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消防救援,人們便會想起那些拉著警笛、一路風馳電掣奔赴火場的消防車,對于消防直升機,卻鮮有人能說出一二。那些隱身云端的消防飛行員更因工作的特殊性和特有的神秘不為大眾所熟知。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直升機在火災救援中承擔重要角色,發(fā)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八月的一天,我有幸踏入了青島消防救援支隊航空救援大隊這片神秘而神圣的領(lǐng)地,走近這個令人敬仰的團隊,近距離目擊他們的艱苦訓練,靜心聆聽他們的動人故事,我的心靈被深深觸動。
打贏“最難一戰(zhàn)”
2022年4月19日晚,一場突如其來的山火打破了嶗山三標山的寧靜。正值干燥多風的季節(jié),山上松樹、灌木叢等易燃植被眾多,山火迅速蔓延,原本美麗的山林濃煙滾滾、火光沖天、鳥兒驚飛、小動物四處逃竄。
情況危急!晚9點,接到指揮中心“三標山森林火災”的撲救命令,青島市消防救援支隊航空救援大隊參照預案及此前嶗山航線巡護情況,緊急會商、綜合研判、立即部署。
直升機救援組即刻進入戰(zhàn)備狀態(tài)。凌晨3時50分,航空地面指揮人員和油料、航務等地面保障人員分別趕往火災現(xiàn)場及附近的直升機臨時起降點。全體機組人員進場,迅速做好了航前準備工作。
5時38分,向民航、軍航報備飛行計劃及飛行航線后的兩架直升機飛抵火場迅速開展空中偵察。女飛行員高嵩駕機先繞飛了兩圈,發(fā)現(xiàn)諸多因素嚴重影響著飛行安全,遂用對講機跟地面溝通:氣象條件惡劣,煙氣濃密、能見度差。現(xiàn)場多山谷火,多處火點位于崖壁、石縫中,山勢陡峭,山體走向特別復雜。
不僅如此,山上7-9級陣風已超風限,一場惡戰(zhàn)在所難免。
三標山位于嶗山西麓,屬嶗山四大山系之一,雖然海拔不高,但當天風大,火勢變化特別快,一個小火點一陣風就變成了一條火線,朝東的火勢一轉(zhuǎn)眼就朝西。戰(zhàn)線拉長了,火情緊急,省應急廳也調(diào)來了救援直升機。
高嵩駕駛的直升機既是滅火機,也被指定為頭機、指揮機。他們制訂了周密的計劃,就近確定了取水點,建立空中航線,與增援直升機編隊飛行,連續(xù)向火點灑水進行滅火作業(yè)。
“直升機21號,目前火勢在三標山北坡迅速蔓延,風向由西向東,你從東側(cè)水源取水后,沿北坡火勢最兇猛處進行灑水作業(yè),高度保持在 50 米左右,注意安全,完畢。”
“已到達水源上空,準備取水,完畢?!?/p>
“22號正在取水,取水完畢,準備前往火場,完畢?!?/p>
“一邊增速,轉(zhuǎn)向火場,到達山頂?!?/p>
……
隨著一聲聲指令,滅火戰(zhàn)斗進入白熱化。
