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絮語
《瞿塘潮詩評·三峽夜話》由中華詩詞學(xué)會評論委員會、重慶市詩詞學(xué)會主辦,奉節(jié)縣文化和旅游發(fā)展委員會承辦。承蒙主辦方、承辦方的關(guān)懷、支持與信任,同意《東坡赤壁詩詞》雜志選發(fā)《瞿塘潮詩評》文章,以饗廣大詩詞愛好者。
一
初學(xué)詩者切忌怪僻。若一味追求全平,全仄,回文之類,便入歧途。無藥可救也。
二
余去琉璃廠買《鄭守愚文集》《黃御史公集》四冊,屢過餐館,雖饑腸鳴鼓而未入。卻得句云:“吃喝吝嗇憑君笑,齒上刮來買書錢”。
三
“書畫琴棋詩酒花,當年件件不離他。而今七事都更變,柴米油鹽醬醋茶?!鳖H可笑,細想作者處境,令人凄然。嗚呼!吾之來日抑或如此耶?
四
察詩如察人。煉與做、深與澀、曲與隔、淺與俗,似一而二;誠與愚、儉與嗇、敬與畏、崇與媚,似是而非。
五
或曰:律詩,中兩聯(lián)最難。欲寫之事多,卻常窘于對仗,或可寫出亦失本意。余曰:欲醫(yī)此病,惟多看,多做。日后可知難在首句。因首句既要點明主題又要給以后留出很多地步。太用力易虎頭蛇尾,太不用力則后邊易顯唐突。
六
字典乃余案頭必備之物,于字意稍有生疏必查之。否則絕不敢用。建宏戲曰:吾有一句求對:“熟查字典緣識淺”,余對曰:“生怕文辭用意偏”。
七
夏日于樹下午憩,得一律云:“午憩坡當枕,模糊夢費猜。書拋身上展,花偎鬢邊開。拂臉風(fēng)和柳,舒肌草間臺。天炎渾不覺,樹為送陰來”。建宏讀后曰:“吾有一字可代‘為’字”。即于掌中書一‘自’字示余。余不禁拍案叫絕。
八
詩中多用倒裝句,然亦有詞雖倒裝,而意卻不可倒裝者。鄭谷望湘亭云:“湘水似伊水,湘人非故人。登臨獨無語,風(fēng)柳自搖春”。其末句固因韻腳使然,其意亦一鑄而定。切不可做倒裝句解。試將其換為:“春風(fēng)自搖柳”“春柳自搖風(fēng)”“風(fēng)春柳自搖”“搖風(fēng)柳自春”等皆可。然其韻味遜色遠矣。不識作者用心之良苦者,不可妄談詩。
九
情,詩之要素也。情不真,雖用詞精美,亦為無病呻吟。若情真,雖村言俚語亦動人。《隨園詩話》載:有販鬻者,不甚識字,而犟學(xué)詞曲哭母云:“叫一聲,哭一聲,兒的聲音娘慣聽;如何娘不應(yīng)?”其聲淚俱下之狀如在目前。其情之感人吾欲與之痛苦。此篇言語詩人所道不出也。
一〇
1976年7月28日唐山地震波及京華。家家宿曠野,睡茅棚。晚間,吾與建宏共棲于大石之上,地曠人稀,饕蚊成群,揮之不去,常誤自批頰。兼震后余悸猶存,豈能入睡,渠得地震一律:“野棲風(fēng)擾發(fā),夢里尚驚疑。地僻蚊親客,蛙歇露冷衣。朦然聞犬吠,時爾見星稀。即似熬長夜,安能避此危?”余頗喜其“地僻蚊親客”之句?!坝H”字尤不易得。
一一
讀《鄭守愚文集》見渠愛用“僧”字。由此或可見其性情、意趣之不俗。其自貽云:“飲筵?席與心連,野眺春吟更是誰。琴有澗風(fēng)聲轉(zhuǎn)澹,詩無僧字格還卑。恨?水國釣袁雨,貧過長安櫻筍時。頭角俊髦應(yīng)指笑,權(quán)門蹤跡獨差池。”詩如人,此之謂也。
一二
寫人情世故之句多膾炙人口。非親身經(jīng)歷不知其妙。余昔日常懷大希望,而每以大失望終。見童二樹之:“所欲不求大,得歡常有馀”后,方知古人之句實非信口而來。又如:“身非無用貧偏暇,事到難圖念轉(zhuǎn)平”“飽諳世事慵開眼,會盡人情只點頭”??芍^先得吾心矣?!罢l似浮云知進退,才成霖雨便歸山?!彼自捤^見好就收。
一三
風(fēng)才結(jié)婚,余與建洪、潤貴、云水共議何以賀之。建洪曰:必有詩,方顯出同窗之誼。云水曰:詩不宜過長、長則難記;貴詼諧,而忌猥褻;應(yīng)易懂,而勿庸俗。眾皆稱是。余曰:吾有一句:“忍顧離儔影?!睗欃F曰:不知離別以后是何滋味,“徘徊寂寞時”如何?云水笑曰:無親身感受者定無此句。聽我這句:“從今長共處?!苯ê榈溃骸安槐卦傧嗨??!焙笥山ê闀?。
一四
建洪讀余詩后曰:汝有“一”字癖否?余曰:不知。暇時觀之,果然。如:“浩瀚千篇知性韌,傳神一字見心精”“曲溜擁雙岸,霞光碎一河”“野棲多小夢,沾露一身秋”“紅綠明溪水,牽牛一架花”等。正所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也。
