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sign and application of protective restraint observation and inspection record sheet in the psychiatricdepartment
TheAffiliated Brain Hospital ofNanjingMedical University,Jiangsu 21oo29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Shoujuan,E-mail:1375564734@qq.comKeywordspsychiatric department; protective restraint; observation and inspection record sheet; nursing
摘要目的:設計精神科保護性約束觀察巡視記錄單并探討其應用效果。方法:參考精神衛(wèi)生法、專家共識、大量文獻,結(jié)合精神科的特殊性設計精神科保護性約束觀察巡視記錄單,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23年5月—10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100例均行保護性約束的病人,將應用保護性約束觀察巡視記錄單前(2023年5月—7月)收治的50例病人設為對照組,將應用保護性約束觀察巡視記錄單后(2023年8月—10月)收治的50例病人設為觀察組,采用前瞻性類實驗性研究方法,觀察約束單應用前后病人約束時間、約束病人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各個班次護士對于保護性約束的規(guī)范執(zhí)行情況及家屬對護理工作滿意率。結(jié)果:應用保護性約束觀察巡視記錄單后約束時間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均低于使用前,且各個班次護士約束規(guī)范執(zhí)行率及家屬對護理工作滿意度均高于運用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lt;0.05) 。結(jié)論:精神科保護性約束觀察巡視記錄單的運用能縮短病人約束時間,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約束護理質(zhì)量。
關(guān)鍵詞精神科;保護性約束;觀察巡視記錄單;護理
doi:10.12102/j.issn.2095-8668.2025.09.031
精神科病人因疾病本身的特點易出現(xiàn)傷人毀物、自傷自殺和不配合治療的現(xiàn)象,為了及時控制危害行為的發(fā)生甚至升級,保護性約束成為精神科病房對急性期病人實施的強制性保護措施,中華護理學會精神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制訂的《精神科保護性約束實施及解除專家共識》等[1-2]建議,在沒有其他可替代措施的情況下,采取最低程度和最短時間的約束措施,用來及時控制危害行為的發(fā)生和進一步升級。在病人有沖動、自殺等行為時,保護性約束可以起到有效的保護作用,另一方面也會對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動能力、認知功能和心理等造成不良影響,如導致醫(yī)護人員受到傷害[3-4],產(chǎn)生挫敗感[5]。據(jù)統(tǒng)計,國外精神科保護性約束的使用率為 3.8%~34.1%[6-7] ,我國精神科保護性約束率為 32.05%~65.48%[8-9] 。已有研究顯示,目前保護性約束普遍使用,精神科的約束病人由于精神癥狀比較重、護士能級和能力的差異,特別是護理事項的瑣碎和精神科病房管理的特殊性,往往導致護理交接內(nèi)容繁雜,需要交接的重點內(nèi)容不同,容易出現(xiàn)交接事項不清,出現(xiàn)遺漏、責任不明等問題。為此,我院精神科針對此弊端自行設計了保護性約束觀察巡視記錄單(以下簡稱約束單),用于臨床工作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F(xiàn)報告如下。
