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快節(jié)奏的社會,小朋友們也順應了潮流,越來越壓力山大,不僅面臨著與日俱增的課業(yè)負擔,家庭心理負擔也日益顯著。隨著大家對于抑郁癥認知度的提高,抑郁癥門診就診患者年齡也是越來越小,小學生們也逐步開始邁進“抑郁癥”的門檻。
病例一:小富,13歲,小學六年級。悶悶不樂,話少半年,容易發(fā)脾氣,經常哭泣,還時有沖動打人現象,總和家里人說不想上學了。因為成績下降,頂撞老師,老師認為孩子有情緒問題,讓家長帶其就診。小富家境不好,父母放棄四個姐姐、主要工資及讀書。但小富性格很要強,學習成績數一數二。五年級開始因為其他同學許多都在校外上補習班,成績逐步趕超自己,自己十分擔心,又不好和父母開口,因此整日情緒低落,坐立不安,嚴重失眠。期末考試時有抄襲作弊行為,但成績也是不理想。小富在學校也因為幾次偷同學的錢被發(fā)現,便開始擔心同學告訴老師,整日唉聲嘆氣,惴惴不安,平時能幫父母做很多家務,現在就連自己衛(wèi)生都邋里邋遢的,無心打理。從小富的癥狀和病程來看,存在情緒低落、興趣減退、意志減退癥狀,符合“抑郁癥”診斷標準。
病例二:小張,11歲,小學五年級。近一年情緒波動非常大。經常發(fā)脾氣打架,開始說一些自卑的話。覺得自己不如同學們。還經常哭泣,不和父母說話,學習成績明顯下降。家人覺得孩子以前很聽話,學習成績好,現在變化太大,故來診。小張父母是普通工人,原本兩人供養(yǎng)一個孩子,衣食無憂,還經常出去旅游,一家人非常開心。但上學后需要早八晚四地接送孩子,學習經常需要家長操作手機或電腦軟件來輔助完成作業(yè),老人們身體不好和能力不行無法幫忙,請保姆花費難以承受。所以出于無奈,小張媽媽辭職了,專門照看小張和老人。但是一家人只靠爸爸一份收入,維持起來就困難許多,原來的玩具、新衣都基本沒有了,孩子零花錢也減半了,有時還會被同學嘲笑。所以一年前出現了情緒問題,綜合小張的癥狀以及持續(xù)時間,符合“抑郁癥”診斷標準。
“少年不識愁滋味”早已作古,時至如今,本該天真爛漫的年紀,也有了百轉愁腸。很多人有過這樣的疑惑,兒童中是否也發(fā)生抑郁癥?如果發(fā)生,它與成人的抑郁癥有何不同?在精神醫(yī)學領域里,兒童抑郁癥是單一疾病,或為某綜合征的一種表現,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是否可以不予考慮?這一系列問題至今仍然留有諸多不明之處。但是,采用與成人同一診斷標準的《美國精神醫(yī)學會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和《國際疾病分類第11版》進行衡量,滿足這一標準的兒童確實存在。
近些年來抑郁癥有明顯低齡化的趨向。我國目前約有20%的兒童出現抑郁癥狀,其中4%為需要接受臨床治療的重癥抑郁。有關數據顯示,學齡前兒童發(fā)病率約為0.3%,小學兒童約為2%,青少年約為5%~10%,抑郁癥發(fā)病率隨年齡而增加。抑郁癥對于兒童青少年生理及心理發(fā)育都很不利,所以更應該引起重視。
有結果顯示家族內發(fā)生抑郁癥的概率約為正常人口的8~20倍,且血緣越近,發(fā)病率越高。異卵雙生子同病率為19.7%,自幼分開撫養(yǎng)的同卵雙生子后期同病率高達66.7%。遺傳因素的影響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女孩抑郁比男孩更易受遺傳影響。
家庭因素是導致兒童青少年抑郁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關系、教養(yǎng)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和兒童青少年抑郁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
和諧的家庭關系對于孩子心理健康尤為重要。父母婚姻關系破裂的家庭,女孩較男孩更容易受父母離異的困擾而出現抑郁。
錯誤的教養(yǎng)方式也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家長對孩子的期望過高,造成孩子壓力過大。尤其是有些家長對孩子不滿意時會指責和過度批評,孩子的心理承受力本就弱,這樣會讓孩子缺乏自信,產生自卑,甚至更嚴重的心理傷害。研究顯示,父母嚴厲懲罰、過度干涉和保護會導致兒童和青少年的抑郁癥狀,而給予更多的關注理解和情感上的溫暖,將能減輕兒童青少年的抑郁癥狀或減少患病概率。此外,家境貧寒的青少年患抑郁的概率更高。
