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4-7662(2025)03-0031-03
2016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xiàn)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開創(chuàng)我國高等教育事業(yè)發(fā)展新局面”。此后,教育部分別于2017年和2020年發(fā)布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和《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為高校開展體育課程思政建設工作提供了內容指引和方向選擇[2-3],自此以后,課程思政建設進入了高速發(fā)展期。國內體育學者置身其中,對“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展開大量研究,在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內涵與價值等本源性問題上進行了深入分析,并從“宏觀一中觀—微觀”視角探索了高校體育課程思政建設的發(fā)展思路、實踐方略以及具體方案等。然而,當前研究存在以理論研究為主、內容同質化、實證研究偏少的局限[4,因此,筆者以《綱要》為指引,以公共基礎體育類《健美操》課程為中心展開教學案例研究,挖掘與凝練課程思政元素,設計實施方案,在8個班開展教學實施并考察育人效果,8 0 % 以上學生認為規(guī)則和規(guī)范意識、審美意識、意志品質、精益求精和追求卓越的品質、健康向上和樂觀自信的精神風貌都得到很好的影響,并且有 9 6 . 5 % 的學生堅持每周2次以上的體育鍛煉,體質得到不同程度提升。
一、《健美操》課程思政教學案例描述
本案例以上海交通大學《健美課》課程的200名本科一年級學生為授課對象,授課對象年齡區(qū)間為18\~19歲,分別來自8個班。研究以《綱要》為指導,以“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為核心,結合健美操項目特征,將案例課程思政目標設定為培養(yǎng)學生:規(guī)則和規(guī)范意識;審美意識;身體、形象、氣質美感;克服困難與堅持不解的意志品質;精益求精與追求卓越的品質;健康向上與樂觀自信的精神風貌;良好運動習慣和健康生活方式。
案例教學內容部分參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2月出版的健美操編委會組編寫的《健美操》以及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9月出版的匡小紅編寫的《健美操》,具體包括:健美操運動基本知識、健美操競賽規(guī)則、健美操比賽賞析等;健美操基本步伐和基本動作;健美操套路(啦啦操套路、有氧舞蹈套路、拉伸套路);健美操創(chuàng)編、展示或比賽5。課程每學期為32個學時。
二、高?!督∶啦佟氛n程思政教學整體實施方案設計
(一)教學設計
本案例挖掘健美操課程各板塊內容的課程思政的價值塑造點,融入教
學活動、學生學習和課程評價全過程(見表1)。
(二)教學實施
1.課前預習
利用上海交通大學在線教學平臺,提前適當布置教學和思政相關的學習任務。如,課下觀看中國隊參加世界健美操錦標賽的比賽視頻,課上從動作、服裝、音樂、隊形、運動員精神面貌等方面談自己的看法和思考,課上教師結合交大體育系健美操隊員訓練日常、參加世界錦標賽的故事講解,進行感悟分享,使學生加深健美操運動認知的同時思想受到教育。
2.課中教學
準備部分,安排學生輪流承擔準備活動的任務,培養(yǎng)學生的組織能力、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自我學習與鍛煉的自律品格和勇于嘗試的精神;基本部分要求學生認真學練,培養(yǎng)學生克服困難,規(guī)范意識;分組學練和小組合作時要求學生積極參與交流和互動,培養(yǎng)團結協(xié)作意識、尊重他人意識和行為;結束部分要求學生積極自我總結與評價,看到自身的進步與不足,增強學生自評和自我反思能力。
3.課后復習
利用線上平臺安排課后實踐的任務和思政內容。通過在線教學平臺把動作套路內容通過多媒體或者視頻的形式準確地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通過視頻慢放、暫停、循環(huán)播放等模式進行個性化學習;學生可以通過視頻呈現(xiàn)出來的畫面獲得視覺上的享受,在健美操動作學習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自學自練能力。
此后,學生拍攝學練視頻并上傳學習平臺,教師及時接收信息后進行點評,根據(jù)學生呈現(xiàn)動作,及時調整和糾正錯誤動作;從上傳的作業(yè)視頻中挑選出優(yōu)秀的視頻進行動作講解,學生分享學練經(jīng)驗,明確差距和努力的方向,促進良性競爭,培養(yǎng)學生迎難而上的勇氣和進取精神。
在課后鍛煉環(huán)節(jié),學生每周至少1\~2次有規(guī)律地進行在線的有氧鍛煉打卡,養(yǎng)成體育鍛煉的習慣,培養(yǎng)學生的健康生活方式。
三、思考與建議
(一)“課程思政”引領公共基礎體育課程與德育同頻共振