T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23年5月一10月我院精神科收治的100例行保護性約束的病人,其中精神分裂癥44例,雙相情感障礙20例,抑郁癥16例,躁狂癥12例,心境障礙8例。將應用約束單前(2023年5月一7月)收治的50例病人設為對照組,將應用約束單后(2023年8月一10月)收治的50例病人設為觀察組。對照組50例病人中,男22例、女28例,年齡( 35.78±
6.46)歲;觀察組50例病人中,男29例、女21例,年齡(35.22±6.91) 歲。兩組病人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Pgt;0.05) ,具有可比性。兩組病人診斷符合國際疾病分類(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診斷標準[1°,均因精神癥狀所致暴力傷人、毀物、自傷、自殺、出走和拒絕治療等危險性行為而接受約束。納入標準:符合ICD-10相應的精神疾病診斷標準;年齡 18~ 60歲;均因精神癥狀出現(xiàn)暴力傷人、毀物、自傷、自殺、出走和拒絕治療等危險性行為而接受約束;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家屬拒絕簽署知情同意書;因特殊原因不適合約束身體任何部位的病人。
1.2方法
1.2.1 成立精神科約束單課題組
科室成立精神科約束單課題組,由2名醫(yī)生(主任醫(yī)師1名、主治醫(yī)師1名)6名護士(科護士長1名、護士長1名、主管護師2名、N2級及以上護師2名)組成,其中3名為精神科??谱o士。組長的主要任務是對約束單使用情況進行質(zhì)控,約束單設計參考精神衛(wèi)生法及專家共識,并查閱大量文獻,結(jié)合精神科的特殊性,經(jīng)過頭腦風暴,設計表格,確保表格內(nèi)容盡可能涵蓋約束病人的各項狀況,小組討論修改后達成一致,確定初稿。經(jīng)過臨床試用,征求精神科全科護士意見,課題組對核查單進行了再次討論和修改,最終設計約束單的最終版本。由3部分組成,包括表首、約束相關(guān)內(nèi)容和備注。表首為一般資料,包括姓名、科室、病區(qū)、床號、住院號;約束相關(guān)內(nèi)容包括日期、時間、約束原因(沖動、自殺自傷、出走、不合作、行為紊亂、意識障礙)約束帶數(shù)、約束部位(備注:雙肩、雙手、雙足)松緊度(備注:松、正常、緊)肢體血運(備注:紅潤、瘀紫、腫脹)、皮膚(備注:完整、擦傷、破潰)病人臥位(備注:平臥、坐位、左側(cè)臥、右側(cè)臥)意識(備注:清醒、嗜睡、昏迷)、行為表現(xiàn)(備注:平靜、興奮、抑制)生活護理(備注:洗臉、口腔護理、喂水、喂食、如廁、擦?。┢渌昂灻?4個子項。在病人約束期內(nèi),護士需按照約束單上的項目逐條觀察、評定、落實,采取具體情況具體書寫的形式,做到書寫簡便、一目了然、節(jié)約時間,達到實用、明了、方便的目的。
1.2.2 約束單的應用
管理約束病人的護士必須是N2級及以上能級的護士(高年資護士),采取大夜班與白班、白班與小夜班、小夜班與大夜班順序交接班,交接班護士逐個解開約束工具,仔細檢查約束部位的皮膚和肢體活動情況,重點檢查腋窩、手肘、手指、手腕、足踝處皮膚有無破損、發(fā)紅、血運障礙等,每班接班護士提前 15min 到崗進行床頭交接班,了解約束病人的基本情況,接班的高年資護士根據(jù)病人實際情況,逐項填寫約束單內(nèi)容,特殊事項在其他欄目中填寫,防止漏填現(xiàn)象發(fā)生。如實際情況與交班內(nèi)容不符,向交班護士核實情況,如實填寫核對項目,并在全部選項填寫完成后簽字確認。
1.2.3 使用約束單的質(zhì)量控制
約束單正式使用前,全科護理人員進行了3次集中培訓,了解及時、準確記錄約束單的重要性和使用注意事項,掌握約束相關(guān)知識和操作技能,要求全體護士認真貫徹執(zhí)行,確保知曉率和落實率均達到 100% ○約束單護理項目由病區(qū)高年資護士執(zhí)行后,再由護士長和病區(qū)質(zhì)控小組成員檢查,評價標準參照2013年我國頒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wèi)生法》1的相關(guān)指南和2017年美國、芬蘭等國家發(fā)布的《約束專家共識》12],以及2022年中華護理學會發(fā)布的《精神科保護性約束實施及解除專家共識》[13]。約束單由精神科各病區(qū)組長每天統(tǒng)計整理使用情況,對上周使用情況進行歸納總結(jié),對使用中存在的疑點及難點進行討論,并將其列為科室質(zhì)控重點,提出整改意見。如使用約束單后護士建議:手部統(tǒng)一使用磁扣型約束帶;護理約束病人的護士必須是高年資護士。