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首批新型浮動費率基金發(fā)行傳來首份捷報。東方紅資管周云管理的東方紅核心價值提前結束募集,募集上限為20億元。《財經》從基金業(yè)內了解到,截至6月5日,已有24家基金公司旗下的新型浮動費率基金已在陸續(xù)發(fā)行中。
為了支持自家公司產品發(fā)行,有多家公司宣布自購,包括興證全球基金、博時基金、中歐基金、東方紅資管、天弘基金等。其中,興證全球基金出資2000萬元自購陳聰管理的興證全球合熙基金,中歐基金自購的中歐大盤智選則為此批基金中唯一一只發(fā)起式產品。
浮動費率基金并非新鮮事物,但近期推出的26只產品有其特殊意義。作為《推動公募基金高質量發(fā)展行動方案》(下稱《方案》)出臺后推出的首批浮動費率產品,它們是公募基金改革邁入深水區(qū)的標志性動作,更是行業(yè)從“規(guī)模導向”向“投資者利益優(yōu)先”轉型的實質性突破,亦承載著重塑行業(yè)生態(tài)、扭轉公眾不佳印象的重任。
在費率結構上,這批產品也與以往的浮動費率基金有所不同。從持有人角度出發(fā),結合持有時長與回報水平兩方面考慮,將費率細化至“單客戶、單份額”維度,力求以“千人千面”的差異化收費實現(xiàn)更公平的定價機制。
對于基金公司來說,這種挑戰(zhàn)不僅來自復雜算法帶來的會計難度,更是對基金管理人從投資能力到風控水平的全面考驗。
從各家公司派出的擬任基金經理陣容也可以清晰看到轉型趨勢。此次擔綱者更多是“價值型”“均衡型”“底倉型”選手,而非風口浪尖上的“明星經理”。在過去更看重短期排名和收益、忽視基準的環(huán)境里,他們的長跑策略缺乏市場關注,因此規(guī)模普遍不大。如今,他們憑借扎實的業(yè)績和穩(wěn)健的風格走到臺前,成為首批產品的中流砥柱。
與此同時,在全球AI浪潮和中國權益資產價值重估的進程中,成長股投資依然是基金經理們的重要戰(zhàn)場。新型費率設計模式將驅動基金經理們在追求成長收益的同時,更為精準地衡量每一分波動背后的風險與收益。
本次推出的新型浮動費率基金,在費率機制與基準錨定上實現(xiàn)了兩大關鍵升級。
“新型浮動費率基金管理費率與持有時間、持有回報水平掛鉤?!背啃牵ㄖ袊┗鹧芯恐行目偙O(jiān)孫珩分析,投資者持有滿一年后,若年化收益率跑輸業(yè)績比較基準3%或更多,管理費率降至0.6%/年;表現(xiàn)一般時維持1.2%/年;年化收益率為正且跑贏業(yè)績比較基準超6%,管理費率升至1.5%/年。
以100萬元投資為例,若基金跑輸基準3%,相比1.2%固定費率,管理費支出將從1.2萬元降至6000元;如果跑贏基準6%以上且獲得正收益,管理費則為1.5萬元。
在最新公布的《方案》中,以往缺乏存在感的業(yè)績比較基準成為此輪基金改革中最重要的錨?!斗桨浮诽岢觯瑢⒅贫ü蓟饦I(yè)績比較基準監(jiān)管指引,明確基金產品業(yè)績比較基準的設定、修改、披露、持續(xù)評估及糾偏機制,對基金公司選用業(yè)績比較基準的行為實施嚴格監(jiān)管,切實發(fā)揮其確定產品定位、明晰投資策略、表征投資風格、衡量產品業(yè)績、約束投資行為的作用。
據(jù)了解,各家公司已根據(jù)監(jiān)管要求調整考核體系,強調基金經理獲得超額回報的能力。匯添富基金方面即表示,一方面堅持三年期以上長周期考核,對價值觀正確、風格清晰穩(wěn)定的基金經理給予時間和耐心;另一方面將對“風格漂移”“追漲殺跌”造成投資者收益受損的行為進行嚴格扣罰。
從此次浮動費率基金發(fā)行的實際情況來看,各家基金管理人在業(yè)績基準與基金經理人選的匹配度也比以往更為重視。
