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于錯綜復雜的社會中,我們每個人都面臨一個無法回避的人生課題——如何處理自己與他人的關系。我認為,自己與他人的關系應是相互促進而又互相獨立的。
孔子所說的“君子成人之美”,不僅是指成就他人、支持他人,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亦是成就自己。恩格斯與馬克思為摯友,平日里相互切磋,并肩戰(zhàn)斗。為了在經(jīng)濟上支持馬克思,恩格斯回到英國繼續(xù)經(jīng)商。在馬克思死后,恩格斯又傾盡全力,為之整理、續(xù)寫未完成的著作。習近平總書記說“吹滅別人的燈,并不會讓自己更加光明”,反之,點亮別人的燈,卻能讓自己更明亮。這是因為我們在成就他人的同時“見賢思齊”,在與對方思維碰撞的過程中提升了自己,也實現(xiàn)了阿德勒所說的“自我價值”與“他者貢獻”,使個體的生命更有意義。
我們需要明白,置身于同一社會、同一時代,自己與他人并非各自孤立的個體。正如約翰·多恩所言:“沒有人是一座孤島,可以自全;每個人都是那廣袤大陸的一部分,整體的一部分。”一棵樹改變不了氣候,而一棵棵樹形成森林卻能改變氣候;而氣候變好了,又有助于每一棵樹的生長。
另一方面,自己與他人又是相互獨立的,要尊重差異性??鬃釉陶d弟子在勸誡朋友時,如果反復勸說而對方并不聽從,便不必再勸了。這難道僅僅是因為朋友頑固不化?不!這其實是因為朋友不是你,你與他的觀念、原則、標準不盡相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處世原則。因此,當自己與他人意見不統(tǒng)一時,我們可以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與立場,但同時也要學會傾聽他人的聲音,尊重他人獨立的人格。孔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边@只是推己及人,但更多時候,我們還需換位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堅持人格獨立,守好自己的邊界,又有兼容并包的胸懷,分清“自己的課題”與“他人的課題”,不過分干涉他人,這才是維系他人與自己關系的原則。
在當今信息時代,“環(huán)球同此涼熱”,每個人都與他人的聯(lián)系更加密切,唯有“相互促進、互相獨立”,我們才能點亮更多的燈,讓世界更加明亮。
【北京市十一學校,指導老師:雷其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