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所說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揭示了“立己”“達己”與“立人”“達人”的關系。每個社會成員都不是孤立的存在,自己與他人都有著密切的關系,成就別人與成就自己相得益彰。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的是直接的。中國女足勇奪亞洲杯決賽冠軍,巴黎奧運會上奧運健兒摘金奪銀,他們的教練功不可沒。子女與父母,學生與老師,運動員與教練員……這種緊密關聯(lián)的雙方,是最直接的相互支撐關系。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有的是間接的。屠呦呦研制的青蒿素,救治了許許多多瘧疾患者,諾貝爾獎是對她的卓越成就和為人類巨大貢獻的肯定和褒獎。袁隆平研究的雜交水稻,讓無數(shù)人吃上了飽飯,為解決人類的饑餓問題作出了巨大貢獻。實現(xiàn)自身價值絕不局限于小我,當努力對社會作出貢獻。此時,自己與他人之間的關聯(lián),是間接支撐的關系。
如何做到成人與成己相得益彰呢?關鍵在兩點:一是要有看見世界的眼,二是要有包容世界的心。
有看見世界的眼,才能超越“小我”的狹隘,才能眼中有他人,正如雷鋒積極、主動地幫助人,成為人們學習的楷模。我們只有胸懷世界,才能找到自己奮斗、努力的方向,才能實現(xiàn)自身價值、發(fā)揮自身能力。
有包容世界的心,才能突破自私自利的藩籬,才能樂于奉獻,承擔社會責任。顧炎武胸懷世界,“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他把“拯斯人于涂炭,為萬世開太平”作為使命;范仲淹心系天下,“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魯迅說“無窮的遠方,無數(shù)的人們,都與我有關”,以喚醒沉睡的國民為己任;張桂梅以疲病之軀,不畏艱難,創(chuàng)辦女子免費高中,幫助大山里的女孩走出去……他們的情懷與境界,讓無數(shù)人感動,也激勵了無數(shù)人。他們,真正實現(xiàn)了成人成己。
活在世界一體化的當下,懂得成就別人與成就自己相得益彰的道理并付諸實踐,是至關重要的。“人”字相互支撐,只有助人,方能達己。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實現(xiàn)個人價值的最大化。
【北京市十一學校,指導老師:雷其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