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施洞苗語極比句為研究對象,對極比句及比較標記進行深度描寫與分析。首先分析極比句的結(jié)構(gòu)類型,其次對極比句的比較標記進行分類,即借用的th?8“最”和固有的sha5“最”兩種。最后,本文著重描寫極比標記的來源,認為施洞苗語極比標記th?8“最”來源于漢語借詞“最”,sha5“最”來源于“隔開”義動詞,通過語義泛化、結(jié)構(gòu)固化、隱喻等方式語法化而成。施洞苗語比較句的發(fā)展趨勢向漢語發(fā)展。極比句在語序上,施洞苗語極比句的語序跟漢語的語序相同,即“比較主體+比較標記+形容詞”。
【關鍵詞】施洞苗語;極比句;極比標記;語義關系;語序類型
【中圖分類號】H14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2096-8264(2025)012-0118-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5.012.033
語言中的比較范疇是人類認識世界最基本、最普遍的方式之一[1]。比較句的研究成果較為豐富,語言研究多是本民族與漢語的對比研究,而苗語語言比較研究存在認知不足的現(xiàn)象,特別是在探究比較標記來源方面不夠深入。對于苗語黔東方言的語言比較句研究,李一如(2021)對黔東苗語的三種比較結(jié)構(gòu)類型和比較標記進行了相應描寫,從發(fā)展趨勢看漢語借用比較標記可能會代替苗語固有比較標記。冀芳(2013)從差比結(jié)構(gòu)的句法形式和特征、語義特點、語用情況等方面分析,確立黔東苗語差比范疇。極比句作為一種表達極致程度的句式,承載著深厚的文化內(nèi)涵和語言智慧。施洞苗語①作為苗族語言的一個重要分支,其極比標記具有獨特性和豐富性,極比標記作為一種重要的語法現(xiàn)象,廣泛應用于日常生活中,成為苗族人民表達情感、傳遞信息的重要工具。
苗語黔東方言的比較結(jié)構(gòu)與漢語有較大的趨同性,比較句或比較結(jié)構(gòu),是施洞苗語中常見的句型之一。關于施洞苗語極比標記th?8②“最”和sha5“最”的來源,文章主要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對施洞極比句的比較標記和結(jié)構(gòu)句式進行詳細梳理,結(jié)合語言學的理論和方法,主要分析極比結(jié)構(gòu)中使用到的比較標記詞,進一步探討施洞苗語比較標記來源的發(fā)展變化情況。
一、極比句的結(jié)構(gòu)類型
比較句用來比較不同的人或事物在性狀、程度上的差別。比較范疇就是以類似或者相同為前提進行判斷和取舍的一個范疇。比較句式是漢藏語系語言的特殊句式,其語法結(jié)構(gòu)也不一樣。馬建忠(1998)在《馬氏文通》中將極比句定義為:極比者,言將所以比之象推至于其極也[2]。比較句涉及幾個必有的比較參項,即比較主體(S)、比較基準(ST)、比較標記(Mark)、比較結(jié)果(A)。若表示程度補充,則需要有補語(C)。施洞苗語的比較結(jié)構(gòu)也由這些參項構(gòu)成,有些時候部分比較參項可以省略。
(一)漢語極比結(jié)構(gòu)句式
在漢語極比結(jié)構(gòu)中,通常含有表明程度最高的詞語,像“最”“至”“極”“更”之類的,而根據(jù)極比結(jié)構(gòu)一般包括肯定式、否定式和反問式。例如:
1.肯定式
(1)媽媽是世界上最好的人。
(2)他是我們班成績最好的學生。
(3)這本書是我看過的最有趣的小說。
肯定式極比句由“主語+是/成為(范圍詞)+最+形容詞+的+名詞”構(gòu)成??隙ㄊ綐O比句表達了對某人或某物在某一方面的高度評價,認為其是所比較范圍中的最佳者。
2.否定式
(1)沒有人的唱歌比她更動聽。
(2)沒有比他的字寫得更難看的了。
(3)我從未見過比他更勤奮的人。
否定式極比句由“沒有+(范圍詞)+比+名詞+更+形容詞的+(名詞)”構(gòu)成,有時也采用“沒有比……更……的了”的結(jié)構(gòu)。否定式極比句通過否定其他所有可能的比較對象,來強調(diào)某人或某物在某一方面的極端性。這種句式通常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有時也用于夸張或諷刺。
3.反問式
(1)難道還有比這場比賽更精彩的嗎?
(2)難道還有比她更善良的人嗎?
(3)難道還有比他更努力的人嗎?
