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寒冷季節(jié),路旁的樹木早已落盡了葉子,干巴巴的枝頭蓬展著在天空搖曳。偶爾看見樹杈上有堆起的干枝,不由讓人聯(lián)想到雀鳥在搭建窩巢時施展了怎樣的技能、用了怎樣的功夫,才在搖搖晃晃的枝杈上建成了繁衍生息的大巢??磥?,天意會讓一切生靈都有自己生存的本領!
現(xiàn)在要去的雁泊灣,是近年來山東郯城重坊沂河段紅雁飛來的地方。幾十年了,難能一見的紅雁著實讓人牽念,因為在我童年時,每年的整個冬季里,日夜都會有飛翔的雁群。特別是在沂河的沙岸上落滿了一群群的大雁、紅雁,有時還能看見潔白的天鵝……我是在雁群的呢喃和雀鳥的甜唱聲中長大的。
后來,隨著歲月的增長,沂河里逐漸看不到大雁、紅雁,還有天鵝的蹤影了……現(xiàn)在,猛然間聽到雁泊灣有紅雁飛來,這在我與幾位文友中成了一樁喜事。于是三人成行向著雁泊灣方向去,心中歡欣著如同去見多年未見的老友。
來到雁泊灣濱河道內(nèi),進入眼簾的是萬畝銀杏林,枝條雖然不掛一枚葉片,但是樹下金燦燦的銀杏葉若同黃金鋪地,讓人不由感到這里真是藏寶之處。這沿河的莽蕩林野可能是紅雁認可的屏障,要不它們怎么會來到這里越冬呢?
經(jīng)過中華銀杏園風景區(qū)的大門,我們走近沂河,眼前的河床大約三里寬,對岸也是沿河而長的樹林。河道是東北向西南流向,河底更多的是沙灘地,對岸附近流淌的才是汩汩的水流,河流中隱隱約約能看到成片紅雁在游弋。相距二里多的上游有一座流水環(huán)繞的島嶼,周圍的水面上浮動著大片紅雁,下游兩處島嶼上布滿灌木,灌木下的河水里,紅雁的身影似是更多一些。
為了盡量接近紅雁、看清它們,我們踏上了河床上的沙灘地,灘地上長著一層厚厚的枯白色的牛筋草、荻草、葒草、紅柳叢,證實了夏季這里的草叢是何等茂盛,同時也說明今年河里沒有漲水將它們淹沒。整個河床遍布著一片片明晃晃的水域,幾乎每片水域都有一條連著河流的小溪,只有面積大的水域里才浮動著一對或兩對紅雁。
我們選擇了通向下游的一條沙堤去接近紅雁,沙堤邊的溝壑里,立著一叢叢蒼黃的蘆葦,伸向天空的蘆葦好像在召喚著沉靜的天空,讓這里的紅雁能夠更加安靜,讓人類盡量不要來打擾它們。我們輕輕地走過了一個灘頭,另一個灘頭下面的一溪岔流中,還生長著青幽幽的叫不上名字的水草,水草下一群小魚發(fā)現(xiàn)了人影,倏然竄過。這時,一片菖蒲引起了我的注意,已有很多年沒有再見過菖蒲
了??!