基準方面,滬深300指數(shù)仍是主流基準,其次是中證800指數(shù),也有少量基金選擇了中證800成長指數(shù)、中證500指數(shù)以及中證A500指數(shù)。
人選方面,大盤風格均衡型選手居多。此類基金經理亦被稱為“底倉型選手”,以滬深300業(yè)績比較基準為錨點,通過精細化的行業(yè)配置和選股來創(chuàng)造超額收益,因此他們的投資方法論與浮動費率產品和業(yè)績掛鉤的機制具有天然的適配性。
長期跑贏基準并不簡單。此前監(jiān)管層在《方案》中提出,要求對基金經理投資收益全面實施長周期考核機制,其中三年以上中長期收益考核權重不低于80%,對于業(yè)績低于基準超過10%的基金經理還將下調薪酬。《財經》統(tǒng)計全市場主動權益類基金經理發(fā)現(xiàn),要想長期收益在基準-10%之上,難度非常大。過去十年里僅有不到10%的基金能夠跑贏三年期滾動式績效考核。
值得欣喜的是,若以上述標準衡量本次發(fā)行浮動費率基金經理的表現(xiàn),可發(fā)現(xiàn)27位基金經理中,有8位基金經理歷經市場牛熊檢驗,做到了任期內連續(xù)戰(zhàn)勝基準或在基準-10%之上。包括鵬華基金袁航、東方紅資管周云、華安基金欒超、安信基金袁瑋、南方基金李錦文、易方達基金劉健維、廣發(fā)基金王明旭、景順長城農冰立。
此外,《方案》提出,基金公司應合理約束單個基金經理管理產品數(shù)量和規(guī)模,加強對管理規(guī)模較大的基金經理持股集中度的監(jiān)測力度與風險提示。從此次浮動費率基金經理名單來看,各家公司在擬任基金經理時也經過了審慎考慮。
管理規(guī)模方面,27位基金經理中,僅有三位基金經理的現(xiàn)有管理規(guī)模超100億元,有18位管理規(guī)模在50億元以下。
在歷經多輪市場檢驗的基金經理名單中,有多位價值老將坐鎮(zhèn)。
東方紅資管周云管理基金近十年,目前管理基金規(guī)模達132.75億,代表作東方紅京東大數(shù)據(jù)混合。在他管理的九年多時間里,任期回報達191.68%,年化回報達11.65%,最大回撤僅26.22%(數(shù)據(jù)截至2025年6月2日,下同)。
鵬華基金袁航管理基金超十年,代表作鵬華先進制造,任期回報達208.8%,年化回報11.25%,目前任職基金總規(guī)模為56.38億元;南方基金李錦文,管理公募基金年限超六年,目前管理基金規(guī)模77.41億元,代表作南方智慧混合任期回報171.49%,年化回報16.65%。
在兼顧收益與風控的選手中,安信基金袁瑋相對突出。管理公募基金超九年,年化回報近10%,最大回撤不超過30%。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其管理基金規(guī)模僅有12.41億元。他曾在公開訪談中表示:“絕對收益并不是年度層面的目標,甚至在某些年份我們產品也出現(xiàn)過虧損,但是產品凈值幾乎每一年都會創(chuàng)新高,保持了持續(xù)向上的勢頭?!?/p>
華安基金欒超亦是管理公募基金超八年的中生代,于2024年從新華基金轉至華安基金,現(xiàn)為北京權益團隊負責人。其單獨管理時間最長的基金為新華優(yōu)選成長混合,近六年時間里獲得了112.27%的任期回報,年化回報13.60%,最大回撤38%。
廣發(fā)基金王明旭管理專戶七年半,管理公募基金六年半,累計投資年限已有14年。其管理時間最長的廣發(fā)內需增長回報137.27%,年化回報14%,相對滬深300表現(xiàn)出較強的抗跌性。