直升機的吊桶一次可以灑5噸水,但在偌大的山火面前無異于杯水車薪。灑完水火勢小了,一陣風后火勢又起來了。中午時分,隊員們已經(jīng)高強度連續(xù)作戰(zhàn)了6個多小時,身心俱疲,而此時卻迎來了最危險的時刻:山里風向很亂,出現(xiàn)了風切變!氣象條件復雜,極端危險天氣下直升機的機動性、氣動力受到了巨大的影響,稍有不慎便會撞壁,甚至墜機。
火點位于崖壁的根部,地面人員無法接近。為了提高灑水的準確度,直升機要盡可能地靠近崖壁,水才能準確灑到崖壁下緣的著火點。高嵩駕機載著吊桶飛臨火點上空時,儀表盤突然顯示出現(xiàn)9級強陣風,氣流異常紊亂,機身嚴重抖動。此時,負載5噸水的吊桶猛烈晃動,飛機也晃得更加嚴重。眼看離峭壁越來越近,儀表指針瘋狂擺動,飛行數(shù)據(jù)瞬間臨近極限!好險!高嵩在右駕駛位,看到飛機緊貼著峭壁飛過。機艙里的5個人瞬間屏住了呼吸,大氣不敢出。沉默了足足有一分鐘,大家都聞到了死亡的味道。
為了方便觀察,觀察員趙國安隊長需要在機艙內(nèi)頻繁移動,只能解開安全帶。在飛機的右后角拍視頻時,一個劇烈顛簸把他甩到了機艙的左邊,人差點從開著的機艙門甩出艙外。
從未有過的經(jīng)歷使高嵩感到恐懼,但瞬間她就冷靜而果斷地將水灑下,減輕機身重量,隨后從容爬升高度。走出駕駛室時,高嵩由于過度緊張和疲勞,胳膊和腿都止不住地抖動。大家事后想起來都感到后怕,親歷“死亡瞬間”讓每個人都終生難忘。
中午,大家席地而坐,吃了幾口盒飯就整裝出發(fā)。水火無情,不能有絲毫怠慢??v然是死里逃生,依然要繼續(xù)奮戰(zhàn)火場,這需要何等的勇氣和膽量!這一天,他們飛了9個小時40分鐘,逼近10個小時的極限。一天的戰(zhàn)斗,每個機組人員都精力體力透支,衣服濕透。
經(jīng)過3天奮戰(zhàn),大火逐漸被控制。濃煙和余燼漸漸消散,直升機在空中做了最后一次盤旋確定無誤后,返回陸地。
我們看到一組數(shù)據(jù):大隊2架直升機3天累計偵察及吊滅飛行共計35小時30分,28架次,灑水284桶,1092噸水,其中37021飛行20小時31分,162桶水,625噸;37022飛行14小時59分,122桶水,467噸。
此次火災是建隊以來最難滅的一次火災,他們以赴湯蹈火、不畏艱險的作風圓滿完成了任務,展現(xiàn)了“空中尖兵”的過硬能力。
2024年“4.22蓬萊、龍口地區(qū)山火”“4.23小珠山山火”“4.29平度舊店鎮(zhèn)山火”……在火場一刻不停地廝殺,連續(xù)作戰(zhàn),隊員們沒有絲毫抱怨。在那漫天的煙塵和熾熱的高溫里,他們是最美的逆行者。
飛行員王偉說:“自從披上這身‘火焰藍’,我便擔起了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難的神圣使命。我必定時刻牢記這份職責使命,堅守初心,穩(wěn)步向前,為航空消防事業(yè)奉獻自己的力量!”
