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知道,很多地方的春秋冬三季,空氣都容易變得干燥,尤其是在春天,很多朋友的嘴唇變得干裂,然后就要去舔,結果最終嘴唇的周圍都是紅色的皴裂,感覺很癢,嘴唇也起皮干燥,一開口說話,甚至會裂開。這到底是什么問題呢?該怎么辦呢?
羅大倫,原名羅大中,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博士后,北京中醫(yī)藥大學中醫(yī)博士,曾出版《古代的中醫(yī)》、《神醫(yī)這樣看病》、《這才是中醫(yī)》、《陰陽一調百病消》等普及中醫(yī)的書籍。
唇風的主要癥狀
此病叫唇炎,在中醫(yī)里面叫唇風,它主要有兩個癥狀。
1.干燥脫屑
唇紅部干燥,脫屑、皸裂,裂口處有滲出物或出血。患者有的可感覺唇干、灼熱或癢痛不適。
2.滲出結痂
唇部及唇周圍腫脹、糜爛、有炎性滲出物及出血,形成膿或血痂,撕脫痂皮則留糜爛面。
唇風從哪里來
這個病到底是怎么來的呢?
《黃帝內經》云:“脾氣通于口”,“脾之榮在唇”,所以,此病基本都是與脾胃失調有關的。一般情況,血液虧虛的時候,就容易因燥而動風,而這種情況,在春天尤其會突出。所以,明代著名中醫(yī)龔廷賢在《壽世保元》里面說:“蓋燥則干,熱則裂,風則腫,寒則揭。”
而一般情況下,血虛往往是全身性的,但是,此時脾血不足的情況卻很突出,反映在嘴唇上。所以,病位可以定位于脾,而血虛生燥,此病燥的特點非常明顯,所以,可以斷定多數(shù)情況是脾血不足的癥候。
在春天,萬物生發(fā),此時陰血不足,就會出現(xiàn)更加燥熱的情況,因此,在春天,此病多發(fā),而多虛熱之癥。
用四物消風飲加減
那么該怎么調理呢?
如果癥狀確認,那么調理可以用古代的方子一—四物消風飲加減:
生地15克、當歸9克、赤芍9克、川芎6克、懷山藥9克、白術9克、蓮子肉9克、柴胡6克、蟬蛻6克、薄荷6克、麥冬9克、石斛9克、炙甘草6克。
水煎服,早晚各服一次。孕婦忌用。
如果是小朋友有此病,舌苔比較厚膩,則可以酌情減量,比如用一半或者三分之一的分量,同時加上焦三仙各6克、炒雞內金6克。
【羅博士解方】
這個方子里面,用四物湯養(yǎng)血,但是沒有用四物湯原方的熟地,而是用生地,因為此時血虛生風,多有熱象,往往也會伴有虛熱,所以用生地代替熟地。而方子里面的四物湯,配合了補脾的懷山藥、白術等藥物,可以滋補脾血。同時,為了消除虛熱,加上了滋陰的麥冬和石斛。這種脾血不足的癥候,是春天我所見到的多數(shù)情況,我提供給大家,僅供參考,各位可以請中醫(yī)師幫助加減。
另外,這個病最重要的是不要用舌頭舔,一定要記住,越是舔,嘴唇干裂越嚴重,尤其是孩子,一定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