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數(shù)次訪東張,癡戀桃源趣。紅柿石橋汭澗軒,曾有八仙住。
如水的光陰里,總會有一處景一些事幾個人留在心底,纏纏繞繞,如月下窗前那株鳳尾竹,婆娑著清秀的身姿,搖曳著淡淡的思念,漸漸凝成東張那條明澈的河水,或活潑,或嫻靜,溫潤了靜好歲月。
暖陽暮秋,最適合約著好友去趕赴一場心靈之約。說走就走,于是,位于章丘文祖東南約10公里的東張如一位溫婉的女子,俏生生出現(xiàn)在我們面前。
四周環(huán)山,東圍高聳入云的九頂山,南臥章萊分界的長城嶺,東張就那么懶洋洋地躺在搖籃里。秋日暖陽高照,遠(yuǎn)山如黃公望長披麻皴的水墨畫,雄渾險拔,頓挫有致,或濃或淡,層次分明;而又連綿起伏,勢若游龍,吞云吐霧,時隱時現(xiàn)。
山坡上楓林一片接著一片,叢叢如火,跳躍著生命的激情。幾片綠林沉默其中,如沉穩(wěn)的漢子靜靜守望。一動一靜,相得益彰。讓人的心既不會孤寂,也不會過于張狂。
梯田猶如智者,沉默不語。有的地里站立著略顯憔悴的玉米秸,如送孩子遠(yuǎn)行后的家長,帶著滿身失落;有的地里則喜氣洋洋,身披綠綢的胡蘿卜苗,挨挨擠擠,笑逐顏開。地邊山坡上更是熱鬧:野菊身著金黃甲,成群結(jié)隊,談?wù)摰脽峄鸪欤焕然ㄉ碇蚰贪谆蚪{紫的衣裙,伸著長長的手臂,相互嬉鬧著;一些不知名的小花也如好奇的孩童,探頭探腦,四處張望著……
山半腰俏立著一座秀氣的亭子,四角翹起,如鳥展翅欲飛。好友繼廣說這是“如是亭”。如是,如是嗎?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yīng)如是。才子意難平,寄情于青山。青山知雅意,含笑慰愁心:稼軒,世間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何必長嘆“可憐白發(fā)生”?
有一駝背老者挎著一個沉甸甸的筐子,順著彎彎曲曲的山道緩步走下山來。經(jīng)過游人身邊,他憨憨一笑。那笑容如同筐中金燦燦的柿子,帶著飽經(jīng)風(fēng)霜后淡然的滿足。
稼軒若生逢此世,定然也會多填幾句“稻花香里說豐年”“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之類的妙句吧?
東張的山如眉峰聚,眉眉生機(jī)彰顯;東張的水如眼波橫,眼眼靈動多情。
村頭路邊“汭澗軒”亭亭玉立,秀氣雅致,翼然臨于河上。亭邊修竹青翠,風(fēng)來颯颯,與亭下潺潺流水合奏,一曲秋日私語在山澗流瀉。
亭下是青石河道,來自三個山谷的清流匯聚于此,每條河道上都臥著一座秀氣的石橋,連著村莊與大山。
從汭澗軒向北穿過略顯狹窄的三趙線柏油路,順著沿河路,走進(jìn)這方明洪武年間由張姓先輩拓荒筑建的小小村子。一座座紅瓦青墻小院隨山就勢,曬著暖洋洋的太陽,隨意散落在斜坡上。東邊青石大堰的河道如天然護(hù)城河。村子和肥沃的農(nóng)田盈盈一水隔,脈脈相廝守。
河道中處處可見大青石,幾處石縫冒出泉眼,或珍珠翻滾,或碧玉悄涌,或顰或嗔,情態(tài)各異。叮叮咚咚,玉珠滾盤,繼而匯成一道清澈的小溪,如活潑的少女,蹦蹦跳跳,攜著小魚小蝦,腰系一條色彩絢爛巧蝶翩舞的百花裙,順著青石板河道,一路歡歌向南奔去。
上行幾百米后,河道漸寬,潺潺小溪變成淺淺小河。不時有河水常年沖擊形成的小水潭闖入眼中。岸邊光滑的大青石成了婦人們天然的搓衣板。偶爾也會看到在水邊嬉戲的明媚少女或者天真無邪的孩童。他們純凈的笑聲如一曲《原野》,輕輕撫過心田。胸中煩郁不覺化作一縷縷輕煙,隨風(fēng)而去。
