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減”政策下,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將面臨全新的變化。依托“雙減”政策的指導意見優(yōu)化班級管理工作,搭建課內外融合的教育服務體系,創(chuàng)辦符合時代要求的小學教育。依托“雙減”政策,班主任可以從觀念滲透、行為監(jiān)督、習慣養(yǎng)成等方面展開管理工作,以達到減負、提質、增效的教育目的?;诖耍疚囊蕴嵘W班主任管理質量為目標,以“雙減”為班級管理工作的具體依托,淺談小學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和策略。
在小學教育領域中,小學班主任承擔著管理班級事務、引導學生成長與發(fā)展的重要教育角色。無論是教育教學管理、學生心理健康輔導還是家校溝通等任務,均屬于班主任的教育范疇。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廣大小學班主任更應該緊跟時代號召,深入解讀“雙減”政策的教育指導意見,積極轉變教育觀念,提升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效果。
一、“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班主任管理的重要性
(一)深度落實“雙減”政策指導意見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班主任作為班級管理的主要角色,深度理解相關政策指導意見,并進行班級管理改革,響應時代教育的號召,讓“雙減”政策落地?!半p減”政策的推行不僅是對教育教學模式的改革,還是培養(yǎng)學生全面素質的有效教育途徑。班主任需在政策解讀中關注這一教育落點,轉變教育觀念,采取個性發(fā)展、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關注學生日常管理活動中的體驗感受和心理健康,并引導家長、學生共同參與,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圍。
(二)搭建校內校外融合服務體系
依托“雙減”政策開展對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統籌規(guī)劃,能在傳統的在校教育、課堂教育基礎上,為學生搭建聯通校內外的融合服務體系,以滿足學生在學業(yè)、興趣愛好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多元需求。課內課外融合服務體系旨在為學生提供全面、多樣化的教育體驗,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成長。輕松活躍的班級氛圍能有效減輕學生學習負擔,從而達到提質增效的教育效果。因此,依托“雙減”教育開展班級管理工作,將使班主任與家長建立合作,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課程和活動,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充實自己的生活,提高綜合素質。
(三)創(chuàng)辦符合時代要求的小學教育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依托“雙減”指導意見改良與優(yōu)化小學班級管理工作,能為學生創(chuàng)辦符合時代要求的小學教育,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展需求?!半p減”要求關注學生的體驗和感受,尊重學生的差異性,鼓勵素質教育,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同時,班主任還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以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通過對“雙減”策略的深度探究,學生能獲得一個全面、和諧、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學習環(huán)境。
二、“雙減”政策下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優(yōu)化方向
(一)觀念滲透,促進學生學習觀念轉變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班主任需要從觀念滲透入手,以先進、正確觀念的滲透促進學生學習觀念的轉變?!半p減”政策的實施,意味著學生需要更加注重課堂上的學習效率,提高作業(yè)質量和減少課外培訓,使學生能有更多的時間發(fā)展興趣愛好。因此,班主任需要引導學生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效率,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內掌握更多的知識。積極學習與生活觀念的滲透,有助于學生正視“雙減”要求,擺正學習心態(tài),為順應時代教育發(fā)展趨勢做好積極的認知準備。
(二)行為監(jiān)督,促進學生學習節(jié)奏轉變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班主任需加強對學生行為方面的監(jiān)督,以實踐驅動引導學生接受學習節(jié)奏、學習策略的轉變?!半p減”旨在讓學生從課外培訓和大量作業(yè)中解脫出來,轉向注重課堂學習和個人興趣愛好的發(fā)展。一方面,班主任要確保學生在課堂上充分參與學習,提高課堂學習效果;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引導學生合理規(guī)劃課余時間,平衡學習與興趣愛好、鍛煉身體等各方面的需求。在這個過程中,班主任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的個體差異,給予個性化的指導和建議,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節(jié)奏。