“神功”來自苦練
飛行員們令人驚嘆的高超技藝和過人的膽識,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靠刻苦學習與訓練打磨而成。
2018年,青島市消防救援支隊經(jīng)由公開選拔的方式,組建首支航空救援隊伍。一踏入學院的大門,迎接學員們的就是繁重的學業(yè)任務。半年時間內(nèi),要完成大學3年的航理課程,14門功課以及私照、商照、儀表3門課程考試,這對于來自基層滅火崗位的消防員是難上加難。
深奧的理論知識像一座迷宮。但他們沒有退縮,每天凌晨四五點就開啟學習模式,惡補理論知識,一盞盞燈映照著他們苦學的身影。
實踐飛行培訓在東北加格達奇區(qū)進行。從“五一”一直到來年一月,他們要在東北經(jīng)歷最寒冷的季節(jié)。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溫,每天坐在駕駛艙里,他們雙腳凍得發(fā)麻,甚至會失去知覺。寒冷的早晨,由于氣溫太低無法正常啟動就只能手動推飛機加溫,與嚴寒做頑強的抗爭。
懸停訓練是一大挑戰(zhàn)。要把飛機懸停于某個高度保持位置不變,這看似簡單,實際操作起來卻特別難,機身抖動得厲害,就像在空中“炒菜”。
飛行大隊的6名學員,不是同一批,但同樣面臨單飛、夜航、儀表、特情等多項科目考核。就像勇敢的騎士征服一匹匹烈馬,最終他們要學會熟練駕駛HU- 269、AS350、AW119、KA-32四種直升機型,完成180小時的實踐飛行培訓,而要做到這些必須對每一種機型的性能、操作特點都了如指掌。
無數(shù)次的起飛、降落訓練,從正常條件下的平穩(wěn)操作到應對突發(fā)故障時的緊急迫降,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要反復練習。在模擬火災場景中,他們學會了在濃煙彌漫的環(huán)境中依靠儀表飛行,準確判斷飛機的位置、高度和方向。
系統(tǒng)學習仿若神奇的魔法棒點觸出全方位的蛻變。他們身體、心理、知識技能等各個層面實現(xiàn)了快速的提升。特殊環(huán)境適應能力、強大抗壓能力、高度專注力與應變能力以及快速掌握新知識的能力,都在學習的催化下不斷強化,如同鋼鐵在烈火中淬煉。
憑借著堅定不移的信念和堅韌不拔的毅力,6名飛行員全部成功通過了民航局的3項資質(zhì)理論認證,取得了民航、警航的雙執(zhí)照。這是他們實力與能力的雙重見證。隨著學習的深入與經(jīng)驗的積累,他們的飛行時間從最初的180小時逐步攀升至300小時,全部完成了機型改裝。
與此同時,9名機務工程師也在理論與實踐的礁石上精心磨礪。順利地通過了各項考試,為自己的學習與成長畫上了濃重而自豪的一筆。
自航空救援隊伍成立以來,他們累計飛行147架次255小時,灑水5415噸,傷亡事故為零。這些驕人成績的取得源于他們嚴謹?shù)娘w行操作規(guī)范、精湛的飛行技術(shù)、完善的安全保障體系以及高度的團隊協(xié)作精神。
練以備戰(zhàn),戰(zhàn)則必贏。航空救援大隊的訓練緊密圍繞實戰(zhàn)展開,猶如精確咬合的齒輪,運轉(zhuǎn)有序。隊里每周確保有三個飛行日,兩個理論學習日。三個飛行日的設(shè)置,旨在持續(xù)不斷地強化飛行科目訓練以及各類演練,熟練掌握不同飛行狀況下的應對策略,讓每一次操控都精準無誤。而每周的兩個理論學習日,則是為了讓隊員們在扎實的理論知識體系的構(gòu)建中,提升飛行素養(yǎng),更好地指導飛行實踐。確保在遇到突發(fā)狀況時能依據(jù)深厚的理論儲備進行靈活應對。