反問式極比句由“難道+還有+比+名詞+更+形容詞的+(名詞)+嗎?”構(gòu)成。反問式極比句通過反問的方式,強調(diào)某人或某物在某一方面是無可比擬的。這種句式通常帶有強烈的語氣,用于表達說話者的強烈情感或態(tài)度。同時,它也具有一種挑戰(zhàn)或質(zhì)疑的意味,暗示其他人可能無法找到比所提及的某人或某物更優(yōu)秀的對象。
(二)苗語極比結(jié)構(gòu)句式
施洞苗語極比結(jié)構(gòu)中比較主體是整體,比較基準是整體中的部分[3],極比結(jié)構(gòu)是凸顯比較基準的“極端”等級范疇。在施洞苗語極比結(jié)構(gòu)中使用最多的就是肯定式,肯定式使用的極比標記為th?8“最”和sha5“最”。在肯定式中又分為三種句式結(jié)構(gòu),采用“比較主體+比較標記+形容詞”“比較主體+比較標記+V(動詞)+比較基準”和“比較主體+V(動詞)+比較標記+形容詞”結(jié)構(gòu),極比標記為程度副詞th?8“最”和sha5“最”。如:
1.比較主體+比較標記+形容詞
(1)姐姐最瘦。
(2)哥哥最高。
(3)爺爺最老。
“比較主體+比較標記+形容詞”這種句式結(jié)構(gòu)是直接在主語后面加上極比標記(像“最”)和形容詞,用來描述主語的狀態(tài)或特征。比如(1)“姐姐最瘦”,就是描述姐姐的特征是瘦,并且是最瘦的;(2)“哥哥最高”,描述哥哥的特征是高,并且是最高的;(3)“爺爺最老”,描述爺爺?shù)奶卣魇抢?,并且是最老的?/p>
2.比較主體+比較標記+V(動詞)+比較基準
(1)你最喜歡我。
(2)父親最愛母親。
(3)弟弟最恨壞人。
“比較主體+比較標記+V(動詞)+比較基準”這種句式結(jié)構(gòu)是在主語后面加上極比標記和動詞,再加上動作的對象,用來表示主語對某對象的情感或態(tài)度。比如(1)“你最喜歡我”,表示你對“我”的喜歡程度最高;(2)“父親最愛母親”,表示父親對母親的愛程度最高;(3)“弟弟最恨壞人”,表示弟弟對壞人的恨意程度最高。
3.比較主體+V(動詞)+比較標記+形容詞
(1)他跑(得)最快。
(2)我做(得)最好。
(3)你長(得)最高。
“比較主體+V(動詞)+比較標記+形容詞”這種句式結(jié)構(gòu)是在動詞后面加上極比標記和形容詞,用來描述主語進行某個動作的程度或結(jié)果。一般來說,這種結(jié)構(gòu)中的形容詞會緊跟在動詞后面,極比標記在形容詞后面,“他跑最快”這種表達在施洞苗語中更常見,“他跑得最快”在施洞苗語中不常使用。而漢語中常使用的可能是“他跑得最快”,“得”作為補語標記,“最快”作為補語來描述“跑”的程度。同理,(2)可以改為“我做得最好”,(3)可以改為“你長得最高”。
二、極比較標記的類型及語序
比較標記是引介比較標準的詞[1],比較標記根據(jù)其標記形式分為有標記和無標記,同時根據(jù)數(shù)量的多少分為單標記型、雙重標記型和三重標記型[4],施洞苗語極比標記屬于單標記型。施洞苗語中極比標記的類型有借用th?8和固有sha5兩種,但最典型的是固有的sha5“最”。在漢語中以“最”來區(qū)分比較級和最高級,不管比較范圍是否出現(xiàn),“最”都是表示最高級所必用的成分,如“你最高”“你在班里最高”。施洞苗語屬于苗瑤語族苗語支,苗瑤語的基本語序類型是SVO[5],由于數(shù)千年來與漢語的不斷接觸,受到漢語的影響較大[6],施洞苗語語言的發(fā)展與漢語有相同的語法現(xiàn)象,在表現(xiàn)形式上也同樣具有最高級的極比標記詞匯。
SVO語言極比句一般是形容詞在后,沒有比較基準。在施洞苗語中極比句語序上與漢語相同,在施洞苗語中,比較標記th?8“最”和sha5“最”在極比句語序中均為“比較主體+比較標記+形容詞”,且為固有語序,“比較主體+V(動詞)+比較標記+形容詞”“比較主體+比較標記+V(動詞)+比較基準”這兩種語序是在固有語序的基礎之上進行結(jié)構(gòu)內(nèi)容的改變。比較結(jié)果后置于比較標記,比較主體在前。比較句中以最高級的形式進行表達,一般情況下不需要補充成分,有則居于句末。例如:
(1)我最好看。
(2)他吃(得)最快。
(3)他最討厭你。
施洞苗語中比較標記的語義使用會受到不同的因素制約,從以上對比較標記的語義特點的分析來看,它們共同反映了現(xiàn)代漢語中比較標記使用中的一些普遍現(xiàn)象。比較標記可以在“會”“愿意”“敢”等關系結(jié)構(gòu)中使用,也用于時間、處所、數(shù)量、方式等句子成分中,它也可以位于其他句子成分之前,以引導后續(xù)成分。
