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公安智慧政工作為公安工作信息化、智能化的關鍵,借助大數據等先進技術,對提升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效能意義重大。它能為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注入新活力,提升工作質量,增強公安隊伍凝聚力與戰(zhàn)斗力,推動公安工作整體的現(xiàn)代化轉型。但目前公安智慧政工建設發(fā)展面臨挑戰(zhàn),如何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提升其效能、優(yōu)化工作策略,是公安工作的重要課題,亟待深入研究。
二、公安智慧政工的技術架構
(一)公安智慧政工概念界定
據現(xiàn)有學者對相關概念的解讀,公安智慧政工運用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整合政工信息資源實現(xiàn)共享,優(yōu)化流程、挖掘數據輔助決策,創(chuàng)新服務并動態(tài)監(jiān)管,打造集信息整合、流程優(yōu)化、決策輔助、服務創(chuàng)新于一體的智能化體系,提升工作效能,助力公安隊伍現(xiàn)代化與科學管理。
(二)技術架構
基于對公安智慧政工知識的理解,結合常見技術應用邏輯及公安信息化建設等資料,從數據采集、存儲管理、分析應用、交互服務等環(huán)節(jié),梳理整合出技術架構,展現(xiàn)公安智慧政工體系的特點與運行機制。
1.數據采集層
數據采集層是公安智慧政工的基礎,負責收集多源數據,為后續(xù)的分析與應用提供豐富的數據資源。
(1)公安業(yè)務數據采集。從公安內部的各類業(yè)務系統(tǒng)中提取與政工相關的數據,如案件辦理信息、執(zhí)法記錄、勤務安排等。這些數據可以反映民警在日常工作中的表現(xiàn)、業(yè)務能力,以及面臨的工作壓力等情況。
(2)民警行為數據采集。內部系統(tǒng)行為數據,收集民警在公安內部辦公系統(tǒng)中的操作記錄,包括登錄時間、使用的功能模塊、操作頻率等。這些數據可以分析民警的工作習慣、對各類業(yè)務系統(tǒng)的熟悉程度和工作投人度。線下行為數據采集,借助物聯(lián)網技術和智能設備,采集民警在辦公場所、訓練場地等線下環(huán)境中的行為數據。
2.數據存儲與管理層
這一層主要負責對采集到的海量數據進行存儲、清洗、整合與安全管理,確保數據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1)大數據存儲技術構建數據倉庫。采用HDFS等分布式存儲架構或云存儲服務,構建大規(guī)模數據倉庫存儲政工數據。該架構擴展性強、容錯性高,能適應數據量增長,從而保障數據的可靠存儲。數據倉庫依據民警個人信息、業(yè)務績效、輿情等不同主題和業(yè)務需求進行分類組織,便于數據查詢與分析。
(2)數據清洗與整合。數據清洗處理采集數據的噪聲、錯誤、重復問題,如剔除業(yè)務異常值、糾正民警信息錯誤、過濾無效輿情,提升數據質量,為數據分析奠定基礎。數據整合把不同源格式數據關聯(lián),解決格式與語義沖突,如整合民警基本數據、業(yè)務數據、培訓數據等以建立完整檔案,并借助數據映射、轉換等技術,保障數據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3)數據安全管理。構建數據安全管理體系,保障政工數據的保密性、完整性與可用性。對民警身份信息、考核結果等敏感數據進行加密存儲與傳輸,依據崗位角色和工作需求設計嚴格的權限管理,防止數據泄露與非法訪問。定期開展數據備份及恢復演練,確保數據丟失或損壞時能快速恢復,保障業(yè)務持續(xù)運轉。
3.數據分析與應用層
該層利用先進的數據分析技術和算法,對存儲的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分析,為公安政工的各項工作提供決策支持。
(1)民警思想動態(tài)分析。通過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對民警在內部交流平臺、社交媒體上的言論進行情感分析和主題挖掘,并結合問卷調查、訪談等傳統(tǒng)方式收集的數據,綜合分析民警的思想動態(tài)。
(2)工作績效分析預測。運用數據挖掘算法,如決策樹、神經網絡等,對民警的業(yè)務數據、培訓數據、考勤數據等進行綜合分析,建立工作績效評估模型。該模型可以預測民警在未來工作中的績效表現(xiàn),識別高績效和低績效的民警群體,并分析影響績效的關鍵因素。
