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光溫室黃瓜秋延遲栽培可提高設施利用率和復種指數(shù),增強市場周年供應能力,提高經(jīng)濟效益,增加收益。可采用日光溫室和圓拱型大棚完成生產(chǎn),依據(jù)多年栽培試驗,其上市期為秋末冬初,若結合采后貯藏,供應期可延至次年1月下旬至春節(jié)。日光溫室黃瓜秋延遲栽培的主要技術措施如下。
1品種選擇
黃瓜秋延遲栽培,前期高溫多雨,后期低溫寒冷。為了獲得栽培成功,要選擇長勢強、抗逆性好且苗期耐高溫的豐產(chǎn)品種。根據(jù)臨渭區(qū)官底鎮(zhèn)黃瓜種植基地多年試驗示范結果,較為適宜的品種有春風1號、黑優(yōu)901、農(nóng)大秋1號、津旺19、津優(yōu)4號等。
2壯苗培育
2.1播種期 日光溫室黃瓜秋延遲栽培播期尤為重要,過早播種,幼苗期和初果期高溫多雨,引起植株徒長、抗性降低,易感染霜霉病、白粉病等,導致植株早衰,后期抗寒性差,越冬困難;播種過晚,植株有效生長期縮短,進入結果盛期外界氣溫轉冷,光照減弱,植株光合能力差,生長緩慢,易產(chǎn)生凍害和灰霉病,黃瓜產(chǎn)量降低,經(jīng)濟效益顯著下降。根據(jù)生產(chǎn)實踐,當?shù)剡m宜播期為7月中下旬。
2.2播種方法日光溫室黃瓜秋延遲栽培,采用營養(yǎng)缽加遮陽網(wǎng)育苗移栽,可在棚室內(nèi)就地建造育苗床,育苗床畦寬 1.5m ,長 6~8m 。播種前整平畦面,撒施充分腐熟的豬糞和雞糞,翻 10cm 深,使土和糞摻勻,摟平畦面,用 10cm×10cm 營養(yǎng)缽裝人配制好的營養(yǎng)土或者專用基質,整齊排列于畦內(nèi),或者用32穴育苗盤,灌水播種,畦面加拱加遮陽網(wǎng)。黃瓜種子浸泡、消毒、催芽后播種,選在陰天下午4:00—7:00進行,播前苗床澆足底水,苗期盡量不澆水,以防幼苗徒長,降低抗逆抗病性。
2.3苗期管理播后勤觀察苗床。幼苗出土后,苗床要保持適宜的溫濕度,澆水要選在晴天傍晚進行。待幼苗生長至2葉1心時,為增加雌花率,可用100mg/kg 乙烯利溶液噴灑葉面,5\~7d后再噴1次,同時可用 0.2% 磷酸二氫鉀和 1% 硼肥混合液葉面噴施。育苗期間應注意病蟲害的防治及苗床水分的合理控制。
3幼苗定植
3.1施肥整地定植前20d整地施肥。畝施優(yōu)質腐熟農(nóng)家肥 10 000kg 、三元復合肥 40kg 作基肥,每畝噴施 50% 甲基托布津粉劑 1kg 或500倍百菌清溶液 50kg 土壤消毒。在土壤墑情適宜時,及時深翻土壤,整平后起壟,按行株距 50cm×30cm 挖好定植穴。
3.2適時定植幼苗3葉1心時,或日歷苗齡 20~ 25d ,選用生長健壯、大小一致、無病蟲的幼苗定植。選擇8月中旬的陰天下午定植,栽苗深度以黃瓜幼苗子葉剛露出地表為宜,隨后灌足定植水。
4定植后管理
4.1溫濕度管理抽蔓期(定植至第1雌花開放)管理原則為降溫、通風、控濕。揭開棚室四周薄膜,只留頂部膜,使棚室內(nèi)晝溫 25~30°C ,夜溫 17~13% 晝夜溫差保持在 10% 左右,以利于植株光合作用及養(yǎng)分積累。緩苗后中耕培土,降低棚室內(nèi)土壤濕度并清除雜草,以利壯秧促瓜。
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處于結瓜盛期,此時棚內(nèi)溫度及光照處于最佳狀態(tài),有利于黃瓜植株生長和結瓜,應充分利用這段時間采取措施,提高黃瓜產(chǎn)量。白天室溫提高至 26~30°C ,夜間保持在13~15°C 。根據(jù)室外氣候情況,靈活掌握通風、排濕、換氣操作。
進入10月下旬,植株處于結瓜后期,此時氣溫逐漸降低,根據(jù)氣溫適時加蓋保溫被或草簾。采用多層覆蓋,白天增加光照,夜間保溫防凍,使棚溫白天保持在 ,夜間不低于 12°C 。
4.2肥水管理遵循\"見干見濕、前控后促、及時追肥、少食多餐\"的肥水管理原則。定植后澆1次緩苗水,隨后中耕控水促壯;第1幼瓜 10cm 結束控苗,澆水追肥催瓜,畝追肥三元復合肥 25kg ;進入結瓜盛期,每采收1次黃瓜,畝追施三元復合肥 20kg ,或黃瓜專用沖施肥 10kg ,施肥結合澆水進行。為提高光合能力及抗病性,需葉面噴肥,每 10d 噴施 0.2% 磷酸二氫鉀和 100mg/kg 愛多收混合溶液??山Y合葉面施肥噴施農(nóng)藥防治病蟲害。
4.3中耕培土整枝植株從定植到初結瓜期,可中耕培土除草2\~3次,使土壤疏松通氣,減少澆水,抑制植株徒長,促進根系發(fā)育,提高吸收能力。
日光溫室黃瓜秋延遲栽培植株易徒長,雌花節(jié)位偏高,節(jié)間長,要及時綁蔓(吊蔓)、整枝、摘除老病葉,以利通風透光。為提高產(chǎn)量可利用側蔓結瓜,植株中上部留2\~3條側蔓,每條側蔓留1個健壯幼瓜,保持兩片真葉摘心。
5病蟲防治
5.1蚜蟲發(fā)生初期可選用 50% 滅蚜威可濕性粉劑2000\~2500倍液,或 2.5% 溴氰菊酯與阿維菌素混合液1500倍液噴霧防治。
5.2白粉虱發(fā)生初期可選用吡蟲啉與阿維菌素混合液600倍液,或用 20% 粉虱凈800倍液噴霧防治。
5.3霜霉病發(fā)病初期可用 48% 烯酰霜脲氰800倍液(或霜霉威、菌立清)防治。若遇到連陰雨、下雪天氣,可采用百菌清煙霧劑防治,選用 45% 百菌清煙霧劑 200~250g/ 畝,傍晚(17:00左右)密閉棚室合理布點,點燃煙劑熏棚。
5.4白粉病發(fā)病初期選用 15% 三唑酮可濕性粉 劑1500倍液,或 20% 粉疫凈 1 000~1 500 倍液,或 30% DT膠懸劑500倍液,或 25% 吡唑醚菌酯600 倍液噴霧防治。
5.5炭疽病發(fā)病初期選用 75% 百菌清可濕性 粉劑500倍液,或 70% 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400 倍液,或 30% 復方多菌靈膠懸劑500倍液噴霧 防治。
5.6灰霉病發(fā)病初期選用 50% 克霉清粉劑600倍液,或 50% 速克靈1500倍液噴霧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