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要:馬家柚是江西的一種水果特產,是我國的八大柚之一,果肉色澤淺紅,細嫩,甜脆可口,近年來因其香甜醇美的口感深受果農和消費者的喜愛。在玉山縣,隨著產業(yè)結構的調整,馬家柚的種植面積和產量也不斷增加,通過科學的栽培技術和管理,果品品質得到有效提高。就玉山縣馬家柚的園地選擇、種植密度、水肥管理、病蟲害防治技術,以及栽植后的管理進行分析,希望可以為馬家柚產業(yè)的高質量發(fā)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馬家柚;栽培技術;管理要點
玉山縣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具有全年溫和濕潤、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霜期較短等特點。年平均氣溫為18 ℃,年平均降水量為1841 mm,年平均日照時間為1831 h,年平均無霜期為335 d,這為植物的生長提供了充足的環(huán)境條件,有利于馬家柚的生長和發(fā)育。
1 馬家柚產業(yè)發(fā)展現(xiàn)狀
玉山縣馬家柚種植規(guī)模雖小,但種植戶多,范圍廣,特別是利用馬家柚發(fā)展庭院經濟效果顯著,馬家柚種植情況和銷售前景一片向好,是一項利民富民工程。目前,玉山縣馬家柚種植面積0.66萬hm2,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fā)展,馬家柚產業(yè)正在向做大做強、精深加工方向發(fā)展,不斷研發(fā)衍生產品,促進一、二、三產業(yè)融合發(fā)展(圖1)。
2 馬家柚的生長環(huán)境要求
2.1 適宜的氣候條件
馬家柚生長最適宜溫度為25~35 ℃。果實成熟期溫度應為20 ℃,不然會影響果實品質和產量。濕度一般保持在60%~90%,有利于提高果實含水量和口感。同時,需要充足的光照,一般需要每天8 h以上的光照,過于陰暗會影響果實品質和產量。
2.2 土壤要求
馬家柚適宜種植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中,適宜的土壤pH值為6.0~7.0,過酸或過堿都會影響馬家柚的生長發(fā)育和品質[1]。種植前必須施用有機肥和石灰等物質進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肥力和pH值。
3 栽培技術
3.1 選地建園
馬家柚可選擇在丘陵地帶種植,坡度不可超過25°的東南、西南向坡地,馬家柚樹冠高大、根系發(fā)達,因此種植地的土層深度至少要1 m,可選擇種植在排水良好、有機質含量高的土壤中,南方地區(qū)常見的是紅土與沙壤土。
在山地建園需要沿等高線修3.5 m寬的種植帶,不同梯面間的高度差1.3 m為宜,而且種植帶外沿要高于內沿,以利于后期排水。
3.2 種植時間
馬家柚最好的種植時間分別是在春季2月下旬至3月下旬和10月中旬,這兩個時間段光照強度剛好,空氣濕度也非常適合馬家柚的生長。一般來講,當土溫低于12 ℃時馬家柚的根系停止生長,種植后根系長期長不出新根,不利于成活;當氣溫高于30 ℃的時候,馬家柚的樹體受高溫和強光照影響很有可能面臨枯死威脅,因此最適合選擇在雨季前后種植。容器苗和經過容器假植的苗木,四季均可栽植,在雨季來臨前定植效果最佳。
3.3 種植密度
由于馬家柚的樹型比較高大,占用的面積也會比其他水果樹多,因此在種植過程中要充分結合地形以及補水量的多少來選擇樹木之間種植的距離。馬家柚定植行株距為4 m×3.5 m,667 m2栽40~45株,定植時需要挖80~100 cm見方的深坑,原土混合基肥后種植苗木。山地具有高度差,不同行的馬家柚樹冠相互影響比較小,因此可以適當密植。定植后要輕輕壓實土壤并澆透水,定植后如果天氣干燥,需每隔15 d再澆1次水,以提高苗木成活率。
4 栽后管理
馬家柚在生長過程中需要適當的管理,包括澆水、施肥、修剪等。澆水要根據天氣和土壤濕度確定,保持土壤濕潤但不過濕。施肥要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則,避免過量施肥導致燒根。修剪主要是為了保持樹形美觀,提高樹冠的透光性和通風性,有利于果實的生長和成熟。
4.1 水肥管理
4.1.1 科學施肥 有以下內容:
(1)基肥:馬家柚在秋季施用基肥以農家腐熟有機肥為主,配合復合肥,每667 m2施有機肥2000 kg,復合肥45 kg。
(2)幼樹:馬家柚生長比較旺盛,因此需肥量也較大,幼樹生長階段要少量多次施肥,在定植后1個月要追1次肥,后期每隔2個月追1次肥,全年可施5次肥,每棵樹施0.5 kg尿素即可,半年后以30%的比例慢慢增加施用量。
(3)成年樹:可選擇在抽梢前后、坐果期、壯果期、采果后施肥,全年共施肥4次,抽梢前后可施速效氮肥,坐果期可施速效氮肥與磷肥,壯果期可施磷鉀肥與速效氮肥,采果后樹體營養(yǎng)流失比較大,這時可大量施有機肥與復合肥,以補充樹體對營養(yǎng)的需求。
