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盎然,漫步鄉(xiāng)野,在河灘、丘陵、溝渠邊往往會看到一些野枸杞樹。只見剛剛長出的嫩莖上,已經(jīng)萌生出了細小的嫩葉,綠得澄澈、綠得鮮亮,這嫩莖就是枸杞頭,又稱“枸杞苗”。
自古以來,我國就流傳著許多采食枸杞頭的史話?!对娊?jīng)·小雅·北山》日:“陟彼北山,言采其杞。蘇軾在《小圃五詠·枸杞》中寫道:“根莖與花實,收拾無棄物?!薄侗静菥V目》中記載:“枸杞,春采葉,名天精草”。《紅樓夢》中多次寫到了“杞芽兒”這道菜,吳承恩在《西游記》第八十六回提到“羊耳禿,枸杞頭,加上烏藍不用油”,高濂在《遵生八箋》中提到枸杞芽兒可煮粥。
可見,在長期的生活實踐中,人們早就發(fā)現(xiàn)了枸杞頭的食用價值,從平民到貴族都能接受并食用枸杞頭,也說明了食用枸杞頭文化的廣泛性和包容性。唐代詩人陸龜蒙的《杞菊賦》以及北宋文學家蘇軾的《后杞菊賦》,更是把食用枸杞頭提升到了“堅守自我、不慕榮利”的崇高境界。
到了近現(xiàn)代,食用枸杞頭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承。在江南地區(qū),枸杞頭與薺菜、馬蘭頭并稱為“春野三鮮”;蘇州、上海有“生煸枸杞”,杭州將枸杞芽兒列為“十大時鮮野菜”;汪曾祺更是在《故鄉(xiāng)的野菜》中提及枸杞頭可加鹽油炒食或開水焊后涼拌,并說枸杞頭涼拌“清香似尤甚于薺菜”......
確實,枸杞頭的吃法是很多的,常見的有涼拌、清炒、煮湯等。
1.涼拌。把枸杞頭洗凈、晾干后用沸水焯一下,待冷卻后切碎、擠干,佐以些許鹽、糖、味精、生抽等調(diào)料,再淋上幾滴麻油攪拌均勻,一道鮮綠、味美的涼拌枸杞頭就可以上桌了。吃上一口,開始時有一點點野菜獨有的微苦,就像春寒料峭的余韻,轉(zhuǎn)瞬之間,苦盡甘來,絲絲清甜在齒頰間彌漫,又恰似暖陽穿透云層,照亮味蕾的每一寸角落,仿佛周身被春的“溫柔”擁裹。
2.清炒。將枸杞頭洗凈,熱鍋涼油,放入蒜末爆香,再倒入枸杞頭快速翻炒,只需片刻,一盤翠綠欲滴的枸杞頭便出鍋了。清炒枸杞頭保留了枸杞頭的原汁原味,口感脆嫩爽滑,能讓人在品嘗之時感受到枸杞的新鮮與活力,吃上一口,仿佛整個春天的氣息都被濃縮在了口中。
3.煮湯。枸杞頭洗凈后切段兒,雞蛋打入碗中攪散備用。鍋中放少許油,爆香蔥姜,加適量清水燒開,放入枸杞頭煮2一3分鐘,倒入蛋液,邊倒邊攪拌成蛋花,最后加鹽、雞精調(diào)味,淋香油即可。枸杞頭煮湯做法簡單,味道清香、甘甜,枸杞頭獨特的清香融入湯中,使其帶有自然、清新的氣息,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味,是一道營養(yǎng)、美味的湯品。
如今,枸杞頭的這些傳統(tǒng)吃法不僅得到了傳承,還在餐飲行業(yè)得到了創(chuàng)新發(fā)展。譬如,將枸杞頭與雞蛋同炒,或者與春筍絲同炒。這樣搭配著炒,不但有枸杞頭的自然清香,又增加了雞蛋的嫩滑或者春筍的鮮美,使枸杞頭的口感更豐富,香味更濃,魅力更甚。
在春天,吃枸杞頭就是為了吃它的鄉(xiāng)野味兒。趁著春日未走,愿君多多采擷、多多品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