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個讀書人,跑到京城買妾。買到一位,自稱曾是蔡京蔡太師府上的廚娘。蔡太師的豪奢,天下共知。我猜那位讀書人當(dāng)時一定覺得,他的銀子沒白花。一舉兩得,物超所值。想想啊,太師過的日子,豈是他一輩子所能奢望的?但如此一來,起碼可以吃到太師他老人家平常享用的美食啊。書生愛吃包子,回到家,立刻讓廚娘做包子,廚娘說不會。讀書人不明白了:你就是干這個的,怎么連包子都不會做呢?廚娘說:我在太師家廚房,只負(fù)責(zé)切包子餡里用的蔥絲。
擱今天,蔡京當(dāng)然是腐敗的典型,“大老虎”一頭?!端疂G傳》里寫智取生辰綱,劫的就是他女婿梁中書送給他的生日禮物。一份生日禮物,是足足十萬貫的金銀珠寶。《金瓶梅》里,西門慶也曾專程前往京師向蔡京行賄。蔡家的廚房分工如此之細(xì),平時的排場,可想而知了。
蔡京做了十幾年宰相,北宋的江山被整得差不多了,宋徽宗自覺難以收拾,撂挑子不干,把皇位讓給兒子趙桓,是為欽宗。欽宗上臺,立刻把蔡京貶到嶺南。蔡京那時已經(jīng)七十多歲,經(jīng)不起折騰,走到湖南潭州,一命嗚呼。
食不厭精的蔡大人,哪里吃得慣一路上的粗茶淡飯?可是偏偏有時候,連粗茶淡飯也不容易到口。擺小攤的,開餐館的,一聽說是蔡某人,對不起,不賣!蔡京在轎子里聽見,感嘆說:“老夫這么招人恨嗎?”
廚娘的故事是羅大經(jīng)在《鶴林玉露》里講的,聽著像個段子。因?yàn)楹竺娼又v,有個叫曾無疑的,是學(xué)者周必大的弟子。有人請他做墓志銘,他推托不干,講了蔡家廚娘一事,說他雖然是周先生的學(xué)生,可他就像這個廚娘,沒別的本事,只會切蔥絲。
后一個故事是歷史學(xué)家王明清在《揮麈錄》里講的。羅、王二位都是嚴(yán)謹(jǐn)?shù)膶W(xué)者,我覺得可信。
其實(shí),就在蔡京的權(quán)勢如日中天的時候,有人早看出他倒行逆施,注定好景不長。王明清書中記了另外一件事,是聽詩人尤袤講的:
蔡京晚年,托人找一個學(xué)問好的人,做他孫子們的老師。找來的是新科進(jìn)士張觷。張觷講課沒幾天,忽然很認(rèn)真地對幾位小蔡說:“你們呀,什么都用不著學(xué),學(xué)怎么跑路就行了?!毙〔虃儾欢?。張觷說:“你們的爺爺權(quán)傾天下,禍國殃民,腐敗透頂,總有一天吃不了兜著走。學(xué)跑,到時候能救你們的命,其他沒用。”孫子告狀到爺爺那里,蔡京到底不凡,聽后不僅沒有發(fā)怒,反而把張觷請來,好酒好煙招待,感謝他的提醒,還詢問有何補(bǔ)救措施。張觷說:“事已至此,做什么都太晚了,趁早召集人才,能改的,盡量改吧——不過,估計是沒用了?!辈叹┞牶螅宦錅I。
就此來看,蔡京比后來的大多數(shù)貪官污吏理智得多,也有胸襟得多。想來他起先未必就是個壞人,說不定也有理想,要做一番事業(yè)。在位子上坐久了,遇上徽宗這么個不務(wù)正業(yè)的藝術(shù)家加糊涂蟲,再加上群小推波助瀾,終于一沉再沉,越陷越深。如不從政,他很可以作為一個了不起的書法家、一個詩人而名垂后世的。
蔡京失勢,墻倒眾人推。他姬妾眾多,其中有三位,一位姓慕容,一位姓邢,一位姓武,最得他寵愛。結(jié)果,《揮麈錄》里說,南遷途中,皇上硬是派人把這三位美女帶走了,說是大金國指名索要。
大金國對宋,固然貪得無厭,但你若說他們非指名要一位官僚的私人姬妾不可,也太沒出息了。大宋國的美女,何止千千萬萬呢。所以,皇上下旨追奪這件事,未必不是某些人故意要蔡京不痛快,借此整治他一下的。
蔡京的兒子蔡攸跟著童貫伐燕,想蹭個立功的機(jī)會。他看出前景不妙,大不贊同,又?jǐn)r不住。大軍啟程,寫了一首詩為兒子送行:
老懶身心不自由,封書寄與淚橫流。
百年信誓當(dāng)深念,三伏征涂合少休。
目送旌旗如昨夢,心存關(guān)塞起深愁。
緇衣堂下清風(fēng)滿,早早歸來醉一甌。
據(jù)陳巖肖《庚溪詩話》,蔡京作詩,徽宗聽說了,要來一讀,讀后對蔡京說,“三伏征涂合少休”,不妨改為“六月王師好少休”。白溝戰(zhàn)敗的消息已經(jīng)傳回,所以徽宗有這番話。陳巖肖說:“觀京此語,亦深知是役之非也,何不早納忠于吾君,而力止其子行,及此始以詩諷,何太晚也?!薄端问贰吩u論此事,說蔡京有心計,考慮萬一事不成,自己先留后路:“燕山之役,京送攸以詩,陽寓不可之意,冀事不成得以自解。”
蔡攸驕橫,卻又愚蠢,《宋史》記載:“童貫伐燕,以攸副宣撫,攸童騃不習(xí)事,謂功業(yè)可唾手致。入辭之日,二美嬪侍上側(cè),攸指而請?jiān)唬骸汲晒w,乞以是賞?!坌Χヘ?zé)?!边B皇帝身邊的女人都敢討要,真是不知天高地厚。知子莫若父,蔡京的送行詩,既有預(yù)留后路之筆,也能看出他對兒子的憂慮和關(guān)切之情:自己年事已高,諸事無能為力,想起來不禁淚流滿面,看著出征的軍隊(duì)行遠(yuǎn),恍然若夢,想到邊塞戰(zhàn)場,心里無限哀愁,只盼平安歸來,父子把酒相慶。作為詩,這首七律還挺感人的。
事實(shí)正如蔡京所料,仗打敗了。賞賜沒撈著,還為以后埋下了禍根。蔡京死后,有人翻老賬,蔡攸因此被殺?!熬┧?,御史言攸罪不減乃父,燕山之役禍及宗社,驕奢淫泆載籍所無,當(dāng)竄諸海島。詔置萬安軍,尋遣使者隨所至誅之?!?/p>
傳說蔡京死前,作《西江月》詞一首,對個人一生表示懊悔。但如張觷所說,覺悟得太晚了。
(摘自《此岸的蟬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