(三)習慣養(yǎng)成,促進學生學習習慣轉變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班主任還需關注學生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以促進學生學習習慣的轉變。為應對“雙減”背景下作業(yè)減量、鼓勵自主學習的教學變革趨勢,班主任需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獨立自主學習習慣,如準時作息、自律學習、積極參與課堂討論等。此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合理飲食、規(guī)律鍛煉、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tài)等。良好習慣的養(yǎng)成能幫助學生更好地適應“雙減”背景下小學生的生活節(jié)奏,促使學生獲得全新感悟。
三、“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班主任的管理策略
(一)喚醒學生自管意識,為教育管理“增效”
1.為人師表,帶頭模范
“雙減”政策下,小學班主任需要增強學生的自我管理意識,讓他們明白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從學習、生活和興趣愛好等多個方面做好自我管理工作。班主任不僅是一個班級的組織者,還是班級學生的引導者,俗話說“言傳身教,耳濡目染,以身作則,躬親示范”,日常發(fā)揮帶頭作用,樹立正確榜樣,是每個班主任的職責所在。因此,班主任平時在與學生相處時,必須始終嚴格要求自己,真正做到“嚴于律己,寬以待人”,比起一味地說教,倒不如用自己正確的言語、行動感染、熏陶對方。
例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便可開展如下活動,并在活動中做好表率、先鋒、模范、標桿。
課前輪讀活動:每次的課前時段,分享一個優(yōu)美的語段,分享自己的知識經驗,學生被故事情節(jié)深深吸引,不禁產生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這樣便能效仿閱讀的行為。
閱讀分享活動:與學生共讀整本書并完成本書讀書筆記的創(chuàng)作,暢談自己對指定篇章的讀后感想與富有深度的思考,同時鼓勵對方表達和分享。
在上述眾多活動的影響下,學生逐步養(yǎng)成愛讀書、讀好書的習慣,無論是在課前還是課后,都能自覺沉浸在閱讀活動中。這樣一來,班主任的管理工作的難度也會隨之減輕。
2.營造良好教育環(huán)境,有效整頓班級紀律
自由、民主、積極向上的教育環(huán)境可以帶動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提升。各位班主任應該建設良好的班風,最大限度地引導學生參與班級事務,從而為各項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為此,班主任需引導全體學生自主學習,并進行嚴格的自我管理,使其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樣一來,學生便會時刻約束自己,端正學習態(tài)度,全身心投入各課程的學習。以下是班主任管理的幾點策略:帶領學生一起審視過去,面向未來,確立當下的學習目標,找到人生追求之后,學生的內在動力便會被激發(fā)出來;組織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如:主題班會、德育活動等),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與社會責任感,讓學生對班集體產生強烈的歸屬感。豐富班級文化內涵,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助力學生在學習上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整頓班級紀律工作為例,班主任可以通過如下方式維持良好班級風氣:
主題班會:以“個體的價值”為主題,聯系現實生活展開探討與分析,引發(fā)學生動腦思考。
多元競賽:組織演講、書法、奧數等競賽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潛能,提升學生的自信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文化建設:設計班級口號、班級標志,給予學生強烈的暗示。
激勵教育:在平時的授課環(huán)節(jié),班主任需適時地鼓舞與稱贊對方,使學生建立起強大的自信,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與滿足感,在細致入微的關懷下規(guī)范自身行為,切實付諸行動。
總而言之,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是建設一支強勁的學生隊伍、整頓班級風氣的重要途徑,各位班主任必須加強管理,從多個角度調動學生主動參與探討與解決班級事務。
(二)健全班級管理機制,為班級管理“提質”
1.開展多元評價活動,健全班級評價機制
