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ication of strengthening oral health education combined with full-course psychological care inpatientswithoral implantdenturerestoration
XIA Wen
Nanjing StomatologicalHospital,AfiliatedHospitalofMedicalSchool,Instituteoftomatology,NanjingUiersity Jiangsu 210008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XIA Wen,E-mail:793639769@qq.com
Keywordsimplant denture restoration; health education; psychological care;qualityof life;self-efficacy; nursing摘要目的:探討強化口腔健康教育聯合心理護理對口腔種植義齒修復病人疾病認知、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口腔健康相關生活質量及病人滿意度的影響。方法:選取2023年10月—2024年10月在南京大學附屬口腔醫(yī)院就診的68例口腔種植義齒修復病人,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病人分為對照組( ?n=34) 與研究組( (n=34) 。對照組實施常規(guī)護理,研究組實施強化口腔健康教育聯合全程心理護理。比較兩組疾病認知、口腔保健自我效能、口腔健康相關生活質量及滿意度。結果:術后3個月,研究組疾病機制、疾病誘因、口腔清潔、疾病危害、口腔就診、正確刷牙、平衡飲食評分及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總分均高于對照組,口腔健康影響程度量表中文版(OHIP-14)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lt;0.05) ;研究組病人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lt;0.05) 。結論:強化口腔健康教育聯合全程心理護理能夠改善口腔種植義齒修復病人的疾病認知、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水平、口腔健康相關生活質量及病人滿意度。
關鍵詞種植義齒修復;健康教育;心理護理;生活質量;自我效能;護理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5.09.032
牙缺失常因齲病或意外事故所致,多見于中老年群體。長期牙缺失不僅會對口腔美觀造成影響,還會累及咀嚼、顳下頜關節(jié)功能,對病人口腔健康及日常生活均有影響。種植義齒修復是口腔醫(yī)學界公認的首選治療方案,療效得到人們的普遍認可[1]。病人接受修復后,由于缺乏口腔保健意識,易出現清潔不到位等問題,增加種植體周圍炎癥風險,影響種植體存活率[2]。結合病人病情及個性化需求,給予全面、有效的疾病及治療宣教,有助于提升圍術期特別是術后康復階段的護理效果[3]。另外,口腔種植義齒價格相對昂貴,作為侵入性手術,療程長,復診次數多,病人在心理上承受著不同程度的壓力,如害怕手術過程及術后疼痛、擔心種植義齒后咀嚼功能及外觀、色澤等。因此,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非常重要[4]。本研究對在我院種植義齒修復病人進行強化口腔健康教育聯合心理護理,使病人能夠主動配合護理人員做好口腔維護,提高治療滿意度?,F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采用便利抽樣方法選取2023年10月一2024年10月于南京大學附屬口腔醫(yī)院就診的68例口腔種植義齒修復病人,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病人分為對照組( n= 34)與研究組( (n=34) 。納入標準:明確診斷為牙缺失;與種植義齒治療指征相符;對本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其他牙周疾??;合并凝血相關疾病;精神、認知等方面存在嚴重障礙。對照組:男19例,女15例;年齡 45~75(52.83±5.22) 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及???2例,本科及以上8例;研究組:男18例,女16例;年齡 47~76(53.97±6.46) 歲;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4例,高中及專科14例,本科及以上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gt; 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預方法
1.2.1 對照組
