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渭北黃土高原是我國蘋果主產區(qū)之一,蘋果是當?shù)氐闹鲗Мa業(yè),為脫貧攻堅和鄉(xiāng)村振興作出了巨大貢獻。隨著產業(yè)的發(fā)展,當?shù)靥O果產業(yè)面臨諸多問題,如樹齡老化、品種和栽培模式落后等,制約著蘋果產業(yè)可持續(xù)健康發(fā)展。在耕地非糧化政策背景下,傳統(tǒng)的辦法是挖除果園后要進行3\~4年的輪作期,周期太長,再建園已經無法實施。為推動當?shù)毓麡I(yè)轉型升級、鞏固果園面積,探索出當年挖除、當年栽植的挖老建新栽植模式,既不違反土地政策,又有效防止了重茬病的發(fā)生,實踐出本地蘋果轉型升級、高質量發(fā)展的新思路、新途徑?,F(xiàn)將蘋果抗重茬建園技術總結如下,供廣大果農和各位同行參考。
1果樹重茬病原因
據(jù)相關研究分析,導致蘋果再植障礙的原因非常復雜,普遍的共識為病原生物侵染、果樹根際周圍營養(yǎng)不良、土壤環(huán)境惡化等原因。首先是殘敗老果園土壤中根系分泌及根系、殘枝落葉腐爛產生的有害物質,如線蟲、放線菌、真菌、細菌等影響新栽幼樹根系生長。其次是果樹因長期生長結果,從土壤中大量汲取所需養(yǎng)分,果樹根際周圍營養(yǎng)失衡,尤其是果樹生長所需微量元素的缺乏,導致幼樹無法正常生長。
再者果農在長期的作務中,大量施用化肥,引起土壤環(huán)境惡化(土壤板結、透氣性變差、保肥保水能力下降,土壤酸化等),不利于果樹的生長。
2重茬建園對象
重茬建園的對象為進入衰老期、種植效益低的老果園,果樹主干腐爛病多發(fā),園貌不整齊,果園中死樹較多、缺株嚴重,多為30年以上喬化樹或20年以上的矮化老果園。這些果園病蟲害多發(fā),種植效益低下,果園產投比較低或入不敷出,建議挖除后重新建園。樹體狀況良好,品種效益不佳的果園,建議通過高接換優(yōu)更新品種。
3重茬建園技術
3.1土壤處理果實采收后,及時挖除老樹,土壤中殘根、斷根、枯根清理干凈。按照果業(yè)發(fā)展新形勢,新建園多采用矮化密植栽培模式。錯開原來的栽植行,重新規(guī)劃種植行,以規(guī)劃線為中心,撒施充分腐熟的羊糞,寬 1.2m ,厚 3~5cm (施肥量 5m3/ 畝),后用挖掘機(或鏈條式深翻機)深翻 80cm ,疏松土壤,使土壤和肥料充分混合均勻。土壤消殺是防止重茬病的主要措施之一,在深翻過的土壤中,趁墑(如果干旱則澆水,使土壤保持一定的濕度)在定植行按照120g/m2 的標準均勻施入棉?。ㄏ喈斢?20kg/ 畝),用旋耕機深旋 30~40cm ,確保棉隆與土壤攪拌均勻,之后用 0.04mm 厚的薄膜覆蓋,用土將薄膜周圍壓實,間隔 2m 橫向撒一些土,確保冬季不被大風刮起、刮破,不漏氣。
若秋冬季挖樹、施肥較晚,可在來年春季施入棉隆,以免施入棉隆后土壤溫度低,影響熏蒸效果。棉隆處理45d后揭除地膜,用旋耕機深旋 30~40cm ,使殘存在土壤中的棉隆釋放,避免影響幼樹生長和土壤中有益菌群的培養(yǎng)。旋耕15d后,土壤中有害氣體揮發(fā)完畢即可進行苗木栽植。棉隆還可以用惡霉靈顆粒劑或多菌靈粉劑替代,施用量均為 7.5kg/ 畝,用惡霉靈或多菌靈處理可不用薄膜覆蓋。土壤消殺處理前后增施有機肥的環(huán)節(jié)不可缺少,這是為幼樹生長提供營養(yǎng)的關鍵。