(3)民警心理狀況分析。利用機器學習算法對民警的行為數據、生理數據(如通過可穿戴設備采集的心率、血壓等數據),以及心理測評數據進行綜合分析,構建民警心理狀況評估模型。該模型能夠實時監(jiān)測民警的心理壓力水平、情緒狀態(tài)等,及時發(fā)現(xiàn)可能存在的心理問題或心理危機。
4.交互與服務層
交互與服務層旨在通過移動互聯(lián)網、智能終端等技術手段,實現(xiàn)政工服務的便捷推送和民警的互動參與,提升政工工作的服務質量和民警的滿意度。
(1)移動應用開發(fā)。開發(fā)公安智慧政工移動應用,集成多種政工服務功能,如培訓課程報名、政策法規(guī)查詢、心理咨詢預約、績效考核結果查詢等。民警可以通過手機、平板電腦等智能終端隨時隨地訪問應用,獲取所需的政工服務,提高服務的便捷性和及時性。
(2)消息推送機制。利用移動推送技術,根據民警的個人信息、崗位需求和興趣偏好,向民警精準推送個性化的政工信息和服務通知。
(3)民警互動參與平臺建設。在移動應用或內部網絡平臺搭建在線交流社區(qū),供民警交流工作、分享學習、討論熱點,讓民警自由發(fā)言、提問求助、增進溝通,從而營造團隊氛圍。政工部門借此分析民警的關注點與需求,調整工作策略。同時,建立意見反饋與調查系統(tǒng)。民警可對政工工作提意見建議、參與滿意度調查,如培訓后接收問卷反饋評價。政工部門整理分析反饋,改進工作,提升服務質量。
通過以上四個層次的技術架構,公安智慧政工可以構建一個完整的數據驅動、智能分析、便捷服務的工作體系,實現(xiàn)公安政工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轉型,為打造一支高素質、高水平的公安隊伍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和保障。
三、公安智慧政工的效能提升分析
(一)公安智慧政工的效能提升維度
1.思想政治教育精準化
(1)個性化學習方案定制?;诿窬膷徫惶攸c、知識水平、興趣愛好等數據,利用智能推薦系統(tǒng)為其精準推送思想政治學習內容,如定制化的在線課程、專題講座、案例分析等,滿足不同民警的學習需求,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實現(xiàn)思想政治教育從“一刀切”向“個性化”的轉變。
(2)學習效果實時監(jiān)測與評估。通過在線學習平臺記錄民警的學習行為數據,如學習時長、課程完成率、答題正確率、互動參與度等,運用數據分析模型實時評估學習效果,及時發(fā)現(xiàn)學習困難和問題,為教師調整教學策略和為民警提供個性化輔導提供依據,確保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有效達成。
2.隊伍管理智能化
(1)民警績效智能評估。整合民警的工作業(yè)績、執(zhí)法記錄、群眾評價、培訓成果等數據,建立科學合理的績效評估指標體系和智能評估模型,實現(xiàn)對民警績效的自動化、客觀化、精準化評估,為表彰獎勵、職務晉升、崗位調整等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持,激發(fā)民警的工作潛能和創(chuàng)造力。
(2)隊伍風險智能預警。利用大數據分析技術對公安隊伍中的潛在風險因素進行實時監(jiān)測和預警,如民警思想波動異常、工作壓力過大、違紀違法苗頭跡象等,通過建立風險預警模型和分級處置機制,及時采取針對性的干預措施,防范隊伍風險的發(fā)生和擴大,維護公安隊伍的純潔性和穩(wěn)定性。
3.心理輔導與關懷人性化
(1)智能心理測評與分析。借助人工智能心理測評工具,對民警的心理健康狀況進行定期、快速、全面地測評。通過對測評數據的深度分析,精準識別民警的心理問題類型、程度和潛在原因,為開展個性化的心理輔導和干預提供科學依據,提高心理服務的及時性和有效性。
(2)在線心理支持與干預。搭建在線心理服務平臺,為民警提供24小時不間斷的心理咨詢、情緒疏導、壓力緩解等服務,利用智能聊天機器人和專業(yè)心理咨詢師在線值班相結合的方式,滿足民警的多樣化心理需求,增強民警的心理韌性和抗壓能力,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圍。
(二)公安智慧政工效能提升方案
1.思想政治教育精準化提升方案
(1)優(yōu)化智能推薦系統(tǒng)算法。利用深度學習技術,分析民警崗位、知識、興趣等多維度的數據關聯(lián),如通過學習、工作行為預測思政學習興趣,從而精準推送在線課程、講座、案例分析等內容。同時,建立動態(tài)更新機制,依據時事、政策及公安工作新要求,及時調整學習資源庫,確保內容的時效性和實用性,激發(fā)民警的學習熱情。