通過建立交叉融合的訓練機制,整個隊伍飛行技術(shù)水平如同節(jié)節(jié)高升的階梯,不斷攀升。飛行員的應變能力和執(zhí)行飛行任務的能力,也如同寶劍在磨礪中愈發(fā)鋒芒畢露。同時,機組人員對吊桶、水箱水炮、光電吊絞車等設(shè)備的使用也爛熟于心,他們還不斷探索直升機救援的新方法、新形式,直升機機動靈活、搜救速度快、視野廣闊,且受地形及海浪影響小的特點,被發(fā)揮得淋漓盡致。
自投入運行以來,航空救援大隊還活躍于各類演練舞臺。扎實的技術(shù)給予了他們無畏的勇氣。
每次完成重大救援任務,隊里都會召開“戰(zhàn)評會”,對參戰(zhàn)人員的工作進行總結(jié)復盤,以及對救援處置中存在的各項不足進行剖析。
王辛是隊里的飛行分隊隊長,是資歷最老的飛行員。他駕駛技術(shù)嫻熟、經(jīng)驗豐富,有口皆碑。他性格內(nèi)斂,但一聊起飛行就會滔滔不絕。身為飛行員的他有時候也兼任地面指揮?!?·6即墨田橫漁船火災”那場撲救令他記憶猶新:當天海邊的狀況極為復雜,風向飄忽不定,濃煙滾滾翻騰,王辛在空中執(zhí)行任務,視線被嚴重遮擋,仿若置身于混沌的迷霧之中。地面指揮員張騰憑借豐富的經(jīng)驗和敏銳的洞察力提出的建議十分奏效,讓整個救援任務得以高效地推進,從而成功保住了大部分漁船,避免了更為嚴重的損失。
經(jīng)此一役,王辛真切地體會到了協(xié)同作戰(zhàn)的重要性。飛行員杜琛則認為,每一個團隊成員的專業(yè)素養(yǎng)、冷靜應對突發(fā)狀況的能力以及在關(guān)鍵時刻做出正確決策的能力,都是確保救援成功不可或缺的要素。
梁陽陽說,整個團隊就像一臺精密運轉(zhuǎn)的機器,各個部件協(xié)同合作,才可以發(fā)揮出最大的效能。
王帥身為大隊臨時負責人,視角更為宏觀,在他看來,同志們之間的相互信任尤為重要,從容投身戰(zhàn)斗就像是毫不猶豫地把自己的生命托付給戰(zhàn)友。
航空安全的核心價值體現(xiàn)為全員的責任擔當,各個環(huán)節(jié)都極為關(guān)鍵。哪怕只是輕微的疏忽,都有可能帶來災難性的后果。一旦碰到問題,必須立即進行溝通,唯有全體成員齊心協(xié)力、緊密合作,才能保證飛行安全萬無一失。
拼出N個“第一”
踏入青島市消防救援支隊航空救援大隊的大門,一種蓬勃的生命力撲面而來。停機坪上,兩架直升機好似忠誠的衛(wèi)士,靜靜佇立,隨時準備執(zhí)行命令沖向藍天。
辦公區(qū)域整潔有序,映照出隊伍嚴謹?shù)淖黠L;宿舍充滿軍事化的規(guī)整,是紀律與秩序的體現(xiàn)。一排排健身器材,像訓練有素體魄強健的隊員嚴陣以待整裝待發(fā)。
這是一支洋溢著青春活力的年輕隊伍,年齡最大的生于1986年,最小的生于2000年。全隊35個人,22名黨員。他們雖年輕,卻是這片廣袤土地上唯一的航空救援大隊,承載著山東省一億人的期望。一個又一個的“第一”,是他們拼搏的勛章,也是他們用勇氣、智慧譜寫的救援勝利之歌——
第一次海上救援。2022年9月16日青島海域,臺風來襲,巴拿馬籍油輪斯帕號上的一名船員卻突發(fā)心臟病急需救治。彼時,他們所在的油輪,距離海岸線30海里之遙,靠岸救助已然成為奢望。
風在肆虐,浪在咆哮,油輪像一片浮萍在驚濤駭浪中漂蕩。8級大風阻擋著匆匆趕來的120 急救直升機靠近甲板。就在120急救直升機無奈盤旋之際,奉命前來支援的航空大隊的KA-32消防直升機如神兵天降。
海平面的風與空中的風向相反,形成強對流。狂風吹得直升機搖晃得越來越厲害,受到氣流威脅操作稍有不慎就會機毀人亡。