討論后精神科病區(qū)購買了5副磁扣型約束帶,使用磁扣型約束帶有助于提高病人的舒適度,利于觀察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能有效降低病人自行掙脫的概率,從而避免了對病人本身及其他病人的二次傷害;執(zhí)行護理約束的護士必須是能級在N2級及以上的高年資護士,高年資護士掌握更多的知識和技能,能更高效地完成急癥發(fā)病期病人的診療任務,提高護理水平,更好地為病人服務。約束單使用后,每日由白班高年資護士統(tǒng)一放在所在床位標注的約束冊內(nèi),病人出院時科室按病人的約束日期順序整理歸檔,保存半年。
1.3 效果評價
1.3.1 評價方法
1)約束時間:以身體約束解除時間減去身體約束開始時間計算;同時約束多個部位時,不需要重復記錄;如果多次使用身體約束,需要記錄累積時間。2)規(guī)范執(zhí)行情況:記錄每次護理交接內(nèi)容,包括約束帶數(shù)、約束部位、松緊度、肢體血運、皮膚、病人臥位、意識、行為表現(xiàn)、生活護理9項。遺漏或與實際情況不符1項按遺漏1次計算。3)約束相關(guān)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記錄松緊度不規(guī)范,約束部位淤血、腫脹,肢體未處于功能位,皮膚擦傷或破潰情況。4)家屬對護理工作滿意度情況: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diào)查表評估病人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滿分為100分, ?80 分為非常滿意, 60~79 分為滿意, lt;60 分為不滿意,護理滿意率= (非常滿意例數(shù) + 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 ×100% ,采取問卷調(diào)查方法讓病人家屬評分,評估病人家屬滿意率。
1.3.2 臨床護理效果
約束單記錄準確及約束的規(guī)范程度,是指護士在約束單上所記錄的內(nèi)容與病人實際情況符合程度,護理記錄準確性 = 護理約束單書寫準確份數(shù)/護理約束單抽查總份數(shù) ×100% ,護士質(zhì)控小組每周隨機抽查高年資護士所管約束病人約束單的記錄情況,約束單使用前后抽查護理記錄單各100份。抽查內(nèi)容包括:1)身份識別情況,根據(jù)病人面貌特征每次提問能準確說出約束病人的姓名、床號、住院號為規(guī)范,有1項回答不出來即視為不規(guī)范。2)約束部位及帶數(shù):病人約束期間約束部位記錄與實際情況一致視為規(guī)范,反之則視為不規(guī)范。3)松緊度:約束用具松緊度以能容納 1~ 2橫指及約束用具應固定在病人不可及處,固定于不可移動物體上視為規(guī)范,反之視為不規(guī)范。4)肢體血運:紅潤為規(guī)范,淤紫或腫脹為不規(guī)范。5)皮膚情況:皮膚完整為規(guī)范,皮膚擦傷或破潰即為不規(guī)范。6)病人臥位:臥位與時間節(jié)點相一致為規(guī)范,反之即為不規(guī)范。7)生活護理:巡視單上記錄的時間與實際情況和護理文書記錄一致為規(guī)范,反之即為不規(guī)范。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定量資料以均數(shù)士標準差 描述,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定性資料以例數(shù)、百分比(% 描述,組間比較采用 χ2 檢驗;檢驗水準 α=0.05 。
2 結(jié)果
2.1 兩組病人一般資料比較(見表1)
2.2約束時間及規(guī)范執(zhí)行情況(見表2)
2.3兩組約束相關(guān)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比較(見表3)
2.4兩組家屬對護理工作滿意情況比較(見表4)
3 討論
3.1約束單的應用有助于縮短病人的約束時間,提高家屬對約束護理的滿意率
約束單的應用使護士能動態(tài)地掌握病人的病情變化,并依此增減約束帶的數(shù)量或解除約束,從而縮短病人被保護性約束的時間。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約束時間短于對照組( ?Plt;0.001) ,家屬滿意度高于對照組( Plt;0.05) 。分析原因:約束單應用前,全科護理人員進行了3次集中培訓,確保知曉率和落實率達到100% ,高年資護士、護士長、病區(qū)質(zhì)控小組成員形成三級質(zhì)控;在執(zhí)行、記錄約束單的過程中,N2級及以上能級的護士逐條查對執(zhí)行,家屬探視期間,護士能利用巡視單詳細、快速地讓家屬了解病人一天的動態(tài)變化,并快速解答家屬關(guān)心的問題。
