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司法機關日前依法對4名加拿大籍毒販執(zhí)行死刑。就在大家拍手稱快之時,加拿大外交部長喬利卻聲稱此舉“違反人類尊嚴”。按照常理,喬利本應為本國毒販禍害世界而感到恥辱,怎么能理直氣壯地為其站臺撐腰呢?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六條,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guī)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三百四十七條,走私、販賣、運輸、制造鴉片一千克以上、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數(shù)量大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此次涉案人員在中國境內長期從事毒品走私活動,涉案毒品數(shù)量巨大,情節(jié)極其嚴重,完全符合法定量刑標準。
如果嚴懲毒販是“違反人類尊嚴”,那被毒品摧毀健康和生命的受害者的尊嚴又在哪里?毒品犯罪對人類社會造成了深重災難,毒販無疑是破壞人類尊嚴的罪魁禍首。中國依法打擊毒品犯罪,正是為了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與尊嚴。那些為毒販開脫的言論本質上是對毒品危害的漠視,更是對受害者的二次傷害。
喬利這番黑白顛倒的言論是加拿大社會治理的縮影。加拿大是全球第二個全面合法化娛樂性大麻的國家,全國有幾十個“安全注射站”,癮君子可在此公然吸毒。有分析指出,加拿大政府對毒品采取“寬容”政策,不僅可節(jié)省大量禁毒反毒資金,還可獲取大量選票——選民共1750萬,其中吸毒人數(shù)490多萬。
喬利還哭喪著臉說,最近幾個月她和加拿大前總理特魯多一直請求中國方面“寬大處理”,“但并沒有產生效果”。于是乎,她便以所謂“人權”為借口,公然抨擊中國的正義之舉,試圖通過“麥克風外交”抹黑中國。這種無端指責不僅嚴重干涉了中國的司法主權,而且嚴重違反了國際關系基本準則和國際法。
禁毒政策是一面鏡子,從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和加拿大等西方國家對毒品和毒販的不同認知和態(tài)度。透過這種差異,一個國家是否以人民為本一目了然。中國對毒品“零容忍”,保護的不僅是中國人民的生命健康權,也體現(xiàn)了對國際社會的責任擔當。加拿大若真心關切人權,就應承擔起政府應有的禁毒責任,而不是任由毒品在本國和世界泛濫。
編輯 毛予菲 / 美編 苑立榮 / 編審 張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