飛行員高嵩緊緊握住駕駛桿,盡最大努力保持機身平穩(wěn)下降,50米、30米、10米……5米!到達作業(yè)高度!就在她要下達救生員出艙救援指令時,海面突然掀起一股巨浪,油輪劇烈擺動、搖晃,飛機也因為懸停較低產(chǎn)生的氣旋出現(xiàn)擺動。她一邊穩(wěn)住直升機一邊保持5米高度追著油輪,不斷調(diào)整保持與甲板相對穩(wěn)定的位置。終于,救生員成功地從后艙索降到甲板,在直升機與油輪之間,拉起了一條生命的紐帶。
把船員安全帶上了直升機,高嵩駕駛直升機快速飛離,與陸地的醫(yī)院實現(xiàn)了無縫對接,整個救援過程僅用了15分鐘。在這場與死神的賽跑中,這15分鐘卻顯得無比漫長。要知道,當時疫情的陰霾沉重地壓在大地上,救援人員都身著防護服,每一個動作都格外沉重與艱難。這個首次海上救援和緊急醫(yī)療救助的實戰(zhàn)案例被永遠銘記在救援史冊上。
第一次過水門和掛旗飛行。2023年5月15日上午,青島西海岸新區(qū)的青島中德生態(tài)園迎來了一場意義非凡的揭牌儀式——青島市消防救援支隊航空救援大隊正式入駐這距離青島主城區(qū)最近的通用機場。
這支于2019年組建的隊伍是全國城市消防的首支航空救援力量。歲月流轉(zhuǎn)間,兩架KA-32消防直升機相伴左右,無論是應急演練的磨礪,還是重大災情的嚴峻考驗,它們都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默默守護著城市的發(fā)展,護衛(wèi)著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
隨著轟鳴聲,2架直升機分別吊掛國旗和消防救援編隊旗通場飛行。陽光灑在旗幟上,映照出的不僅僅是那鮮艷的色彩,更是消防員們的熱血與擔當。直升機在空中自如地翱翔,旗幟飄揚在空中,是一種力量的彰顯,是青島消防力量的驕傲。
為慶祝轉(zhuǎn)場飛行、正式通航,當天還專門舉行了“過水門”儀式。消防直升機在一片期待中緩緩駛向指定區(qū)域。紅色的消防車噴射出的巨大水流,恰似一道水門。飛行員憑借著精湛的駕駛技術(shù),使直升機保持著合適的速度。水門開啟的瞬間,半圓形的弧形水柱拔地而起,當直升機朝著那兩道晶瑩剔透的水幕緩緩滑行時,陽光正好灑下,給水幕染上了一層夢幻般的七彩光暈。機身在陽光的映照下閃爍著金屬特有的光澤,像是一位即將接受榮耀洗禮的勇士。
過水門的儀式,是對航空救援大隊的敬意與感謝,是對他們在高空中守護青島每一寸土地、每一個生命的禮贊。直升機穿出水門,帶著一身晶瑩的水珠,如同披著榮耀的戰(zhàn)甲,向著未來的使命繼續(xù)翱翔。這里將承載更多的希望,成為青島地區(qū)應急救援、警用、消防直升機的重要保障基地,在時光的長河中繼續(xù)書寫輝煌的篇章。
第一個雙執(zhí)照飛行員。在青島航空救援大隊的發(fā)展歷程中,有一個不可或缺的角色,張騰。
張騰在入伍期間考上了昆明消防指揮學校,畢業(yè)后入職青島市消防救援支隊。在2014年至2019年期間,他多次參與新兵入伍培訓、戰(zhàn)訓比武等訓練培訓任務,曾3次帶隊參加全省實戰(zhàn)化比武,先后榮立個人三等功2次、嘉獎6次,被山東省消防救援總隊、國家消防救援局評為優(yōu)秀基層指揮員4次。2019年,青島市消防救援支隊航空救援大隊開始組建,它是第一個自主自建、從零開始的大隊。當時隊里除了王辛是專業(yè)出身,其余的飛行員、機務、任務員都需要自己培養(yǎng)。正在參與戰(zhàn)訓比武培訓的張騰,進入了領(lǐng)導的視野。
分管航空組建的領(lǐng)導同時也分管集訓,他了解張騰的能力,希望他來擔任機務分隊負責人。張騰曾經(jīng)帶過的那些參加比武培訓的戰(zhàn)士,也跟著他一同加入,成為了后來的機務員、任務員。