高校公共基礎體育課“課程思政”的首要難點是體育專業(yè)知識技能教學中真善美的相互融通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學習體育知識技能的全過程。本研究緊扣理論和技能的知識點,挖掘思政元素,并融入教學活動各個環(huán)節(jié)。首先,結合課堂常規(guī)、體育比賽規(guī)則、課堂考核評價,引導學生形成規(guī)則意識,樹立公平公正價值觀。其次,互幫互助,培養(yǎng)學生團隊精神。如健美操小組學習中學生因原有的學習基礎、身體狀態(tài)和學習能力等不同,使得其在課堂中學習效果不一,但是,“集體至上”的目標一致可引導學生們產生共同的使命感、歸屬感和認同感,促進學生之間在課內、課外自覺地互幫互助,掌握快的隊員主動幫助掌握慢的隊員,發(fā)揮“學習榜樣”的作用,可提升其領導能力;掌握慢的隊員為了不拖“后腿”,在掌握快的隊員帶領下刻苦練習,可磨煉意志。學生反饋在互幫互助的過程中體會到團隊和個人的價值,同時掌握了團隊溝通的技巧和方法。第三,以外化內,提高學生的審美精神。健美操本身是審美類運動項目,項目本身的審美性是獨特的,健康美、形體美、音樂美、動作美的鑒賞都是構建審美價值觀的基礎,審美價值觀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生活學習中經(jīng)過長久的學習遷移、內化影響的過程中逐漸養(yǎng)成的。定期推送一些高質量的鍛煉視頻進行跟練和鑒賞,增強健美操學練的興趣,逐步增加審美意識,經(jīng)對學生訪問反饋,大多數(shù)學生自發(fā)拓展學練內容,體驗到了健美操運動帶來的樂趣,在提高了運動技能的同時,逐步養(yǎng)成鍛煉的習慣,培養(yǎng)了自信和樂觀的心態(tài),提高對自己形體的要求。最后,通過健美操技能練習,培養(yǎng)學生追求卓越、敢于突破的創(chuàng)新精神。調查反饋得到最多的是通過對動作的不斷練習提高及肯定,感受到了追求卓越所帶來的滿足感和成就感。
(二)“課程思政”激發(fā)學生興趣和參與度,提升公共基礎體育課教學質量
“課程思政”教學理念,能夠為提高高校公共體育基礎課教學質量提供新視角。高校女生因為理論知識匱乏、教材內容和教法手段單調、意志品質薄弱等原因,對體育課興趣不高,進而影響學校體育目標的實現(xiàn)[8。以課程思政建設為契機,本課程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突破單純理論課教學的模式,將理論知識點進行拆分,融合到每一節(jié)實踐課中,以理論指導實踐,實踐反思理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理論。調查中,超過 8 0 % 的學生表示學習到體育運動的理論知識,能夠指導自身的課內外運動鍛煉?!毒V要》中指出,要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模式,推進現(xiàn)代信息技術在“課程思政”教學中的應用,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深入思考[3]。本課程充分利用在線教學平臺,根據(jù)學生對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一步步展開,運用了示范法、小組討論、體驗式、互助式等多種教學形式,學生主動參與其中,課堂氣氛活躍。通過課后的學練視頻的分享與討論,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并主動思考。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 9 0 % 的學生認為課堂上拓展的思政內容對健美操及體育運動的學習和理解有幫助, 9 5 % 的學生認為“課程思政”的學習改變了對體育課的認識,有利于個人成長及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
(三)不斷探索,切實推動《健美操》“課程思政”建設
健美操“課程思政”還處于探索階段,尚未形成一個完整統(tǒng)一的體系,要求教師不斷進行探索。教師在教學中需圍繞健美操教學目標,深入挖掘健美操內容思政元素要點,根據(jù)實際情況,注重學生反饋,不斷總結經(jīng)驗,及時調整課程教學策略,不斷探索新的“課程思政”的教學方法,注重實施效果觀察,落實課內外一體化教學,把學生體育鍛煉作為常態(tài),方可達到以體育人的目的。需要不斷開發(fā)健美操思政素材,長期積累建立課程思政素材庫,促進健美操“課程思政”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健美操的育人作用,進一步推動健美操“課程思政”的實踐發(fā)展。今后的健美操課程思政教學還要根據(jù)每學期的具體情況進一步細化健美操“課程思政”價值點,豐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和手段,完善教學評價,逐步形成完整系統(tǒng)的健美操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真正實現(xiàn)健美操課程以“體育輔以德行”“完善人格,首在體育”的思政要求。
筆者以《健美操》課程為中心,以課程思政理念為指導展開案例研究,發(fā)現(xiàn)《健美操》課程思政建設能夠很好地實現(xiàn)“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完善人格、錘煉品質”的育人目標?!罢n程思政”是新時代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各類學校均在積極探索“課程思政”的教學實踐,體育教師需要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思考及完善,強化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三位一體,同行并重,為實現(xiàn)“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的課程目標不懈努力。
參考文獻:
[1]光明日報.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huán)節(jié)[EB/OL](2022-10-31)[2017-12-06] http://www.moe.gov.cn/jyb_xwfb/s6319/zb_2016n/2016_zb08/16zb08_gj/201612/t20161209_291438.html
[2]中國共產黨教育部黨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Z].教黨[2017]62號.
