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速遞
多家國際媒體、智庫認為,全國兩會是觀察中國政策風向的重要窗口。其中,經濟增長目標、民營經濟、人工智能(AI)等成為關注焦點。
美國《華爾街日報》刊文稱,中國政府即將在兩會期間公布政策方針及經濟增長目標,受到全球市場的密切關注。文章還稱,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取得進展,增強了人們對中國技術助力支持經濟長期增長的信心。
韓聯社報道重點關注中國經濟增長目標、經濟政策以及外交政策。報道援引專家觀點稱,支持民營經濟、促進消費、加強人工智能等科技發(fā)展將是今年兩會的三大看點。
新加坡《聯合早報》、美聯社同樣注意到,早前的民營企業(yè)座談會釋放了支持民營經濟的強烈信號?!堵摵显鐖蟆穲蟮勒J為,民營經濟和科技創(chuàng)新等將成為今年兩會關鍵詞,并稱中國人工智能企業(yè)深度求索(DeepSeek)、宇樹科技人形機器人等嶄露頭角,預示“硬核”科技產業(yè)在“十四五”規(guī)劃和“中國制造2025”收官之年進入收獲期,給市場注入信心。
路透社、俄羅斯衛(wèi)星通訊社還援引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大會發(fā)言人婁勤儉的話,稱DeepSeek公司取得的重大進展,代表著一批中國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崛起。從這里可以看到中國在科技發(fā)展上的創(chuàng)新性和包容性。
《巴基斯坦觀察家報》評論文章認為,中國已成為全球發(fā)展的重要推動力,兩會不僅關乎中國自身發(fā)展,也對全球發(fā)展產生影響。
(選自“中國新聞社”2025年3月5日,有刪改)
觀點一覽
不論是民營經濟還是人工智能(AI),國際輿論對中國兩會的關注,既體現了各個國家對中國經濟韌性、科技創(chuàng)新能力的認可,也反映出其期待中國通過政策調整與開放合作,為全球經濟復蘇、技術變革及治理模式創(chuàng)新提供新動能。
【本報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