隊里統(tǒng)籌安排,讓張騰帶領(lǐng)9個人于6 月9日前往濟南參加封閉式全脫產(chǎn)機務培訓,培訓期長達半年。原本定在6月結(jié)婚的張騰征得領(lǐng)導的同意,6月27日回家,28日登記,30日參加完婚禮,次日便匆匆歸隊了。他尷尬地笑著:“婚慶的籌備我全程沒有參與,僅僅是在婚禮時出席了一下。”
培訓中的困難也接踵而至,機務工作需要學習航空器維修,那些深奧的知識對他們來說如同天書。領(lǐng)導要求他必須把所有人都帶出來,拿到畢業(yè)證。然而戰(zhàn)士們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壓力很大。張騰帶領(lǐng)隊員們“挑燈夜戰(zhàn),日夜兼程”,與時間賽跑,與困難較量。最終,他們用9個月的時間通過了9門功課的考試,12月,隨著理論和實操考核通過,他和隊友們?nèi)繑孬@民航維修執(zhí)照?;氐郊?,面對剛結(jié)婚就分居了半年的新婚妻子,張騰心中滿是愧疚。
2020年年初,疫情襲來,培訓基地封閉管理,妻子的產(chǎn)檢他從未陪伴過,只在預產(chǎn)期前一天才匆匆趕回家。在家僅僅待了一個月,他又回到封閉的基地。同年10月,張騰報名參加飛行員培訓考試,成功取得航空器駕駛執(zhí)照,成為全國消防系統(tǒng)唯一一位維修、駕駛雙執(zhí)照的人員。作為同行,在消防救援水上大隊工作的妻子理解丈夫的選擇。走時孩子才8個月回來時已經(jīng)2歲半了,張騰在遺憾之余也感恩家人的包容和支持。
生活中的張騰,性格開朗豁達,爽朗的笑聲很有感染力。在隊里,他是一個多面手:不僅僅是一名飛行員,還身兼數(shù)職。他精心地做著機務工作,還常常擔任地面指揮員,同時兼任辦公室和宣傳工作,有時候,他還要承擔講解任務。他不僅兼任過隊里的財務工作,還編制過約2萬字的航空體系建設(shè)資料。
張騰考取了飛行員駕照,也完成了改裝飛行。飛行員和機務的雙重身份,讓他對飛機有著更為深刻的理解。他深知,機務人員就如同維護、修理和保養(yǎng)飛機的工匠,以確保飛機處于良好的運行狀態(tài)。因為深知機務工作會直接影響直升機的飛行質(zhì)量和飛行人員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在做航前準備和檢查時,他每次都會對照工卡仔細核驗,簽字后心中就開始忐忑,直到飛機落地才會心安。
張騰從事機務工作5年間,個人累計安全飛行350小時,完成飛行保障500多場次,各類定期檢修及部附件更換一百多次,完成更換發(fā)動機、主檢等大項維修工作任務十余次,執(zhí)行森林火災撲救、海上巡查、各類演練任務40余次。
未來的路還很長,篤志鉆研的張騰正在積極備考空中機械師。在青島航空救援大隊,他就像一顆別致的星閃耀著獨特的光芒。
第一個女飛行員。白皙的皮膚,靦腆的笑容,高高的馬尾辮,宛如美麗恬靜的鄰家女孩。面對眼前剛生完寶寶的高嵩,你很難把她跟久經(jīng)沙場的女勇士形象聯(lián)系到一起。
“其實我膽子也不大,但穿上這身火焰藍,我義無反顧。”作為應急系統(tǒng)和消防系統(tǒng)唯一的一名女飛行員,幾年來高嵩完成了煙臺昆崳山、青島大珠山、嶗山、三標山等多處重大森林火災的撲救任務,成功救助5名遇險者。
說起“驚心動魄”的三標山森林大火,在高嵩駕駛的飛機上做空中指揮員的王帥滿是贊許:“駕駛桿很重,飛行員需要雙手雙腳用力操作,手掌要長時間保持抓握動作。飛行員在長期飛行后,胳膊腿都會僵硬麻木,有時候手不能彎曲,像腱鞘炎一樣疼痛,男飛行員有時候虎口都能磨破了,何況一個女同志。”