[3]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高等學校課程思政建設指導綱要[Z].教高[2020]3號
[4]鄭繼超.董翠香.朱春山.我國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思政研究:綜述與展望[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022,38(4).67-75.
[5]健美操編委會.健美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6]匡小紅.健美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7]劉純獻.劉盼盼.體育課程思政的內容、特點、難點與價值引領[J].體育學刊.2021.28(1):1-6
[8]夏貴霞.舒宗禮.課程思政視角下高校體育課程育人質量提升體系的構建:以華中師范大學為例[J]體育學刊.2020.27(4):7-13.
[9]朱靜華.高校女生體育課興趣現(xiàn)狀及培養(yǎng)的探討[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3(1):102-103.
推閱薦鐵 體育課程一體化叢書
內容簡介
《體育課程一體化叢書》是從學生學習的視角撰寫的教師用書,便于教師把握體育一體化教學的重難點和學生的學習進度,適用于各學段的體育教學。
《籃球教程》將籃球運動劃分為六大模塊,每個模塊的學習與專項運動能力等級對應,從學、練、賽、評四個方面構建學習體系,打破學段,實現(xiàn)籃球學習的上下銜接和系統(tǒng)化,適合各個學段的教學參考和指導。
郭文革,洛陽理工學院副教授,國家級武術裁判員,武術七段。曾多次在全國運動會武術比賽、全國大學生武術錦標賽等國家級賽事中擔任裁判員、裁判長。出版著作和教材8部,主持和參與課題11項,發(fā)表論文20余篇。
體育課程 武術教程
一體化叢書
有經(jīng)一體化,止個張子攜券的1-2項體育運動
以生為本,以學定,溫學,體,、,”、、、CORRLESO
《武術教程》以技擊方法為基本內容,以武術的三種運動形式為主線進行武術課程的設計,將武術基本功法、武術套路、格斗技術進行融合,設計出六大模塊,使學生能夠更系統(tǒng)地學習武術技術,提升武術技能,深化和拓展武術運動能力。
叢書亮點
作者信息
籃球教程定價:88.00元
于素梅,教育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育美育教育研究所副所長,國家健康科普專家?guī)焓着蓡T,《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修訂專家組成員,我國大中小(幼)體育課程一體化項目負責人。
●體育課程一體化,讓每個孩子終身熱愛1-2項體育運動
以生為本,以學定教,注重學法指導,體現(xiàn)“學練、賽、評”新樣態(tài)全彩圖示標準動作,規(guī)范教案和優(yōu)質課例展示30多個實驗區(qū)、1000多位“學過、練過、教過、研究過”的專業(yè)研究人員智慧巨獻
魏換強,石家莊市雷鋒小學教學副校長,石家莊市武術協(xié)會副主席,石家莊市小學體育兼職教研員,石家莊市名師,河北省骨干教師,全國百名優(yōu)秀考評員,國家武術一級裁判,武術六段。曾獲全國體育教師優(yōu)質課評比一等獎,擔任大中?。ㄓ祝w育課程一體化項目武術項目組組長。
郭永波,華南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訓練學,研究成果“集體對抗類項目訓練理念的研究”獲2012年中國體育科學學會科學技術獎二等獎,出版著作15部。
專家推薦
于素梅博士率領的研究團隊長達4年的“一體化”課程研究與教學創(chuàng)新,其本質就是圍繞這一重要基本理論問題與方法論進行的學術攻關。今天,我們又高興地看到,該研究在推出了系列研究論文與報告之后,又推出了更為系統(tǒng)、對課程建設和一線教學更具指導意義的研究成果:以各項運動項目的學理、排列理論、教程、評價為內容的系列成果,并以叢書形式出版。這是一件非??上部少R的事情,因為這是一項“硬核”的研究成果,它無疑是學校體育課程建設的一件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是值得眾多體育課程教學研究專家熱情關注的事情。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毛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