精讀的重點在于引導學生深人品味意象所蘊含的豐富內(nèi)涵。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重點關注文章中關于紫藤蘿細節(jié)的描寫部分,分析作者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表現(xiàn)手法來刻畫紫藤蘿,以及分析這些描寫背后隱藏的作者情感。
以“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進濺的水花\"這一句為例,教師可以提問:“作者為什么將紫藤蘿花上的銀光比作進濺的水花?這一比喻有何妙處?\"通過思考和討論,學生能夠領悟到這一比喻不僅生動地表現(xiàn)了紫藤蘿花在陽光照耀下閃爍的動態(tài)美,還暗示了紫藤蘿旺盛的生命力,仿佛水花在不斷地進濺、涌動。再如“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教師引導學生分析這兩個連續(xù)的比喻,讓學生體會到作者將花比作帆和艙,展現(xiàn)了花的飽滿、充滿生機,而比作忍俊不禁的笑容,則賦予了花以人的情感,傳達出一種喜悅、樂觀的情緒
在精讀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關注作者對紫藤蘿生長環(huán)境的描寫,以及作者自身情感的變化。例如,文中提到“十多年前家門外也曾有過一大株紫藤蘿,它依傍一株枯槐爬得很高,但花朵從來都稀落,東一穗西一串伶仃地掛在樹梢,好像在察言觀色,試探什么。后來索性連那稀零的花串也沒有了”,通過與眼前盛開的紫藤蘿形成鮮明對比,更能凸顯現(xiàn)在紫藤蘿蓬勃的生命力,同時反映作者經(jīng)歷了生活的波折后,看到紫藤蘿重新煥發(fā)生機時內(nèi)心的感慨與欣慰。通過這樣細致入微的精讀析象,學生能夠深刻體會到紫藤蘿意象所蘊含的作者對生命的贊美、對生活的熱愛以及對生命頑強力量的敬畏之情。
教師:大家看“紫色的大條幅上,泛著點點銀光,就像進濺的水花”這句,想一想,作者為何選擇“進濺的水花\"來比喻紫藤蘿花上的銀光呢?有沒有同學從不一樣的角度來談談?
學生1:老師,我覺得“進濺\"這個詞有很強的沖擊力,水花進濺的時候,會給人一種突然的、充滿力量的感覺。就好像紫藤蘿花在陽光下,那銀光一下子就躍入我們的眼簾,特別吸引人,說明它的生命力很旺盛,充滿活力。
教師:這個想法很獨特!從“進濺\"的沖擊力入手分析,很有見地。那大家再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這個比喻除了展現(xiàn)活力,還可能和作者當時的心境有什么關聯(lián)?
學生2:老師,文章前面說作者心情“焦慮和悲痛”,看到紫藤蘿后慢慢平靜下來。我覺得這個“迸濺的水花\"就像一束光,突然照亮了作者的內(nèi)心,讓她從消極的情緒中走出來,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希望,所以才會用這樣充滿生命力的比喻。
教師:非常棒!你能結合作者的情感變化來分析,理解得很透徹。那再看“每一朵盛開的花就像是一個小小的張滿了的帆,帆下帶著尖底的艙。船艙鼓鼓的,又像一個忍俊不禁的笑容,就要綻開似的”,大家來分析下這兩個連續(xù)的比喻。
學生3:把花比作帆和艙,能看出花是飽滿的,就像充滿力量要啟航一樣,說明花的狀態(tài)很好。而“忍俊不禁的笑容”,讓花變得特別可愛,感覺花也在和我們分享快樂。
教師:這個解讀很有想象力!那大家注意到?jīng)]有,這兩個比喻一個側重外形,一個側重神態(tài),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呢?
學生5:這樣從不同方面描寫,讓花的形象更立體了。我們不僅能看到花的樣子,還能感受到它的情緒,好像花就在我們眼前,有血有肉的。
四、深度探究,領悟意象哲理
理解意象的內(nèi)涵只是初步達到了我們的教學目標,教師仍需在后續(xù)的教學中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哲理討論。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介紹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蹲咸偬}瀑布》的寫作背景和作者經(jīng)歷的遭遇緊密相關,彼時作者一家正在遭受迫害,作者的小弟正在忍受絕癥病痛的折磨,作者父親的身體情況也不是很好,作者一直壓抑著自己的感情。他在散步時,看到了紫藤蘿花的由衰到盛,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到了人生的曲折和生命的美好。教學過程中,教師可提出問題:“從紫藤蘿的生長歷程中,我們能得到關于生命的哪些啟示?”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鼓勵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對文章的理解,發(fā)表獨特的見解。
學生之間的理解可能并不一致,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認識到生命是一個復雜且奇妙的過程,既有挫折又有希望,會經(jīng)歷低谷也會相逢于高潮,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珍惜自己的生命,并且要以積極樂觀的態(tài)度去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和挑戰(zhàn)。通過深度探究,學生可以從紫藤蘿這一意象中領悟深刻的生命哲理,實現(xiàn)從文本閱讀到人生思考的跨越。
教師:同學們,我們了解了《紫藤蘿瀑布》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作者當時經(jīng)歷了諸多困境,家人遭受迫害,小弟身患絕癥,父親身體不佳。而就在散步時,作者看到了紫藤蘿花從衰到盛的轉變。現(xiàn)在老師想問大家,從紫藤蘿的生長歷程中,我們能得到關于生命的哪些啟示呢?大家討論一下,然后踴躍發(fā)言。
(學生熱烈討論,一段時間后)
學生1:老師,我覺得紫藤蘿之前那么衰敗,后來卻能開得如此繁盛,這說明生命不會一直處于低谷,再艱難的時候也有轉機。我曾經(jīng)考得很差,心情特別低落,但后來努力學習,再考試就進步了很多,所以我們不能因為一時的挫折就放棄。
教師:說得很有道理,你還結合了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很棒!那其他人呢?