(2)強化學習效果評估模型。構建多維度的學習效果評估體系,除學習時長等常規(guī)指標,新增民警運用思政理論解決工作問題的能力評估,如收集執(zhí)法、群眾工作表現(xiàn)數據并進行綜合考評。利用數據可視化技術,以圖表呈現(xiàn)評估結果,助力民警了解學習情況,為政工管理精準調整教學策略、提供個性化輔導提供依據。
2.隊伍管理智能化提升方案
(1)優(yōu)化民警績效智能評估模型。引入第三方數據評估機構,結合公安工作新趨勢與社會期望,優(yōu)化公安隊伍績效評估體系,新增創(chuàng)新成果、社會影響力、團隊協(xié)作貢獻等指標,提升評估結果的全面性。利用區(qū)塊鏈技術存儲民警工作、執(zhí)法,以及群眾評價等數據,確保數據真實、不可篡改,通過智能合約實現(xiàn)評估自動化,減少人為干擾,保障評估的公正權威。
(2)升級隊伍風險智能預警系統(tǒng)。拓展風險監(jiān)測數據源,整合社會輿情、網絡熱點等外部信息,借助自然語言處理與情感分析算法,實時監(jiān)測涉及公安隊伍的輿情。及時捕捉負面輿情線索,以便提前應對。構建人工智能風險預測模型,用機器學習算法分析歷史與當前數據,預測風險概率、范圍和趨勢,依據結果自動調整預警級別與干預優(yōu)先級,實現(xiàn)精準防控。
3.心理輔導與關懷人性化提升方案
(1)提升智能心理測評精準度。融合問卷、生理指標監(jiān)測、行為分析等方法,構建智能心理測評體系。如借助可穿戴設備采集生理數據,結合行為模式,用大數據分析判斷民警的心理健康程度,以提升心理問題的診斷準確率。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動態(tài)更新機制,定期測評并對比歷史數據,把握健康變化趨勢,為個性化輔導提供依據,同時利用加密技術保障檔案信息的安全性。
(2)拓展在線心理支持服務內容。開發(fā)VR心理治療場景、情緒訓練游戲等多樣化的在線心理干預工具與資源,通過沉浸式體驗和互動學習,助力民警應對壓力、提升心理調適能力。加強在線心理服務平臺社區(qū)建設,鼓勵民警分享知識經驗,邀請專家舉辦線上講座、答疑活動,提升民警對心理健康的重視度與認知水平,促進隊伍整體心理健康素質的提升。
通過實施以上針對性的提升方案,全面優(yōu)化公安智慧政工的各項效能,使思想政治教育更精準、隊伍管理更智能、心理輔導與關懷更人性,為公安隊伍的穩(wěn)定發(fā)展和戰(zhàn)斗力的提升提供堅實保障。
四、結論與展望
(一)研究總結
本研究深人探討公安智慧政工。其內涵為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整合政工資源、優(yōu)化流程、輔助決策與創(chuàng)新服務。技術架構包含數據采集、存儲、分析和交互服務層,協(xié)同構建智能化體系。在效能提升方面,該體系能夠實現(xiàn)思政教育精準化、隊伍管理智能化,以及心理輔導的人性化,通過實踐案例展現(xiàn)價值。公安智慧政工對提升公安隊伍思政建設的意義重大,是隊伍建設順應時代的必然趨勢與關鍵方向。
(二)未來展望
未來,公安智慧政工的前景廣闊。隨著技術的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能精準推送,契合民警需求;隊伍管理能夠實現(xiàn)智能化的提升,使得評估科學、預警靈敏、資源配置優(yōu)化;心理服務借助智能設備實時干預,更人性化、更專業(yè)化。公安智慧政工與業(yè)務聯(lián)系緊密,在執(zhí)法、應急等工作中將發(fā)揮更大作用,有助于筑牢公安隊伍思想根基,助力公安事業(yè)邁向新高度。
作者單位:李牧謠王鴻中國人民警察大學研究生院
參考文獻
[1]上海公安學院智慧公安研究課題組.“智慧公安”建設的理論思考[J].上海公安高等??茖W校學報,2018,28(02):5-17.
[2]劉思睿.X市智慧公安建設問題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22.
[3]王擎坤,曹輝,金翔高祺.公安機關智慧政工建設的實踐與思考——以杭州市公安局為例[J]. 公安教育,2024,(03):16-20.
[4]戴珂妍.智慧城市視角下南京市建郵區(qū)基層治理的結構與效能研究[D].東南大學,2022.
[5]劉蒙.數字變革時期公安機關智慧政工建設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3,(01):114-115.
[6]劉蒙.數字變革時期公安機關智慧政工建設研究[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3,(01):114-115.
[7]包揚.論“智慧公安”在應用建設中的探索與實踐[J].信息網絡安全,2021,(S1):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