3.2約束單的應用有助于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本研究結(jié)果表明,約束單的應用可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這可能是由于約束單給予護理人員清晰的指引,提高了護士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眾所周知,護士在病人身體約束的使用中占據(jù)著主導地位[14],不恰當、不合理的約束會導致約束并發(fā)癥的發(fā)生。Salehi等[15]在伊朗的一項調(diào)查研究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臨床護理人員缺乏約束知識及在職培訓。本研究要求護士在病人保護性約束期間 15min 評估1次約束帶的松緊度、肢體血液循環(huán)及行為表現(xiàn), 2h 內(nèi)根據(jù)病人的具體情況采取不同的松解方式松解1次。約束單作為提醒工具及時幫助引導護士完成各項措施,避免護士日常工作的隨意性。在長期記錄過程中,促使護士對約束相關(guān)工作內(nèi)容執(zhí)行發(fā)生質(zhì)的改變。
3.3約束單的應用可提高護士約束規(guī)范執(zhí)行率
Gu等[16]研究發(fā)現(xiàn), 48.69% 使用約束的病人無相關(guān)護理記錄,護士主要記錄確認約束時間、約束部位和類型,但沒有記錄約束解除時間以及約束并發(fā)癥,知情同意的病人不足 1/3 。Dos等[17]對重癥監(jiān)護病房成人病人使用身體約束的適應證、并發(fā)癥、護理和替代策略的證據(jù)總結(jié)發(fā)現(xiàn),護理人員因缺乏約束知識出現(xiàn)不規(guī)范約束使用現(xiàn)象。Mayerl等[18]研究發(fā)現(xiàn),影響約束的因素還包括護士的約束態(tài)度和信念。目前,臨床護士對病人身體約束存在誤區(qū),認為身體約束的作用是利大于弊而忽視了對病人造成的傷害,部分護士認為使用約束是一種自我保護,可以減輕工作量[19-20]。因此,積極引導護理人員認識約束對病人可能產(chǎn)生的危害,形成約束的正確認知,掌握約束指征和操作技巧等,是十分必要的[21]??傊?,推動規(guī)范化約束使用的必要保障就是應用約束單。
4小結(jié)
本研究應用的約束單是根據(jù)過程評估的結(jié)果制訂的優(yōu)化版本,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理念,可以減少身體約束的使用,同時能夠?qū)ψo士執(zhí)行約束流程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優(yōu)化了流程,使用更方便,記錄功能發(fā)揮更充分。除其他外,增添了“約束原因”相關(guān)內(nèi)容,能簡單明了地提醒護理人員在護理此類病人時重點關(guān)注病人的\"五防\"動態(tài)(精神科“五防”:沖動指暴力即“防黑”,自殺自傷指流血即“防紅”,出走指外跑即不安心住院即“防綠”,不合作是不配合服藥即“防藏藥”,行為紊亂和意識障礙即“防跌倒”),評估潛在的不安全行為,提前對病人可能出現(xiàn)的突發(fā)情況制訂應急處理流程?!安∪伺P位”一欄不再是簡單的臥位,“生活護理\"后面增加了“其他”一欄,這些都能全面、人性化的記錄。約束單規(guī)定 15min 記錄1次病人的情況,區(qū)別于原來半小時巡視1次,充分體現(xiàn)護理人員給予保護性約束病人的一級護理,且符合精神衛(wèi)生法的要求,同時準確、及時、描述性記錄對于醫(yī)療、護理非常重要。但紙質(zhì)版約束單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不僅增加了護理人員書寫的工作量,且易破壞,保存期限僅半年,在信息化的時代,將約束單納入醫(yī)院文書系統(tǒng)中,便于查閱及延長保存期限。
參考文獻:
[1]蔡壯,許冬梅,高靜,等.精神科保護性約束實施及解除專家共識 [J].中華護理雜志,2022,57(2):146-151.