對照組病人接受常規(guī)護理,由同組醫(yī)師完成種植義齒修復,完成后給予牙周基礎干預,包括清除齦上、齦下牙結石和牙菌斑等,講解義齒種植后口腔清潔的正確流程及技巧,囑其出院后按照正確的方法刷牙,餐后及睡前使用溫水漱口。遵醫(yī)囑指導病人后續(xù)用藥的方法,針對飲食等生活注意事項開展常規(guī)宣教。
1.2.2 研究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強化口腔健康教育聯合全程心理護理。
1.2.2.1 強化口腔健康教育
通過問卷調查了解病人牙缺失、口腔衛(wèi)生習慣、飲食結構、咬合力、全身健康狀況以及對義齒種植的認知情況。種植術前,詳細了解病人對手術的預期效果、是否能夠承受治療費用等。根據病人情況,幫助其選擇理想的手術方案及時機。根據調查結果制訂針對性健康教育方案,進行一對一的口腔健康教育。1“圖文”教育:給病人發(fā)放健康宣傳資料,制定具有針對性和計劃性的圖譜,包括義齒清潔度級別、著色的原因和意義、正確刷牙的知識等,增加病人的感性認知[5]。宣教時間為術前1d,時長為 30min 。耐心向病人講解種植手術流程、方法、注意事項等。2)視頻宣教:整理本科室典型病例資料的視頻,播放種植牙的模型、手術演示及口腔清潔方式等。通過可視化影像為其展示修復后預期能夠取得的效果,提高病人對疾病及手術治療的了解,并向病人說明手術效果及不確定因素,以免對手術效果期望過高[6]。3)“同伴\"教育:組織以往有過相似種植義齒經歷的熱心病人作為同伴教育者,向病人分享其治療經歷,通過臨床治療成功案例增強病人的信心。此外,在種植義齒術后進行以護士為主導的同伴教育,每隔1周對病人進行電話隨訪,解答病人的疑問,指導病人定期復診。通過微信公眾號推送文章,定期提供相關健康信息。
1.2.2.2 心理護理
1)初診時的心理護理:初診病人對于口腔種植術通常缺乏了解,極易出現恐懼、懷疑等負面情緒,治療前,護理人員需觀察、評估病人的負性情緒,給予個體化心理疏導。2)術前心理護理:全面了解病人的情況,確定是否存在手術禁忌證,同時叮囑病人加強休息,給予心理疏導,幫助病人調整心理狀態(tài),通過心理暗示、鼓勵、安慰等方式幫助病人樹立治療信心,提高治療積極性[7]。3)術中心理護理:治療過程中,對病人的反應予以密切觀察,及時了解病人的需求與反饋;手術過程中確保動作輕柔,避免器械碰撞產生聲音,以免增加病人的焦慮情緒8,治療關鍵期通過給予病人肢體鼓勵等方式為病人提供充分的心理支持,也可分散其注意力。一旦出現不適,及時調整手術。4)術后心理護理:病人離院后,護理人員定期進行電話隨訪,了解病人術后口腔功能恢復狀況及口腔健康行為保持情況,針對不足予以指導,再次強調口腔健康維持的重要性,確保病人保持對口腔健康的關注度,積極改善口腔健康行為習慣。
1.3 觀察指標
1.3.1 疾病認知
參照文獻[9]自制疾病認知調查問卷,包括疾病機制、疾病誘因、口腔清潔和疾病危害4個方面,總分為100分,得分與疾病認知水平成正比[9]。經檢測,問卷具有較好的信度(信度系數為0.809)和內容效度(邏輯效度系數為0.878)。分別于術前及術后3個月評估病人疾病認知水平。
1.3.2 口腔保健自我效能
采用吳迪等[10]漢化的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SelfEfficacyScaleforSelfCare,SESS)分別于術前及術后3個月評估病人采取口腔保健行為的信心和能力水平。SESS包括定期口腔就診、正確刷牙及平衡飲食3個維度,每個維度有5個條目,共15個條目,每個條目從“完全沒有自信\"至“非常有自信\"分別計 1~ 5分,總分為15~75分,得分越高,表明病人的口腔自我保護能力和信心越強。條目水平內容效度指數(I-CVI)為0.80,量表水平內容效度指數(S-CVI)為0.96,量表的重測信度為0.922,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數為0.879[11]
1.3.3 口腔健康相關生活質量
采用口腔健康影響程度量表中文版(OralHealthImpactProfile,OHIP-14)評估病人口腔健康相關生活質量。OHIP-14量表由口腔功能限制、生理性疼痛、心理不適、生理障礙、心理障礙、社交障礙及殘障7個維度、14個條目組成。每個條目計分為0~4分,0分為“從無”,1分為“很少”,2分為“有時”,3分為“經?!?,4分為“很經?!?,總分為 0~56 分,分數越低,表明口腔健康狀況越好[12-13]。本研究應用的OHIP-14是1997年由Slade等[14]在完整版OHIP-49基礎上研制,2006年由辛蔚妮等[15]將OHIP-14翻譯成中文版,有較好的信度與效度,研究證實測量結果可靠[16]。分別于術前及術后3個月評估病人口腔健康相關生活質量。
1.3.4 滿意度
術后3個月,采用我院自制的滿意度調查問卷對病人進行滿意度調查,包括術后口腔功能恢復情況、修復美觀度、舒適度3個方面,量表內容,效度指數為0.854,Cronbachsα系數為0.840,總分為100分, ?80 分為滿意, 60~79 分為基本滿意, lt;60 分為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例數 + 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 ×100% 。
采用SPSS23.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據。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定量資料采用均數士標準差 描述,行獨立樣本t檢驗;定性資料以例數、百分比 (% )描述,行 χ2 檢驗。以 Plt;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病人疾病認知水平比較
