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作家伊凡·亞歷克塞維奇·蒲寧出生于沒落的貴族家庭。3歲時,蒲寧隨家人搬到了一個小鎮(zhèn)上生活。他很喜歡讀書,十幾歲時就開始寫詩,并陸續(xù)在報刊上發(fā)表。
有段時間,蒲寧在一家圖書館當管理員,常常在下班后帶幾本書回去閱讀。當時圖書館有條規(guī)定,每人借閱一本書的時間最長為一周,到期要按時歸還。蒲寧在整理圖書時,找到一本心儀已久的珍貴書籍,突然產(chǎn)生一個大膽的念頭:把這本書據(jù)為己有,不用再受時間限制,也不怕沒看完就被別人借走,反正這本書長時間被遺忘在書海里,應該沒人會發(fā)現(xiàn)它消失了。就這樣,他偷偷把那本書帶回了家。
沒想到剛過幾天,館長要求大家對所有的圖書做一次清點,并拿出一本圖書登記冊,供大家核對清查。蒲寧一下子慌了:自己拿走的那本書是珍本,館長一定會發(fā)現(xiàn)的!果然,清點結束后,問題就暴露出來,那本書沒有任何借閱信息,顯而易見是被內部工作人員拿走了。
“如果誰借走了那本書,可以在明天下班之前放回原處。每個人都有記性差的時候,我愿意給大家一次機會?!别^長對眾人說。看著館長嚴肅的表情,忐忑不安的蒲寧徹底意識到自己做錯了,這其實與盜竊無異啊!
蒲寧將那本書帶回圖書館,打算在午休時悄悄放回??墒敲咳瘴缧輹r,館長會親自值班。蒲寧惴惴不安,但也別無他法,只能硬著頭皮上。誰知這天中午,館長并沒有值班,圖書館里一個人都沒有。運氣太好了!蒲寧悄無聲息地把書放了回去。此后,館長沒有再追究此事。
后來,蒲寧回憶起這件事時恍然大悟——哪里是運氣好,分明是館長故意躲開了。館長給了蒲寧一次機會,讓他糾正了自己的錯誤,也給了自己一次機會,讓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依然能平等地看待每一個職員。
編輯 蘇睿 / 美編 苑立榮/ 編審 許陳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