再走一里左右,一個偌大的清池閃現(xiàn)眼簾。清池碧波輕漾,水藻婀娜。小魚吐著泡泡,定然做著跳龍門的夢吧?白鵝引頸望天,可在回憶著王羲之臨池暢書的瀟灑?那河畔的金柳,如朝陽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艷影,在游人心頭蕩漾。那軟泥里的水藻,油油的在水底招搖;在澄澈的柔波里,哪里只是多情的詩人想做一條綠藻?心不覺沉靜下來,化作一泓清澈的水;繼而放輕,幻做一朵晴空的云。
早聽人說東張村一泉成河。穿過八仙下棋處的別致小石橋,期待已久的白泉從半人高的巨石中噴涌而出。泉頭高抬近尺成“點”狀,巨石頭為短橫身做長豎,水瀑下瀉自成撇捺,儼然一個篆體“泉”字。水花四濺,碎銀晶瑩。繼而水流成瀑,明澈似玉。原來,東張的靈氣源于此處啊。
沿著村中青石小路九折八彎,正不知身在何處。隨著向?qū)Ю钪魅我宦暋暗搅恕?,驀然,眼前豁然開朗,一座暗紅立柱的牌坊赫立面前。牌匾上“山水東張”四個鎏金大字在暖陽下熠熠生輝。
東張村委就在不遠(yuǎn)處。牌匾右側(cè)數(shù)級臺階之上有一座精致的觀音廟,青磚拱門,飛脊筒瓦,望之肅然。廟門兩側(cè)各立一棵參天古柏。左為鴛樹,樹干直紋高豎,剛勁如盤古巨臂。右邊為鴦樹,螺紋龍旋,飄逸如飛天裙裾。前世跪拜佛前讀完多少卷金經(jīng),才換得了如今脈脈相守呢?
鴛鴦樹地下萬根纏綿,空中虬枝依偎,三生石上結(jié)姻緣,凡俗欲界度滄桑。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情綿綿無絕期。浮世男女,來此一拜,搖擺不定的心或許會有片刻釋然吧?
想去探尋一個地方的歷史,那就去拜訪那里的古樹。先進(jìn)的科技可以仿造任何古跡,而只有根深葉茂的古樹不會騙人。遠(yuǎn)至陜西黃陵廟中軒轅柏、泰山岱廟里的漢柏、曲阜孔廟里的先師手植檜,近到文祖甘泉村千年流蘇樹、龍山唐槐、眼前鴛鴦柏……這些古樹身上都銘刻了悠遠(yuǎn)的歲月痕跡。每道年輪都講述著那跨越數(shù)百甚至上千年的歷史故事,流淌著歷經(jīng)時光淬煉的人文精神。
想起東張幾百年前第一個來此建村的先祖,定然是看中這里地處偏遠(yuǎn)而又水草豐足,才決定停止遠(yuǎn)途跋涉停留于此拓荒建村吧?然而,他定然想不到,幾百年后的今天,秋日的東張卻格外熱鬧。不同口音的游人隨意游逛?;蚵绞瘶颍蛄鬟B古街,或俯身戲水,或昂首觀柏……三五成群,各得其樂。
有農(nóng)人或在自家院門口,或在沿河街邊,或在大樹下,隨性擺起小小的百貨攤:金燦燦的小米,紅彤彤的柿子,綠纓白身的大蘿卜,各色小雜豆;鮮紅的花椒,絳紫的蜜薯,金黃的大南瓜,翠綠的山韭醬……
買的隨意,賣的從容。細(xì)聲如昆曲,微笑如春風(fēng)。時間如水,輕輕流淌。最好的旅行,就是在一個陌生的地方,發(fā)現(xiàn)一種久違的感動。
朝聽百鳥爭鳴,暮賞夕陽斜墜。守一方草廬,讀一卷詩經(jīng),看炊煙裊裊,任思緒輕飛……于峻山秀水之中,養(yǎng)一份兒山的淳樸豁達(dá),修一點兒水的清逸靈動。融入這方寧靜樸實中,靜靜觀賞云卷云舒,慢慢聆聽大山中來自遠(yuǎn)古的喃語。
山有山的高度,水有水的深度,做山還是做水,隨你。依心而行,便無憾今生。
來東張吧!古村山水,近中秋,更添幾分嬌色。一泉成河凝碧玉,最妙星空月夜。閑話石橋,人魚共影,萬里透澄澈。悠然心會,妙處難與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