想起童年之時,故鄉(xiāng)田野的每一條溝渠中都長有茂密細長的菖蒲,半槽的碧水四季流淌,臨秋的時候蒲叢中會有一支支蠟燭似的蒲棒伸展出來。這時候,村里的人們都會采些蒲棒放在家里當作香火點燃,更多的人家是留做藥用。如果在勞作中不小心弄破了皮膚,可以從蒲棒上摘下一撮絨毛按壓在傷口上。
現(xiàn)在,面前的蒲棒是罕見之物,像是失蹤多年的一部詩稿失而復得,讓人一陣驚喜。我仔細打量著葉枯但枝頭依然橙黃的蒲棒,不忍心上前觸動這珍奇似的絨體,怕將三十多年難得一見的好物弄壞。為了留下這次美遇,我只好將菖蒲用相機拍下,這組心儀的照片會成為我的珍藏。多么美好的珍藏?。∥因嚾幌氲?,紅雁一定比人更懂得:有蒲之處,水清好居。
沙堤上的枯草更厚更密,為了不驚動紅雁,我們俯身彎腰前行,離雁群更近了一些。這時雁群好像有被驚動的跡象,我們停下腳步,不再向前。剛才隱隱約約成片的影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紅雁玲瓏的體形了。面前的文友蹲下來從包里拿出望遠鏡,更低地彎下身子,幾乎胸口要貼著地面前行。望著這躬行的情形,我不由想起他無數(shù)次談到熱愛大地、關愛萬千生靈的悲憫情懷和詩意志向,在他的躬行中,關愛萬物蒼生的心靈之光已然全部閃現(xiàn)。這次前來,一路上他談及最多的是怎樣保護紅雁,他甚至設想來此處搭個帳篷,日夜觀察,伴著紅雁住個三月半載,以便真實書寫自然。
此時,伸進河流里的沙堤被水浪輕拍著,堤上隱蔽在蒹葭、菖蒲、荻草中躬行的人影和天空中飛翔的蒼鷺形成了獨特的風景,對岸附近的河流中傳來紅雁“嘎嘎”的叫聲,聲韻柔美、令人沉醉。真可謂是:沙堤蒹葭潛人影/波上雁鳴透心扉/關愛如流情向遠/多有長河為蒼生。
就在河流中的紅雁叫聲停下時,從下游島嶼旁的水面上飛起一對紅雁,看樣子是要飛向河流中的雁群。好在島嶼周圍大群的紅雁沒有起飛,如此我們懸著的怕驚動紅雁的心就放了下來。也許,剛才河流中的雁鳴是向這對紅雁的呼喚,而這對飛來的紅雁,或許是因為貪玩而留戀于其他雁群。這對紅雁漂亮極了,肚腹到脖頸周身是一層紅紅的絨毛,只有尾巴、頸圈、雙翼的尖部和向前伸著的喙是五點黑色。此刻,我的視線之中,天空中是兩只飛翔的紅雁,腳下是靜靜流淌的沂河,河流中游動著雁群—這是一幀多美的紅雁圖!
當我接過望遠鏡看雁群時,有的紅雁在水岸站立,有的在波上振翅,更多的是浮在水面靜靜棲息,還有一對藍色蒼鷺單腿站立凝視著遠方。島嶼上的垂柳還存有一樹葉綠,高枝上,一對長尾喜鵲似是在看鳧水的紅雁。在西南方向的大片蘆葦叢旁,有只白腰澤鷸正在沙灘上游動,這只澤鷸腹部羽毛發(fā)白,背部的青灰色羽翼呈好看的鱗狀,它不時將喙插入淺水尋找食物。這難得一見的澤鷸,讓我不禁為沂河下游這片原生態(tài)的雁泊灣而感慨。突然,一只白鷺飛入我的視野,我緊緊追蹤著它飛翔的影子,沒一會兒光景,這只白鷺就落在了蘆葦叢的一片沙地上,昂頭伸長了脖子,像是在觀察環(huán)境。白鷺、沙岸、流水、蘆葦叢—又一幀優(yōu)美的沂河圖!
我們繼續(xù)沿著一條河岔向河床深處走,在快要走近中央的幾座小沙島時,隱約聽到了紅雁柔美的叫聲,這天籟般的聲音讓我們一下子興奮起來,小心翼翼繼續(xù)靠近。沙灘上的蘆葦越來越密,我們的衣服上也已沾滿蘆葦?shù)乃胄鹾筒萑~,“撲棱棱、撲棱棱”,猛然間,一大群紅雁從蘆葦叢中飛了起來,剎那間天空中都是紅雁的鳴叫聲和群雁飛翔的掠影。被我們驚起的雁群,都振翅向河對岸飛去。
當我們抵達雁群覓食的水域岸邊,遠處的河流中還有幾百只紅雁在水中游弋。這些姿態(tài)略顯臃腫的紅雁有的在“扎猛子”,有的靜立著,有的游動著,還有一些成雙成對地貼著水面追趕飛行,掀起的水花向周邊蕩漾開來。河流閃著粼粼波光,河畔一片片蔥蘢的蒹葭中,不知是否還有雁群藏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