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開幕會當天,我早上4點多就醒了。我第一次上兩會采訪,心里充滿期待。人民日報社上會班車6時50分從編輯樓出發(fā),我提前25分鐘到達上車點。6時40分,第一輛客車滿員,馬上就有老師催促司機發(fā)車。聽到這句話,我感覺今天的工作此時已經正式開始了。
趕在早高峰之前,我們從人民日報社啟程去人民大會堂,奔赴春天的盛會,一切都很順利。事后才知道,一些記者老師,尤其是攝像老師,五六點就自行前往會場,搶站位、占機位。在新媒體平臺,看到中國記協(xié)發(fā)布的短視頻,天蒙蒙亮,老師們扛著三腳架、拎著器材裝備,健步如飛??吹竭@些我就想,我怎樣才能跑得過他們?怎樣才能保障跑得安全?
安檢排隊期間,距離開幕會還有一個多小時,很多記者已經在場外開始錄像、開啟直播,中外記者齊聚一堂。一位女記者請我們在人民大會堂前幫忙拍照,她從新西蘭來,早上6點左右才落地北京。長途奔波,她依舊妝容精致、精神飽滿。這些都讓我感受到,身為記者,要有源源不斷的能量。
經過多重安檢,來到人民大會堂。代表通道的站臺,目測我是擠不上去了。我就去茶水臺,詢問工作人員,哪幾個位置是代表委員熱衷拍照的打卡點?他們喝茶的時候,接受采訪的意愿高嗎?
上午8時,代表們陸續(xù)進場。人氣最高點在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北側,小米集團創(chuàng)始人雷軍與海爾總裁周云杰一起亮相首場代表通道,接受中外媒體集中采訪。相關場景在當天登上多個平臺的熱搜,周云杰也成功火出圈。我拍了幾張照片,錄了幾段視頻,就去開展其他采訪工作了。
一開始,看見有人被團團圍住,不管是誰,我也就抓緊跑過去。個別代表人氣太高,我把相機舉到單手能力范圍內的最高處,仍拍不到正臉照,更拍不到工作牌。我問“跟團”記者,“你們知道里面是誰么?”問了幾個都說“不知道,先拍上再說”。我感覺這樣不行,我的策劃里,視頻畫面還要顯現《人民周刊》的麥標。
另辟蹊徑再去尋找其他的采訪對象,雖然不是“明星代表”,竟然還有多位院長,他們跟我談的都是干貨,感覺自己挖到寶藏了,竊喜。此外,我還特意挑選了幾位形象氣質特別好的女士,先來一波花式夸贊,再盛情邀請她們出鏡。果然,注重個人形象的她們,內外雙修,表達的技巧也都非常好。遇到造型樸素、不善表現、行為低調的代表,我通常會先收起拍攝設備,調整好笑容儀表,嘗試與他們溝通交流,再進一步征求拍攝許可?!叭嗣襁x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他們每一個人都使命在肩,都值得被看見。
后來幾天,我也有幸采訪到了董明珠、張凱麗、張雨霏、靳東、廖昌永、莫華倫等明星代表委員,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他們對媒體都很親切友好,有問必答。我還拍到身體行動不便的人大代表,被工作人員攙扶著上下臺階。其實,我的腿傷也剛痊愈,現在看見臺階偶爾還會有陰影。這幾天,不忙的時候,我都在反復摸索手持相機跑步上臺階、倒退下臺階的感覺,確保不會踩空臺階,并能順利完成工作。有幾段視頻,就是我倒退或者跑步前進拍攝的,感覺效果還不錯,工作會讓我忘記恐懼。
除了克服恐懼,還要主動勇敢。要勇敢地去采訪,也要敢于接受被拒絕采訪,然后再接再厲。我每天都在給自己做積極的心理建設。
除了采訪對象,媒體記者也都是我學習的榜樣。上會期間,有幸親眼見到幾位“網紅記者”,羨慕他們一個人可以擁有兩三個攝影攝像,但也見到他們反復排練、多次重來,精良的作品呈現是團隊努力的結果,更是反復錘煉打磨的成果。還有一些30+、40+的女記者,面對鏡頭儀態(tài)大方,談吐流利,她們用實力身體力行,告訴更多女記者,出鏡記者不是一碗“青春飯”,保持學習、提升業(yè)務能力才是職業(yè)發(fā)展的綠色通道。此外,AI是2025全國兩會重點熱詞,業(yè)余時間,記者們互相交流經驗,分享自己好用有用的裝備和軟件,一起探索科技賦能新聞采編業(yè)務,也是一道靚麗的風景。
寫到這里,一并感謝人民日報出版社融合發(fā)展中心對我們本次上會提供的設備支持,為我工作減負。我身高一米六三,體重剛過百,每天脖子掛著相機拍照,經常一手舉著話筒錄音機,一手舉著手持攝像機,偶爾還要騰出一只手,“咔嚓”拍攝照片。本次上會采訪,也是一次全媒體采編之旅的實踐鍛煉。此外,還要感謝在后方指導我工作的領導,協(xié)助進行視頻剪輯的同事張若涵,感謝在場外幫我協(xié)調工作的各位老師,工作成果也是團隊的結晶。期待2026全國兩會,我們有更多同事可以上會采訪、并肩作戰(zhàn)。
兩會期間的周末,我還特意抽空考察了天安門廣場、國家博物館、王府井大街等旅游景點。春天的北京,氣溫回升,春和景明,正是出游好時節(jié)。通過地鐵、打車、共享單車等多種出行方式,我跟隨游客體驗排隊、安檢,井然有序、一切順利。在地鐵天安門東站,我蹲守1個多小時,終于拍到了理想的新聞圖片和視頻——來自不同國家的旅行團、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們,說著各自的語言、方言,排隊打卡、互相拍照,場面和諧友愛。有外地游客告訴我,他們刻意選擇兩會期間進京,安檢沒有想象的嚴格,一切體驗都很好。
實話實說,兩會期間的天氣不算美好。我特意采訪了一些長安街上的老人,得到了這樣的反饋:“北京剛開始的春天就是這個樣,何況最近還有雨,云層明顯就比較多。國家強大了,我們憑實力說話,不用刻意打造‘科技藍天’,可以自信以真實的樣子面對外國人!”
長安街街頭的采風,收獲了很多感動。3月11日下午,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閉幕。我們乘坐報社班車,駛離天安門廣場,聚集在國家博物館西門臺階下的眾多群眾引起了我的注意。他們站立的位置,正對人民英雄紀念碑,面對人民大會堂。有人高舉手機進行拍攝,有人笑容滿面揮舞國旗,有人抱起孩子遠眺觀望……身處偉大時代,奮斗偉大事業(yè),大家共同見證這場春天的盛會圓滿落幕,我亦與有榮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