術前兩組病人疾病機制、疾病誘因、口腔清潔、疾病危害4個維度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Φ(P)= 0.05);術后3個月,研究組疾病機制、疾病誘因、口腔清潔、疾病危害4個維度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lt;0.05) 。見表1。
2.2兩組病人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比較
術前,兩組病人SESS口腔就診、正確刷牙、平衡 飲食評分及總分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gt;0.05);術后3個月,研究組口腔就診、正確刷牙、平衡飲食評分及總分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lt; 0.05)。見表2。
2.3 兩組病人OHIP-14評分比較
術前,兩組病人OHIP-14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gt;0.05) ;術后3個月,研究組OHIP-14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lt;0.05) 。見表3。
2.4兩組病人滿意度比較
研究組病人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lt;0.05) 。見表4。
3 討論
牙缺失的常見原因包括牙周炎、齲病、退行性脫落、意外事故等,臨床多以義齒材料進行修復。種植義齒由于無須取戴、舒適度高、美觀性強等優(yōu)勢,受到病人的廣泛認可,但若修復后不能進行正確維護,則會影響病人的語言、進食以及生活質量。隨著生物醫(yī)學模式的改變和醫(yī)療條件的改善,病人對牙列缺損、缺失修復效果的要求越來越高。由于缺乏對種植義齒的全面、客觀認識,部分病人在就診過程中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負面情緒,治療期間病人往往反應敏感,影響治療耐受性,甚至出現抵觸、抗拒治療的情況[17]。研究顯示,口腔科病人治療時出現緊張、恐懼者約占 20%[18] 。因此,實施有效的心理護理非常必要?;诖?,本研究為口腔種植義齒修復病人實施強化口腔健康教育聯合全程心理護理,并與常規(guī)護理進行比較。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實施強化口腔健康教育聯合全程心理護理干預后疾病機制、疾病誘因、口腔清潔、疾病危害、口腔就診、正確刷牙、平衡飲食評分及SESS總分均高于對照組,OHIP-14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lt;0.05) ;且研究組病人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lt;0.05) 。研究結果表明,對口腔種植義齒修復病人實施強化口腔健康教育聯合全程心理護理能夠改善病人的疾病認知、口腔保健自我效能水平及口腔健康相關生活質量,增加病人的滿意度。據報道,健康教育對提高病人口腔護理行為有促進作用[19]。個性化健康教育以人為本,綜合、全面地看待病人,了解病人對疾病的認知程度,采用科學的指導方式幫助病人正確表達期望,繼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健康教育[20]??谇环N植修復前、治療期間病人易產生焦慮情緒,影響其配合度及治療效果。治療過程中給予病人充分的心理支持,通過評估、干預和支持滿足病人的心理需求,采取多種干預手段應對病人出現的心理問題。本研究結果顯示,隨著護理干預的不斷深入,病人逐漸掌握口腔維護知識,干預后大多數病人基本養(yǎng)成良好的口腔衛(wèi)生習慣??谇槐=『投ㄆ趶驮\在種植義齒修復病人治療中起重要的作用,自我效能得分高的病人有更好的口腔保健行為。提高病人對種植義齒的認知程度,能夠有效緩解病人術中的焦慮狀況和疼痛感受,增加病人治療依從性[21]。強化口腔健康教育可最大限度地開發(fā)病人參與護理的能力和對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護理人員通過早期提高病人疾病認知,幫助病人重建其對口腔種植修復的認知,補充口腔健康及修復應對技巧方面的知識,緩解因病人認知不足出現的恐懼心理,在治療過程中提高配合度,從而保證修復效果。有研究發(fā)現,口腔健康教育和必要的護理干預措施可以提高病人的生活質量[22]。種植義齒修復病人的口腔健康相關生活質量反映牙齒缺失對病人生活質量的影響以及種植義齒修復后病人生活質量的改善程度。護理人員了解病人的心理狀態(tài)和需求,將心理護理貫穿于整個圍術期,圍繞術前、術中、術后不同階段對病人進行個性化的護理,有助于病人充分了解口腔相關健康知識,促進口腔健康狀況的恢復。
4 小結
綜上所述,實施強化口腔健康教育聯合全程心理護理可提高口腔種植義齒修復病人的健康認知水平及自我保健意識,改善口腔健康相關生活質量,從而提高病人滿意度。
參考文獻:
[1]卞思雨.精細化護理在牙槽嵴低平老年患者全口義齒修復中的作用[J].名醫(yī),2024(15):75-77.