[2] 王晨,許冬梅,邵靜,等.精神科住院抑郁癥患者自殺預防及護理 干預措施專家共識[J].中華護理雜志,2022,57(18):2181-2185.
[3] CHIEZEM,HURSTS,KAISERS,etal.Effectsofseclusionand restraint in adult psychiatry:a systematicreview[J].Frontiersin Psychiatry,2019,10:491.
[4]CUSACK P,CUSACK FP,MCANDREW S,et al.An integrative review exploring the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harm inherent inusingrestraint inmental health inpatientsettings[J].IntJ MentHealthNurs,2018,27(3):1162-1176.
[5]KHATIBA,IBRAHIMM,ROED.Rebuilding trustafterphysical restraint during involuntary psychiatric hospitalization[J].Arch PsychiatrNurs,2018,32(3):457-461.
[6] BEGHIM,PERONIF,GABOLAP,etal.Prevalenceandrisk factors for the use of restraint in psychiatry:a systematic review[J]. RivistaDiPsichiatria,2013,48(1):10-22.
[7]STAGGSV S.Trends in use of seclusion and restraint in response toinjurious assault in psychiatric unitsin U.S.hospitals,2Oo7-2013 [J].Psychiatric Services,2015,66(12):1369-1372.
[8] 彭建燕,吳冬梅,楊海軍,等.精神疾病患者保護性約束使用的現(xiàn) 況調(diào)查[J].上海護理,2021,21(5):43-45.
[9] 劉風蘭,朱艷玲,繆志梅,等.項目管理在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約束 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7,23(19):2499-2502.
[10] 范肖冬.ICD-10精神與行為障礙分類[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 社,1993:72-89.
[11] 佚名.中華人民共和國精神衛(wèi)生法[N].人民日報,2013-02- 06(014).
[12] 司天梅.激越患者精神科處置專家共識[J].中華精神科雜志, 2017,50(6):401-410.
[13] 中華護理學會精神衛(wèi)生專業(yè)委員會.精神科保護性約束實施及 解除專家共識[J].中華護理雜志,2022,57(2):146-151.
[14] PEREZD,PETERSK,WILKESL,etal.Physicalrestraintsin intensive care--an integrative review[J].Australian Critical Care, 2019,32(2):165-174.
[15]SALEHI Z,JOOLAEE S,HAJIBABAEEF,etal.The challenges of using physical restraint in intensive care units in Iran:a qualitative study[J].Journal of the Intensive Care Society,2O21,22 (1):34-40.
[16]GU T,WANG X,DENG N,et a1.Investigat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hysical restraint use in China intensive care units:a prospective,cross-sectional,observational study[J].Aust Crit Care, 2019,32(3):193-198.
[17]DOS SGF,OLIVEIRA EG,SOUZARC S.Good practices for physical restraint in intensive care units:integrative review[J]. Revista Brasileira deEnfermagem,2021,74(3):e20201166.
[18]MAYERL H,TRUMMER T,STOLZ E,et al.Nursing professionals' attitudes toward use of physical restraints in Styrian nursing homes Austria[J].Pflege,2019,32(1):57-63.
[19] SCHEEPMANSK,DIERCKXDCB,PAQUAYL,eta1. Restraint use in older adults in home care:a systematic review[J]. IntJNursStud,2018,79:122-136.
[20] FREEMAN S,YORKEJ,DARKP. The management of agitation inadult critical care:view and opinions from the multi-disciplinary team using a survey approach[J]. Intensive Crit Care Nurs,2019, 54:23-28.
[21]HALLDK,ZIMBROKS,MADURORS,et al.Impactof a restraintmanagementbundleonrestraintuseinanintensivecare unit[J].Journal of Nursing Care Quality,2O18,33(2):143-148.
(收稿日期:2024-10-17;修回日期:2025-04-06)
(本文編輯 張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