三、極比較標記的來源
比較標記的來源在詞源學上是一個被廣泛關注的話題。比較標記是比況介詞,屬于虛詞的范疇。虛詞都來源于實詞,大多來源于動詞,通過語法化而來。在語法化過程中,詞匯的實際意義逐漸消失,語法意義逐漸增強,具有單向性、共存性的發(fā)展趨勢。在特定的階段,詞匯具有語義的多功能性和語法的多功能性。
典型的極比標記th?8“最”和sha5“最”,相當于形容詞比較的最高級形式。施洞苗語中的程度副詞th?8“最”和sha5“最”作為比較標記呈現(xiàn)出“極端”的比較方式。極比標記th?8“最”源于漢語借用詞,“最”在《說文解字》定義:“犯而取也。從冃從取。”[7]本義是“取敵首級”。最初是動詞,后意義衍生成“軍功第一”,即達到軍功的極點。[7]而極比標記sha5“最”主要經(jīng)歷了兩個階段的變化過程。
第一階段:sha5有“離(隔)”的意思,表示在時間上的長久,距離上的長短。施洞苗語中具體劃分的就有sha5“離”和k?8“隔”的意思,但是在日常用語當中是不具體劃分的。例如:
(1)我離你有十年了。
(2)我們隔了很久沒見了。
(3)姐姐和你隔了十年沒有見。
第二階段:比較標記,引介出比較基準,語法意義最強,語序為“比較主體+比較標記+形容詞+比較基準(+補語)”。例如:
(1)我最漂亮。
(2)我最喜歡你。
(3)這個老人心最好。
因此,可以從側(cè)面看出“最”在一個整體或者一個群體中突出的是一個“極端”不是最大就是最小,最大程度地表達出其他無法比較的含義,也就是沒有比“最”更大的比較了。
四、結(jié)語
本文對施洞苗語的極比句結(jié)構(gòu)及其發(fā)展變化進行了分類分析。極比結(jié)構(gòu)中的比較標記主要有th?8“最”和sha5“最”。極比結(jié)構(gòu)在語法功能上與漢語相同,比較標記詞在語句中的位置也與漢語相同。然而,比較標記的轄域在不同的語用和語義范圍上是具有差別和要求的,不得隨意改變使用的范圍。
在日常生活中在比較事物的差別性,凸顯最高級時,運用最多的極比標記就是借用的th?8“最”,且借用的th?8“最”在使用頻率上高于固有的sha5“最”。在施洞苗語極比標記的使用人群或頻率上也是有區(qū)別的,年輕人更傾向于使用借用的th?8“最”,由于中老年人的使用習慣則更傾向于固有的sha5“最”。不論如何,施洞苗語極比標記借用的th?8“最”和固有的sha5“最”都同樣被重視和使用。在苗漢人民長期發(fā)展交流的過程中,苗語比較標記詞匯出現(xiàn)借用情況,也表明了民族間的交往、交流、交融不斷加深。施洞苗語極比句的比較標記來源于兩大類,一種是“自源標記”sha5“最”由“隔開”義動詞發(fā)展而來;另一種是“他源標記”,通過借用漢語西南官話,便有了th?8“最”的極比標記。
注釋:
①本文主要以苗語黔東方言北部土語貴州臺江縣施洞鎮(zhèn)景洞塘村的極比句為研究對象。
②本文所列的苗語固有語料一律標調(diào)類,不標調(diào)值。施洞苗語8個調(diào)類:第1調(diào)33、第2調(diào)54(標準音55)、第3調(diào)44(標準音35)、第4調(diào)22、第5調(diào)24(標準音44)、第6調(diào)13、第7調(diào)11(標準音53)、第8調(diào)31。
參考文獻:
[1]冀芳.黔東苗語差比范疇研究[J].貴州民族研究,2013,(2).
[2]馬建忠.馬氏文通[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8.
[3]李一如.黔東苗語的比較結(jié)構(gòu)[J].民族語文,2021,(2).
[4]鄧鳳民.漢藏語比較標記的類型和標記模式[J].漢藏語學報,2021,(12).
[5]李云兵.中國南方民族語言語序類型研究[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6]李云兵.論語言接觸對苗瑤語語序類型的影響[J].民族語文,2005,(3).
[7]胥譞璇.先秦漢語極比句研究[D].西南大學,2013.
作者簡介:
張明春,女,苗族,貴州臺江人,貴州民族大學文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苗瑤語族語言與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