一五
1977年2月13日(農(nóng)歷丙辰臘月二十六日),同窗石廣祥結(jié)婚。12日余與潤貴、云水、建中、近洪同往賀之。燈紅酒綠,主客同歡。次日晨出門滿目皆白,夜間降一場春雪。余詩興勃發(fā)遂做一絕云:“明堂歡笑滿,詩酒慶新婚。春夜天恭喜,飛花襯玉人。”即正楷書之。建中掛壁遂滿室欣然。
一六
1977年3月0日(農(nóng)歷丁已二月初一),余結(jié)婚。建洪、云水、潤貴送詩詞數(shù)首,此錄二首。建洪五言排律云:“新家扶惠手,料理自精微。戴月談情起,餐霞帶興歸。栽花無擬瘦,飼畜但求肥。加飯緣多累,挑燈為補衣。茶言今古事,筆記后來急。勸睡春宵短,應(yīng)饒破夢雞?!睗欃F善詼諧,渠填詞一首,調(diào)寄水龍吟。詞云:“吟詩舞墨如何?看來畢竟紅顏好。詩書怎比山環(huán)水繞,誘人顛倒。曾記前回,秀春歸去,覺心胸小。看今夕良夜,花燭洞府,仙游處,歡多少?一夜山夢繞,清溪低語桃源笑。而今縱有新情無限,肯明言否。恭賀佳姻興來助筆,詩馀親草,愿同儔摯友,風(fēng)流俊雅,共白頭老?!?/p>
一七
讀《陳毅詩詞選集》,其中多有佳句。元帥之風(fēng)油然可見。如:“魯中霽雪明飛幟,渤海洪波唱大風(fēng)。”此“明”字用得妙。“雪中野營聞警”云:“風(fēng)擊懸冰碎萬瓶,野營人對雪光橫。遙聞敵壘吹寒角,持槍倚枕到天明。”“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其精神氣節(jié)可見一斑也。
一八
寫詩非易事,豈能信口而來;亦非難事,不用醞釀十天半月。偶爾一至,應(yīng)立即寫出,待時日一久,心隨境遷,性情已逝,再犟言之,必不成好詩。
一九
讀《唐黃御史公文集》。佳句云:“夕陽明島嶼,秋水淺池塘”“孤煙愁落日,高木病西風(fēng)”七言如:“關(guān)山色死秋深日,鼓角聲沉霜重天”等皆有神。御史公集中“惆悵”二字極多。
二O
初學(xué)詩者必嚴守格律。平仄、粘對、聲韻等不可有絲毫異樣。人曰:泥古甚矣。曰:初無規(guī)矩日后何以成詩。
二一
或曰:何謂詩格?曰:詩格若人格。人格貴高不論容貌妍丑;衣著新舊、地位尊卑。以世事為己任,以奉獻為榮,而嚴于律己者定是好人,詩亦如此,若格高,雖辭藻不華麗,終不失為好詩。如岳武穆之:《滿江紅》所以絕千古皆在于格高。
二二
建洪與云水游鷲峰得一律云:“莽莽幽燕一派浮,奇峰千古氣橫秋。懸崖露冷松根怒,澗谷云蒸隼翅愁。紫峭征風(fēng)苔甲厚,黃花盼日鳥聲稠。三山凜凜撐天地,目盡東原意未休“。鷲峰之態(tài)躍然紙上,余頗喜之。
二三
1977年12月18日,好友振發(fā)結(jié)婚。余做《行香子》賀之。詞云:“燕爾新婚,鼓瑟鳴笳。念詩章滿座歡嘩。彌天喜氣,眉月忽斜。窺此時情;此時酒,此時茶。 明目聰心,巧手堪夸。能勞動不染鉛華。和睦相依,美滿之家。可不需香;不需粉;不需花?!苯ê橐噘R之一絕云:“皆言大喜鬧賓朋,不斷云集不斷聲。我亦無需道大喜,但拼一醉示真情”?!捌础弊钟辛?。
二四
詩眼如人眼。人眼乃靈魂之窗戶,可反映人之內(nèi)心世界。人愚則目滯;人慧則目清。如電影之特寫,若眼無神,此鏡頭有何意義。詩亦然,全詩出神與否,皆在詩眼,故為詩須煉眼。
二五
辭藻如服飾。服飾可裝點人。若無知者被華服終難蔽其無知也。若詩格低,且言之無物,雖辭藻華麗而絕非好詩也。
二六
袁枚頗愛才。人有佳句輒錄之,唯恐沉埋于世。《隨園詩話》載:蘇州薛筠郎之《旅思》云:“如何野店聞鐘夜,猶是寒山寺里聲”。雖是佳句卻是古人馀唾?!肮锰K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以此對之,此人之作僅“如何,猶是”而已。又如:宋維藩《曉行》云:“客程無晏起,破曉跨驢行。殘月忽墜水,村雞初有聲。市橋霜漸滑,野店火微明。不少幽居者,高眠夢不驚”。中兩聯(lián)二十字而未將“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十字言盡。美哉愛才!斯乃過矣。
注:上文選自《瞿塘潮詩評·三峽夜話·二憩齋詩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