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歲那年,米耳在村部廣場上看了一場露天電影《雞毛信》,米耳覺得自己就是海娃,要當兒童團長,要當大英雄。
10歲那年,米耳抱住一個比拳頭大點的地瓜,就覺得抱住了一天里最重要的東西。米耳把地瓜煮熟,切成三塊,把第二大的那塊給妹妹,把最小的那塊給弟弟,把最大的那塊給臥床的母親,自己則舔舔刀上的殘渣,喝一碗煮地瓜的湯。
15歲那年,每次聽到廣播里傳來那個振奮的聲音“我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震驚世界……”,米耳就很激動,米耳鋤地更有勁兒了,割草也更有信心了,米耳還對養(yǎng)的那頭小牛說:“我們有吃的了?!?/p>
這一年,米耳最幸福的時刻,是在午后知了的聒噪中,仰躺在樹蔭下,臉上蓋一頂草帽,遮住斑駁的陽光,淺淺地睡一覺。
20歲那年,米耳最開心的時候,是村里的大喇叭播報勞動競賽成績,米耳總是第一,米耳的心里就充滿成就感,雖然每天干完活兒,累得腰酸背痛。好一點兒的是,妹妹能幫著照顧母親,弟弟也開始參加勞動了。
24歲那年,米耳和弟弟一起結婚了,娶了一對雙胞胎,米耳娶了姐姐,弟弟娶了妹妹。而米耳的妹妹,則嫁給了那對雙胞胎的哥哥。這一年,三喜臨門,只是米耳和弟弟分了家,米耳把堂屋的三間房給了弟弟,自己則住進廂房,廂房小,也有三間,中間他們住,左邊牛住,右邊是廚房。
米耳媳婦埋怨米耳:“憑啥你老大不住正屋?住這牛糞屋?”
米耳內(nèi)心一笑:“那是你親妹妹,你不心疼她?”
米耳媳婦一愣,之后再也未提過此事。
27歲那年,村里遭遇了一場大旱災,莊稼顆粒無收。全村人幾乎斷了糧,生產(chǎn)隊把僅有的一點糧食平均分配給每家每戶。米耳組織了許多自救活動,帶領大家向大山要,向水里要,向土地要。米耳看到鄰居大娘實在揭不開鍋,偷偷把家里僅有的一點兒玉米面送過去,米耳說:“再難也不能讓婦女和孩子餓著?!?/p>
這一年,米耳成了村里人的英雄。
33歲那年,米耳一家四口,分到了屬于自己的責任田。米耳一下子來了精神,和老牛一起起早貪黑,把莊稼地伺候得一根草都沒有。米耳看著那整整齊齊的莊稼,就像看到了幸福的生活。
讓米耳鬧心的是,弟弟本來就懶,這一包產(chǎn)到戶,弟弟的莊稼地就長滿了草。米耳拉弟弟下地干活,沒幾天光景,弟弟就哭爹喊娘地不干了。
米耳第一次對弟弟發(fā)了脾氣:“你都多大人了?還不知道干活養(yǎng)家嗎?”
弟弟也是倔脾氣,和米耳吵了兩次,居然丟下這個家跑出去打工了。
這把米耳氣得心慌。米耳雖看不過去,可還是把弟弟的地種了。收成,還是歸弟弟。
40歲那年冬天,米耳一家搬進了新蓋的三間瓦房之中。米耳破例殺了一頭自家養(yǎng)的豬,把豬肉以最便宜的價格,賣給了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當然,米耳留下了足夠吃到過年的豬肉。米耳每次吃到一塊豬肉,都會會心地笑,忍不住和媳婦說:“現(xiàn)在的生活真是好起來了?!?/p>
這一年,那頭牛真的老了。米耳猶豫了一個晚上,還是把老牛賣了,加些錢,換了一臺拖拉機。
后來每次開拖拉機,米耳就像騎在老牛身上一樣,米耳開著開著,就會忍不住流淚,一定要下來抽一袋旱煙,方才穩(wěn)定。有的時候,米耳覺得那拖拉機就是老牛。
50歲那年,米耳送走了臥床多年的母親。母親走得很安詳,米耳沒有哭,米耳只是覺得,母親先去了那個地方,他也會去的。送走母親以后,米耳又下地干活,總覺得力不從心,動不動心慌腦漲,好像少了一縷魂。
55歲那年,米耳最開心的是過年。那天,米耳的兒子一家三口,弟弟弟妹一家子,妹妹妹夫一家子,全都聚到了米耳的二層小樓房里,十幾口子人吃吃喝喝玩樂了一整天。米耳醉眼朦朧地看著孫子孫女們奔跑玩耍,猜拳時的吆喝聲更大了一些。
米耳過年和媳婦一起跟著兒子進了城,孫子要上幼兒園,需要人接送。
米耳每天騎著電動車,總感覺不如拖拉機順手。米耳沒有地種,就沒別的事情可做,一閑下來,反而心慌頭暈得更厲害,米耳就覺得自己又少了兩縷魂。
58歲那年,米耳暈倒了一次,被兒子送進了醫(yī)院。那醫(yī)生質(zhì)問他兒子:“你父親血壓這么高,怎么不吃降壓藥?”兒子一臉疑惑地說:“我爸身體一直都很好,怎么會得高血壓?”
米耳更加疑惑,高血壓是什么?。?/p>
后來米耳按照醫(yī)生的叮囑,按時吃降壓藥,注意飲食休息,米耳心也不慌,頭也不暈了,好像又年輕了一樣。
60歲那年,米耳和媳婦在城市里找到了新的樂趣,那就是跳廣場舞。自從愛上了跳廣場舞,米耳覺得自己不是變老了,而是越長越年輕了,米耳感覺丟掉的那些魂魄,又回來了。
米耳每天吃得飽,穿得暖,睡得好,米耳覺得每天都是幸福的。
65歲那年,看到孫子在玩游戲,米耳指著游戲里那些小人問道:“這些小人好可愛啊,他們是干啥的?”
孫子說:“他們都是NPC,就是群演,陪我們玩的。”
米耳一聽,笑了,呵呵呵地笑起來。
米耳心里想,這輩子做個快樂NPC也不錯。
2024年,米耳75歲。
米耳說:“這輩子最后悔的事就是把那頭老牛賣了。”
責編:胡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