3.2選擇抗重茬砧穗組合砧木應選擇生長健壯、抗逆性強,具有抗重茬效果的,如G935、青砧1號等,這些砧木根系發(fā)達,吸水吸肥能力強,供水供肥緩沖能力大,適應性廣,具有耐鹽堿、耐瘠薄、耐重茬等性能。品種應選擇市場認可度高、反響好,具有發(fā)展?jié)摿Φ男聝?yōu)品種,如瑞香紅、瑞雪、秦脆、維納斯黃金、魯麗、華碩等,以盡早回收投資成本,增加果園效益。
3.3科學規(guī)范栽植鑒于重茬地建園,土壤處理需要一定的時間,為更好利用農業(yè)生產檔期,一般多選擇春季建園。根據(jù)這幾年的情況來看,選擇冷庫貯藏的優(yōu)質大苗成活率更高。選擇正規(guī)公司生產的優(yōu)質脫毒大苗,苗木成活率高,栽植后緩苗期短,當年就有一定的生長量。栽植前,將整株苗木在清水中浸泡24h 左右(一方面使苗木充分吸收水分,另一方面可防止苗木溫度上升過快,蒸騰呼吸作用強,消耗樹體水分)。浸泡后修剪根系,剪除病根、剪齊傷根、疏除根部附近的萌條,剪除嫁接口的塑料紙和嫁接口的干樁,帶樁疏除主干上不合比例的側枝。修剪后放入50% 多菌靈500倍溶液中消毒 20s ,用木美土里液體菌劑和凈土和成的泥漿蘸根后栽植。
按照規(guī)劃的穴點,在規(guī)劃栽植行內,用圓頭鐵锨挖 50cm 見方的栽植坑,每個坑中施入木美土里生物菌肥 1kg 和辛硫磷微膠囊 0.1kg ,與土攪拌均勻。根據(jù)砧木品種,在苗木栽植后嫁接口離地面一定高度處拉繩(繩子距地面高度青砧為 50cm ,G935為15cm ,M26為 10cm ,T337為 5cm ),保證栽植的整齊度,使嫁接口距地面的高度一致,避免后期出現(xiàn)苗木生長不一致。按照“一提兩踩三埋\"的方法定植,定植后 4h 內澆定根水( 15kg 左右),澆水時用木美土里根寶貝300倍液灌根澆水,效果更好。如果栽植面積比較大,可將工人分組,前面栽樹,后面立即澆水,澆水時間不能拖得太長,以免影響成活率。待水下滲后及時覆土,再次檢查砧木露出地面的高度是否一致,若砧木露出過少,應將苗木適當往上提,砧木露出過多的,可在根頸部多培土。覆土后,樹盤或樹行覆黑膜。
3.4加強栽植后管理栽植后1周,注意土壤情,如果天氣干旱,熵情較差,應再澆1次水,防止土壤缺,影響成活率。兩周后查看苗木發(fā)芽成活情況,對于沒有爆芽的,查看苗木是否失水,及時采取重定干、抹除砧木萌芽等措施,促進苗木芽體萌發(fā),保證苗木成活率。待苗木新稍長 10cm 時,可以少量多次追肥,促進樹體生長。選用M26或T337砧木的,6月前以氮肥為主,每次每畝 2kg ,6月后以磷鉀肥為主,每次每畝 2kg ,追施2\~3次,8月后停止追肥。也可用枯草芽孢桿菌等改良土壤,注意生物菌劑和化肥不能同時施用,可交替使用。青砧或G935僅補充枯草芽孢桿菌等生物菌劑改良土壤即可,掛果前不建議追施化肥,避免樹體旺長。
幼樹砧木萌發(fā)的新梢及時抹除,主干上新梢長度達 10cm 時,及時用牙簽開角,待新稍長度達40cm 時,可根據(jù)品種特性采取摘心或拉枝,控制新稍過旺生長,促進主干生長。
蘋果幼樹病害較少,重點應防止金龜子、蚜蟲和刺蛾類害蟲危害嫩梢,可用高氯甲維鹽或螺蟲乙酯進行防治。如出現(xiàn)連續(xù)降雨,應做好銹病、褐斑病的控制,可選用苯醚甲環(huán)唑或戊唑醇進行防治。如果夏秋季出現(xiàn)螬危害果樹根系時,可選用瑞功(高效氯氰菊酯)防治。
為增加前期果園收入和改良土壤,可及時進行套種,優(yōu)選大蔥,可以有效抑制果園中殘存有害生物的生長,促進樹體生長。也可套種瓜類,實現(xiàn)以園養(yǎng)園。如用工比較緊張,可套種豆類,改良果園土壤,增加果園綠肥,為后期實現(xiàn)優(yōu)質豐產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