(4)春季萌芽期:這個時候是馬家柚生長的起始階段,需要大量的營養(yǎng)支持新梢和葉片生長。必須施用足夠的以氮肥為主的復合肥,為馬家柚一年的生長打好基礎。
(5)夏季生長期:夏季是馬家柚生長的旺期,大量的營養(yǎng)可以為果實的膨大和枝葉的生長提供保障。要增施磷鉀肥,以確保果實發(fā)育和品質提高。
(6)秋季果實膨大期:在馬家柚果實膨大的關鍵期,應繼續(xù)追施磷鉀肥,為果實膨大提供充足的養(yǎng)分。但同時還要注意控制氮肥施用量,避免造成果實品質下降。
(7)冬季休眠期:在馬家柚的冬季休眠期,適量施用有機肥,為第二年生長儲備養(yǎng)分,有利于花芽分化。
4.1.2 水分管理 馬家柚樹喜歡濕潤的環(huán)境,但還必須控制水分,適量澆水。澆水要根據天氣和土壤濕度而定,要保持土壤濕潤但不過濕。澆水過多容易導致土壤積水,致使根部缺氧,嚴重時導致馬家柚樹的死亡。所以在干旱時澆水,掌握好次數和澆水量,不能一次性過量澆水。
4.2 花果期管理
4.2.1 疏花疏梢 對弱樹和中庸樹,及時疏除部分無葉花枝和5 cm以下的細弱花枝,減少樹體養(yǎng)分消耗。對強旺樹,及時抹除柚樹中部生長勢強的直立春梢,減輕梢果矛盾。
4.2.2 及時搖花 遇陰雨天氣,及時搖花,減少花瓣粘連幼果,加重灰霉病。
4.2.3 生長調節(jié)劑保果 謝花2/3左右,噴施1次2%GA(赤霉酸)+2%BA(細胞分裂素) 2000倍液,盡量噴布幼果。15~20 d,噴布第二次保果劑,2%GA(赤霉酸)+2%BA 2000倍液,噴布幼果。
4.2.4 環(huán)割保果 陰雨低溫等不良氣候,會給開花授粉和坐果造成不利的影響。可以采用環(huán)割的方式保果。環(huán)割需注意深度,切記弱樹不能環(huán)割(圖2)。
4.2.5 果實套袋 馬家柚果實套袋可以提高果品品質,減少風傷果及采前因長期陰雨造成急性炭疽病大發(fā)生導致的大量落果,提高產量。套袋時間最好選擇每年7月中下旬,即馬家柚生理落果結束時;套袋前須噴施殺蟲劑和殺菌劑1次,確保套入袋中的幼果無蟲無?。挥盟幒?,待藥液干后,立即用正規(guī)廠家生產的馬家柚專用袋套袋;果實套袋要求在用藥后3 d以內完成,中途如遇下雨,需重新用藥后再套袋(圖3)。
4.3 整形修剪
馬家柚幼樹整形修剪能培養(yǎng)豐產樹形骨架,可剪除生長過旺枝與徒長枝,有計劃地培養(yǎng)主枝與分枝,使樹冠形成自然開心形。馬家柚成年樹樹冠高大枝葉旺盛,因此需要適當修剪頂部的枝條,有利于樹體通風透光。生長在內部的枝條要少修剪,只修剪必要的交叉枝即可,有利于培養(yǎng)內部的結果枝(圖4)。
4.3.1 幼樹 馬家柚幼樹以輕剪為主,定植成活后在主干60 cm處定干,選留3個不同方位的枝作為主枝,當主枝長20 cm時摘心促使分枝,對角度不理想的主枝進行拉枝,促使主枝分布均勻,拉枝的主要作用是開張角度,增加分枝,提早結果。
4.3.2 初掛果樹 由于幼樹沒有整形修剪,植株筆直,引起內膛空虛,掛果部位上移,此時需要做好修剪工作,可調整營養(yǎng)生長與生殖生長的關系,改善通風透光條件,使每片葉都能接觸到陽光。
4.3.3 盛果期 及時回縮結果枝組、落花結果枝組、衰弱枝組,剪除擋光枝、枯枝、病蟲枝[2]。
4.4 病蟲害防治
馬家柚在生長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病害,如炭疽病、潰瘍病等。為了防治這些病害,可以采取農業(yè)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學防治相結合的方法。例如,選擇抗病性強的品種、合理密植、保持果園清潔等農業(yè)防治措施;利用微生物制劑進行生物防治;在必要時,也可使用低毒、低殘留的農藥進行化學防治。
主要的病蟲害有鳳蝶,主要危害芽和葉片,嚴重時葉片會被吃光,僅剩葉柄。防治可用10%吡蟲啉或1.8%阿維菌素乳油3000~4000倍液,間隔15 d噴1次。
紅蜘蛛主要危害果實和葉片,嚴重時會引起落葉,樹勢減弱。防治可用73%克螨特或12%噠螨靈乳油2000~2500倍液、1.8%阿維菌素3000~4000倍液、25%雙甲脒1500~2000倍液等噴霧,交替使用。
矢尖蚧主要危害葉片、枝梢和果實,嚴重時葉片卷縮、干枯,樹勢衰弱,更甚會引起樹體死亡。對其在冬季進行清園和對1代蟲進行藥劑防治,還可用松脂合劑18~20倍液(冬季8~10倍液)、40%殺撲磷乳油1000~2000倍液或90%晶體敵百蟲乳油500~800倍液交替噴霧防治。
5 結束語
總的來說,要想實現(xiàn)馬家柚的優(yōu)質高產,就必須依靠先進的栽培技術和管理措施。綜合考慮地形、土壤、氣候等因素,并通過優(yōu)選園地、合理密植、合理施肥、科學修剪、針對性的病蟲害防治等技術的應用,確保馬家柚優(yōu)質高產,使之成為玉山縣鄉(xiāng)村振興的支柱產業(yè)。
參考文獻
[1] 唐文漢. 青貯玉米種植技術及病蟲害防治要點分析[J]. 農村科學實驗, 2024(2):45-47.
[2] 李軍. “不知火”雜柑在簡陽地區(qū)的引種技術[J]. 四川農業(yè)科技, 2018(7):46-47.