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良是一種溫暖的力量,它能夠打開人們的心扉,讓世界充滿愛和希望。善良需要一顆真誠的心。當你看到有人需要幫助時,伸出援手吧?;蛟S只是一個微笑,一個問候,一個慈愛的眼神,就能讓對方感受到你的善意、關懷和溫暖。
構建社會和諧,需要做到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融洽,相互關照,需要每一個公民傳遞出愛、美好和善意,才能收獲同樣的美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傳遞點滴的愛心,社會人心就是這樣被慢慢溫暖起來的。對弱者的關愛,對長者的敬重,對錯者的寬容,對親朋好友的鼓勵,對陌生人的一個微笑,對自然的一份敬畏……這些細小卻讓人暖心的舉動共同構建起了我們所期待的和諧社會。
上饒“最美交警”鄭全衛(wèi)
近日,一段鄭全衛(wèi)肩挑扁擔、扶老人過馬路的視頻在網絡上引發(fā)關注。隨后,網友們陸續(xù)發(fā)布了許多近年來鄭全衛(wèi)在路口幫助行人、駕駛員的各種好人好事的視頻、照片。不少網友都稱認識這名輔警,甚至表示曾接受過他的幫助,并稱他為“最美交警”。
這些年間還有許多市民不約而同記錄下他工作時的身影,不同視角、不同情境卻是同樣“可愛”的人。從評論中拼拼湊湊出來的,是一個交警在本職崗位兢兢業(yè)業(yè),認真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十年,平凡而偉大。
對于在網絡上被眾多網友點贊,鄭全衛(wèi)說:“這個事情不值得一提!這是我的職責?!?/p>
鄭全衛(wèi)的“不凡”并非一蹴而就,在交警這個崗位上,他已經堅守了十年之久。這十年間,他風雨無阻,始終堅守在一線崗位。無論是烈日炎炎的夏日,還是寒風凜冽的冬日,他都沒有絲毫的懈怠和抱怨。
平凡之微,平凡至偉。鄭全衛(wèi)不僅僅是一名盡職盡責的交警,更是一位心懷大愛的“守護者”。
(摘編自“江西交警”微信公眾號)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鄭全衛(wèi)的“不凡”體現(xiàn)于他的無私奉獻。作為一名交警,他每天站在繁忙的路口,指揮交通,確保行人和車輛的安全。但鄭全衛(wèi)并沒有僅僅滿足于完成這些基本職責,他將目光投向了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從攙扶老人過馬路到幫助挑扁擔,從冒雨送病童就醫(yī)到赤腳指揮交通。從攙扶老人過馬路到幫助,鄭全衛(wèi)警官的每一個善舉都閃耀著人性的光輝,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卻在他日復一日的堅持下,匯聚成了一股強大的正能量,溫暖著這座城市,也感動著每一個知道他故事的人。
第26次“赴約”!“順其自然”再捐109萬元
2024年11月15日,寧波市慈善總會收到“順其自然”的109萬元捐款,落款“其順”,地址:長春路1號。從1999年起,“順其自然”堅持每年向寧波市慈善總會捐款,今年已是第26次,累計金額高達1686萬元。
根據他(她)本人的意愿,20多年來,寧波市慈善總會一直堅持將善款用于助學、教育方向,并通過各類媒體對每一筆善款的使用進行公布。
在“順其自然”的影響下,隱名捐贈成為“愛心寧波”的新風尚。14年來堅持獻愛心的海曙區(qū)“平安女士”就是其中的一員。幾乎每一年,“平安女士”都會向海曙區(qū)慈善總會捐5萬元或6萬元,都是簡短地說幾句話,希望為弱勢群體盡自己的綿薄之力,卻堅持不留姓名。一位署名“佚名”的愛心人士也連續(xù)14年向北侖區(qū)慈善總會捐款獻愛心,至今已累計捐贈159次。
據寧波市慈善總會常務副會長周忠賢介紹,在寧波,這樣的隱名捐贈愛心人士還有很多,并且有遞增的趨勢?!斑@些愛心人士的堅持和奉獻精神令人感動,他們的善心如同涓涓細流,匯聚成愛,鑄就寧波愛心之城?!?/p>
(摘編自《湖南日報》)
素材解讀
善良通過心靈的交融而傳遞擴散?!绊樒渥匀弧钡纳埔?,在寧波實現(xiàn)了愛的傳播,延伸出更長久的善行。善良可以互相感召,也因此,我們不能忽視如星星之火般的點點善意,因為它們終會形成燎原之勢。一個社會變得更加美好,最終要靠我們每一個人。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有意地去發(fā)揚自己善良的一面,隨時隨地,不計得失。如此,你一定會收獲更多,我們這個社會也一定會收獲更多。只求每一份善,都能得其所、得其用,真正幫到需要幫助的人,使得善意與信任不被辜負。只有這樣,才能在社會和民眾之中豎起一座巍峨且不朽的“善良”豐碑。
點滴善意 匯成暖流
小事、細節(jié)中的溫暖,就發(fā)生在我們身邊,更真實可感。其實,生活里的善意少有轟轟烈烈,反而大多體現(xiàn)在小事之上,彰顯于平凡之中。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為。對于每份小善,我們都應盡心為之。
對自己而言,行小善,并不難。舉手投足間,既不會消耗太多時間精力,更不會造成什么損失。幫老人拎重物、給孕婦讓座、為陌生人指路……每一件都簡單易行,卻能在助力他人的同時,留下贈人玫瑰后的滿手余香,何樂而不為?
對他人而言,己之小善,彼之大善。有時我們的舉手之勞,對別人卻是莫大的幫助。比如,我們很多人都曾參加過公益活動,給貧困地區(qū)捐贈衣物,幫助那里的孩子抵御寒冬。別輕易忽視細小的善舉和愛心,這些點點滴滴落在他人心頭,就是一條涓涓暖流。
對社會而言,積攢小善,可成大善。助人的熱情、善意,是社會良性運轉的潤滑油、黏合劑。假如每個人都能突破小我,建立共同體意識,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助人解困,就會傳播善念,鼓勵善行。今天的受助者,就是明天的助人者。這樣交互起來,社會風氣就會淳厚、和諧。行善的正氣越聚越多,也有利于筑牢社會運行的基座,即使風雨來襲,也能安穩(wěn)如山,更好地保護我們每一個人。
為善不該分大小,點滴善意匯暖流。就讓我們從現(xiàn)在開始,從小事做起吧。只要人人都多行善舉,那么一條溫暖的紐帶就會將整個社會連通起來,呵護每個身在其中的人。
(摘編自《人民日報》)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孟子·公孫丑上》
◆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跖之徒也。欲知舜與跖之分,無他,利與善之間也。
——《孟子·盡心上》
◆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
——曾子
◆行善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 ——《格言聯(lián)璧》
◆凡人為善,不自譽而人譽之;為惡,不自毀而人毀之。
——蘇 軾
◆慈善是高尚人格的真實標記。
——莎士比亞
◆善良與品德兼?zhèn)?,有如寶石之于金屬,兩者互為襯托,益增光彩。
——蕭伯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