學生2:我認為紫藤蘿的生長歷程告訴我們,生命有著頑強的韌性。不管環(huán)境多么惡劣,它都在努力生長。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困難時,也要像紫藤蘿一樣頑強地去面對。比如,我參加運動會,跑步過程中摔倒了,但我還是爬起來堅持跑到了終點,這就是不放棄的力量。
教師:非常好,你體會得很深刻。通過對紫藤蘿生長歷程的思考,我們領悟到了深刻的生命哲理。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從對紫藤蘿意象的分析上升到了對生命意義的思考,實現(xiàn)了從文本閱讀到對人生思考的質變。這就是我們深度探究的意義所在,從文字中汲取力量,讓生命更精彩
五、拓展遷移,運用意象理解
為了鞏固學生對意象分析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教師可進行拓展遷移教學。教師可選取一些與《紫藤蘿瀑布》在主題或表現(xiàn)手法上有相似之處的散文,如賈平凹的《一棵小桃樹》,讓學生運用所學的意象分析方法,自主分析文章中的意象。在分析《一棵小桃樹》時,學生可以從文章中對小桃樹生長環(huán)境的惡劣描寫,如“它長得很委屈,是彎了頭,緊抱著身子的。第二天才舒開身來,瘦瘦的,黃黃的,似乎一碰,便立即會斷了去”,以及小桃樹在艱難環(huán)境中頑強生長并最終開花的情節(jié),來理解小桃樹這一意象所象征的作者坎坷的人生經(jīng)歷以及對夢想的執(zhí)著追求。
寫作練習可以幫助學生進一步理解意象分析的方法,教師可以建議學生選擇一種自己熟悉的事物進行寫作,表達自己的一些情感或者思考。比如,針對“落葉\"這一意象,通過描寫落葉在秋風中飄落的姿態(tài),聯(lián)想到生命的凋零與輪回,進而抒發(fā)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或對生命意義的探索。
教師:同學們,我們之前深人學習了《紫藤蘿瀑布》,現(xiàn)在老師給大家?guī)硪黄碌纳⑽摹Z平凹的《一棵小桃樹》。大家先快速閱讀,思考一下它和《紫藤蘿瀑布》在主題或表現(xiàn)手法上有哪些相似之處。
(學生閱讀后)
教師:大家都讀完了吧?誰先來說說,從主題方面,這兩篇文章有什么相似點?
學生1:老師,我覺得兩篇文章都通過植物的生長表達了對生命的思考?!蹲咸偬}瀑布》里紫藤蘿從衰到盛,《一棵小桃樹》中小桃樹在艱難環(huán)境中生長,都展現(xiàn)了生命力的頑強,
教師:非常準確。那表現(xiàn)手法上呢?
學生2:它們都運用了象征手法。紫藤蘿象征著生命的美好與頑強,小桃樹象征著作者坎坷卻不屈的人生經(jīng)歷。就像《一棵小桃樹》里寫小桃樹長得很委屈,彎著頭,緊抱身子,這其實就像作者在生活中遭遇的困境。
教師:你分析得很棒。這篇課文學習到這里基本要結束了,我們再進行一個寫作練習。老師建議大家以“落葉”為意象進行創(chuàng)作,誰來分享一下自己的寫作思路?
學生3:老師,我想先描寫落葉在秋風中緩緩飄落的樣子,就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飛舞。進而聯(lián)想到生命的凋零,再寫落葉歸根,又能體現(xiàn)生命的輪回,在這個過程中抒發(fā)我對生命的感慨,雖然會有結束,但也會有新的開始。
教師:這個構思很清晰,把落葉的姿態(tài)、象征意義以及自己的情感都融合進去了。課后,大家積極思考,不斷拓展思路,下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分享!
六、總結
本文以意象分析作為散文教學的切人點,有效地幫助學生理解了散文的內(nèi)容和特點。在教學中通過情境導入、初讀尋象、精讀析象、深度探究、拓展遷移五個教學環(huán)節(jié),逐步引導學生感受散文中意象的外在特點及其內(nèi)在情感。學生在這種教學方式下不僅能夠理解散文的內(nèi)涵,還能夠掌握意象分析的方法。在未來的教學中,教師要更深人地研究意象分析的方法,幫助學生在散文學習中實現(xiàn)從文本閱讀到人生思考的升華。
(作者單位:甘肅省金昌市第六中學)
編輯:趙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