“火災現(xiàn)場千變?nèi)f化,要靠飛行員的機智和現(xiàn)場研判?!备哚哉f,要控制飛機在水面上懸停讓吊桶完全入水,為了盡快打滿水往往需要讓飛機降得更低,水庫很大,不好找參照物,高度不好掌握。吊桶的纜繩只有5米,還需要留出1米到水下,越靠近水面環(huán)境越復雜,一陣小風飛機就可能會被吹動,而一旦飛機觸水就很危險。灑水滅火要時刻關(guān)注滅火點,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接近滅火區(qū)域。
直升機救火時,為了達到良好的效果,有時候會距離火源很近,同時也意味著距離崖壁、林木很近,容易發(fā)生碰撞,一旦出現(xiàn)問題,后果不堪設(shè)想。“學駕照的時候,我還問什么時候?qū)W跳傘,原來直升機飛這么低,出了問題連降落傘都派不上用場?!备哚孕χf。
“每次滅完一場大火,就很有成就感,好像幫了國家一個大忙,生命的價值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备哚砸呀?jīng)累計飛行了600多個小時,榮立個人三等功兩次嘉獎四次,榮獲“山東省三八紅旗手”“全省消防救援隊伍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青島市五一勞動獎章”首屆“島城最美女消防員”“2023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
她在一次演講中說出了自己的心聲:“將來還有1000小時、5000小時在等著我去努力,只要需要,我就會一直飛下去!作為新時代消防救援隊伍中的一名空中逆行者,我將用火焰藍的榮光,在碧海藍天寫下我的誓言:對黨忠誠,紀律嚴明,赴湯蹈火,竭誠為民!”
夢想與責任交織的最美風景
我有幸與飛行員一起,踏入直升機的機艙,體驗他們的日常飛行訓練。
當我的目光透過舷窗投向大地時,那幅絕美的畫卷瞬間將我深深震撼:高樓大廈鱗次櫛比,彰顯著這座城市的繁華與活力;廣袤的田野像一塊巨大的綠色絨毯,濃郁的翠色好像是大自然用最飽滿的顏料涂抹而成,田埂縱橫交錯,像是絨毯上精心編織的花紋,其間點綴著星星點點的農(nóng)舍,錯落有致的村莊,寧靜而祥和;雄偉的跨海大橋,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投下堅毅的身影。這一切交織在一起,構(gòu)成了一幅浪漫主義色彩的絕美畫卷,每一處景致都像是詩人筆下最靈動的詩句,畫家調(diào)色板上最絢麗的色彩。我從未用這樣的角度凝視過這座城市。
機艙內(nèi)的消防飛行員在全神貫注地駕駛直升機,無暇顧及美景。他們額頭上晶瑩的汗珠,在這狹小的機艙內(nèi)閃耀著勇毅堅韌的光輝。而我也后知后覺地體會到了在狹小的空間里,被拘于一方小天地的局促之感。正是這些向火而行無所畏懼的“火焰藍”勇士們捍衛(wèi)了這些美好啊,他們是碧空之上的守候天使,我由衷地想。
“碧空展翼護生命,危難挺身救黎民”,這是他們用熱血與青春書寫的壯麗誓言,也是用生命和行動捍衛(wèi)的崇高信仰。在廣袤的藍天中翱翔,他們時刻準備著沖向危險重重的火場。
一次次地往返于水源與火場之間,不僅是與大自然的較量,更是人類勇氣與智慧在天空中的偉大展示。在漸漸消散的濃煙和余燼之上,這些翱翔的雄鷹形象,永遠鐫刻在大地與天空之間,鐫刻在人們心中。
每一次飛行,都是他們與這座城市的深情對話。每一眼風景,都得益于他們的責任與擔當。他們,是我們永遠的英雄,是這片天空中最美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