[2] 馬麗.口腔護理干預在慢性牙周炎種植義齒修復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24,35(7):1101-1103.
[3] 蘭曉煒,林燕,謝娟.個體化認知行為干預結合健康教育在種植牙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西醫(y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4,10(3):91-93.
[4]沈婷婷.口腔護理在慢性牙周炎種植義齒修復中的效果觀察及價值體會[J].當代臨床醫(yī)刊,2023,36(5):103-105.
[5]徐穎欣.綜合健康教育模式對種植牙患者心理狀態(tài)和口腔健康相關生活質量的影響[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6):922-923.
[6]鄧偉華,陳廣盛.心理護理配合香薰療法在口腔種植術中臨床效果的評價[J].中國口腔種植學雜志,2017,22(3):134-136.
[7]翁海燕,吳玲飛,羅碧云.心理護理在緩解口腔種植修復術后焦慮的應用效果研究[J].全科護理,2017,15(18):2237-2239.
[8] 程錫芳,黃小玲,丁香蓮.心理護理干預在口腔種植手術中的臨床效果觀察[J].全科口腔醫(yī)學電子雜志,2017,4(11):42-43.
[9] 陸怡,陳潤元.知信行理論的護理干預對牙周牙髓聯合病變患者口腔健康行為及疾病知識認知度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14):2588-2589.
[10] 吳迪,張燕,梁會,等.牙周炎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的漢化及信效度評價[J].中華護理雜志,2015,50(6):758-762.
[11] 吳迪.慢性牙周炎患者口腔保健自我效能量表的漢化及應用研究[D].天津:天津醫(yī)科大學,2016.
[12]SWELEMAA,GUREVICHKG,FABRIKANTEG,etal.Oralhealth-relatedqualityoflifeinpartiallyedentulouspatientstreatedwithremovable,fixed,fixed-removable,andimplant-supported prostheses[J].IntJProsthodont,2014,7(4):338-347.
[13]辛蔚妮,凌均棨.“口腔健康影響程度量表(OHIP-14中文版)”與“老年口腔健康評價指數(GOHAI中文版)\"的比較研究[J].口腔醫(yī)學研究,2014,30(3):252-257.
[14]SLADEGD,SPENCERAJ,LOCKERD,etal.Variationsinthesocialimpactoforal conditionsamongolderadultsin SouthAustralia,Ontario,andNorthCarolina[J].JDentRes,1996,75(7):1439.
[15]辛蔚妮,凌均柴.口腔健康影響程度量表的驗證研究[J].中華口腔醫(yī)學雜志,2006,41(4):2.
[16]FUERSTG,GRUBERR,TANGLS,etal.Enhanced bone-to-implantcontact byplatelet-released growth factorsin mandibularcortical bone:a histomorphometrie study in minipigs[J].Int JOralMaxillofaeImplants,2003,18(5):685.
[17]劉靜.口腔護理干預在慢性牙周炎種植義齒修復中的效果研究[J].現代醫(yī)藥衛(wèi)生,2020,36(6):920-922.
[18] 肖雯雯.人性化護理對進行全口義齒修復患者的影響探討[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20,7(35):131.
[19] 陳曉東,王春梅.個性化健康教育對種植體周圍炎發(fā)病率的影響效果研究[J].口腔醫(yī)學研究,2013(4):350.
[20] 羅蝶華.個性化健康教育降低糖尿病病人種植體周圍炎發(fā)生率的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7,31(11):1368-1369.
[21] 彭寧.強化宣教對種植牙患者治療依從性的影響觀察[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4,12(3):146-147.
[22] 馬婧,王穎,安奇志.延續(xù)性口腔健康教育對老年牙周病患者治療效果的影響[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6,22(24):3506-3509.
(收稿日期:2025-02-27;修回日期:2025-04-12)
(本文編輯張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