從回撤控制的角度來看,南方基金袁立、中歐基金沈悅、景順長城農冰立、工銀瑞信郭雪松、東方紅周云、安信基金袁瑋、平安基金何杰、宏利基金孟杰、交銀施羅德基金黃鼎的任期回撤都控制在30%以內。其中沈悅、農冰立、周云的年化回報超過10%。
需說明的是,沈悅此前師從曹名長,旗下多只基金亦為多基金經理共管產品。近年來,中歐基金愈發(fā)強調團隊作戰(zhàn)機制。對于此次浮動費率基金,中歐基金表示,該基金適合三類投資者:一是資產配置型投資者,將其定義為“大盤底倉產品”;二是長期價值型投資者,愿意持有一定期限以上,看好中國核心資產;三是基準對標型投資,希望產品具有較穩(wěn)定的beta收益,可以與基準走勢相對一致。
從年化回報的角度來看,成長風格選手相對占優(yōu)。農冰立在工銀瑞信期間的年化回報達到16.72%,在景順長城管理景順長城品質長青期間年化回報高達21.48%,其管理的北交所基金284天里漲幅達到近150%,成為本批浮動費率基金中近年來業(yè)績最亮眼的基金經理之一。
農冰立擅長泛科技成長領域投資。2024年一季度開始,其便重倉泡泡瑪特并持有至今,如今股價漲幅已超7倍。如何在浮動管理費率產品中衡量波動背后的收益與風險,將成為成長風格選手需要思考的重要課題。
農冰立告訴《財經》,浮動管理費產品最大的差別在于向下波動時隱含的管理費收縮的設計。具體而言,基金經理需要有對特定產業(yè)更為深入了解和跟蹤。當行業(yè)出現(xiàn)高估的時候,對隱含的下行風險更為警惕,由此會更為精確地考慮安全邊際,進行風險結構平衡化。具體操作上,可能會更早止盈,以期做到一個相對來說更符合付費管理凈值曲線的要求。對于普通持有者來說,體驗也會更好。
除了農冰立,此次參與發(fā)行浮動費率基金的還有不少成長風格選手。具體包括:易方達劉健維、銀華基金王曉川、大成基金杜聰、嘉實基金李濤、匯添富卞正等。
其中易方達劉健維擔任基金經理近六年,長期深耕電子、計算機、通信(TMT)、新能源、高端制造及軍工等科技驅動型行業(yè),目前管理規(guī)模73.3億元,代表作易方達科融混合在他管理的近五年時間里獲得了91.38%的任期回報,年化回報13.0%,最大回撤46%。
除了派出實力老將,部分公司亦趁勢推出近年嶄露頭角的新生代。其中一些囿于管理年限、多人共管等因素,無法全面呈現(xiàn)個人實力。不過公司亦用自購、跟投的方式表達了對自家基金經理的信心。如興證全球基金跟投2000萬元的興證全球合熙擬任基金經理陳聰,2017年加入興證全球基金,擔任基金經理不滿三年。
對于新型浮動費率產品,陳聰?shù)墓芾磉壿嫼芮逦簭耐顿Y者體驗感的角度,首要目標是避免跑輸基準3%,其次追求6%以上的超額收益。他認為,相較于同業(yè)排名,對標透明化的指數(shù)反而讓目標更聚焦。“當可比對象從一群基金變成指數(shù),我能更清晰地分析偏離點,比如欠配了哪些行業(yè),是否需要戰(zhàn)術性追平?!?/p>
作為首批新模式浮動費率產品的參與者,這只基金不論是對于興證全球還是對陳聰而言都有重要意義?!拔蚁M阉鳛槲易约旱暮⒆右粯娱L期的培育它,能夠從小到大,用心慢慢把它做好?!标惵敱硎尽?/p>
此外,也有部分投資者擔心《方案》出臺后基金經理會錨定基準改做指數(shù)增強基金,從而變相“躺平”。對此,天弘基金權益投資部總經理賈騰表示,從競爭的角度而言,“躺平”就存在被淘汰的可能,長期來看,新型的費率結構會更利好長期業(yè)績好的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甚至持有人會偏好管理費高的基金,因為管理費高的基金業(yè)績更好,這樣反而會驅動基金公司加強投研力量,從而進入“良幣驅逐劣幣”的正向循環(huá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