生活環(huán)境和方式同樣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目前的留守兒童數量逐年增多。研究顯示,留守兒童中,大部分存在情緒問題。而且,現在除了真正的留守兒童外,城市里也有更多的隱性留守兒童,也就是父母工作忙,孩子完全交給老人或者幼兒園全托的情況,也很容易產生抑郁情緒。有研究表明,臨時接受寄養(yǎng)服務的學齡兒童在抑郁量表上的得分高于正常撫養(yǎng)的兒童。
學習壓力大,課業(yè)負擔重是導致當下兒童青少年抑郁情緒的主要原因,也是目前大部分家庭所面臨的亟待解決的問題。孩子學習壓力大,競爭激烈。相比于十幾年前,小學生掌握的漢字量、英語詞匯量及數學難易程度呈幾何級增加。研究顯示,五六年級小學生體育課被占率80%,孩子上床睡覺時間70%在晚上10點后。家庭壓力也是與日俱增,孩子學習問題需要家長輔助完成越來越多,上班族疲于應對,也會煩躁,對孩子發(fā)脾氣。所以,學習的壓力、休息和玩耍時間的喪失、生活條件變差和父母情緒的影響,使得兒童青少年出現抑郁情緒的越來越多。大一點的孩子,甚至還會對社會產生不滿,出現反社會行為,甚至人格的改變。
兒童抑郁癥同成人一樣,也是以情緒抑郁為核心癥狀,但兒童不具備描述及理解情緒的能力,常通過行為來表達心情。往往表現為活動過多、攻擊行為、睡眠障礙、社交退縮、死亡恐懼、逃學行為、軀體癥狀和廣泛焦慮,個體差異性也非常大。因此,兒童、青少年抑郁癥的識別率低,診斷難度大。
兒童抑郁癥有以下特點:
◆ 情緒波動大,行為沖動。激惹、發(fā)脾氣、離家出走、學習成績下降和拒絕上學十分常見。
◆ 部分兒童還不能準確表達內心的感受,如憤怒和沮喪等;有些則在表達認知癥狀(絕望和自卑)還存在困難。
◆ 不同的年齡段各有特點:
學齡前期:不愛和人接觸、和同齡人交往困難、不聽話,愛發(fā)脾氣、打人,有的會出現進食和睡眠問題。
小學期:學習成績變差、發(fā)呆 、注意力不集中、不能處理人際關系、攻擊行為、逃學、身體諸多不適。
青少年期:軀體攻擊(多見于男孩)、進食障礙(多見于女孩)、不良行為、類似于成人的抑郁癥狀(如悲傷、自卑以及自殺等)。
如果孩子已經出現抑郁癥狀,這時父母要多多陪伴,進行開導,幫助孩子解決困難,學會宣泄壓抑的情緒,如傾訴、寫日記等。尋找一些開心的事情。有明顯抑郁癥癥狀的兒童、青少年患者,持續(xù)6周以上時需要到正規(guī)精神心理科就診,進行必要的干預和治療,常用治療方法有抗抑郁藥物治療、電痙攣治療、心理治療,爭取早日改善。
兒童抑郁癥發(fā)作的平均病程約9個月,大多數在15~18個月后抑郁癥狀基本緩解,少數在3個月內緩解。青少年發(fā)病愈后與成人接近,一般愈后尚好,但不及時治療,疾病可逐漸發(fā)展??沙霈F適應不良、學習困難、甚至藥物濫用和自殺。
也要根據誘發(fā)因素及時調整不良的家庭關系和教養(yǎng)方式。民主和諧的家庭氣氛很重要。讓孩子擁有一定的選擇權。父母要尊重孩子,有事和孩子溝通,給孩子一個融洽民主的家庭氛圍。家庭環(huán)境和諧,孩子才能快樂無憂地成長。注意對孩子的陪伴,切勿徹底交給老人,父母的愛在孩子心理成長過程中是不可或缺的,否則孩子會極度缺乏安全感,少了家庭溫馨感,會變得冷漠孤僻,甚至產生抑郁情緒。注重自主能力培養(yǎng)以及自信心的建立。不要包攬孩子所有的事情,替他解決一切問題。你可以為孩子提供處理問題的建議,引導孩子擺脫困境,培養(yǎng)良好適應能力和解決困難的能力,多作表揚和鼓勵,避免過多的指責、批評,建立自信心。進行社交訓練。不善交際的孩子不能體會友情的溫暖,所以大多性格抑郁,要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多組織孩子間的情感交流活動,培養(yǎng)樂觀寬容的性格,享受友情的溫暖。
孩子的世界本就應該是“少年不識愁滋味”的,有的只是陽光和煦,五彩繽紛。學業(yè)和生活的壓力拉近了他們和抑郁癥之間的聯系,使他們變成了“愁云慘淡萬里凝”。社會和家長都該反思自己對孩子造成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