班級管理制度是確保班主任管理質量的基礎。在過去的教學中,班主任經常過度關注學生的成績,并且習慣將成績作為衡量他們優(yōu)秀與否的唯一指標。這一舉動顯然是錯誤的、不合理的?!半p減”背景下,班主任應當完善學生評價機制,通過組織多元評價活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課堂教學以及其他管理工作的質量。學業(yè)評價、綜合素質評價、興趣愛好評價是多元評價的要素,從這些維度出發(fā),相對全面、深入地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發(fā)現他們的優(yōu)點和不足,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這樣才能幫助學生取得進步。在正確的評價體系中,學生不但具備自信心和競爭力,還能更好地規(guī)范自身行為,提升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在小學班級衛(wèi)生管理工作中,班主任便可設立如下評價活動:
個人衛(wèi)生習慣評價:評價學生在校園生活中的衛(wèi)生習慣,如勤洗手、正確佩戴口罩等。
班級環(huán)境衛(wèi)生評價:評價學生參與班級衛(wèi)生管理的積極性,以及班級環(huán)境的整潔程度。
環(huán)保意識評價:通過參與環(huán)?;顒?,評價學生的環(huán)保意識和行動力。
公共衛(wèi)生知識掌握程度評價:通過問卷調查、知識競賽等方式,評價學生對公共衛(wèi)生知識的掌握程度。
指向班級衛(wèi)生管理的多元評價能有效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意識,促使學生在每日活動中注意維護環(huán)境衛(wèi)生,養(yǎng)成講衛(wèi)生、愛護環(huán)境的良好意識與習慣。
2.強化班干部團隊指導,健全班級管理機制
班干部是班級各項管理工作中的中流砥柱。班主任應當培養(yǎng)一支強勁的班干部團隊,讓這些優(yōu)秀的學生代表在各種各樣的管理工作中發(fā)揮效能。在實際的管理工作中,教師可以采取局部帶動整體的管理方式,著重培養(yǎng)班干部團隊的自我管理能力和組織策劃能力,讓班干部團隊在各項事務中各司其職,維護班集體的良好運轉。優(yōu)秀的班干部團隊能夠搭建健全的教育管理體制,使得教育管理工作卓有成效。
以小學班級紀律管理工作為例,班主任可以采取如下措施來強化班干部團隊指導,健全教育管理機制:
選拔與培訓班干部:以民主投票的方式選拔具有責任心、服務意識和服務能力的學生干部。并對班干部進行定期談話培訓,提高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明確職責:班主任需要明確班干部的職責,讓他們在各自崗位上發(fā)揮積極作用。例如,設立學習委員、生活委員、文體委員等,確保班級各項事務得到有效管理。
搭建平臺:班主任要為班干部提供展示自己、鍛煉自己的平臺,鼓勵他們參與教育管理活動的策劃、組織和實施,提高班干部的實踐能力。
考核激勵:對班干部的工作進行定期考核,給予表現優(yōu)秀的班干部適當的獎勵和鼓勵,對班干部的工作進行適度調整,確保教育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
通過以上措施,班干部團隊在班主任管理中的作用得到充分發(fā)揮,能夠有效地維護班級紀律,推動班級各項工作的開展。在此基礎上,教育管理機制不斷健全,為提高各項管理質量奠定堅實基礎。
(三)尋求多元教育合力,為班級管理“減負”
“雙減”政策一再強調,堅持學生為本、回應關切,遵循教育規(guī)律,著眼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提升學校教育教學的質量,是工作的基本原則。學校應當充分發(fā)揮教育的主陣地作用,加強源頭治理,同時明確家校社協同責任,確保工作平穩(wěn)有序進行。班主任方面,需進一步加強與家長的溝通,推動形成家校共育的良好局面。同時,積極聽取各位家長的意見和建議,關注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的需求,努力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健康、和諧的成長環(huán)境。此外,教師還要定期組織家長會,向家長灌輸正確的教育理念;鼓勵家長一同策劃班級各項事務。家校的協同配合,能擴大教育空間,大幅度減輕班主任的管理負擔。
在每個月末或者每次考試之后,班主任可以采取如下方式尋求家長方面的協同配合:組織家長會,向家長匯報本班學生的作業(yè)完成情況,并圍繞學生在校的表現進行溝通,方便對方及時發(fā)現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問題,并提出解決策略;開展家長教育線上培訓,更新家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使家長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正面的教育;組織家長志愿者參與學校的課后輔導和親子閱讀活動,讓家長親自參與各項教育管理工作,逐步形成家校共育的意識;通過微信、QQ等網絡工具,建立家校溝通群,隨時向家長分享教育資訊。這些都是家校之間形成教育合力的有效措施,要想使班級管理的效果更加顯著,就必須推動家校社協同共育,充分開發(fā)和整合周邊的教育資源,從多個維度聚焦教育管理工作,構建良好的教育生態(tài)。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小學班主任需要緊跟時代發(fā)展趨勢,深入理解和把握政策導向,積極轉變教育觀念,創(chuàng)新班級管理策略。通過喚醒學生自我管理意識、健全班級管理機制以及尋求多元教育合力等措施,有望提升小學班級管理質量。此外,家長、學校和社會各方也要共同參與和支持小學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形成協同育人的良好局面,為我國小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有益于身心發(fā)展的學習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