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么會選擇學心理學?或許是周圍的伙伴都說我有當心理咨詢師的潛質,因為我總是善于傾聽,或許是心里有很多未解的創(chuàng)傷和謎團,想要一探究竟……我是幸運的,幸運地走進了心理學的大門,讓我有機會窺探心理學的奧秘;幸運地步入學校成為一名心理老師,讓我醉心于對學生心理的好奇;幸運地走進自己的內(nèi)心,感懷生命影響生命的力量。
耐得住寂寞
我的辦公室位于一棟獨立的三層小樓,離領導和同事較遠,符合心理咨詢室的位置設定。整棟樓都是學校的心理活動中心,有7個功能室:宣泄室、沙盤室、音樂放松室、冥想室、閱覽室、個體和團體沙盤室。雖然環(huán)境溫馨清幽,但是通常只有我一個人在那里。剛開始工作的時候我還難以適應這樣的環(huán)境,一天除去上課,基本上是一個人,習慣了與周圍的人說說笑笑的我,一下子陷入與世隔絕的恐慌中。但隨著時間的流逝,目前的我很喜歡這樣安靜和不被打擾的環(huán)境,可以完全沉浸在工作中。
學校領導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給予了足夠的重視,我們學校每周都有一節(jié)心理健康課,還有心理測評、心理社團和心理健康月活動,所以我一天的工作內(nèi)容都沉浸在備課、上課、咨詢、策劃和社團活動中。由于心理健康教學沒有專門的教材,因此學生上課的很多內(nèi)容都需要心理老師進行設計——巧妙設計課堂主題、尋找資料、打磨課件等。心理學科不像其他學科,只要老師備好了課,學生就能學習好,它需要學生全身心地投入、體驗、互動、感受,碰撞出靈魂的火花。
備好課是上好一節(jié)心理課的前提和重中之重。備課要先備課程目標,要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了解學生的心理成長需求是什么,當前的心理問題是什么,他們在想什么,對什么感興趣,等等。這就需要心理老師跟學生處好關系,做好問卷調查,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其次要備課程內(nèi)容,如課程內(nèi)容是否與主題相契合,是否做到重難點突破,是否具備理論支撐,等等。這需要心理老師查閱大量的資料。然后是備主體活動,如是設計集體討論,還是設計游戲環(huán)節(jié)……增加這些環(huán)節(jié)能夠循序漸進地推進生生、師生互動,這也需要心理老師具備專業(yè)素養(yǎng),多積累日常經(jīng)驗。最后就是一堂課的打磨,在這一步驟中,我通常會與學校的專兼職老師一起討論整個課程的可行性,再反復進行修改和預設,直至能夠流暢地完成整節(jié)課。雖然心理課的備課較為復雜,但非常友好的一點是,心理老師一周只需要備好一節(jié)課,而且心理學科通常不用進行考試,不用為考試成績而焦慮。
耐得住性子
作為一名心理老師,我除了日常上課,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工作——給學生做心理輔導,通常安排在下午的5點到6點這個時間段。
我見過失戀的、學習壓力大的、和同學相處有矛盾的,這些都是常見的個案,也比較好解決,只要與他們打開心扉來暢談就能讓其重振信心。但焦慮的、抑郁的、吃藥的、厭學的、鬧著要跳樓的,這些個案解決起來就比較困難。
令我印象比較深的是一個看起來文文靜靜的男孩。他總會冒出很多奇怪的想法,對生活充滿很多敵意。他會在大課間到我的辦公室向我咨詢。我試圖理解他,運用了心理咨詢技術、OH歐卡(一種潛意識圖像卡)等方式進行引導。原來,他受到的心理創(chuàng)傷與父母的教養(yǎng)方式有關,在青少年的時期他再一次體驗了曾經(jīng)的創(chuàng)傷,引起了他強烈的情緒不適。所幸,對其進行心理干預后,他說他感覺自己目前的情緒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在人際交往中也更有自信了,更愿意面對當前的學習與生活。后來相當長一段時間里,他都沒有再來,我希望他是真的走出了陰霾。
當然,我也遇到過不少解決不了的案例。每遇到這類情況時,我就開始質疑自己的能力,被深深的挫敗感包圍,感覺自己不適合當心理老師,覺得自己什么事都做不了。實際上,心理老師也需要做好自己的心理調整,放平自己的心態(tài)。我們不是誰的主宰,只有咨詢者愿意讓自己走出泥潭,心理老師才能幫助其走出泥潭。
我的師傅說,心理老師是“高危職業(yè)”,之前我還覺得挺好笑的,直到接觸到了形形色色復雜的案例,才覺得果不其然。因為你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遇到突發(fā)情況,面對一個人格之下隱藏著的無數(shù)個想法,所以心理老師既要能夠處理正常的個案,也要具備隨機應變的能力,還要不斷地學習專業(yè)知識,擁有一顆開放包容的心,同時也要接受自己的“無能”。
守得住初心
心理老師不涉及課后服務,所以工資普遍偏低,但能保證日常生活。學校雖然重視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畢竟心理課不是主課,受重視的程度相對偏低。因此,心理老師要認清自己的位置,要有自己的授課規(guī)劃和目標,更需要主動與領導進行溝通,取得支持,從而更好地完成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老師在接受心理咨詢時經(jīng)常會聽到各種各樣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需要保持價值中立,但有的時候還是會因為共情而影響到自己的日常生活。所以要想從事這份職業(yè),你要清楚自己想從中獲得什么,要守住本心。剛入行時,我是以滿腔熱情去追求簡單的理想,充滿了孩童般純真的豪情。短短三年,我體驗到了這份職業(yè)中除了我熱愛的部分,還有必須承受的孤獨、焦慮、忍耐,以及有時被抱怨而有時又被捧上高壇的種種壓力。
因此,心理老師須謹記:只有活出真正的自己,“生命影響生命”才會發(fā)生;只有自己擁有,才能給予。這個過程既能讓自己獲得了成長,也能更好地引導和幫助學生成長。
我聽好幾位前來咨詢的學生說以后想學心理學,這是一件特別好的事情,他們對心理學產(chǎn)生興趣,也能對自己有更深的探索。心理學專業(yè)的就業(yè)不僅限于心理老師,還可以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催眠師、心理咨詢師等職業(yè)。但是作為一名心理老師,一定要有一顆愛人且不計較的心。只有先愛自己,才能愛別人;只有愛別人,你才可以溫暖且擁抱每一位來訪者;只有保持一顆不計較的心——能力之外不計較,不能改變的事情不計較,你才能在安靜的時光中沉淀自己,安心做好自己的工作,但其契本心,不用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